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商业手段

作品:《极品布衣

    第57章商业手段

    李青山哑然失笑,“好了,咱们进去看看。”

    偌大的布庄,压根没什么人。

    一个五十来岁,老态龙钟的胖大爷,穿着丝绸小褂,坐在柜台前打着盹儿。

    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厮,拿着鸡毛掸子,相互打闹着玩。

    从店铺死气沉沉的氛围来看,没客人的事,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

    老店主听到动静,打了个呵欠,满脸堆笑的道:“客官,您想买点什么?”

    李青山背负双手,“带我四处看看。”

    从一楼走到二楼,李青山发现墙上挂着的布匹,都是一等一的面料。

    李青山抚摸着光滑柔软的布料,感慨说:“店是好店,布是好布,可惜的是卖不上价来。”

    掌柜听着话风不对,脸色有些难看。

    “你小子是来买布的,还是来找茬的?”

    小青赶忙说:“张大叔,我是公子的贴身丫鬟小青,您以前见过我的。”

    “这位李青山,是我朋友。”

    掌柜眯起眼,仔细盯着小青看了一会儿,笑呵呵的道:“小青,几个月没见,长大了不少。”

    “不过……你这个朋友,有些没规矩啊。”

    李青山则面无表情,“褒贬的是买主,难不成我刚进门,就得夸你东西好?”

    见李青山这么硬气,掌柜有些傻眼。

    瞧着李青山穿着打扮,像是个穷苦人。

    但看他的做派,简直比官老爷还要硬气。

    不管是谁,既然来买布,那就是客人。

    掌柜的很快调整好心态,语气缓和了些问:“这位客官,我们小店有各色布匹,高中低档价位都有,你想要哪种?”

    李青山面无表情,从兜里掏出一张价值二百两的银票。

    “我全都包了,这些够吗?”

    他刚才观察了一下,两层楼店面摆放的布匹,大概是两百匹。

    依照大乾朝的市价,一匹上好的棉布,大概是一两银子左右,价格刚刚好。

    掌柜的瞪圆了眼,拿起银票翻来覆去仔细看,忽的满脸堆笑,九十度鞠躬。

    “客官,如果您愿意全买小店的布匹,还能给您打八折!”

    “好,就依你。”

    小青美眸中尽是不可置信,“李大哥,你哪来这么多钱!?”

    她记得,最初见李青山时,对方还是个饭都不舍得吃的穷光蛋,靠卖自家熏肉为生。

    短短几个月不见,就能随手掏出二百两!?

    李青山笑道:“废话,当然是赚的。难不成靠抢?”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很快,两百三十匹布装上木板车,停在了门口。

    “客官,您要的布匹均已装好,下次有什么需要,请您再次光临小店!”

    九十度鞠躬的掌柜,笑容都快咧到后耳根。

    李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我还是喜欢你之前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

    掌柜错愕稍许,“那……我找找感觉?”

    “你去一边慢慢找。”

    “好嘞!”

    傻了眼的小青,再度面对李青山时,带着些许拘谨,“李大哥,没想到几天不见,你竟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

    “不算啥有钱人,靠着卖肉干的配方,赚了一桶金而已。”

    小青茫然,“一桶金?”

    “额……我们老家俚语,意思是人生中第一笔巨款。”

    “原来是这样。”

    小青羡慕中,带着些许疏离。

    她总觉得,那些有钱的大老爷,不是自己能够结交的。

    李青山热情道:“小青,你待会儿帮我个忙,如果这忙帮得好,我送你一匹布。”

    “啥!?”

    小青吓了一大跳。

    她每个月的工钱,还不到一钱银子,这一匹布就是她一年的收入!

    “不行李大哥,你的东西我不能要。”

    “少废话,又不是白给你。”

    李青山不由分说的道:“待会儿你找十几个熟悉的人,到我这儿来……”

    两人嘀嘀咕咕了一会儿,小青似懂非懂的离开。

    李青山则把车子在店门口一横,朝着屋里喊:“掌柜的,给我来一桶水。”

    “好嘞!”

    没过多会儿,掌柜的和俩小厮,扛着个水桶就出了门。

    李青山指着门口的板车,“往上头倒。”

    “啊?”

    掌柜的傻了眼,“客官,这可不兴开玩笑,布发霉是要坏的。”

    “让你倒就倒,哪那么多废废话。”

    掌柜的只好往布上倒水,刚才还好好的布匹,这会儿就被水泡得皱起。

    李青山扯着嗓子,朝当街喊道:“瞧一瞧看一看嘞,柳家布庄昨夜顶棚漏水,一批顶级好货大甩卖!”

    “原本三两银子,五两银子的上等棉布,现在通通只要九钱八贯!”

    “先到先得,后到没辙!”

    伴随着李青山的吆喝声,很快就有一群人来围观。

    有一个大婶皱起眉头,“小伙子,普通的布最多八九钱银子一匹,你这泡了水的,咋还比别人贵呢?”

    李青山扯了扯布料,笑着道:“大娘,一分钱一分货,不信您摸摸。”

    “我这布,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九钱八贯是一点也不贵!”

    很快,小青从人群中挤出,捧着一匹布惊喜的道:“天哪,这是柳家布庄的上品,以前店里卖二两银子呢!”

    “还真是!”

    后头跟来的俩小姑娘,有些僵硬的附和道:“我一直想买一匹布留着做过年衣裳,可惜钱不够,今儿总算捡着大漏!”

    “老板,我要十匹!”

    “我要二十匹!”

    小青总共带来十三个人,跟在摊位前纷纷起哄。

    李青山板着脸道:“不行,每个人只能买三匹,你买多了让剩下的人怎么买?”

    “想买的给我排队,每人最多三匹布!”

    人群呼啦一声开始排队,争抢着付钱,拿布,喜滋滋的回家。

    更有甚者,为了多买一点布匹,重复排队。

    接下来短短不到半个时辰,李青山的布匹被销售一空,随身的兜里满满当当全是散碎银子。

    李青山估算了一下,自己八折买的布匹,九点八折卖出,净赚是十四两银子。

    他取出一两银子,丢到小青的手里。

    “布匹咱是卖没了,这是你今儿的工钱,回去别忘了请叫来的这些人吃顿饭。”

    小青惴惴不安的攥着‘烫手’的银两,“大哥,我拿这么多钱,咋感觉有点不安心呢。”

    “你帮了我的忙,这是应得的。”

    后头一直看戏的掌柜,瞠目结舌了许久,才喃喃不可置信的说:“天哪,积压了几个月的货,这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