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出任乡约

作品:《极品布衣

    第24章出任乡约

    趁着人群轰乱时,赵大勇悄悄挤入其中,靠近了赵文举。

    他是行伍出身,当衙门班头是副业,主业就是杀人。

    赵文举弓背弯腰,像是个虾米一样,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但赵文举早就瞄准了他的太阳穴。

    等村人抬脚乱踹,让赵文举失去平衡时,赵大勇瞬间抬脚,用坚硬的官靴头,狠狠踢在其太阳穴上!

    瞬间尖锐疼痛后,赵文举只觉得头晕眼花,身体顿时软了,失去抵抗能力。

    村里人又围着打了一会儿,不知谁喊了一句,“流血了!”

    赵文举脑袋受到重创,脑脊液混着鲜血,从耳朵眼、鼻孔、嘴角流淌出。

    他用鼻孔发出痛苦的哼哼声,吃力的说:“快……送我去医馆!”

    如果这会儿将赵文举送去医馆,兴许还能捡回一条残命。

    正当这时,李青山指着远处冒着浓烟,发出滚滚火光的位置。

    “谁家房着火了?”

    刚才大家都忙着看热闹,以至于东天上滚滚火光,都没有人注意到。

    在看到火光时,村长婆子嗷的一嗓子喊出声。

    “俺的娘啊,那是俺家!”

    赵成才急了,“娘,都赖你!你出来找爹的时候,咋不知道把灶膛里的火熄了!”

    娘俩惦记着财产,撒丫子就往家里跑。

    至于躺在地上的赵文举,只能目光含恨不甘,望着妻子和儿子逃跑的方向。

    该死的臭娘们,逆子!

    赵文举目光期冀的望着群人,期待着有人能救下自己。

    张秀才清了清嗓,“诸位,国不可一日无主,咱们大荒村庙虽小,也不能少了主事的人。”

    “我提议,新一任的乡约,得选一个德行端正,且能让大家吃饱穿暖,不再帮着官家,抓壮丁欺凌百姓的人!”

    此番话出口,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青山。

    最近一段时间,李青山又是盖房,又是熏制肉干,雇佣了村里不少的人。

    也正是因为李青山,他们才久违的尝到了肉糜。

    胡老二第一个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喊道:“我提议,让青山当咱们的新乡约!”

    李婶有些激动,“当初在村口,如果不是青山,我女儿就被高头大马给踩死!”

    “舍命救一个小姑娘,像这样的觉悟,谁又能有?”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跟着喊说:“有道理!咱们村现成的打虎英雄,除了他谁还配当乡约!”

    “谁让我吃上肉,我就推举谁!乡约的位置非得是李青山不可!”

    在群人起哄声中,李青山微笑看向地上躺着的赵文举。

    濒死之际,赵文举恍然明白了什么,咬牙切齿指着李青山,“你……你,你是故意……”

    话没说完,他伤势过重,又急火攻心,眼珠翻白两腿一蹬,彻底的一命呜呼。

    看到赵文举死,李青山揉了揉眼,勉强挤出眼泪。

    “赵文举虽说道德败坏,弄权害人,为祸乡里,但死者为大,还请大家放过赵家!”

    “现如今,赵家先是死人,又遭火灾,实在是可怜。”

    “秀才叔,您是这村里最有威望的人。”

    “麻烦您买棺材,请鼓乐队,在村口摆流水宴席。”

    “我要让咱们村的人,敞开肚子吃,吃上三天为赵文举送行!”

    顿时,村人议论纷纷,看向李青山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赵文举变着法的欺负李青山,李青山还给他办葬礼,真仁义啊。”

    “咱们还能吃上三天流水席,简直比过年还舒坦。”

    “老是这么吃李青山的东西,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所有人都在为李青山歌功颂德,唯独张秀才看向他的眼神中,别有一番意味。

    在村人眼中,李青山‘打虎英雄’的头衔,格外受人尊重。

    在张秀才看来,李青山真正恐怖的,就是今天全体村人的拥护和爱戴。

    早在一个月之前,大荒村还被牢牢控制在赵文举,以及张屠户的手里。

    没过多久,和李青山作对的张屠户死了。

    他的家产,格外‘巧合’的落到了李青山的手里。

    又没过多久,赵文举死了。

    他的家被烧了个一干二净,乡约的身份,同样落到李青山的手里。

    一切的巧合凑在一起,就绝不是巧合!

    张秀才揣着畏惧和敬重,抬头望着李青山那张因赵文举的死,而故作悲戚的脸。

    “恭喜,您以后就是新的乡约了。”

    李青山笑着拍了拍赵文举的肩膀,“秀才叔,不管我是谁,您叫我青山就好。”

    “今晚的事,还得您多操心。”

    张秀才拱手,“我一定办好!”

    整整三天的流水席,让大荒村变得热闹非凡。

    张秀才按照李青山的吩咐,在流水席上准备了大肥肉炖萝卜白菜,主食是杂粮面窝头。

    一顿饭吃下去,既解馋又饱肚,村里人对李青山这个村长,更加的赞不绝口。

    以至于群人完全忘记,举办这场流水席的目的,是为了祭奠死去的赵文举。

    第三天过后,大家伙该种田的种田,该打猎的打猎,除了村长换人之外,大荒村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唯独张秀才心心念念着一件事,在第三天一大早的时候,就按捺不住敲开了李青山的家门。

    “哟呵,稀客啊。”

    李青山热情的把张秀才请进门,还没等他开口,就率先拿话堵住了他的嘴。

    “秀才叔,您今儿是为了办学堂的事情来的吧。”

    张秀才窘迫的老脸通红,“您之前答应,在大荒村办一个学堂的事,还做不做数?”

    “我答应的事当然作数。”

    “太好了!”

    张秀才激动的热泪盈眶。

    “老夫读圣人书几十载,此生恐怕与功名无望,但愿尽余生心力,能够让穷苦地方的孩子们,也能读书识字,受圣人教化!”

    “如此,老夫死而无憾!”

    秀才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让李青山大为诧异。

    他原本以为,这张秀才只是想给自己赚点进京赶考的路费钱,没想到还真有一番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

    如此一来,李青山也打消了之前给他一笔钱敷衍了事的念头。

    于是,他凝重声问:“建学堂好办,教圣贤书难。”

    “秀才叔,我只问你一件事。”

    “你若能回答我,日后我必不遗余力的支持你办学。”

    听到这里,张秀才顿时神情倨傲,“老夫一生书读孔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一部论语可知天下事。”

    “村长,你有任何不解尽管发问。”

    李青山:“您就用自己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来好好告诉我,怎么让全村的人有房住有饭吃,不再忍饥挨饿?”

    张秀才的脸色顿时尴尬住,他踌躇了许久,才含糊不清的说:“书中自有千金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懂了圣贤书上的道理,自然不会忍饥挨饿。”

    李青山顿时笑了,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

    “既然您这么信孔孟的书为什么自己还忍饥挨饿一辈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