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渡江预演,先渡条河

作品:《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最新网址:www.xs</p>济源,薛马庄。

    在这座常驻人口仅有数十人的村子外,一个连的八路军战士正在押送刚刚收缴的鬼子、伪军俘虏。

    同志们眼神坚毅气势十足,完全不像是经历过数场战斗的疲惫之师。

    待陆续赶来的骑兵部队,悉数接收完所有“累赘”之后,整个装甲二团迅速完成起程前的全套整备工作,紧接着便动身前往下一处作战目标。

    团部指挥车中,刘团长一边查看空军侦察机传来的最近情报,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老田,一团那边突破到哪个方位了?他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啃的骨头?具体进度跟咱们比起来的话,谁更快一些?”

    听到指挥员的询问,装甲二团的参谋长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自家团长什么都好,唯独就是“好胜心”有点强,干什么事都非要争个第一名。类似的情况,在跟同序列的一团共同执行任务时尤为强烈。

    不过这并不算什么坏习惯。

    只要不上头,不急功近利,那就是冷静的良性竞争,对部队的整体实力来说就算是一件好事。

    斗志昂扬,总比死水一潭强。

    片刻后,参谋长从自己的包中取出一份电报,不急不缓地汇报道:“巧了,后方指挥部刚刚发来了最新消息,我正准备告诉你呢。”

    “一团那边,直接一把火烧死了克井县周边的鬼子守军。法国人提议的作战方案还算不错,穿越森林的确是个省事的选择。”

    “等火情稍微弱一些,他们就可以朝下一阶段的目标继续前进。”

    此话一出,刘团长立马瞪大了眼睛。

    他二话不说便打开军用地图,随后手指沿着友军的进攻路线开始计算时间,任谁都能看其心里的胜负欲。

    “完蛋,看来我们要在速度上输给一团了!”

    “传我命令,立刻联系前方的装甲侦查连,让他们想办法找出一条避开河流的通道。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在路上继续耽搁。”

    “是!”

    济源一带的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平缓。

    山地和丘陵等限制装甲部队机动性的特殊地形,大多分布在西、北和西南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作战环境位于平原,占据地形优势的装甲二团,其突破进度应该天生优于自己的兄弟部队。

    但是!

    奈何他们的进攻路线上有诸多母亲河支流,在非必要或紧急的情况下,部队需要不断绕路机动突破,否则就得付出代价强行渡河。

    这可是济源啊,后世足足坐落了大大小小20多个水库,其中还包含了鼎鼎大名的小浪底。

    如此密如织网的水系,装甲二团要是挨个渡河的话,就算是有空军不断提供火力支援,大概率也要打干自己的家底。

    所以,根据鬼子守军的兵力部署,实时调整进攻路线才是明智之举。

    ······

    在地形相对平坦的作战区域,山东孔夫子222可谓是如鱼得水。

    凭借着远超亚洲战场平均水平的机动性和通过性,二团下属的装甲侦查连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便“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

    下车之后,李连长愁容满面地叹了一口气。随后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路小跑来到团部指挥型坦克前。

    “团长,根据我们连刚刚的侦查结果,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条。”

    闻言,二团团长和参谋长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他们皆是从彼此的脸上看到了些许不安。

    “别卖关子,一起说吧。”

    “是!”

    收到命令后,装甲侦查连的李连长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军用地图,图上赫然有一条用红色线条勾勒出的河流。

    “我们连刚刚在前方河流的源头和终点之间打了一个来回,这条河全长29公里,河面最宽处为31米,最窄处为17米。”

    “坏消息是绕不过去,因为它的上流区域直接在济源县城城郊,那里已经是鬼子防御圈的绝对核心区域。”

    “至于终点,这河最终汇入了母亲河,根本就没有断流的区域。”

    话已至此,那好消息自然不言而喻。无非就是河面的宽度不算离谱,渡河作战的整体难度要比预想中低一些呗。

    了解真相后,刘团长皱了皱眉头,但马上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不就是一条宽度仅为17米的小河嘛,它在自己军事生涯中连前十都排不上。

