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遗世宝藏

作品:《刺明1637

    一秒记住【www..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3-02-01

    崇祯顺道而下一路前行,他也不知道这个甬道的尽头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崇祯此刻就象一个游魂一般在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台阶上一步一步顺着台阶向着甬道的尽头走去,他每走一步就在他的身后的石板尘埃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不知过了多久,游魂一般的崇祯走到了密室的尽头,一座一丈高半丈宽的汉白玉铸造而成的乳白色玉门出现在他的身前。

    汉白玉石门上没有任何的雕龙刻凤只是一面洁白光滑如镜的玉门。

    游魂般的崇祯站在玉石门前踌伫不前,就似前方有一洪水猛兽一般。

    “罢了、罢了,既然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注定我还有什么好伤心的?既然太祖的人选是八皇弟那我也只能谨守朱家子弟的职责了,哎……”

    踌躇良久,崇祯才回过神来,但是他的眼神却仍是那么的黯淡、无容,抬起那似灌注了铅水一般的双手崇祯“吱呀”一声推开了身前汉白玉铸造的玉门。

    当玉门打开,门内的光景让即使见过无数沧桑的崇祯都一阵失神。

    “这……这是宝藏?我大明传说中的遗世宝藏?”

    在崇祯的眼前是一个足有一个中和殿大小的地下宝藏藏宝库(中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面积约538平米),高足有近三丈高,周围用生铁浇铸的廊柱和穹顶让崇祯都为之一窒,这座宝库绝对是一个堡垒,不是任何盗贼能够挖得进来的,要是不知道此地的机关秘密所在,不能从门口的玉门而进的话周围根本就没有进入宝库的地方。

    而看着这有着一个保和殿大小的藏宝库中的宝藏让崇祯这位“勤俭”惯了的皇帝都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在这座巨大的宝库正中,是以座足有百来平米(10米x10米)高三米的黄金山;在黄金山的四周散落的是一地的亮闪闪的珠宝、瓷器、书画等奢侈装饰品或古董,它们足足铺了一地,它们的价值却不知是中央那座黄金山的几倍;在西北角还堆砌着几十口大小不一的漆铁箱子,看着那些箱子崇祯就算不猜也知道那里面绝对也是一些让人疯狂的东西。

    看着足足有一个太和殿大小的珍宝崇祯震住了,刚刚那因为《推be图》而烦恼的心思也被眼前的一切所取代。

    “难道传说是真的?太祖真有留有遗世宝藏?如果这不是遗世宝藏难道还是每一代先辈积攒的财富?不可能,要是有先辈来到这的话那《推be图》应该早就现世了而且据太祖先皇遗诏口诉要是《推be图》未现世而朱家子弟胆敢踏足此地的话就会被此地的机关击杀。虽然族中秘史里并未记载有哪一任帝皇因为贪墨遗世宝藏而死去但是好像历代皇帝中确实有几位是无故身亡或失踪的,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可是,一路下来我却没有见到尸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联想着大明每代帝王口口相传或某一任皇帝无故身亡未即传承而由神秘之人代为口述的关于遗世宝藏的传说崇祯那颗震惊、讶然的心慢慢趋于平静了下来,这里可是处处透着神秘和死亡可不是谁都能染指的。

    细想一二,崇祯很是肯定现在自己看到的就是传说中的大明太祖留下来的遗世宝藏。

    不过……

    这太祖遗留下来的遗世宝藏可不是为自己准备的,自己也只有干看的份啊。

    太祖遗训: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绉狗,朕自当为民请愿夺天下而行之。元,暴虐不堪,置天下于修罗之狱,夺天下万民民脂民膏为其后世重燃战火危害我中原大地。幸天之眷,朕得伯温之助偶得其藏(音z),故藏(音c)之以为后世子孙治盛天下。然,《推be图》不出,遗世宝藏不现,违着人神共愤天地谴之死不足惜。朕之子孙切莫贪之,人在做,天在看,慎之,忌之。

    这份在自己继位后第一本拿到手上的诏书让崇祯此时此刻仍是记忆犹新,而那名出现在自己的寝宫一身被黑衣蒙面包裹着的神秘黑衣人对这份诏书的旁解更是让自己明白此时自己面对的这份宝藏的真正主人是谁。

