第488章 第488章正文完结

作品:《穿越七零做知青

    一番交流边州招商局就弄清楚情况了。

    这几个人都是搞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用于化妆品。不是什么大项目。

    也是因为这个,在众多回国寻求技术投资的人中,他们竞争力就比较小。

    比如之前在湖云省城那些研发特种钢,研发其他可以用于重工业方面的研发技术就很吃香。

    不过即便如此情况,这几个人对边州这的环境似乎还是不大满意。一个个的坐立不安,时不时的提几句自己这技术不怎么利于发展,还需要大笔钱。表达出想走的意思。

    毕竟华国这么大没准还可以再试试。总比边州的环境好。

    副局长大手一挥“只要有技术,钱不是问题。”苏市长的原话是,只要技术用得着节衣缩食也要支持。

    “”

    “咱们现在谈谈这个投资的问题,投资之前这个技术还是要验证和评估的。我们争取尽快完成,不让你们等太久在此期间你们的吃住方面都由我们安排。另外还会安排专人带你们在附近旅游。领略我们湖云西部城市特有的风采。”

    “”

    这边州的干部太热情倒是让人不好意思说出拒绝的话了。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暗暗点头。

    待就待也不一定会被看中。

    等离开会议室之后招商局立马给林楠打电话了,汇报了这个消息。

    苏青玉正在批文件听到这消息惊喜道,“真有人来了?化妆品?”

    林楠点头,“是啊人安排在招待所了,技术员在检验技术。”

    苏青玉笑道,“化妆品也不错,正好我们这边有中药,要是后期能够和中药结合起来就更好了。告诉那边,要是技术是真的,就把人留下来。咱们市里也该有一家生物技术研究室了。”

    没有科技支柱的经济,太虚了。

    如今的边州虽然有了中草药,但是未来如果其他市大面积种,竞争力也是很大的。

    苏青玉希望尽量的增加边州的竞争条件。

    “而且投石问路也很重要。把他们留下来,也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边州的投资环境。”

    林楠如今见识增长率,倒是理解苏青玉的想法,就笑道,“就是以后花不少钱了。”

    “钱能生钱嘛,而且这次展销,对我们边州的药材输出应该会起到效果的,到时候又能多赚钱了。”

    如今边州的各方面收入,经济条件,已经让苏青玉比之前多了不少信心了。

    哪怕现在还称不上富裕,但是绝对不穷了。

    农村的老百姓如今可都盖上新房子了呢。

    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检测结果出来之后,苏青玉亲自和这几人见了面。

    “感谢你们带着珍贵的技术回国啊。”苏青玉和他们一一握手。

    这几个研发人中为首的张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道,“我们当初是国家公派出国的,有了成果,就想回到祖国。”

    虽然回来也带着自己的私心,可国外也不是待不下去。他们当初回来,也是抱着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国家发展的想法。

    “我们当初还是第一批的出国的。”另外一个技术员道。

    苏青玉惊喜,“你们也是七七届的?”

    这几人也略微吃惊,“苏市长也是吗?”

    “是啊,我是七七届的,京大经济学系的学生。”

    “我们是华大和理工大的。”张伟惊喜道。

    这一下子就让大伙儿多了几分亲近感了。

    前三届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太特殊了,上大学的机会也极为艰难,也都是从苦日子过过来的。所以在面对前面三届的同学,心里就不免有些亲切。

    张伟又道,“等等,冒昧的问一下,苏市长,你们京大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关于国外月亮圆不圆的文章,好像也是一位苏姓同学写的”

    他要记得没错,似乎也叫苏青玉。

    苏青玉也没否认,笑着点头,“是我写的。”

    这下子几人眼睛都亮了。

    “真是您啊,我刚就想着好像是同名来着。你那文章我们都看了。”

    苏青玉笑道,“年少气盛的时候写的,多少带了点儿自己的主观意识。”

    “写的很好,我们那一批的留学生人手一份报纸,都带着国外去了。没事儿的时候就看看。不瞒您说,我能够这么坚定的回来,多少也是受到了点影响。想把技术带回国。建设我们的祖国。”

    那时候大家都还年轻人,青春热血。看了文章之后,都涌起了无限的爱国情怀。

    苏青玉真诚道,“谢谢你们。但是我相信,你们能回来,更多的是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哪怕没有我的文章,你们也会回来的。这是必然的结果。”

    大家都笑了起来,张伟道,“国外哪有国内好啊。”

    工资是高,科技是先进。但是背井离乡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特别是他们的这些技术,如果在国外找投资,基本上会被人出高价购买。

    资本的世界是残酷的。他们华国人在外面遇到的事儿比本土人更艰难。

    有了这么一番经历,双方的气氛也融洽了。

    苏青玉开始谈他们的这些技术投资。

    张伟还有些为难,边州这环境,实在不是他们理想中的环境。如果在这里投资,他们很怕自己的一番心血被糟蹋了。毕竟技术投资包含方方面面。做出来的东西万一卖不出去,就白研究了。

    但是刚刚气氛这么好,让他们这些不善于言谈的技术研究员们还真的拉不下脸说拒绝的话。

    苏青玉也知道他们对边州肯定不是那么满意的。

    她加了一句,“我们边州也很重视生物技术,除了投资之外,我们也可以组建一个市级别的生物研究室,让你们继续往这边研究。”

    听到这话,几人都眼前一亮。

    张伟问道,“苏市长,你说真的?”

    “这种事情我不会开玩笑。”苏青玉笑道,“任何技术都是可以进步的,我们也希望你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技术,把企业做大做强。”

    苏青玉这条件可以说是十分的好了。

    在别的地方,可没这么好的条件。特别是那些大城市,竞争大。

    这年头也不缺爱国的人,很多和他们一样选择归国的技术员们带着技术回国找投资,但是每个地方的资金有限,当然也会进行选择。

    这就导致没什么竞争的项目就很难得到好的条件。

    这当然也不能怪政府,毕竟现在国情如此。

    但是谁不想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投资条件呢。

    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是因为边州的环境差,没什么竞争力。所以这么重视他们。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吗啊?”

    苏青玉点头,“当然可以。这个不着急。对了,你们来几天,还没熟悉我们边州市吧。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这,这哪里好意思,您工作这么忙,我们耽误您工作时间了。”

    “留住你们这些优秀的人才,也是我的工作。”

    几人内心不免触动。

    国内的干部真的和国外不一样啊。

    回来真没错。

    苏青玉安排了一个商务车,一行人就在边州市内转转,看看边州的发展,然后去边州的药厂,药田看看。

    之前这几人坐车是从老区过来的,所以看到的都是之前的老建筑。

    这次苏青玉带他们直接去新区参观。

    新区这边有新建药材批发城,沿着批发城这边又建设了一些酒店和商铺。旁边又是新建设的政府大楼,批发城居民小区。政府家属大院。

    这边的路也显然比老区要宽松。

    一条很宽敞的大道就在批发城边上,向远处延伸。

    苏青玉指着这条大道,“这条路直通我们临时安市的火车站。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过桥过路费全面,全程一个小时以内可以到。这火车站预计年底可以通车。”

    又指着旁边的空地,“这一片,我准备做工业区,把一些企业全部集中过来,以后方便管理。旁边那块最好的地,离路最近的,我准备用来做高新技术区。也就是像你们这样的技术型产业。这都是我们市里已经做好规划的。我们这个地方比不上省城,但是我们也会努力给这里的企业提供最好的条件,至少不比其他同等城市差。”

    原本已经被苏青玉之前提的条件打动,现在听到这些规划,通过苏青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边州政府对于这个市里的发展的重视。几人心里更加偏向于留在边州了。

    好的条件,好的领导,这才有利于一个产业的发展。

    他们是搞技术的,不懂那些复杂的东西。边州的这个环节,无疑是很适合他们的。

    等去看完郊区的制药厂,药田,看到了边州未来的潜力之后。这几人就下定决心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吗,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嗯,边州这也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小凤凰吧。边州选择投资他们,也是一种风险投资。他们投资边州,同样也是属于风险投资。有来有往才正常。

    吃饭之前一起碰面同意了意见。等下午和苏青玉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在饭桌上表态了,愿意留在边州,也感谢边州对他们的支持。

    苏青玉高兴的端起茶杯,“工作时间不能喝酒,我就以茶代酒敬几位一杯了,感谢你们相信边州,愿意留在边州。我也再次保证,你们留在这里的一天,市里绝对会给你们最好的条件支持你们。这一条,我们也会写到合同里的。”

    听到这话,几人都笑了起来,“也谢谢苏市长,有苏市长在,我们都安心。”

    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双方正式签订了协议。

    边州给他们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在这里建设产业。在政策上面给他们一定的优待,支持他们发展。而他们就得在边州落户。招工,纳税都属于边州。

    协议签订完了,苏青玉就开始大肆宣传这个消息。想把这次边州的技术引进的事情宣传的人尽皆知。

    林楠道,“市长,您这是千金买马骨啊。”

