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封侯之智

作品:《西汉女人

    第六十二章封侯之智

    京城里闹哄哄的,各种小道消息,充斥大街小巷。

    先是传说臧荼被刘邦剿灭了后是传说利几被刘邦处死了再后来传说韩信被刘邦抓起来了。开始,只是在朋友、同乡、熟人等小圈子里传说。后来整个长安城都在议论,这时人们不只是传说,而是绘声绘色地讲述事情的经过。由此人们逐渐相信,这不是传说,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于是长安城里一部分人恐慌了,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项羽那里投诚过来的官员,他们担心自己有一天不明不白的被人弄死了。

    后来,又有人传说,曹参被贬到齐国去了,这个小道消息在武将中引起恐慌。他们认为曹参这样功勋显赫的元勋,都在京城呆不下去,那么其他武将迟早有一天会被刘邦抓住辫子赶出京城。

    曹参外放到齐国就任相国,本是刘邦的一项一箭三雕的国策。一是让齐国、齐王有了得力助手,有利于齐国治理二是吕后也巴不得曹参等武将离开京城,从某种程度上,刘邦这也迎合了吕后的需求三是曹参本人因授勋问题引起不快,也想离开京城。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却被不明真相的人肆意解读成了一件让人恐怖的事情。

    再后来,又有了新的传说。街巷里鬼鬼祟祟的,说刘邦听了一部分人的话,实行一国两制。已经册封了四个同姓王,以此对付异姓王,巩固刘氏天下。

    后来消息更确切,陆续知道了这四个同姓人分别是荆王刘贾楚王刘交代王刘喜齐王刘肥。于是官场上爆炸了!

    有人说:刘贾册封荆王,刘交册封楚王,这些还有道理可言。这两人尽管是刘邦的弟弟,一个是堂弟,一个是同父异母弟弟,但毕竟都是提着脑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刘肥有什么理由册封齐王,他没有半点功劳刘喜册封代王,更荒唐,这人连战场都没有上过。就因为刘肥是他刘邦的儿子,刘喜是他刘邦的弟弟,就可以封王,那么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功臣就不能封王封侯吗?

    武将们震惊了,他们要联合起来找刘邦要说法!

    武将们愤怒了,他们要联合起来找刘邦讨公道!

    武将们发疯了,他们要组织起来与刘邦拼命!

    长安城大街小巷,开国功臣们三五结伙,摩拳擦掌,商讨着要重新拿起家伙,找刘邦要说法,要封赏,要利用武力讨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这伙功臣最后推荐雍齿带头,涌向了刘邦的住地南宫。

    刘邦从南宫的辅道经过,看到底下黑压压的人群,有的骑着战马,有的赶着战车,这些人鞍前马后都跟着不少徒步的,手里都拿着家伙,使劲地呼喊着。

    刘邦停下来,静心地看了一阵。刘邦看见远处,那个骑在战马上的就是雍齿。

    雍齿骑在战马上带头呼喊:

    我们要公平!

    我们要封赏!

    我们要讨回属于我们自己应得的封赏!

    雍齿带头呼喊一声,其他的人都齐声呼应!

    喊声惊天动地!

    喊声让刘邦心惊肉跳!

    刘邦十分愤怒,问张良:“这个雍齿想怎么样?”

    刘邦身边的张良告诉刘邦说:“雍齿是在带头造反!”

    刘邦不安地问道:“雍齿想带头造谁的反?”

    张良说:“带头造你皇上的反?”

    刘邦说:“雍齿为什么要带头造我的反?”

    张良说:“这些人与皇上一同举兵造反,而今皇上贵为天子,而所封赏的人都是皇上的亲朋好友,所杀的人都是皇上有仇有怨的人。今天军吏计算军功,认为天下土地少,不足以人人封赏,又恐怕因过被杀,因此商议谋反。”

    刘邦听后十分吃惊,一时不知所措,便问张良:“这如何是好?”

    张良不慌不忙地说:“皇上平时最嫉恨的人是谁?”

    刘邦指着远处呐喊的雍齿说:“我最嫉恨的人,就是那个带头呐喊的雍齿,我恨不得立刻砍了他!”

    张良笑着说:“皇上现在不但不能砍了他,还应该封赏他?”

    刘邦睁着大眼睛,愤怒地说:“我为什么还要奖赏他?”

    张良说:“皇上只有奖赏雍齿,才能暂时平息眼前的愤怒!”

    刘邦听明白了,但仍然不情愿地说:“我为什么要封赏这个讨厌的雍齿!”

