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瓦筒

作品:《极品农女:我的微信通古今

    “顾乡主,您说的这瓦筒,我也没见过,不过我会找最好的师傅过来帮你做。”

    宋里正接着说道:

    “不知这瓦筒的制作工艺难不难?”

    “制作的速度快不快?”

    顾盼儿摇摇头,想了想说道:

    “制作材料很简单,工艺也很简单,甚至可以批量生产。”

    确实。

    瓦筒的制作原料其实和现在盖房子用的砖瓦一样。

    制作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定制一个圆柱型的模具。

    便能进行批量生产。

    而且密封性和防水性都很不错。

    管道的大小也能随意控制。

    宋里正闻言,心中更加激动:

    “若是能将这瓦筒制作出来,可否允许其他人家也使用?”

    他红着脸说道。

    “这样也算是给大伙提供了便利。”

    宋里正确实是一位好里正。

    凡事都能想到村民。

    顾盼儿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她经过宋里正的提醒,还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随即说道:

    “既然你刚才这么说了,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做!”

    “这制作的工艺并不复杂,且推广开来后,需求量肯定大!”

    “我们制作出来不仅可以自己用,还能卖出去!”

    她说到这里,宋里正就懂了。

    “到时候,我负责组织镇上的人来干活,他们不用出远门,就能赚钱!”

    他兴奋道:

    “是不是这个意思?”

    顾盼儿点头,继续道:

    “如此一来,我们青石镇,恐怕家家户户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轰的一声。

    宋里正的脑海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爆炸。

    解决温饱!

    这件事情,不是他一直在做的吗?

    说干就干。

    宋里正是个急性子。

    与顾盼儿商讨好,此事由他负责牵头,顾盼儿负责技术问题。

    他便迫不及待的去找人了。

    不出一日,他便带着两个制作砖瓦的师傅上了门。

    顾盼儿正在与建房的师傅商讨着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

    宋里正便急急忙忙将她拉走了。

    “顾乡主,人我给你带来了。”

    他气喘吁吁道:

    “你放心,赵家这两兄弟,可是十里八乡手艺最好的师傅!”

    “你就告诉他们怎么做就成!”

    顾盼儿看了一眼,赵氏兄弟俩。

    哥哥长得十分精瘦矮小,穿着厚厚的靛蓝色粗布棉衣,一双眼睛透露出精明。

    弟弟则长得五大三粗,十分魁梧,面上看上去倒是十分憨厚。

    顾盼儿目测,起码有一米九!

    两人长得倒是不像,唯一相同的可能是肤色都很黝黑!

    赵家兄弟,来之前就已经听宋里正介绍过了。

    这顾娘子可是陛下亲封的六品乡主。

    让他们说话客气点,干活仔细点,要价低廉点!

    兄弟二人深知民不与官斗的道理。

    因此,在见到顾盼儿后,皆是低垂着脑袋。

    不敢多言。

    顾盼儿倒不在意,只是将自己的需求和工艺与他们二位说了一遍。

    赵大眼珠子咕噜噜转。

    一边仔细听着她的话,一边在脑中思考着可行性。

    听她讲到最后,他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顾乡主,按你刚才所说,这瓦筒的长度取决于模具的长度。”

    “可是,模具过长,脱模也极为不易。”

    “所以,瓦筒的长度定在三尺一根最为合适。”

    顾盼儿赞同的点头。

    “而且,碰到转弯的地方,也要制作新模具。”

    他继续分析道:

    “这些都能解决,可是两根管道连接的地方,很可能漏水,这才是最关键的。”

    他提问题真是一针见血。

    顾盼儿很欣赏他的专业敏感度。

    同时也认可了他的技术!

    之前,她也对宋里正说过同样的话,可对方却看不到里面的问题。

    这就是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的区别。

    都说赵氏兄弟手艺好,可很多人却不知道,赵大做出来的东西很是一般。

    有许多甚至都达不到标准。

    真正制作的人,其实是赵二。

    别看赵二长得五大三粗,可他做活仔细精巧,一双眼睛犹如量尺。

    能轻易做出非常标准的东西。

    而且由于身材壮实,干起活来更是效率极高。

    可他会做,却不会思考。

    而赵大,虽然动手能力不行,可却颇爱专研思考!

    能将许多物品改进的非常完美。

    两兄弟能力互补,这才成就了他们今日的名气!

    顾盼儿看着他一字一句说道:

    “不知赵师傅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大皱眉想了片刻,才说道:

    “或许,可以后期拼接管道的时候,用陶土将连接处的缝隙进行修补。”

    顾盼儿轻轻点头,这办法确实是目前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

    “嗯,这办法到底行不行,还要后面试验一下。”

    赵大也点头表示认同。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

    赵氏兄弟便准备着手开始打样。

    顾盼儿问了一下时间。

    对方很认真的想了想,也不敢保证。

    主要是天气不好。

    太阳不是每日都有。

    温度过低会导致泥土干不了。

    最后商议,将需要埋管道的地方预留好。

    何时做好,再埋进去。

    赵大负责画图纸,赵二则去联系材料。

    顾盼儿见大家都有事可做,便回去查阅一些关于建造房子方面的资料。

    她让顾爸帮忙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

    平口管是最早的一种接口形式,制造难度小,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

    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但是它密封效果和抗震性能较差。

    如果地基移位会使接口拉开。

    这样污水就污染地下土壤,会造成极大不便。

    不过对于目前来说,已经算是够用了。

    只是光是用陶土进行缝隙处理,恐怕不行。

    她在顾爸找到的资料里,整理出来几个办法,只等安装的时候一一试验。

    这些日子,她除了睡觉,就是去新宅守着。

    两个孩子都很乖巧,大宝平日里带着小宝一起练字,玩耍。

    倒是一点都不吵闹她。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房子的整体就建造完成。

    她又指挥着匠人,修建八尺高的围墙。

    而且围墙必须全部用泥砖!

    “顾乡主,这么高的围墙,用料恐怕也不少啊!”

    有那老师傅提醒她。

    “要不换成泥巴,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呢!”

    老师傅这是真心实意替她考虑。

    顾盼儿当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