    对待并不算特别重要的技术就这么重视,那些手里拿着更好的技术的人就可以感受到边州的求贤若渴了。

    “我这是千金换了个金疙瘩。他们的技术确实很有潜力,化妆品和护肤品在华国还是很有市场的。正好和我们的支柱产业也很搭配。后期落户边州,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可以给边州增加就业岗位。相比之下,我们贷出去的钱就不算什么了。不过,要是能因此吸引更多技术来边州,自然是更好了。”

    她说着笑道,“今年咱们这草台班子先搭起来。明年才是发展经济的好时候呢。”

    林楠闻言,心里都忍不住开始期待明年快点到来了。

    有了苏青玉这次的“千金买技术”,后面陆续就有带技术来边州的。

    虽然比不上那些经济大市的多,但是至少能有选择的余地了。边州反而从被动地位走向主动,也可以和别的市那样进行筛选更合适边州发展的产业了。

    不过即便没选上的,苏青玉也和对方承诺了,等后期资金宽裕了,也可以给他们进行投资。

    要不是边州暂时经济还不够雄厚,没法一口吃出个胖子来。她恨不得把所有的技术都留在边州。有这些技术性产业在这里,边州的经济未来必定会百花齐放。

    另外一方面,她也很担心这些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到时候把技术带去国外低价卖了。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毕竟做研发都是要钱的,很多人都是节衣缩食搞研发,如果长期得不到回报,后续的研发也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她给元归打电话说起来的时候,肉疼的厉害。

    元归笑道,“你觉得,我搞风投怎么样?”

    风投在这会儿的华国还算一个新词,可苏青玉是完全知道啥意思的,“怎么突然想做这个?”

    “这几年元华投出去的钱已经都收回来了,资金还算充足。刚刚听你说起来,我就想着投资这些人,帮助他们创业。以免他们因为在国内找不到投资,带着技术出国了。”

    苏青玉心里一暖,“元先生,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元归愉悦的笑了起来。“但是我可能不会在你们边州投资。风险投资毕竟是一个企业,这样大额的资金投入,需要评估各方面的风险。”

    “我知道,我理解。只要留在华国就好。”苏青玉道,“如果真的能够将技术留在国内,也让这些人实现梦想,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然,她还是希望元华的投资能有回报,别亏了。只有赚钱了,才能长久的干这一项事业。

    所以提示道,“我认为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在未来会很有市场。”

    元归一直很关注国际市场,心里也是很清楚这方面的,不过对苏青玉的提醒依然很开心。“谢谢夫人指点。”

    饶是老夫老妻了,苏青玉在这种时候依然脸热了热。

    她和元归很少有说甜言蜜语的机会,特别是这几年来,更多的是谈论事业和孩子。

    可是偶尔来一句,总能够将他们带回结婚前和新婚的那段日子。

    以前她还担心这异地婚姻,长时间会出问题。现在看来,他们倒是往好的方面走了。

    距离反而让他们更珍惜每一个相聚的时刻。哪怕是在电话里面。

    苏青玉很重视这些引进的技术企业在边州落户的工作。每个环节她都会主动过问,把自己的态度拿出来,以免下面的干部们不知道轻重。

    人家虽然没带钱来,但是带的技术就是最大的价值了。

    就怕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

    这要不是没有的事情,之前张伟就和她提起过其他地方见到的事情。

    他们搞的这个生物技术没得到重视也就罢了,竟然还有重工业技术都没得到重视的。要不是当地大领导正好碰上了,这技术就跑了。

    边州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刚在这边落户进行建设,外面的展销会也办的有声有色,不断的有好消息传回来。

    这种展销会在这会儿还是很稀奇的一种销售活动。加上宣传得当,吸引了很多企业和老百姓。

    虽然这些农作物在当地来说不是最好的,可去了外地,也占了个新字。

    一方水土养一方作物,边州的农作物去了外地,身价也稍微的往上面涨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因为成本增加的缘故。不过到底是找到了销路了。

    因此这次展销团队回来,会带回来一批参观的单位代表。

    这还只是表面的好处,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次展销会实实在在的给这几个城市的农作物扬名了。这对于未来农民同志们自主销售更有帮助。

    随着好消息不断传来,几个市里纷纷给苏青玉打电话报喜。讨论着这个农作物后期要怎么销售。

    “先把这次参观的团队接待好了,看他们的反映如何。如果觉得咱们市里的产品好,我倒是觉得可以组织有些地区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进行种植。提高这些农作物的品相。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不像以前那样不挑剔了,要想提高竞争力,还是得提高品质。”

    “至于这个销售,也是要有组织的,要不这样,我们几个市合办一家企业,专门负责销售这些。解决农民同志的销售问题。就和省里的土特产公司那样。”

    苏青玉这提议得到了几个市领导的共同支持。

    毕竟这展销会初见成效,知道农作物有组织的销售更容易换成钱,他们也希望帮助更多的农民赚钱。

    当干部的,谁不希望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呢。

    指望省里土特产公司是指望不上的,人家卖的都是稀罕的东西。这些当地的农作物不在销售范围之内。

    而且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去省里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人家帮忙,还不如自己想办法销售。反正边州有经验,他们几个兄弟市之间也是有合作的。

    八月,市里的展销团队才终于回到了边州。

    他们开年没多久就出去了,这出去了好几个月了。

    各个回来的时候都消瘦很多。即便这样,大伙儿还要热情的接待这些从外面带回来的客人。

    就怕他们觉得这里穷,看不上这里,就改变主意了。

    苏青玉让人安排他们先去休息,自己亲自带队接待这些外来的参观团。

    其他几个市里的也都安排人过来了。

    本来都是安排副职过来的,不过苏青玉说了,这种时候就别讲什么脸面了。要讲实惠,讲利益。

    现在别把自己当什么领导,就当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经济要是发展的不好,这个领导当的什么意思?说句现实点的,穷的连新单位房都住不上,有意思吗?这不,几个市里市长就亲自出马了。

    这阵仗就大了。

    一一介绍、握手,把来参观的团队都给惊到了。不过也确实从阵势里面看到了当地政府对农产品的重视。倒是稍微的弥补了一下他们对于这地方交通不便的顾虑。

    在边州吃完饭之后,考察团队才开始坐着车子参观。

    先是去的安州。安州在建的火车站就很出彩了。安州的姜市长骄傲的表示,未来农产品运输绝对没问题。安州可以承担起这部分运输。而且以后会有限运输农副产品。

    又去参观了田地。

    安州盛产红薯。红薯个头不算大,但是味道很好。甜甜的。参观的人人手拿一个红薯去了皮,直接啃了起来。

    姜市长也咬了一口,笑道,“我们这里确实不算繁华,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土质方面还算干净。没什么重工业。我们这边的红薯哪怕不施肥,也能长得好。不止产量大,口味还好。真要去那些大城市周边买红薯,买不到这种品质。”

    “要是后期需求大,我们政府还准备有组织的种植这些红薯,提高产量和品质。”

    市长亲自试吃搞推销,还亲口说出这样的承诺。参观团的这些人反而都不好意思说不买的话了。

    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受到情感的支配。这会儿多少受到了感动,还略微的带点儿受宠若惊。

    想想,好歹是个市长呢,亲自接待他们,带他们参观。给他们推销产品。人家都这么用心了,还怎么挑剔不好?

    而且他们之所以跟过来,也确实是因为产品不错,才会安排人过来,又不是闲着无聊的。唯一就是来的过程考虑到交通问题。现在交通都解决了,那还考虑什么?

    等离开安州的时候,准备长期够买红薯的一些单位,就和安州签订协议了。

    这些单位都是超级市场和食品厂,销售量特别大。

    特别是超级市场,一个月销售数万斤不在话下。

    而且这还能起到连锁反应,比如这个超市卖这个红薯卖的好,以后别的超市看到了,不得也进一些这些红薯?