    张良笑着说:“有些事情,尽管自己不情愿,还是得去做!”

    刘邦耷拉着脑袋离开了!

    事后,刘邦还是大摆宴席,封赏雍齿。随即,又督促萧何尽快确定功劳等级进行封赏。宴会结束后,参加宴会的功臣们都很高兴,说:“雍齿尚且封侯,我们就不发愁了。”

    功臣们公开闹事的情景不见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私下里活动仍然很猖獗,这部分人主要是投诚过来的官员。他们说:“雍齿能封赏,并不能代表我们这些投诚过来的人能封赏,因为雍齿本来就是刘邦的同乡、部属,只是中途雍齿叛离了刘邦,才让刘邦不高兴。而我们这些人原本是项羽的部属,刘邦对项羽的部属是怀有敌意的。他设法处死钟离昧就是例子。如果刘邦能赦免季布,我们才可以相信刘邦。”

    消息传到刘邦那里,刘邦问张良:“季布是谁?现在哪里?”

    张良说:“季布是谁?我知道,皇上也知道!季布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刘邦又问:“季布是谁?”

    张良说:“季布是谁,难道皇上忘记了吗?季布是项羽的部下,当年追着皇上厮杀的那个人!”

    刘邦想起来了,刘邦愤恨地说:“这个人当年恨不得置我于死地!”说完嘿、嘿,笑了两声!

    张良介绍说:“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皇上受到困窘,差一点让皇上走投无路。”

    张良说完,刘邦没有了笑容,有些难堪。

    张良接着说:“等到项羽灭亡以后,皇上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刘邦说:“这一切我想起来了,现在季布藏在哪里呢?”

    张良说:“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能力回答皇上!”

    张良说:“如果知道了季布在哪里,皇上当怎样处置季布呢?”

    刘邦说:“雍齿这个我十分憎恨的人,我都有封赏,季布我也会封赏!”

    张良说:“要知道季布在哪里!问夏侯婴就知道了。”

    季布到底在哪里呢?

    季布开始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周家说:“刘邦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把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夏侯婴。夏侯婴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对夏侯婴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夏侯婴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当今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甘休。”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夏侯婴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皇上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夏侯婴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夏侯婴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刘邦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季布受到封赏,原项羽的部属都额手相庆,以为季布这样一个人都能封赏,其他的人更应该封赏,也一定会封赏,京城便慢慢安定下来。

    季布有个异父同母弟弟叫丁公,听说季布受到刘邦封赏,就主动去找刘邦,对刘邦说:“皇上,我是丁公。我当年原本也是项羽的部属,我们当年在战场上见过面。”

    丁公是有意把话留住,让刘邦去想,当然更多的是不想让刘邦不高兴。

    丁公要说的话是当年在战场上,刘邦被丁公追得走投无路。刘邦回过头来对丁公说,难道丁公就不想让我活下去吗?丁公心软,望着可怜的刘邦,让开一条路,让刘邦逃走了。丁公以为,季布当年在战场上恨不得杀了刘邦,今天都得到封赏,自己当年,有意放了刘邦,应该是有恩于刘邦,更应该得到奖赏,没有想到的是刘邦杀了丁公,并在朝廷大会上宣布:奖赏季布,是因为季布当年曾是项羽的部属,他为了项羽,不惜与我以命相搏,我差一点死在季布手里,这是一个身为臣子的本分,应该奖赏。我奖赏的是季布对他主子的忠诚。丁公当年也是项羽的部属,我与丁公交战的时候,差一点死在丁公手里,最后丁公却放了我。这对于我来说,丁公与我有恩但对于项羽来说,丁公这是叛离主子的行为,是不忠的表现。所以我今天杀了丁公,就是惩罚丁公叛离项羽的罪行。百官听了哑然失色!

    不但如此,刘邦还派人带着丁公到营中游行示众,并告之曰:“丁公为项羽臣子而不忠,致使项羽失去了天下。大家不要效法这样的臣子。”

    这就是刘邦,常常让人意想不到!

    长安京城,功臣们闹事,让刘邦略施小技就被平息了,刘邦以为接下来会有一段安宁的日子。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京城里头功臣们闹哄哄的事件平息了,但宫闱里头却不安宁了!刘邦身边的两个头号女人让刘邦犯愁了,这两个头号女人,一个是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一个是不受刘邦宠爱却有手段的皇后吕雉。

    刘邦感叹:千军万马,我都能指挥若定身边两个女人却闹得我焦头烂额!

    刘邦不想为宫闱之事费神,出门去看看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一帝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