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苦尽甘来”!

作品:《滨江警事

    最新网址:www.xs</p>作为垂直管理单位,能不麻烦地方上的部门就不麻烦人家。

    海事公安局去年下半年招录的三十个新人和原计划增加的三个新人,并没有去东海的警校进行新警培训,而是去bJ的交通部人民警察学校培训的。

    新警培训三个月,韩渝总共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去参加开班式,第二次就是今天,来参加结业式,顺便把三十三个新同事接回去。

    车旅费报销有规定,局长可以坐飞机,三十三个新同事不可以。韩渝不想错过这个跟新同事们交流的机会,干脆跟众人一起坐火车回东海。现在的火车又提速了,夕发朝至,傍晚上车,第二天一早就到,也挺方便的。

    一节卧铺车厢五十几个铺位,海事公安局占了一大半。

    火车刚驶出站台,新民警们就无比兴奋地聚集在一起跟局领导聊天。把走道挤得水泄不通,要不是有好几位穿着警服,乘警肯定会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培训了三个月,有什么感想?”韩渝坐在下铺靠窗的位置,笑看着众人问。

    随行的政治处主任兼局办主任孔锡斌则坐在韩渝对面,打开笔记本准备做记录。

    从洋山海事处抽调到公安局的王宗兖激动地说:“报告韩局,感想很多。虽然我们以前总是自称第二海军,号称也是准军事化管理的。但跟公安相比,我们以前的准军事化管理远没现在这么严格。”

    “可明,你呢?”

    “韩局,你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来自东海海警支队的转业警官简可明忍不住问。

    韩渝很早就认识他,不禁笑道:“当然听真话。”

    简可明直言不讳地说:“没学到什么东西。”

    海警虽然穿武警制服,但在海上跟地方公安一样拥有执法权。并且在队伍管理上,公安现役远比地方公安和行业公安严。而新警培训又主要是培养新民警的服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业务技能教得不多,三个月的培训对他而言,真有那么点多此一举。

    韩渝能理解他的感受,笑道:“在培训期间没学到什么东西很正常,事实上不只是我们海事公安,其实地方公安也一样。警校里教的只是大概,真正的业务知识要等上岗之后跟老前辈学,所以我们公安系统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等到了单位,局里会举行一个拜师仪式,孔主任会给你们找师父。”

    “谢谢韩局,谢谢孔主任。”

    “这有什么好谢的,都是为了工作。”

    一个新同事好奇地问:“韩局,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分到各派出所?”

    这是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毕竟海事公安局辖区那么长,说是去东海工作,但事实上可能被安排到建福或江南省的云港。而东海是国际大都市,只要有机会,谁不想留在东海工作。

    韩渝笑了笑,介绍道:“同志们,我们接下来是要设立几个派出所,但事有轻重缓急,奥运会再过几个月就要开幕,我们东海是足球小组赛的分赛场,到时候会有很多国外和国内的球迷来东海看球赛,据说阿根廷队几场比赛的门票非常抢手,并且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外宾来东海旅游观光,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奥运安保。”

    一个新民警忍不住问:“有多少球队去东海比赛?”

    这方面韩渝真不太懂,韩渝笑道:“估计有十来支吧。”

    “有没有我们中国队?”一个新民警下意识问。

    “好像去年就被淘汰了,”韩渝虽然不是球迷,甚至都不太关注体育运动,但聊到这事还是恨铁不成钢地说:“并且是被伊拉克队淘汰的!你们说说,伊拉克刚经历过战争,球队连正常训练都无法保证,可人家争气,很轻松地就把我们中国队淘汰了。”

    这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孔主任立马放下笔,微笑着介绍道:“同志们,韩局的女儿很优秀,奥组委招募足球小组赛的志愿者,总共只招募一千多个,并且主要招募在校大学生,韩局的女儿刚上初中就靠一口流利的外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初审、笔试和面试!”

    简可明对足球感兴趣,事实上现役部队有很多干部战士对足球运动感兴趣,他惊问道:“韩局,这么说你女儿能看到阿奎罗和梅西?”

    “应该能看到,不过她只是个志愿者,就算能看见也只能远远看一眼,对了,你刚才说的这两位很有名?”

    “非常有名,人家是国际球星。”

    “是吗,我真不懂。”

    ……

    孔主任等人很羡慕局长的女儿能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韩向柠却不是很高兴,因为志愿者上岗前也要培训,可以肯定今年暑假菡菡上不了补习班。

    学习成绩搞不上去,其它方面再好也没用。

    就在她暗暗焦急的时候,李副厅长竟亲自来到公安趸船二层指挥调度室,笑看着她道:“向柠,刚接到上级通知,你可以回原单位了。”

    “回原单位?”韩向柠站起身问。

    “调令下来了,上级让你赶紧回去办交接,后天一早去东海报到。”

    “大桥现在只是试通车,还没正式通车呢。”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韩向柠天天盼着调往东海,可真正等到这一天却又舍不得。

    李副厅长能理解她的心情,感慨地说:“试通车一样是通车,部领导在电话里说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出色,上级不会忘记你为大桥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你人虽然要提前调走,但接下来的评功评奖不会因此受影响。”

    “李厅,我没想过要评功评奖,只是……只是觉得就这么走有点虎头蛇尾,有点像当逃兵。”

    “大桥都已经试通车了,大桥的管理和运营现在都不归我们指挥部管了,你这个时候走怎么能说是虎头蛇尾?”李副厅长笑了笑,接着道:“再说让你提前调过去事出有因。”

    韩向柠不解地问:“什么事出有因?”

