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发展

作品:《山河盛明

    第83章发展

    俗话说一通百通,这话用在科研上非常贴切。

    自蒸汽火车问世后,对于蒸汽的应用一下子就快了起来,不到三个月,蒸汽车就问世了。

    很快,改良后的蒸汽货车问世,苏黎趁机建立大明邮政,各地物产交流开始广泛起来。

    最大的优点就是果蔬的运输变的简单,有了蒸汽货车,再没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事情发生。

    虽然蒸汽车的各方面性能都远不如燃油车,但它的存在还是在解放人力上作出贡献的。

    可以将运输的成本压低,多余的人力便可继续投入其他生产,工业革命之所以能让社会快速发展,其根本便是解放人力。

    只有将百姓从繁重的劳动中脱身,国家才能运用他们的力量去发展下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古代封建制到顶峰后却没有再突破的原因。

    因为封建制就是农耕社会,就是要把百姓跟田地捆绑起来,以此来实行愚民、弱民的政策。

    就像清朝,其实它远没有现代想的那么简单,它算的上是与西方关注结合的很深的封建王朝。

    康熙、雍正、乾隆都与法兰西国王有过来往书信。

    康熙更是几何数学、外语、天文等样样精通。

    康熙从西方了解了种痘技术他就推广了,并且规定皇子满多少岁就必须接种,这种理念现代都少见更何况古代?

    康熙还结合东西方的种植理念亲自实验后研发出了亩产九百斤的稻子,堪称皇帝里最会种地的。

    康熙还把数学列入皇子教育范围之内,种种举措皆说明康熙不是傻瓜,但可惜的是康熙虽然明白西方学说不简单,但他却并没有推广,反而禁止于民间流传,只允许皇室学习。

    康熙也知道火器的威力,但他在三藩平定后便不允许再继续研发,随着时间推移,红衣大炮从世界领先逐渐变成末席,火绳枪亦被世界淘汰。

    康熙作为亲学亲践的皇帝,别的可以说不懂,但他却不行。

    所以说到底,还是康熙看的太透了。

    他看透了开放的后果是动摇封建制,火器的研发会加速这一进程。

    这一点上,如果康熙是汉人皇帝的话还不会太在意,但怕就怕在他不是。

    满人是清朝存在的根,可占据天下的是汉人,康熙一生都在拉拢汉人,为的不就是一个安字。

    很明显,西方学说的推行将给予汉人莫大的助力,这不符合康熙的设想。

    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清史,你就会发现纵清一朝,朝廷里任用的汉人官员都不会太多,一些重要职位上更是以满人为主。

    所以,近代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毕竟隔阂与疏离存在的情况下,当权者又怎么会放心发展?

    苏黎对于康熙的做法心情是复杂的,却不认同,也许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吧。

    苏黎始终认为在大义面前,私利不值一提。

    就拿苏黎登基后做的事来看,她实行的新政哪一个不是在间接的缩短封建帝制的寿命?

    但她还是做了,因为顺应社会发展才激起的变革远比被打上门才变革要好的多。

    更何况,说不定后世之君给力点,直接像前世的T国一样也未尝不可。

    反正怎么样,明朝皇室的结果都会比清朝好。

    *

    大兴村

    这是一个南方的小山村,位于福建省,因为地理原因,大部分土地都无法种植水稻,只有少部分平地处能种些小麦、大豆糊口,其余全靠果林产出。

    但因为运输不便,大兴村穷的十分突出。

    夏日炎炎,大兴村的果林又丰收了,黄澄澄的枇杷饱满又圆润,形如汤圆大小的龙眼更是亮眼,其中还夹杂着几片荔枝林,瑰红的色泽果肉晶莹剔透,肉多核小,可见其品质。

    但大兴村民们却很愁。

    又结这么多果子,拉出去又不好卖,坏起来倒是一片一片的,每年这个时候家里人吃到上火都吃不完。

    偏偏出了福建这地,它们就值大钱了,可他们又哪有那个财力人力去送?

    真是造孽啊!

    为了减少损失,村民们开始晒制龙眼干,也就是桂圆,因为桂圆的药用价值,它的销量很好。

    这也算是大兴村民唯一的安慰了。

    一道道炊烟升起,各家各户都开始煮龙眼,不一会儿,房顶、院墙上、院子里都摆满了龙眼。

    一年的收成都靠这些龙眼呢,各家各户对此精心极了。

    “奶奶!二叔回来啦!”话音刚落,村长家的大门便被用力的推开了。

    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紧跟着走了进来,面上的风霜未掩,却抬头笑道:“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