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购入房产,弃若敝履
作品:《梦起东方》 林毅把少女和小和尚哄去学习,让他们完成任务就睡觉,自己则开始分析电影。
《鬼马双星》以喜剧形式映射香港现实,讽刺的正是赌徒心里,让林毅再次想起跑路赌徒和他的忠告。在武侠大潮中,能拍出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许氏兄弟真是大才。
通过这些天读书看报,林毅发现在1970年代,李小龙旋风刮遍华人世界。布鲁斯?李的《龙争虎斗》,为华纳公司赚了2.3亿美金,要知道那时才1973年啊。
分析完李小龙,林毅吃惊地发现:原来小龙哥才是扮猪吃虎、装逼泡妞第一人啊!香港这边能打的影人很多,但唯独小龙哥抓住了年轻人的心,他的哲学心理学可真是没白学!
林毅抬起头,望着窗外夜空中的星辰,发誓道:“小龙哥,请赐给我力量吧!我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把装逼泡妞的大业进行到底!”
林毅继续研究青春片,《早熟》刚演到激情戏,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惊呼。他回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少女和小和尚跑下楼来,躲在一旁偷偷看录像。
看到少女用手死死捂住小和尚的眼睛,林毅感到很奇怪:“你怎么不捂自己的眼睛?看到这种情节,女孩不是应该捂住眼睛大叫——辣眼睛要瞎了吗?”
少女白了林毅一眼,“我小的时候,全家人都住在小小的渔船上。嗯……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话语的音调不断降低,红霞慢慢爬上了她的面庞。
林毅感觉自己被闪了一下腰,做青春期启蒙教师的希望,看来落空了。
电影后面的情节,倒是没有少儿不宜了,就是禁果少女堕胎一类的。《早熟》除了青春期的问题,还描写夫妻长期异地分居、中年危机和大叔控。林毅觉得电影提了个好问题,回答却不能让人满意。
看看时间不早了,林毅决定不看最后一部电影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赶快洗白白睡觉,给两只电视迷做个好榜样。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上辈子林毅看完彩色小电影,入睡后,梦境总带有旖旎之色。昨天脑子一直在分析情节,梦中,他记起了后世喜剧电影《新娘15岁》。
晨起的阳光照在对面墙壁上,画框在壁纸上留下的四方痕迹,似乎变成了电影屏幕,投射出林毅的记忆。
比较了三部电影,他发现都是面对早恋怀孕,70年代严肃,后世轻松;一个传统说教,一个理解包容;前者痛苦堕胎,后者皆大欢喜。
他知道作品需要迎合市场,而少男少女们,肯定不喜欢说教和悲剧。后世作品用喜剧的态度,来对待早孕问题,里面充满了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很讨观众喜欢。
但林毅也能嗅出一些风向,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弄,这年代的主流媒体,恐怕会把自己批成臭狗屎。院线也不会为了一棵树木,放弃一整片森林。而受舆论影响的青少年,也未必会走进电影院买他的账。
名誉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出价儿不够可不能卖,林毅开始尝试以资本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简单洗漱一下,囫囵吃点菠萝包后,林毅把最后一部电影《叛逆》看完了。还好女主14岁,里面没有什么激情内容。向阳花时刻准备着的双手,显然是白举了半天。
看过之后,林毅直吐槽:这也能叫青春片!为了宣传教育,男主角最后竟然被弄死了!
看了看录像带上的发行时间,林毅自言自语道:“从这部影片来看,青春期和代沟问题,才刚被社会关注和探讨,里面大有潜力可挖。虽然没有电脑,但电视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在流行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一代,和他们恪守传统的父母,确实需要一座沟通桥梁。”
林毅不是知心姐姐,没有经验可以传授别人,不过他想起了上学时订阅的杂志《少男少女》。通过青少年投稿,学生不再是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发出自己的时代呼声。通过杂志,下一代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也容易被社会了解和接受。
翻出动漫城买的杂志,林毅分析了杂志副页,然后在纸上列出条件:选题采编、投稿反馈、翻译校订。
他脑袋晕圈了,感觉自己是件三无产品——无经验、无人手、无渠道。这个灵感如果不用,白白浪费刚才的脑细胞;但要想实现的话,没人帮忙肯定不行。林毅觉得,自己好像给自己设了个套。
=======================================================
既然杂志比较难办,林毅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还是从小说入手吧,亲自写大纲设定,找人润色细节,投稿发行OK。这里的环节可少多了,肯定更容易成功。
想起金庸、古龙、梁羽生,还有那成百上千的录像带,林毅觉得,古装武侠不光已经到了顶峰,而且还被众多粗制滥造玩坏了。
自从1970年金庸封笔后,武侠小说很少再有精品。黄易还没入行,而倪匡主打科幻冒险,武侠实际上断档了。不过,这个档断的好,这就是林毅的机会。
古典武侠林毅玩不转,那就借着李小龙的余威,弄弄都市武侠吧。毕竟他太火了,都已经去世两年了,竟然还能影响到流行时尚,真不愧是现象级人物。
只要人与人之间还有不平等,‘侠义精神’就不愁没有市场。可以把它抽取出来,注入到都市题材中。而且除了双节棍,小龙哥的装备实在寒酸,里面有很大提升余地。
而成龙的电影,椅子、自行车、打不死人的小手枪,道具就丰富多了。而主要元素,除了都市时装,和侠义心肠,又多了一个喜剧。
从李小龙到成龙,看来都市武侠,火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可惜天忌英才,小龙哥73年去世了。否则和成龙无缝衔接,都市侠义的蛋糕,能做到多大啊!
想到就做,林毅开始写大纲。脑中套路太多,小龙哥的装逼打脸,这个学起来相对容易。套路有了,那大纲背景呢?他开始翻看报纸,寻找灵感。
当人目标明确时,想要的东西,似乎会自动出现。一则新闻映入眼帘——明年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50寿辰,将在英联邦国家,举办王室珠宝巡回展,庆祝时间为期一年。
新闻又列举了近年来的重大艺术品失窃事件,如1973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博物馆,伦勃朗作品被盗案至今未破。又评价这次展会的安保措施,将是史上最严密的,一定能做到万无一失。
看到这里,林毅想起侠盗题材。侠义精神和盗窃行为本来是相反的,把它们糅合起来,就是戏剧感十足的好噱头。古龙的楚留香就是榜样,只不过,林毅想写的是都市侠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