    “上级正在深化机构改革,民航局和邮政局并入交通部,交通部现在叫交通运输部。上面在改革,下面也要改。我们交通厅变成了交通运输厅,东海那边根据中央规定,即将成立东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部领导这个时候让你调过去,甚至专门帮你跟东海方面沟通协调,显然是想帮你争取个好岗位,可不能辜负部领导的一片良苦用心。”

    “差点忘了,我们交通系统正在改革。”

    “赶紧回局里吧,楚局这会儿应该也接到了通知。”李副厅长想想又笑道:“具体什么岗位,在电话里我不方便问,你们楚局应该知道。”

    “谢谢李厅,我这就回去。”

    “我让小孙送你。”

    “好的。”

    平时调过去,十有八九不会有好岗位,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好岗位都被人家占了,不可能给你让出来。现在东海交通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意味着在人事上要进行大调整。

    韩向柠很清楚上级的良苦用心,一刻不敢耽误,火急火燎地赶回局里。正如李副厅长所说,局长刚接到上级通知,正准备打电话让她回来。

    “楚局,到底怎么回事?”韩向柠一脸不好意思地问。

    楚旭峰递上刚收到的传真件,笑道:“向柠,你总算苦尽甘来了。看看,这是国家海事局的通知!”

    韩向柠接过文件看了看,强按捺下心中的激动说:“只是让我去东海海事局报到,没说要把我调到哪个单位。”

    “我问过领导,领导说不是让你调到东海海事局,而是委托东海海事局的领导送你去东海交通局。”

    “东海交通局不是在机构改革吗?”

    “你人先过去,”楚旭峰故意卖了个关子,岔开话题:“我刚给老杨打过电话,也给秦主任和朱大姐打了电话。说起来巧了,朱大姐正好在滨江。我让办公室安排好了,晚上好好聚聚,给你送行!”

    “楚局,领导有没有说让我去东海做什么?”

    “我还想着晚上吃饭时再说呢。”

    “求求你,别卖关子好不好?”

    “好吧,不过……不过我只是收到了一点消息,人事任免这种事你是知道的,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变数。”

    “你先告诉我,让我心里有个数,我保证不会乱说。”

    “行。”

    楚旭峰看了一眼闻讯而至的杨副局长,笑道:“据说即将成立的东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权很大,要负责编制包括洋山新港区在内的东海港口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负责港口的岸线、陆域、水域行政管理,负责东海港的引航监督管理,负责普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等空港地区有关的行政管理。还要负责道路停车管理,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内河航道的规划和管理,内河航道建设立项预审,以及客货运输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韩向柠苦笑道:“你还是在卖关子。”

    “这不是卖关子,这是给你介绍新单位的情况。”

    楚旭峰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笑道:“即将成立的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下设很多处室。比如组织人事处、法规处、安全监督处、客运处、货运处、港务监督处、航务监督处、引航管理处、综合规划建设处等等。部里跟东海方面协调好了,要把你调到航务监督处,让你以调研员身份担任副处长。”

    “调研员!”

    “领导说了,直接提正处有点困难。毕竟那是东海,你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拼资历哪拼得过那些老同志。”

    调到航务监督处就是干老本行,只不过只能监督内河航运,并且是除了黄普江主要航段之外的内河航道,不用担心调过去之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韩向柠欣喜地笑道:“调研员也行,其实不提调研员都没关系。”

    同事高升,楚旭峰发自肺腑地高兴,想想又补充道:“领导说航务监督处会加挂‘东海市地方海事局’和‘东海市船舶检验处’两块牌子,你这个未来的副处长接下来也是东海市地方海事局的副局长。”

    杨副局长一脸羡慕地笑道:“向柠,如果没记错,东海地方海事局在外滩的海关大楼办公。你去那儿上班,就可以天天逛外滩,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外滩!”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

    “以后我们再去东海外滩玩,逛累就去找你,去你那儿坐坐。”

    “行!”

    “大桥都试通车了,你那边的工作没什么好交接的,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明天一早我安排车送你去东海。对了,晚上除了我们局里的同事,你还打算请谁?要不要请下张局、王局和老吴?”

    “我倒是想请一下,可这是局里安排的……”

    “没关系,要不这样,你先回去收拾,晚上的事我们安排。”

    “这怎么好意思呢。”

    “多少年的同事,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这么大喜事,本来就应该热烈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