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出大事了

作品:《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包首富在美国各个分公司考察的时候,远在苏联的何晓波打来电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目前情况不明。

    听到这里,包子轩知道,自己还是无法改变历史,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会推迟, 但是绝对不会消失。有些事情,绝非人力所能及也,至少凡人很难改变历史。即使会让延迟,但是该发生的事情,依旧还是会发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苏联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整个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经济损失更是超过千亿美元,甚至让苏联加快了解体的脚步。

    关于事故起因, 官方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解释。第一个,完全把事故的责任推卸给核电站操纵员。第二个,则认为事故是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导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双方的调查团都被多方面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政府在内。

    但现在可不是关心这些的时候,莫斯科高层或许还不知道事情严重性。但是他作为过来人,可是一清二楚。

    此刻已然没有继续视察公司心情,毕竟知道这场核泄漏,会带来多多么严重的后果。可现在又不敢提醒苏联人,否则根本解释不同,人家还会怀疑你别有用心。即使当时感谢你,可事后难免会怀疑;黑云集团是否在苏联核电站内部安插间谍人员。

    冷战时期,这种事情;绝地不能粘上,否则很容易引火烧身。

    不能告知苏联人,但是补救办法还是有一些。

    其实进入85年, 已经有意无意开始着手准备。毕竟能够让苏联减轻一些损害,减少人员伤亡,还是能够做到。

    包子轩只能让何晓波密切注意局势发展,毕竟现在还不敢向莫斯科方面泄露任何消息。即使同小乌斯季诺夫关系再好,可是在涉及到这种国家利益方面,还是不能太过直接。。

    不过也知道,美国是不能在待了。而且很多物资都在富察伊拉,之前以担心遭到核打击名义,从苏联订购的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恐慌。

    此时莫斯科高层也感觉到不对劲,立马派出工作组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实地查看情况。欧洲其他国家都已经通过外交途径告知苏联;即使对方故意找事,也不会拿核辐射开玩笑。

    欧洲各国不光向苏联外交部询问情况,同时还把核辐射超标这一现象;上报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本来没有小乌斯季诺夫什么事情,可是莫斯科高层让他过去坐镇现场指挥;那么只能硬着头皮上。国家有难,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重要价值。

    苏联核能专家向小乌斯季诺夫和布利克斯汇报到:“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

    “事故发生时,4号反应堆计划关闭以做定期的维修和测试,并借此机会来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检查在电力损失的情况下是否仍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反应堆设计有一对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力供应,但是柴油发电机无法瞬间启动,此时反应堆将使用转动的涡轮作为能量来源,涡轮会和反应堆分离并在自身的惯性下转动。测试为了确定在柴油发电机尚未启动时,涡轮是否能在电力减少阶段仍充足地供应能量给水泵。该类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已执行成功,但结果不尽人意。”

    “当能量输出已经低于规定最小值时,工程师们选择拆除反应堆的控制杆,保留211个控制杆中的6个,来加快反应堆运行速率。安全章程要求控制杆的最少数量为30个,但自认为经验极其丰富的操作人员深信6个控制杆就够用了,所以才导致这一大悲剧。”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和设计结构,控制棒底端设计有石墨;石墨与水冷却剂接触瞬间导致反应堆反应速率增加。功率瞬间增大导致管道变形,控制棒在插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就被卡住了;无法有效地停止反应。”

    “于是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氧气流入并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结合—引起了石墨火。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并污染更广的区域。”

    小乌斯季诺夫不算明白什么意思,但布利克斯却是核能方面顶级专家。立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结合刚刚在飞机上看到的具体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简直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