    姜市长乐的差点忍不住笑。

    觉得青玉同志说的有道理啊,会给市里赚钱的领导才有滋味啊。

    有了安市成功的例子,其他几个市也是差不多的。

    最拿得出手的还是边州。

    边州的中草药虽然市场不广,但是也有是有需求的。

    考察的人看到这些规整的整整齐齐的,已经成熟的药田,都十分有信心。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成规模的,有组织的种植药材呢。

    负责带队苏青玉也很自信的表示,边州的药材产业已经很成熟了,早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得到认可了。

    边州本身也有药材批发城。

    有了这样规模的销售,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边州药材不好。

    一行人又去参观工厂,参观药材批发城。

    几年的发展,已经让整个边州的药材产业都发展起来了。大街上都还有摆摊卖药材的,还有专门的门店。

    在街上都能闻到一股药材的清香。

    让人恍惚走进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药城。

    亲眼见识到了边州的药材底蕴之后,压根不用苏青玉他们多吹,这些人就决定签协议了。

    这次考察团在湖云一共也就待了十来天而已。来的时候空着手来,走的时候带了不少当地特产走的。

    这边才把人热热闹闹的送走,苏青玉就和徐书记一起,召集之前参与过展销会的年轻同志来开会。

    这次把人安排出去,除了宣传产品之外,也是为了锻炼人的。

    这些年轻干部们休息了这些天之后,如今正处于兴奋中。

    他们家里和单位休息的时候,就一直和身边的人说着外面的变化。外面发展的有多好。如果不是出去这么一次,他们不会知道,原来不止边州在变化,其他地方也在变化。

    也在庆幸,幸好边州变化了,要不然,边州和外面的距离差的多大啊。

    这次苏青玉召集他们开会,问起他们在外面的见闻和感想之后,这些年轻人在经过了开头的紧张和羞涩之外,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繁华,很繁华,外面城市盖了很多新房子,很多人做生意。他们不觉得做生意丢人,反而很多人经商。他们管这叫下海。”

    “外面到处都在搞建设,特别是南方,好多高楼大厦和工厂。很多外地人在那边工作。外来人口特别多。但是也因为外来人口多,所以各方面经济发展特别快。”

    “他们那里的干部做事方式也和我们不一样,越是基层越看的出来。很有条理。对了,他们也配了计算机。好在咱边州也有。”

    “也有不好的,人多,就容易生乱子。之前我们在街上就看到有人当街偷钱包。经济发展好了,也要重视治安问题。”

    “当地老百姓过的很富足,我早上去当地菜场转悠,他们那边肉食就卖的很快。商场里面物价也比我们贵,但是还是很多人去逛,去买。”

    “学校也好,大城市里有大学,还不止一所。有很多很多学校。”

    “”

    大家七嘴八舌,说都说不完。

    脸上激动的面色红润。眼里也有着羡慕。

    别说他们了,徐书记也是感慨的不得了。他经常出去开会,倒是知道外面的发展变化。但是看到市里的年轻同志对外面的向往,他心里又有说不出来的心酸。

    如果边州还和以前一样的情况,这些年轻人还会回到边州吗?还会留在边州吗?他不敢肯定。

    苏青玉和徐书记一直安静的听着,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看来这次出去,大家收获不少啊。那你们说说,以后有信心让我们边州也变成那样吗?”

    年轻人干部们愣了一下,然后纷纷点头,说有信心。

    这种时候甭管有不有,说有就对了。

    苏青玉道,“我知道,你们肯定觉得我们边州差距有些大。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边州有信心。几年前,我们边州还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现在不也改变了吗?我这次让你们出去,就是让你们有机会接触外面,心里有个底,知道未来边州要朝着哪个方向走。”

    徐书记也忍不住道,“不要羡慕别的城市,你们还年轻,未来边州也是你们接班,只要好好干,肯定也能让边州发展好。”

    苏青玉道,“回去之后,都写写总结,说说自己对未来边州的期盼。也让更多没去过外面的干部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咱们边州要朝着那些发展好的市看齐。”

    “下次你们再出去,你们多了解当地以前的历史,了解他们的发展轨迹。你们也会发现,任何一个富裕的地区,都是贫穷走向富裕。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致富的经验。”

    “你们都是年轻干部,未来机会多。心里要有信心,也要有冲劲。别的地方建设的再好,那也是别人努力的结果。咱边州发展好了,才是你们的成果。”

    这些话说的这些年轻干部们心情复杂,有羞愧也有激动,又有些冲动,特别想和领导说,自己其实对边州的发展也是有信心的。

    带着这股冲动,他们会后就埋头努力写下了自己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所想。

    苏青玉和徐书记都看过之后,盖了章,还让登在市内刊上,让其他干部们看看。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让这些干部们睁眼看世界。

    未来还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市里的这些骨干去学习。

    边州这边努力为干部们开拓眼界的时候,安州几个市都主动联系边州这边,商量着怎么进一步合作。

    这次展销带来的成绩,让他们心里都干劲儿十足。都希望能够将这成果扩大化。总不能就卖这么一次。

    而且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想扩大销路,以后也和边州这样,系统的,有组织性的进行种植农作物。做到之前和那些人承诺的那样保质保量。

    这方面苏青玉有经验,他们就都找苏青玉说这事儿。

    苏青玉道,“这倒是没问题,我也认为我们如果想巩固这个成果,就必须有组织性的搞。我们每个市里都可以成立一个和省里土特产公司那种性质的公司,专门在内收购农产品然后外销。不过这种单打独斗的效率太低了,我认为我们也可以继续合作,一起成立一个总公司,互相分享资源。咱们本身不就在合作吗?”

    苏青玉这意见倒是引起了其他市领导的考虑。

    资源整合确实要比单打独斗更容易一些。

    而且几个市里一起合作,这成立的公司规模更大,更好开展工作。

    事儿定下来了,几个市里就互相的投票,看把这总公司建在哪里。

    这事儿苏青玉压根就没怎么参与竞争,大伙儿就主动投票边州了。连建设了火车站的安州都没被选上。

    徐书记听到这消息,十分欣喜,“看来大家都还是很信服我们边州的能耐。”

    苏青玉道,“主要是我们的产品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是药材,他们都是农作物,心里多少会有点竞争。而且我们确实也更有经验。”

    徐书记笑道,“不管怎么样,这次又是一个机会。今年年底安州火车站应该可以通车了,到时候批发城的药材可以更方便的运输出去。加上我们又引进了几个技术项目,在加上这次的西部农产品总公司,咱们边州这是坐上火车的速度了。”

    这消息也让边州本地的干部们十分欣喜。

    随着肉眼可见的发展变化,边州干部们都干劲儿十足。

    今年办公楼修好之后,市里就传说明年有钱了就修新的单位大院呢。

    以后大家都住上新房子。

    这样一来,不止老百姓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干部们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当然,前提还是赚钱。所以大伙儿都不能松懈。特别是下半年总是最忙的时候,都在以苏青玉为首的市领导的指导下,兢兢业业搞好工作。

    在边州市的主导下,西部农产品总公司的的选址工作也很快定下来了。就在批发市场附近。

    离通往火车站的大道很近,就路边。旁边要规划修大仓库,作为临时的中专仓库。

    到时候几个市都会安排人过来管理。

    因为几个市一起出资,所以资金都充足,很快就开始选址动工。

    “又要盖单位楼了。”

    路过的边州人都满脸兴奋的盯着那些入场的施工队伍。

    “今年可真是热闹的,从开年开始,这里就没停过。”

    “前阵子才开始建那什么生物公司呢,这又要动工了。下半年估计能有不少工作。”

    市民们都眼巴巴的看着,心里憧憬着。期待着年底招工,能进单位里工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做生意的那个天分,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养家糊口的。以前工作机会极少,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实行接班制度。现在好了,机会多了起来。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是什么国营单位,但是工资可也不少呢。比现在一些经营不善的国营单位还要好。

    而且这样新建的单位没有什么关系网,大家都凭本事奋斗,更容易出头。

    回去了又在家里和家里人念叨这些事儿,“真是一年一个样儿啊。”

    92年对于边州来说是夯实基础的一年,也是迈出一大步的一年。

    农民同志的药材种植技术更加成熟以外,边州也多了许多新兴的产业。

    最值得高兴的是,安州的火车站在年底就通车了。

    正式通车这天,几个合作的市里领导都去参与了仪式。

    这火车站虽然是建在安州的,但是大家都觉得自家也有份,都没怎么客气。高兴的商量着这个火车站要怎么用。

    为了检验时效,一群市领导还买票,坐上了去湖云省城的列车。

    一个个的兴奋的就和第一次坐火车一样的。边坐还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火车速度快,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一路平稳。原本要四五个小时的车程,这边只要两个小时。

    虽然中间还要加上各个市到安州火车站的时间,但是这运输量就很占优势了。

    对于这个火车站,所有干部们更是喜爱。庆幸当初把火车站留在了安州。然后纷纷感慨,什么时候自己所在的市也能建设火车站就好了。

    苏青玉也是心情愉快的参与了这次行程,等从湖云回来之后,立马让市里市里交通运输管理公司新增加两条去安州火车站的公车路线。保证以后边州人民出行方便。能尽量坐火车就坐火车。鼓励大家多出去走走看看。

    边州宣传部门也按照要求在市里宣传火车站通车的消息。并且报告了火车的时速。好些做生意的人都提前放了鞭炮了。就和春节提前来了一样,热闹非凡。

    苏青玉还带着元宝去坐过一次火车。

    这孩子从小就是飞机飞来飞去的。竟然还是第一次坐火车。

    元宝坐在车上,高兴道,“坐上这车可以直接去看爸爸吗?”