    它不属于大明、也不属于大明的每一位皇帝、也不属于《推be图》上的那位大明的末位皇帝,它只属于天下万民。只有当《推be图》所预见的那位这座宝藏的真正主人到来的时候才是它重现天日造福万民的时候,而自己,也是在听到王承恩说到《推be图》后鬼使神差地来到了这个禁地的一个开启者而已。

    想到要不是因为《推be图》现世,自己鬼使神差的来到这自己几尽忘记的宝库或许自己就会像那几位死得不明不白的先祖一般消失不见或暴毙也不一定。

    回想着十年前自己那才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暴毙的父亲,崇祯觉得或许就是自己的父亲没有遵照太祖的遗训而来到这里而亡的也不一定。

    想到此,崇祯打了个冷战,步伐也不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不过下一秒崇祯就为自己的胆小而汗颜了起来:“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就真的那么怕死?我都已经到这了,《推be图》也出世了,遗训里的禁地对自己来说应该不是死亡之地了。”

    崇祯失笑地摇了摇头,为自己刚刚那后退的一小步而嘲笑自己的懦弱。

    或许,自己真的不如那位八皇弟,或许,300年前注定的大明的最后一名皇帝不是自己,注定这座宝藏的主人不是自己,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已在冥冥之中注定了。

    看着映着自己眼花缭乱的宝藏,崇祯也明白为什么遗诏里那位神秘的“旁白”之人说让自己得到《推be图》出世的消息后再来这里就能明白一切,或许,这就是《推be图》的神妙之处。

    回想自己第一夜执掌朝廷的所听所见所闻,崇祯默默地退出了这座宝藏之地,幸亏自己的决定与《推be图》最后的预言相一致,不然自己一定会是大明的罪人、朱家的罪人,兄弟相残的悲剧会再次重演而且最后一定是以自己的失败而告终。《推be图》那可是从唐流传下来的神秘之典,或许在坊间的流传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它却都用事实告诉了人们一个正确的道理。

    幸亏,自己不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自己只想大明能千秋万载的传承下去,至于谁当权,谁坐这个位置自己真的很不在乎,至少现在的自己不在乎了。

    此刻回程的崇祯的步伐再也没有了之前那沉重无魂的样子,虽然心中还有着些许的不甘但是那也是一丝失落罢了,自己知道现在该怎么做,该怎么沿着这300年所既定的历史前进,大明,不能在自己的手中败亡。

    “喀嚓……喀嚓……”

    一阵声响再次深沉地从崇祯所在的御书房里传来,不多时,世界再次清净了下来。

    *………………*………………*………………*………………*………………*………………*

    “咚……上朝!”

    随着一声鈡响以及从金銮殿传来的太监之声,在紫禁城中悉悉索索的声音慢慢向金銮殿靠近,身着各品级朝服的官员向着金銮殿汇聚。

    而今天,各级朝臣甚至皇亲国戚出奇的来得齐,当一些人的目光相互碰撞的时候大家都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其中的奥妙。不过,没有任何一人说破,只是低着脑袋迈着管家的小碎步向着他们该去的地方、该站的地方、该座的地方小跑而去。

    不多时,宽大的金銮殿此刻却显得是那么的拥挤。

    不过,今天的金銮殿虽然人很多但是却也出奇的寂静,一些未参与到今早“逼宫”的官员似也感觉到了今天早朝的朝会有所压抑。

    一刻钟后!

    “噌噌……”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内殿传来。

    “来了!”

    听到脚步声一些朝臣会心地笑了笑,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不过,让所有等待着的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刻走上龙座上的却不是他们的皇上而是他们熟悉不已的皇上身边的太监——王承恩。

    没等座下的朝臣惊讶,王承恩一把打开拿在手中的圣旨道:“众臣接旨。”

    “哗啦……”一声,虽然所有人都在疑惑为什么此刻出现的人是王承恩而不是皇上但是既然现在圣旨已出他们也只能下跪称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突身感不适今日早朝有事传阁无事退朝。然众臣对朕封赏一字并肩王有异议特拟此诏以谓昭昭之口。一字并肩王张瑞在天津一役有恩于朝廷、有恩于天下,着吏部、礼部、户部酌情行礼一字并肩王张瑞王爷之尊,朕不再亲自授礼不再亲觐其人,前赏赐除统帅京畿军队总揽兵马大将军之职另议外其余皆行前旨。朕今日得知岭南众领南蛮有叛乱之意,特着一字并肩王率军前往平叛。钦此!”

    (ps:今日开始更新,对不住大家了,希望大家继续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