    当年大部队强渡乌江之时,那里两岸峭壁水流湍急,渡船刚一下汹涌的江水就被冲走。无奈之下,指挥员只能下令强行在水中打桩拉绳子搭浮桥。

    巨大的浮桥,被水冲得像蜈蚣一样扭动。

    可即使如此,它依旧没有挡住骁勇善战的同志们。

    现如今八路军天上有近地支援机和轰炸机,地上有专业的工兵支援连。小小黄河支流而已,何足挂齿。

    思念通达,刘团长再也没有犹豫。他拿起指挥车上的通讯器,在全团频道内说道:

    “同志们,还记得副总指挥和黄局长曾经说的那句话吗?二位首长数次强调,要把每一场渡河战役,都当成未来渡江的预演。”

    “以后南下,装甲部队必定不会缺席。”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检验一下昔日的训练成果,顺便打破世人关于北方人不擅长水战的刻板印象!”

    “全体都有,准备渡河!”

    “是!”

    由于黄某人的强势乱入,当前四爷和八爷的战斗力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来形容。

    随着实力的暴涨,边区大佬们的眼界自然变得更加开阔。这就导致大伙在闲暇之余,没少一起讨论几年后的战略走势。

    南下,正是其中的一个热门议题。

    考虑到部队在未来大概率要渡江渡河,所以像装甲部队和陆战一旅这种精锐王牌,皆是在日常中添加了针对性的训练。

    这就是刘团长对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信心的原因。

    ······

    河岸东侧,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第三步兵大队。

    跟斗志昂扬的装甲二团相比,鬼子守军这边的气氛几乎要跌到了冰点。

    位于后方的指挥部里更是萎靡一片,除了少佐大队长和大尉参谋以外,其余人均是不敢开口接话。

    没办法,谁让他们人力不足,河防的压力太大。

    由于摸不准敌人的装甲部队到底会从哪个方位渡河,大队长长岛龙也只能把有限的兵力分成若干份,将其和皇协军混编在一起,沿河摆出了被动挨打的一字长蛇阵。

    在没有准确情报的前提下,唯有依靠卡车的机动性作战,这是老鬼子能想出的最好对应策略。

    “哎,二十多公里的河面,居然只让一个大队加两千皇协军防守。旅团长和师团长的心,真不是一点的大啊。”

    “通知各级部队,一定要加强侦查力量。哪怕只是提前一秒发现敌人的踪迹,我们的胜算也能多几分。”

    “嗨!”

    听到自家少佐的抱怨,参谋土谷信弘灵急忙出言安慰道:

    “长岛君,此战我们并非没有机会。”

    “毕竟渡河作战,从古至今都是陆地战争中进攻方的难点。同时对于防守方来说,它又是打击强势对手的重要战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半渡而击之。只要我们用兵得当,让敌人无法发挥装备优势,定能依险据守,得以成功阻击。”

    闻言,长岛龙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道理谁都懂,但奈何敌我差距太大啊。人家八路军有105榴有轰炸机,己方的河防工事连半埋式掩体都没几个。

    一旦开战,他能指望的只有三个高地,以及四门75毫米的山炮。

    似乎是看出自家指挥官心情不好,参谋土谷信弘灵机一动,试探性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长岛君,我在军校学习的时候,碰巧看过类似于现在情况的战例,还是八路军前身经历过的战役。”

    “敌人想要渡河,那肯定是先派轻步兵来对岸建立桥头堡。如此一来,对方的坦克部队就会跟步兵脱节,在阵型上留出大量的空挡。”

    “如果那时,我们冒险分出一部分精锐突然过河,直接向缺乏步兵保护的坦克发起冲锋,肯定会有大收获!”

    此话一出,长岛龙也顿时眼冒精光,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劣势换家拼一把的想法。

    一旦上述的作战计划顺利执行,八路军的步兵就算原地掉头也来不及回援。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非常符合他的胃口。

    至于失败怎么办?

    抱歉,长岛龙也还真不在乎。反正已经在谷底了,还能烂到哪去呢。

    “好!他过河!我也过河!今天我第三大队就压上昔日的荣誉,拼一把!”

    “传我命令,让第一中队带上五百皇协军立即出发,渡河前往前沟村东边待命!事成与否,就全靠他们了!”

    “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