    苏青玉告诉她,现在还不行,得去省里转车。因为他们这里没有直接去南方的火车。

    元宝小朋友经过了小学的熏陶之后,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让妈妈直接建飞机场的孩子了。她变得“实际”起来。十分严肃认真的保证,“妈妈,我以后会赚很多很多钱,给边州买一辆去南方的火车。”

    苏青玉:“”她微微一愣,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妈妈等你长大,给咱们边州买火车。”

    因为今年发展的好,年底统计财政收入,比去年翻了几番。

    不说农村种植药材的税,就光是药材批发城的收入,以及药材行业带动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就够好的了。看着今年这财政收入的涨势,边州干部对来年建设大有信心。

    就凭这如今边州的财政收入,不说在湖云占个前几名,至少谈不上落后了,也谈不上穷了。至少能混个中等。

    哪个地方都农民年平均收入能高于两千的?这还是个人年平均收入呢。就算去除成本,那也绝对不少。

    想想看,哪个市能有这个能耐,几年时间带着全市城乡老百姓发家致富的?

    就光是这些,就够让边州干部们有底气了。

    苏青玉也越发有底气了,所以在年底市政府总结会议上面直接作出了几条工作指示。

    “之前就计划的建设中医大学,明年就可以开始了。”

    连副市长激动道,“咱自己建大学吗?”

    “是的,咱自己独立自主建设中医大学。”

    苏青玉一直认为,没有一个好大学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如今边州倒是有一个师范学院,但是是专科。而且在湖云省内也排不上名。

    “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稍后教育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同志一起合计一下,报一个预算上来。来年这就是主要工作之一了。”

    连副市长喜形于色。感觉自己的事业焕发了第三春了。

    第二次是在之前全市建设住宿学校,全市支持教育的时候。那会儿他就觉得这教育工作做的够好了。没想到苏市长对教育还能更舍得呢。

    沈副市长难得脸上没露出肉疼的表情,谁让如今市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呢?他这个管财务系统的领导,也有了底气了。变得大方起来。

    苏青玉又强调了治安问题,“如今市里经济发展越发好了,特别是批发市场这一块儿,治安一定要抓紧。安排同志日夜巡逻不能间断。不能让人带着货款过来没买到东西倒是被人顺走了货款。这方面老朱你得多费心了。”

    精神饱满的朱副市长神色肃然的应了。

    “最后还是盘山路的问题,虽然不能一下子修起来,但是可以先选择一些好修的地方动工。一点点的修。哪怕不能修,也要引导农民同志集中居住,便于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以免浪费资源。”

    人多了,就可以在山上设立卫生所,设立代销点。

    也好集中修路。总不能为了几户人家就修路。这太浪费资源了。

    边州目前可没有这么豪气。

    “我知道最后这项工作比较难,咱们也定个几年计划,一步一步的实现。大家也多集思广益,看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真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对于我们边州来说可是大功一件了。”

    几个副市长笑了起来。心里也都在嘀咕和思量着办法。

    只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来,随意准备等年底去下面走基层慰问的时候,看看基层情况再说。

    苏青玉也不着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苏青玉心里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年底去参与省里的年度会议的时候,就收到了通知了,让她开年就直接去中央党校学习。

    省组织部的领导还找她谈话了,“本来今年就要安排的,可邱省长是考虑到边州正是关键时刻,所以没安排。这不,年底你们工作差不多了,他才有提了这事情。邱省长很关心你们这些年轻干部成长呀。”

    也是这个时候,苏青玉才想起来去年开会的时候,邱省长是提过可能会有学习机会。只是她工作太忙,所以后来也没在意。

    这会儿机会来了,她心里多少也有些激动。

    能够去中央党校学习,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组织对她的认可。

    苏青玉从来也不是一个蛮干的人,很注重学习。她深知自己除了多了一些时代的经验之外,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禀的地方。所以还是要不停的学习。学经验,学思想。

    也可以去和全国各地那些干的好的骨干干部们交流。这都是宝贵的机会。

    苏青玉真诚道谢,感谢省里领导对她的信任和栽培。

    组织部的领导又翻了翻她的档案,问道,“你的履历很好,扎扎实实的。成绩也很亮眼。”

    苏青玉笑道,“这都是组织上提供的机会多,给与的帮助多。”

    组织部的领导笑道,“这都是外话,我这里也给你一个提议。扶贫工作确实重要,不过光有扶贫经验也是不行的。以后说不定就要去一些大市,到时候贫富差异就出来了。总不能只管穷地方不管富裕的地方,是不是?”

    苏青玉认可的点头。

    组织部领导就笑了,“所以啊,还是要多做不同的工作,多点各方面治理经验。能够做好扶贫,又能管理经济发达城市,这才是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不是有一句话吗,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不是?”

    这话说的笼统,但是苏青玉恍惚又意识到什么。

    但是领导却不说了,苏青玉也就没问。

    离开组织部之后,苏青玉还在回想刚刚那话的意思,她想着,也许自己未来真要有工作调动,可能就不是一个贫困地区了。她一时间还有些茫然,毕竟扶贫工作都习惯了。

    突然给她太好的环境,她还不习惯。

    等走出政府大门,看到省政府的牌子之后,她突然又笑了。

    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

    每个地方都有穷人,给穷人创造一条路,给富人锐意进取的好环境,不都是自己的工作吗?

    省里,邱省长也在听组织部汇报工作。

    说起苏青玉,邱省长还格外问了一句,问她什么反应。

    组织部领导就回道,“挺平静的接受了。”

    邱省长点头,“比我想的要稳重。”还真怕是个固执不懂变通的。

    事实上邱省长本人也是很看重苏青玉这种年轻有为的干部的。整个湖云干部很多,但是他关注的一个巴掌也数的过来。他管着偌大一个省,哪有闲工夫去关注下面的人呢?

    也就是苏青玉这样干出实绩的干部太亮眼,让人不得不关注了。

    关注了,就想培养。

    邱省长一看,这扶贫经历倒是挺多,可缺乏一些更全面的经历。

    所以邱省长花了点心思给苏青玉补全这个缺陷。也是希望苏青玉未来能够承担更大的重担。“一代一代的,总要有人来接班。”

    他们这个年纪的干部,在这位置上也待不了几年了,当然得尽量的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好干部了。

    苏青玉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消息也很快传边州去了。毕竟这一走就要三个月呢。

    这消息一来,可让边州其他领导干部们羡慕坏了。

    徐书记都忍不住酸了,“我这辈子都没去过中央党校呢。”能够去首都参与学习的,那都是要重点培养的好苗子。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边州倒是没有干部不服气。对于苏青玉这个领导,他们是服气的。

    边州能有如今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苏市长主导。

    党校学习的工作安排在开年,苏青玉都已经布置好了工作了,倒是也不用匆匆忙忙的。

    不过手头上该交接的还是要交接。有些要签字的,要她表态的,总不能因为她而耽误了。

    苏青玉从来没想过把事情抓自己一个人手里,一个人哪里比得上大家的力量。该交接的就交接出去。

    等她给几个副市长安排工作的时候,几人都是一脸复杂。

    苏青玉一一给他们进行分配。最后让徐书记把关。签字方面的就找徐书记就行了。

    徐书记道,“这没问题,你放心去。”

    又笑道,“不怕回来了,咱把你工作都做完了?”

    “那我可要感谢各位的帮忙了。”

    见她这样坦荡,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会儿大家觉得,自己之所以这样的认同苏市长,可能也是因为这位一直坦荡荡的。是个值得信任和支持的领导。

    有些人就是有一种能力,让身边的人信服她。

    苏市长明显就是这种人。

    大伙儿也没觉得这种想法不对,反而觉得很正常。跟着这样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值得了。

    因为要学习的事儿,苏青玉今年年假倒是提前了。打算着回苏家屯去过年。毕竟这一年比一年忙。但是身边的长辈却也一年比一年年迈。

    元归也早就安排好了工作,直接来边州接娘儿两一起。

    跟着一起的还有元老爷子。

    见了面就和苏青玉嘀咕,说感觉自己身体不如从前了,突然想和亲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唠唠嗑。

    这话倒是直击苏青玉内心,拉拉元归的手,就让元归同意了。

    于是一家人一起出发前往苏家屯。

    苏青玉和元归都两年多没回来了。这次回来,整个苏家屯都很重视。

    老远就在大路上来接了。

    已经长成憨厚小青年的狗蛋骑着摩托车来大路上接的人。

    看到苏青玉的时候,他骄傲的和自己姑说着自己的成就。

    “咱也养猪了,自己养的。头年我跟着我妈学,后来我自己养。养了几十头。卖了好多钱了。”

    “今年准备再去外地找些新品种回来。我还不养饲料猪,我养土猪肉。姑你不知道吧,现在城里人越来越讲究了。和以前不一样呢。以前只要肉就吃。现在还讲究肉甜不甜。说吃猪草的土猪好吃呢。”

    小伙子说的时候,忍不住笑。

    苏青玉拍拍车窗,“好好骑车!”

    狗蛋这才认真骑车往前面带路。

    苏青玉则在车窗看着前面的年轻小伙,然后转过头来和元归道,“我头次见他的时候,才七八岁。”

    元宝问,“我多大?”

