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我要科举

作品:《神话大明

    听潮亭,名为亭,实为楼。亭子的四周装饰着琉璃,将风雪阻挡在外。

    外面雪花纷飞,银装素裹。里面炭火红炉,酒肉飘香,言笑晏晏。

    涮羊肉,片薄如纸,沾水既熟,入口即化,吃法简单,味道鲜美。是朱稷最喜欢的美食,自从前两年在朱稷这里学去之后,经过赵府大师傅的不断改良,朱稷是更爱吃了。

    在这方面朱家还是比不上赵府的大厨,近些年朱稷家的生活条件是提高了,但底蕴确是比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大不如。

    宴会已经结束,赵大小姐带着书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送别之后,朱稷站在廊下看着漫天的风雪。

    雪,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瑞雪兆丰年,民间赋予了雪美好的征兆。尤其是临近年关的大雪,其珍贵程度更是能够与春雨相媲美。

    瑞雪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粮食更受到民众的喜爱了。

    其实着其中是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首先寒冷的雪能够都是土壤中大量的昆虫卵,来年后田中的虫害会减少。其次,雪水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水是生命之源泉,对植物来说尤为重要。

    此次之外,下雪更能带来无穷的了乐趣。没见朱春几个书童已经按奈不住玩雪的心情了嘛。

    几个小家伙已经你来我往的在雪中打起了雪仗,最后更是将朱稷卷了进去,大呼小叫的玩闹了起来。

    回到屋中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站在窗前,看着花圃中的几丛青竹。

    几个花把势正在整饬竹子,这场风雪下的紧,短短时间便积了厚厚的雪。几丛绿竹被压弯了腰,几个花匠正在拿着小扫帚清理上面的积雪。

    竹子中空,宁折不弯。要是不及时清理,怕是会被折断。

    岁寒三友松竹梅,各有各的风骨,松长青,梅高洁,竹则宁折不弯。

    回想着前生今世,前世虽然是孤儿出身,但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早早的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有三位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朋友。到了今世更是有了疼爱自己的父亲,慈祥的母亲,敦厚的兄长,享受到了家人的温情。

    而且认了两位小弟和几位青梅竹马的陪伴,比起前生更为圆满。

    两世顺风顺水没有遇见过什么挫折,朱稷喜欢竹子,喜欢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喜欢竹子傲雪欺霜的风骨。

    都说官场是个大染缸,不知道有多少明枪暗箭,艰难险阻在等着。即将准备步入仕途的朱稷也是心中惴惴,有着些茫然。

    看着被花匠清理过的翠竹,立马直起了腰,显得更加翠绿挺拔。

    几句诗浮现在朱稷的脑海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啊,只要自己坚守本心,不管你是东西那北风还是妖风邪风,没有什么能够改变自己。想通这些,觉得心胸开阔,不在踟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进入仕途的正途便是科考。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举荐吏选、蒙荫等。但后几种不被主流承认,好像科班和野路子的区别。

    科考分为童子试和正试两种。童子试名为童子试却没有年龄的限制,这是功名的一种。要是再童子试中看见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要奇怪,可能人家是个老童子。咳咳,玩笑。

    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考试时间一般在一月或者二月举行。考过之后进入府中举行府试,在四月举行,考过之后便授予童生的功名。童生最小功名,也是迈进士大夫阶层的起点。

    考过童生便可以参加院试,也叫做郡试。由各郡的雪中主持,考过之后便会授予秀才功名。

    这里顺便说下,大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郡一级便是最高的行政区域,至于更上面的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比方说梅郡吧,这两年可能属于蜀州管辖,过两年又可能归于荆州管辖。

    州一级设置巡抚和总督以及刺史还有学政。分别代表一州之地最高的政权,军权和监察之权。除了刺史和血阵之外,其他两个职位根据具体情况可设可不设。当然上面还有同时兼领军政大权的官职,称作督抚。除了发生国战,督抚位置一般为统帅兼任,平时不会设立督抚的职位。

    前文说过朱老爷子和朱老太偏袒三叔让朱父强行背锅被分家的原因。便是三叔朱有道通过了县试和府试成功取得了童生的功名,成功踏上了成为士大夫阶层,改耀门楣万里长城的第一步。