    苏青玉笑着看元归,“你多大?你爸都还没漂洋过海来找我呢。那会儿元先生在干什么来着?”

    元归认真道,“大概是在为漂洋过海做准备。”

    元老爷子呵了一声。当着孩子的面他也不好说,那会儿这孙子在干什么?在夺家权囚爷爷!大逆不道呢。

    一家三口才说几句话,就到了家门口。

    爷奶都拄着拐杖坐在椅子上面。

    老人家年纪大了,腿脚越发不利索了,所以这次才没和往常那样去路上接苏青玉。

    但是看到苏青玉下车了,原本已经浑浊的眼睛又变得亮晶晶的了。

    高兴的捏着苏青玉的手,又捏着元宝的手。

    “咱家元宝儿和青玉越长越像了。”老太太乐呵呵的,张开的嘴里竟然牙齿齐整。

    仿佛是看到苏青玉注意到了,还高兴和苏青玉说道,“装了假牙了。好看吧。”

    苏青玉笑着点头,“好看,年轻了。”

    “就是吃不动豆子了。”老太太道。

    元宝道,“可以吃豆腐。也是豆子做的。”

    “哎哟喂,我们家元宝就是聪明。”老太太夸张的摸着小元宝的脸。元宝仰着头让老太太摸。要尊老爱幼嘛。

    苏爷爷和元老爷子道是互相递烟,一副亲亲热热的样子。

    元老爷子道,“老哥哥好久不见了。”

    这称呼还是当初在苏家屯住那阵子学的。

    苏爷爷道,“是啊,你说咱这年纪,真是见一面少一面啊。”

    还准备多活几年的元老爷子:“”

    这次回来,苏家屯又有好些人上门来看苏青玉。

    苏家屯的干部也特意过来了一趟。这其中很多都是年轻的干部,显然老干部们都退下来了。

    和往年那些老干部们不一样,他们中,最差的学历也念了个高中。好的还有大学生。而且大学生还不少。

    这些年,苏家屯的教育一直做的不错,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再也不缺人才了。管理一个苏家屯绝对是够的。

    等人走了,苏家人才有机会好好的团聚说说话。

    毫无例外的还是说着这两年的变化。苏青玉又问起怎么又新修了路线的事儿。

    苏卫国就高兴道,“省里通知的,说咱苏家屯现在是闻名全国的富裕村。也是示范村,要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以后让人来参观。咱村里就又修了好些建筑,考虑到小红旗出货量大,以后人多了怕一条路走不开,就又新修了路线。”

    苏青玉听到这消息也欢喜。

    “难怪这一路看来,又发生了不少变化呢。”

    “嘿嘿,变化是挺大。”苏卫国笑道。“对了,咱还搞了个文化展厅呢。里面都是一些老旧的设备,还有你当初办公的桌椅都在里面放着呢。咱还给你取了个称号,小红旗之母。”

    苏青玉:“”

    修整好了之后,苏青玉一家三口就跟着苏卫民他们一起去看了那个所谓的文化展厅。也在里面看到了苏青玉用到的一些旧物。办公桌椅,喝水的搪瓷杯子。上面还都写了苏青玉的名字。

    看着这些,苏青玉莫名有些羞耻感。

    “非得这样吗?”

    “需要啊,要不然别人问起我们苏家屯的改变从哪里开始,咱得说个来头。这啥来头都不能错开你吧。”

    苏青玉:“”

    小元宝隔着玻璃柜门看着属于妈妈的东西,好奇的不得了。妈妈以前用的杯子都掉了皮了,椅子和桌子都破了。

    妈妈以前好辛苦啊。

    元宝可心疼了。

    元归也透过这些东西,想着以前的苏青玉。

    然后伸手握了握她的手掌。他的青玉,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出来的一朵花。

    除了苏青玉的东西,还有一些照片。

    很都是苏家屯各个时期变化的照片。比如小红旗初建,比如苏家屯集体搬家。比如第一次看电影。比如新机器入场。

    每一张照片里差不多都有苏青玉的身影。

    还有一张是元华和小红旗第一次合作,苏青玉和元归签合同握手的合照。

    元宝兴奋的指着上面,“爸爸妈妈。”

    两人看到了,微微恍惚,然后相视而笑。那会儿真没想到会结婚呢。

    看完苏家屯的变化之后,苏青玉不得不感慨,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年又一年,已经越发接近她曾经记忆中的那个时代了。

    就连黑蛋同志也长的和她曾经在照片上看到的形象一样了。

    只不过这会儿的黑蛋同志更白,脸色更健康。身材似乎也更挺拔。而且因为念了大学的缘故,还带着一股文绉绉的气质。

    他和苏青玉学的同一个专业,对经济尤为感兴趣。如今还能够和苏青玉还有元归一起侃侃而谈,讨论经济相关的问题了。

    苏青玉笑道,“为善同志真的长大了,看来在学校学的不错。”

    大名苏为善的黑蛋同志腼腆笑,“学校教授教的好。”

    苏青玉微微恍惚,然后笑道,“说起来好久没回母校看看了。正好开年去首都学习,到时候去看看。”

    黑蛋惊讶道,“姑你要去首都啊。”

    “是啊,去学习。三月份就过去。到时候我也去学校看看你。啊对了,还有春妮。你们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平时也见面吧。”

    黑蛋一愣,然后嗯了一声。

    苏青玉本来还想问问春妮在学校的情况,有没有和什么人接触比较近。但是到底没问出口。心里实在别扭。

    对着上辈子的爸问上辈子的妈有没有和什么人处对象。她似乎还没这么心大。

    算了,自己总要去的,到时候掌掌眼。

    今年这个年,在苏家屯过的十分热闹。

    最热闹的莫过于老苏家的长孙狗蛋同志在年二十九定亲了。

    定亲的对象也是和他一起养猪的小姑娘。小姑娘长的微微丰满,皮肤白白的,眼睛圆溜溜的,十分可爱。

    性子还特别爽利,见到苏青玉了,大大方方的喊姑。

    苏青玉当即就给了个大红包。

    小姑娘还不好意思接。

    苏青玉就说自己在外面离得远,等狗蛋结婚的时候,她都不一定有时间回来。这红包得给。

    小姑娘看自家未来婆婆刘巧巧点头了,这才接下来,喊着谢谢姑。

    狗蛋在一边红着脸也喊着谢谢姑。看起来十分憨厚。和苏卫国年轻那会儿特别像。

    苏青玉都忍不住笑。

    晚上就和元归讨论,说感觉下一代里面,孩子都上一辈多少还是像的。不知道自家元宝以后像谁。

    两人看着躺在一遍睡的小脸红扑扑的元宝,然后齐声道,“像你。”

    然后都笑了,苏青玉道,“像咱两。像我又像你。”

    元归笑着搂紧了她,“嗯。”爱情的结晶嘛。

    当然,他更希望孩子像青玉。他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

    苏青玉片头问她,“为什么啊?”

    “想看看你小时候长什么样子。”

    “想知道,十几岁的青玉一个人下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想了解你的每一个时刻。”

    苏青玉热着一张脸,翻身躺下,“老夫老妻啦,倒是越来越会说情话了。赶紧睡了,明天除夕呢。要守岁的。”

    “好。”元归躺下来。过了一会儿,突然问道,“青玉,你说,如果我们早几年遇到会怎么样?”挺想帮帮那会儿的青玉的。

    总想着她十几岁一个人下乡来工作,那么辛苦。生活环境那么恶劣。

    苏青玉迷迷糊糊,想了一下,“不会怎么样。我那会儿一心工作,无心恋爱。再说了,早几年你要是能遇到我,说明你就是落难的资本家的小少爷了。我那会儿好歹是大队干部,你犯在我手里了,还想咋样,什么脏活累活先走一波。至少也要安排你挑大粪。”

    元归:“”

    这次过年,苏卫华两口子又没有回来。

    按着苏卫华上一次和家里打电话说的意思,是接了任务,不能回家,也不能和家里联系。让家里别担心。

    苏青玉猜测是什么保密任务。

    一方面是为苏卫华能够有如今的成就而高兴,另外一方面也为他的付出而感动。

    华国能够发展的这么快,少不了科研人员无私奉献。他们和家人聚少离多,甚至多少年都不能见面。

    好在苏家人都习惯了。

    陈爱兰说起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可是面上还是骄傲自豪的。

    觉得儿子这是有出息了。

    如今这日子还有啥不知足的?都过的这么好。总不能自家过得好,啥也不想付出吧。

    因为要学习,苏青玉在苏家屯也没多待几天就提出要赶回湖云了。

    回湖云安排完工作,给元宝报名了,她就要去首都学习。

    临走前,她紧紧的抱了苏奶奶和苏爷爷。

    “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苏奶奶含糊道,“工作重要,工作重要。”

    苏爷爷拿着烟杆,笑着直点头。“老来伴老来伴,有我给你奶奶作伴呢,啥都别担心。”

    苏青玉嗯了一声。

    等她上车的时候,苏奶奶突然问道,“青玉啊,海城那边,后来给你联系了吗?”

    苏青玉一愣,摇头,“没有。”这些年确实没联系。事实上她也把自己的号码留给海城了。如果遇到突然状况,可以联系她。该她承担的那一份,她也不会推。

    可海城一直没给她打电话。

    苏奶奶道,“也行也行,回去工作。没啥事儿了。”

    苏青玉上了车,回头看着爷奶站立在那里,想着,可能两老虽然没说出来,但是他们心里在某些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那个远在他乡的儿子。

    如果不是碍着她,可能爷奶和海城那边会联系。人年纪大了,就容易念旧,念着儿孙。

    在飞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她就给海城那边打了个电话。

    这是海城苏家换了新号码之后,给她留下的电话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一道略显沧桑的声音。

    苏青玉道,“是我,苏青玉。”

    电话这头一顿,“是青玉啊,好些年你过的好吧。”

    “嗯。”苏青玉道,“今年我回苏家屯过年了,奶奶问起你了。”

    “我知道了,我会回去看他们的。”

    “谢谢。”苏青玉道。就和她与海城苏家的关系一样,海城苏家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扯不清楚。

    “”

    苏青玉又道,“你们身体怎么样?从明年开始,我会每年给你们打一笔生活费。方便的话,请提供一份银行账户。”

    电话那头刚说不用,苏青玉就道,“不用拒绝,这是该给你们的。”

    不管过的怎么样,至少是有生养之恩的。

    哪怕没什么感情,甚至还存在着矛盾,该自己的那一份,苏青玉也不会拒绝。

    苏军强在电话里说了一个账号。

    记录下了账号,两人没再说什么,不约而同的挂了电话。

    海城这边,苏军强头发已经花白,曾经精神的脸上也开始显现出老态了。

    因为过的不开心,所以神色里多了几分颓唐。

    他没有告诉苏青玉自己的现状。和前几年还算风光的日子比,这两年他过的很不如意。

    本来都要退休了,结果二儿子苏少民所在的国营厂子效益越发不好,很多人开始下岗。没什么能力的苏少民也被迫下岗,又不想去给私企打临工,学人家下海做生意,又没本事找门路,就打着他的旗号出去办事。最后出事被人发现,他也受了处分,开除出单位。

    没了单位,大院的房子自然也要还回去了。

    他和徐美芳只能在外面买房子。

    因为这些年两人心不齐,加上各自为了各自的儿女拿钱,他们两人就没什么存款了。

    物价在这几年涨的厉害,他们只能买了很小很旧的筒子楼生活。这还是因为其中一笔钱是给青玉当嫁妆,没送出去,他们也就没花,才能凑够买房子的钱。

    也是这次搬家,让他看到了其他儿女们的心里想法。

    他们从没想过要给他和徐美芳养老。

    在他提出搬家之后,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就就迅速搬走,大儿子搬到单位,二儿子则是搬到老丈人家。两人不想养老,倒是对他的这房子盯着紧。兄弟两都怕便宜了对方,每个月倒是来看他一次,念叨念叨。

    看着自己从小就精心培养的儿子露出这样一幅嗜钱如命的样子,苏军强数次都忍不住用手捂脸,反省自己的教育失败。然后想着小女儿青玉在报纸上和电视上面出现的那些形象。更加想不通。

    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为什么会对同样是自己孩子的青玉那样狠心。

    他再次忍不住抹了一把脸。

    徐美芳拎着青菜走了进来,看他那样子,只撇了一眼,“怎么,你儿子又来找你要房子了?我告诉你,这是我们最后的命根子,谁也不能动。你可没什么钱了,都靠我那点退休金过日子。要不是我能接点私活教人跳舞,咱两现在连吃口饭都困难。”

    “青玉打电话来了。”苏军强道。

    徐美芳一顿,一边整理青菜,一边问道,“说什么了?”

    “说从明年开始,每年给我们打一笔养老钱。”

    徐美芳不不作声了。

    苏军强却突然呵呵呵的笑了起来,“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养在身边的一分钱不拿,还惦记咱们这点钱。放养的倒是还惦记着给咱养老。是不是挺好笑?”

    徐美芳坐在桌子边上发呆,手里的动作也停了下来,眼睛静静的看着前面的菜盆子。

    她总是瞧不上苏军强的两儿子,可她自己培养的苏静也没什么比他们值得夸赞的地方。

    被她精心的养大,安排工作,找个好婆家嫁人。结果到头来,也和她一样,懦弱的只知道依附于男人过日子。女婿不喜欢她回娘家来,她就真的不回来。有时候偷偷的来,偷偷的走,倒像是他们见不得人一样。

    徐美芳想着,眼泪慢慢流下来。

    苏青玉回到湖云迅速安排好了工作。年前就安排的差不多了,年后也就看看过年期间药田和工厂防寒保暖问题。入冬的后的民生问题。

    忙完这些,她才按着通知单启程去首都工作。

    至于元宝则留给了留在边州的元归看顾。

    这位当爸的这次为了陪孩子,已经准备好在这里待几个月了。就是有些可惜自己来这边,妻子却要去远方。

    苏青玉上次来首都,还是在结婚那年。相隔好些年没回来了。首都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光是火车站就重新修的宽广极了。

    火车站人多的不得了,人潮涌动,来来往往的。

    苏青玉微笑着看着这一幕,眼里带着由衷的笑意。

    “苏青玉!”

    一个人影很快朝着这边跑过来,还笑着叫她。

    苏青玉抬头一看,一个穿着西装的女同志走了过来,一头短发十分干练。

    她笑道,“宋抗美!”

    宋抗美跑过来,仔细看了看苏青玉,然后笑着伸手给她一个拥抱。“好多年没见了,老同学。”

    苏青玉也放下行李回抱,“老同学还是和上大学那会儿一样啊,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漂亮。”

    “你苏青玉才是呢,你当初在云城上报纸的那张照片,多少人夸呢。”

    苏青玉笑,“那是我最好看的一张了。当然好看。”

    宋抗美笑,“可不能夸你了,还是那么臭美。”

    苏青玉弯唇笑了起来。

    “走走走,先带你去安顿,回头还要去学校报到呢。咱们边走边说。”

    苏青玉点头,“嗯。”

    这次苏青玉来首都没有和其他人联系,还是宋抗美的弟弟在党校工作,正好看到她的名字了,宋抗美才知道这事儿,主动打电话联系她。还亲自来接她。

    苏青玉心里也很开心,多年不见,大家感情还是那样好。

    一路上,宋抗美也说了一些当年大学里面的同学的情况。

    他们当初虽然不是一个系的,可苏青玉主导了外语社团,还搞了培训学校,和很多系里的同学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些人如今很大一部分都发展的非常不错。

    特别是他们外语系的这批学生。

    改革开放之后,外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光是外贸部外交部等这些单位就留下了不少学生。

    这些年陆续的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青玉你看,首都的变化是不是很大。”

    “怎们当初学校外面的街道都翻新了。”

    苏青玉看着窗外,“变化是特别大。越来越富裕了。”

    “那可不,不止富裕了,我们国家也强大了。这几年我们外交部也很有底气,那些外国人对我们的态度越发重视了。”

    人到中年,越发稳重的宋抗美,这会儿脸上都露出了骄傲的神色。

    “对了,这次在党校,你还能看到一个老同学呢。”宋抗美神神秘秘道。

    苏青玉微微挑眉,好奇道,“谁啊?”

    “等你看到就知道了。”

    她这么一说,苏青玉心里就开始猜测了,想了很多人,最后脑子里想到了最可能的一个。

    中午吃了饭,稍作休整,苏青玉就拒绝了宋抗美相送,自己去党校报到。

    等到了党校门口之后,她还真看到了自己猜中的那个人。

    “张娟!”

    苏青玉兴奋的下车,给张娟拥抱了一下。

    一头短发,戴着眼镜,有些教导主任模样的张娟也笑嘻嘻的抱苏青玉。

    这几年虽然陆续有联系,但是因为工作太忙了,联系的也少,更不用说见面了。当年承诺的三年一聚会,到底是没能兑现。

    张娟比苏青玉来的早,早已经报到了,这次知道苏青玉今天来,就在这里等着。两人稍微叙旧,就带着苏青玉去办手续。

    她如今还是副市长,却已经安排来这里学习了,显然也是要培养的。

    “我是矮子里拔高个儿。”

    张娟打趣自己道。

    苏青玉道,“你这话可别在外面说,这是打趣你自己呢,还是打趣你的同志们呢?”