    当然这已经成为过去式了,随着朱稷的崛起和朱府和朱家大院那边的关系早已经恢复如出。其实在朱老爷子带着三叔朱有道亲自前来道歉时,朱稷在心中已经原谅他们了。

    只是母亲刘氏的心中一直有个疙瘩放不下,都是一个爹妈生的,凭什么任劳任怨的老大就是被放弃的那个。当然这个小疙瘩同样随着朱稷的崛起也消失了。

    朱稷猜测母亲刘氏的心中是这样想的,瞧瞧,我的儿子多么的优秀,将我们分家是你们的损失。当然李氏是不承认,只是口上淡淡的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隔夜的仇恨。

    朱老太靠着三叔改换门庭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到是靠着分家单过的老大家给实现了。这种戏剧性的结果,也让老太太看见朱稷一家总是有些别扭。

    现在二叔靠着朱稷的帮衬成为镇上最大的兵刃提供商,四叔成功从县衙混入六扇门,混成了小印。就连三叔也靠着充足的资源遍访名师,广交朋友也闯出了仁义之名。

    虽然前面试了两次没有取得秀才功名,但积攒了充足的经验,这次又很大的把握必过。

    要知道秀才和童生可是大大的不同,可以游学佩剑,见官不拜,免除各种徭役和赋税,成绩优异者还受到朝廷的供养。

    说明你是有俸禄的人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用官术了。这也是游学的保障,否则的话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被那些妖魔害了怎么办,那是大明朝廷的损失了。

    要是这次三叔朱有道能够取得秀才功名,朱老太得高兴的睡不着觉。将下一代培养成出读书人都快成为老人家的执念了,这是已经故去的父亲的愿望,老太太一定要实现。

    朱老太此次愿望不仅会实现,还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朱稷此次也要下场了。

    凡是应试的考生,必须开具作保,取得类似准考证之类的证明。身为白鹿书院四位大儒之一李儒的学生,这件事情根本不用朱稷操心,第二天县里的署礼房便来人将证明送到了府上。

    下河村外不远的长亭,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前来送行的人。

    “稷儿,这次就让我爷俩联手,共同取个秀才功名回来,让你祖母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三叔神采飞扬,宽袍大袖,兴奋的对着朱稷笑道。

    微笑的看着三叔,点点头,心道:“三叔,侄儿的目标可不止步于秀才。”

    朱老太站在人群中,含笑听着爷俩的对话,满脸的喜气。对于朱稷老太太没报多大的希望,虽然自己的孙子天赋异禀,又有名师教导,但是科举之路并不是这么好走的。

    这个世界很大,人也很多。科考仕途是修儒的捷径,不知道多少人趋之若鹜,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说的简单了。

    要知道仅仅一个青峰镇就比朱稷前世一个繁华的县城人还要多,地盘还要大。安南县有多少人,永南府又有多少人,川门郡又有多少人。

    只是想象就觉得恐怖,要不然凭借着三叔的才学也不至于考了十年都没有考过。

    对于自己的三子,老太是充满信心的。老爷子过来拍拍朱稷的肩膀,笑道:“乖孙,不要在意,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考过固然好,靠不过就当增长经验。”

    朱稷笑道:“放心吧爷爷,你大孙子没有这么脆弱,靠我给你考个状元回来。”

    “哈哈哈好,爷爷等着你的消息。”朱老爷子闻言哈哈大笑。

    李氏含笑在旁边看着,冲着老爷子:“爹,你就放心吧,这小子厉害着呢!据李先生说,他亲自出题考过稷儿,以稷儿的文章考个秀才是梅问题的。”

    前来相送的人闻言哗然,纷纷上前一阵恭维。老爷子夫妻两人笑容更胜了。尤其是母亲刘氏,更是笑的眯起了眼睛。

    朱父和大哥不停的嘱咐着朱稷几个书童各种注意事项,亲手查看是不是落下了什么东西或者缺些什么。叮嘱多带金银珠宝,盘缠细软,并好好的照顾少爷。

    父亲和大哥是寡言少语的人,但他们的关心是一点不比他人少的。

    临近出发的时候,父亲、大哥都露出不舍的神色。母亲刘氏更是红了眼眶,朱稷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身边。现在要一人出门在外,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