    张娟连忙严肃道歉。

    苏青玉道,“而且你之前主导的甘蔗项目确实受益很广。你们东江的甘蔗糖如今也是全国文明呢。”

    “我那是因地制宜,占了便宜。那边确实适合种这个。”

    张娟笑道,“也是你给我的启发。这世上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只要好好走,荆棘地也能走出一条道来。”

    虽然走的过程中也栽过跟头,也曾经绝望的哭过。但是每次她都咬着牙挺过来了。

    苏青玉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张市长,觉悟很高啊。”

    张娟哈哈的笑。

    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肆意的笑过了。和苏青玉相聚,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还在大学的时光了。

    两人虽然不是同一天报到,但是在宋抗美的帮助下,倒是分到了一个宿舍里面。

    同一个宿舍的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干部,不过年龄都比苏青玉大。

    到了这个位置,大家也都是会搞外交的人,很快就互相认识了。

    和昔日同学一起重回校园,苏青玉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初上大学那种状态了。

    总觉得自己还是当初那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学习劲头特足。

    在党校学习和在大学时候也像,上完课,在针对课题搞小组讨论。

    如今的课题都是针对发展经济来开展的。正对苏青玉的胃口。

    不过她大部分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来的。

    每次论题都能写出洋洋洒洒一大篇。

    最让苏青玉激动到是,学校的校长竟然也来给她们讲课。

    这位校长可是发展经济的能人啊。苏青玉的偶像之一。

    上课的时候,苏青玉积极的做着笔记,激动的不能自已。

    张娟都不理解她的情绪,下课后问道,“你怎么这么激动?”

    苏青玉感慨,“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

    当然,苏青玉不知道的是,学校校长也很关注他们这些学生。每一届的学生来参与培训,档案都是被他们反复看过的。

    苏青玉这种实干型的年轻干部自然也入了学校领导们的眼。

    特别是她在学校里面的优秀表现,也让校长夸了一句,言之有物。

    还特意在苏青玉提交的作业上面写了批语。可把苏青玉乐的晚上都差点睡不着,恨不得再起来写点文章。

    在学校上了一个月的课之后,苏青玉才能抽出时间去看看春妮和黑蛋两孩子。

    和她一起的还有张娟,两人正好趁此机会重回母校。

    也没惊动什么老同学,两人轻装简形,一路往学校去。直奔经济系找人。

    到了经济系,苏青玉才发现,这两位也是系里名人了。宣传栏上面都有他们上校刊的文章和照片。

    黑蛋同志也是学生会的副主席。春妮则是组织部部长。

    真优秀啊。

    苏青玉看了,心里与有荣焉。

    两孩子出去还没回来,苏青玉就在春妮宿舍楼下等着。

    这里当初也是苏青玉她们住过的宿舍。不过已经被翻新过了。

    要不是宿管阿姨不让陌生人随便进,都忍不住要去里面看看了。苏青玉就和宿管阿姨唠嗑,问起当初在这里工作的那位宿管阿姨。

    “啊,那是我表姨。”

    如今的宿管阿姨高兴道,“你们还真是在这里住过的啊,这可真是有缘分。我接我姨妈的工作,也在这里干好几年了。她退休了”

    这人巴拉巴拉的说着,苏青玉和张娟听的津津有味。

    正说着热闹,这宿管阿姨突然一指,“叶春妮同学回来了。”

    苏青玉回头一看,果然见到熟悉的身影,还不止一个。

    青春活力的少女抱着一捧书,身边紧挨着一个身材修长的年轻小伙。

    两人虽然没牵手,没做什么亲密动作,可那不自觉的低头抬头间交流的眼神,就让人不得不遐想连篇。

    旁边宿管阿姨还加了一句,“那是她对象,小伙子长的特别俊。”

    苏青玉:“”

    回到宿舍的两人也发现了站在宿舍大楼门边上的苏青玉,顿时都瞪圆了眼睛,双双红了脸。“姑”

    “苏阿姨”

    苏青玉被他们感染,也忍不住红了脸。她这一不小心,好像抓到爸妈处对象了。

    二十分钟之后的学校食堂小包间里面,张娟正低着头喝茶,当做啥也没看到。

    苏青玉则一脸复杂的坐着。

    她对面,两个孩子低着头,仿佛犯了啥错误一样。

    还是黑蛋装作无所畏惧的样子,主动承担错误,承认是自己追求了还年纪小的叶春妮同学。

    春妮立马帮着自己对象,“是我一直和为善同学写信。”

    苏青玉觉得自己这一刻特别像是棒打鸳鸯的反派人物一样。这都是啥跟啥啊,她一句话都没说呢。

    她咳了咳,“啥时候开始的?”

    黑蛋抿了抿嘴,“学校。”

    “我说写信。”

    黑蛋尴尬,“春妮念初中。”

    “”

    春妮道,“我们之前就是交流学习,上大学才在一块儿的。苏阿姨,你别怪黑蛋哥了,好不好?”

    黑蛋抢着道,“可是是我先喜欢春妮的。”

    “明明是我!”春妮勇敢而坚定。

    苏青玉:“”

    她沉默的端着茶杯喝了口茶,最终还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开始笑出声。

    笑的差点停不下来。

    原来她一直以来想多了,她爸妈又在一起了,还早恋了。哈哈哈哈。

    不行,想想就好想笑。

    而且两人早恋,还怕她批评,哈哈哈哈。

    张娟、春妮、黑蛋:“”

    笑的差不多了,苏青玉才咳了咳,又喝了口茶,“咳咳,既然大学处对象,也就没什么不好说的。干啥怕人知道。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

    “总不会是你们自己心虚,早就处上了吧。”

    两人干劲儿楞了一下,然后又使劲儿摇头。

    搞的像是真的一样。

    至于真相如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苏青玉也不准备去追究,而且两人互相促进进步,最终结果还是好的。

    “处对象没啥不好意思说的,不用瞒着大家,也不用觉得见不得人。只要你们自己觉得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得起自己。其他人也不会阻止你们。”

    黑蛋和春妮眼睛一下子亮了,都眼睛灼灼的看着苏青玉。

    黑蛋高兴道,“您同意了?”

    春妮道,“您也不怪我们隐瞒吗?那,那我妈妈那边。”

    “啥都别说了,就这么着了。没什么同不同意怪不怪的,你们自己事情你们有权利做主。至于玉梅同志那边,我觉得你们自己主动开口比较好。春妮,这是对你妈妈的尊重。”

    春妮认真点头,“我知道了,苏阿姨,我会主动和妈妈说的。”

    苏青玉也笑着微微点头,再仔细看这两个孩子,真是越看越配。

    果然这世上,他们才是彼此最般配的。她之前怎么会觉得两人会另外找对象呢?

    苏青玉觉得自己这次首都之行可真是没白来。

    看到了老同学,听了偶像讲课,还见证了自己爸妈处对象。

    似乎所有的好事都来了。

    这让她心情一直保持着愉悦,连时间都仿佛过的快了。

    剩下的两个月稍纵即逝。

    在最后的课程里,苏青玉他们还去附近的城市去进行了一次考察。

    这是一个已经发展中的,比较富裕的城市。

    考察的课题是,如何将发展城市发展成发达城市。

    苏青玉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上对未来经济发展道路的研究,再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特色,围绕高新经济写了一篇文章。

    吸引人才落户,吸引高新企业入户。依托周边大城市,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高新经济城区。

    再根据城区成果,扶持周边农村教育,基础建设。

    靠着这篇文章,她的毕业成绩得了个优。还被评为了这一届的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的毕业证由校长亲手发放。

    上台的时候,苏青玉擦了擦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台。

    校长笑着将毕业证发颁给她,然后还伸手轻轻握了握,“苏青玉,我知道你。实干型人才,很有想法和能力。”

    苏青玉:“!!!”

    “要多积累经验,不管是扶贫还是致富,都是发展经济。”

    “校长,我记住了!”苏青玉声音坚定道。

    校长笑了笑,然后继续给其他人颁发毕业证。

    苏青玉则领着自己的毕业证下台。心里还在回想着刚刚校长说的话。

    张娟也是优秀毕业生,领了毕业证书下来,就好奇问道,“校长刚和你说什么了?”

    “让我要多积累经验。张娟同志,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任重道远啊。”

    张娟笑道,“管它到长道长且阻,吾辈何惧?”

    苏青玉笑着点头,眼中带着光。

    吾辈何惧?无惧!

    培训结束,已经是夏天了。

    苏青玉春天来,初夏回。边州也已经发展了几个月了。

    几个月没回来,这里的一切却一点都没觉得陌生。

    家还是那个家,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等着自己回家。

    边州还是那个正在努力中的边州。

    在家里和家人团聚一晚上,苏青玉就精神抖擞的开展工作了。

    她有预感,未来自己可能不会分配到像边州这样的地方了,所以要珍惜咋这里的每时每刻。

    徐书记道,“这么快就开展工作了?”

    “是啊,想赶紧看到我们边州腾飞的时刻。”

    回到这里一个月,苏青玉就中医大学选址给定好了,又做出了从青山县开始,进行山民集中居住的决定。盘山道也从青山开始修。

    这消息传出来,整个青山县的人民可高兴了,山民下山倒是没啥,但是盘山道对山里人来说可是大事儿啊。

    镇上干部们积极的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修了盘山道,以后药材下山更容易,节省成本,以后赚更多钱。

    村民们已经习惯了种植药材换钱,靠这个过上富裕生活,思想已经和以前不一样。

    加上当地年轻人常年接受新思想的冲击,孩子们也是接受学校教育,都明白市里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

    也帮着回家给家里做思想工作。

    年轻人觉得大家住一起好,以后没准也发展成了山里的镇,以后干什么都方便,最主要是好找对象。

    孩子们觉得,这样热闹。以后山里建学校更方便,不用去住宿学校学习了。大家都能上学。

    而且老师说了,这样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是苏市长做出的决策。

    苏市长就是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的那位好市长。

    苏青玉亲自前往青山县走了一趟。

    当年也是她一手主导了青山的发展,青山人民都十分喜欢她。

    连她去青山,街道上都有人夹道欢迎。倒是让青山县的领导们紧张的不得了,担心市长误会了,明明是大家自发的,可真的和他们没关系。

    好在苏青玉也没计较这些,自发和有组织的还是分的出来的。

    也没在街上停,一路去了下面的镇上,又去了山里。

    重走这段路苏青玉也看到了这里的明显变化。

    村里修了房子修了路。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破败的小山村。

    也是因为修了房子,所以很多村民舍不得走。

    因为是临时来的,村干部和村民们都不知道。

    几个青少年正在田地里喊着话。

    其中一个留着短发的少女正在拿着大喇嘛喊话,“叔伯婶婶们,咱们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咱在村里交通不便,什么都不知道。别人富裕,我们还停留在远处。等几年过去了,咱们一代代的又要过回以后的穷日子了。”

    “苏市长让咱们走出去,是为咱们好。咱今天的好日子都是苏市长他们这些干部带来的,他们不会害咱们的。”

    “咱青山人走在前头,才从最穷变成最富裕,咱还要落后吗?”

    一个老大爷道,“小叶,你这念了几年书,就把自己当大人了,还来教育咱们。”

    “我就是因为念了几年书,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道理。只要是正确的话,谁都能讲。二爷爷,咱们要与时俱进。你不是也希望家里出个大学生吗?走出去了,才能继续享受更好的教育。”

    老大爷哑口无言。

    苏青玉看着这一幕,笑了起来。

    很快,村干部们就发现苏青玉们一行人。

    那几个年轻人也看到了,之前那个叫小叶的姑娘看到了苏青玉,一下子脸红了。刚刚还挺会说的,现在倒是不会说话了。

    苏青玉笑着走过去,拍拍她肩膀,“说的好。”

    李小叶脸更红了。眼睛却晶晶亮。

    苏青玉问道,“认识我?”

    “嗯,见过您。”李小叶激动道,“在几年前我那会儿上一年级。您问我为啥没去吃饭,我说要赚钱给家里。”

    苏青玉恍惚就想起来了,那是她在青山刚做出来成绩的时候,在学校视察。

    是有一个叫小叶的女孩子,被家里教育着要换亲。自己还懵懂无知。

    “是你啊。”苏青玉惊喜。

    变化可真大啊。

    那会儿十二,这会儿过了四五年,都成大姑娘了。

    李小叶道,“我还在念书,念初中了。老师说我可以考上高中。”

    “好,很好。要继续努力,你很优秀。”

    得到苏青玉的夸赞,李小叶心里激动的狂跳,眼睛都开始发热了。

    她想和苏青玉说很多话,感谢她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要不然她这会儿都要去换亲了。也不会懂这么多的道理。不知道对错。

    她时常想起以前的自己,都不敢相信。也很后怕又庆幸。

    千言万语只变成了三个字,“谢谢您。”

    苏青玉笑道,“你很争气。我也要谢谢你。”让她看到了好的结果。这比什么都让人开心的。

    苏市长来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也热情起来。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还是知道自己如今的日子是怎么过好的。都念着苏市长的好。

    老乡热情的邀请苏青玉去自己家里喝茶。

    苏青玉也没客气,就坐在离村口最近的一家老乡家的院子里,和周围的村民们开着会。

    她喝了碗他们送来的茶水,笑道,“大家过上好日子我心里高兴。”

    “可咱这日子就不能过的更好?山下的村子,家家户户至少有自行车拉药材,你们倒是买得起,能用上吗?这山路怎么用自行车?”

    “没有自行车运输,你们运输的药材就比别人少。赚的钱就比别人少。”

    “我这心里替你们着急啊。”她拍了拍心口。

    “咱不能落后是不是?要让年轻人都能找上对象,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念书。让你们,都能在家门口买到生活用品。”

    “响应号召,政府补贴你们盖房子,做先进的青山人。我苏青玉,会害你们吗?”

    有年轻干部喊道,“苏市长不会害咱们的!”

    “苏市长是好市长!”这是年轻村民喊的。

    几个刚刚跟着李小叶一起做思想工作的学生也跟着喊。

    他们是最喜欢苏青玉的一批人。

    苏青玉道,“政策是自由的,希望你们都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未来。孩子们的未来。你们自己想想,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比别人过的差吗?”

    “都好好想想。想想过去,想想现在,想想未来。”

    苏青玉在村子里待时间并不多。

    她这一趟来,主要是看看这里的变化,做一下表态。更多的主动权还是在青山人自己手里。

    苏青玉的这番讲话,也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村里进行宣传。

    最主要的是让大家想想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再想想未来。

    苏青玉回到边州,就和边州干部们一起讨论着三年计划,要将青山的山民下山,山民聚集居住在三年之内完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苏青玉的讲话起了作用,也或者是当初苏青玉解放年轻人思想取得了效果。很多年轻人都说动了家里人,听从政府安排,或者就近搬迁到聚集地生活,或者迁移下山。有人带动,就有人跟从。效果越来越显着。

    93年下半年,又是忙忙碌碌的半年。

    十一国庆节之后,苏青玉就接到了省里组织部打过来的电话了。

    “青玉同志,最近工作很忙啊。”

    苏青玉道,“也还好,同志们互相分担,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我们也听说了,工作开展的很好。本来早就想打电话给你的。可看你工作开展的忙,就延迟了很多。现在不得不给你打电话了。青玉同志,省里对你另有委任,你做好准备了吗?”

    苏青玉恍了一下,然后坚定道,“准备好了。”

    “省城副市长,主管市内工商业发展。委任书很快就会送过去。请你早做准备。”

    “我时刻准备着。”

    挂了电话之后,苏青玉带着点石头落地的踏实感,又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还有着不舍。

    她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上,看着不远处的批发城。正在新建中的高新技术城、已经开通许久的通往火车站的发展大道。面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苏青玉的离开早在她去参加培训,就已经有了预兆了。

    徐书记们也毫不意外,甚至觉得这个安排很好。

    离开之前,大家还搞了个茶话会。

    接替苏青玉位置的,是负责教育的连副市长。

    在会议上承诺,会继续苏青玉设定的三年计划执行,完成全面山民下山,以及聚集居住安排。

    徐书记道,“边州,会按部就班的发展。青玉同志,你在省城看着呢。咱不会乱来的。”

    大家笑了起来。苏青玉笑道,“各位,为了边州的未来,共勉。”

    为了搬家,元归又从南方过来了,负责接苏青玉他们去省城。

    元宝也办了转学手续,走的时候在车上还问道,“妈妈,我们以后会回来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作为社会建设的一块砖,咱们注定要去更多需要咱们的地方。”

    “但是元宝可以选择回来啊。”

    “那我要回来看他们,我好多同学呢,大家都送了我同学录。”

    她炫耀的举着小本本。

    母女两人正说着,车子突然停了下来,他们往前面一看,发现前面围满了市民,还有人拉着横幅,欢送边州的好市长。

    市民们知道苏市长要离开的消息之后,自发的来路上等着,送她离开。

    大家都知道,苏市长是要去更好的地方了,去当更大的领导了。

    虽然舍不得,但是都高兴。

    “苏市长,一路顺风”

    大家一起喊着。

    苏青玉降下车窗,对着大家招手,“同志们,再见。”

    元宝也高兴的在窗户边上和大家招手。

    车子再次启动的时候,大家自发的退到两边,目送车子离开。

    车上,苏青玉还在回头看着他们。

    元归从旁边递出手帕。

    苏青玉接过来,擦了擦眼睛。

    元宝道,“妈妈,你如果舍不得他们,就不要走啦。咱们留下来吧。你别哭。”

    苏青玉回过头来,摸着元宝的脑袋,“元宝,咱们的前进的路上会有很多很多不舍,但是我们只能选择前进。只有前进,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

    元宝懵懂的听着,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懂。

    但是她知道,妈妈在努力的做着一些事情。她的脚步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停留。哪怕她心里很舍不得,也要继续向前走。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