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洪承畴的手段
作品:《苟在明末当宗室》 最新网址:www.xs.fo</p>福建的事发生后很快就由洪承畴和锦衣卫分别报到了京师,几日后朱慎锥接到了来自福建的汇报,并附有这件事的全部情况。
看完了洪承畴和锦衣卫的汇报后,朱慎锥终于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洪承畴在福建干的不错,尤其是在解决掉郑芝龙的这件事上更是可圈可点,让朱慎锥很是满意。
先借着陈豹一事挑起郑芝龙对陈豹的不满,然后挑唆郑芝龙对陈豹下手。下手的同时,再悄悄把这个消息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式透露给陈豹,然后逼着陈豹做出反应。
原本是打算让陈豹直接反了郑芝龙的,挑起郑氏内部的叛乱,可没想陈豹这小子却没敢这么干,居然弃南澳而逃了。不过这也没损伤大局,陈豹身边就有着锦衣卫派去的人,在陈豹弃南澳而逃时引诱陈豹去广州投靠熊文灿,并以手中掌控的一些证据威胁郑芝龙放过自己。
而在这个时候,陈豹的下落也经过锦衣卫适当地传递给了郑芝豹,郑芝豹之所以能在半路上截住陈豹哪里是什么运气好,这分明就是洪承畴的安排,其目的就是要让性格鲁莽头脑简单的郑芝豹下狠手对付陈豹。
后来发生情况也正是如此,陈豹走投无路,最终死在郑芝豹的手中。而陈豹这一死,这件事就无法遮掩过去了,因为案子发生在广东境内,陈豹又是朝廷命官,身上还有着高级军职军衔,这样的一个高品级官员居然在大明被人截杀,就连他的家眷也全被杀得一干二净,作为两广总督的熊文灿怎么能视而不见?何况熊文灿和郑芝龙的关系本就不算好,当知晓陈豹之死和郑芝龙兄弟有关后,不仅斥问此事,还直接上书弹劾。
等消息传到福建,洪承畴顺水推舟也给了郑芝龙不少压力,这样一来就把整个水给彻底搅浑了。之后,再误导郑芝龙误以为陈豹之所以能提前得到消息完全是因为洪旭和甘辉背叛自己的缘故,再加上各方面而来的压力和郑氏集团因为陈豹之死导致的隐隐不稳,郑芝龙最终做出解决掉洪旭和甘辉,并把他们当场替罪羊来承担陈豹之死罪责的决定。
但郑芝龙怎么都没想到,他的一举一动全部都在洪承畴和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甚至连他的一切反应也都在洪承畴的算计之中。这倒不是洪承畴有什么火眼金睛,更能掐会算,关键原因在于郑芝莞二五仔。
郑芝龙并不知晓郑芝莞早就暗中投靠了洪承畴,成为了洪承畴埋在郑芝龙身边的一颗钉子。
早在陈豹这件事冒出来的时候,郑芝莞就在暗中推波助澜了,并且给郑芝龙出了不少“主意”。而在郑芝龙决定对陈豹下手时,郑芝莞更是在洪承畴的授意下暗中布置,这才有了后来的发展。等到陈豹死后,郑芝龙承受各方面的压力,郑芝莞再借着同郑芝豹争吵的间隙用言语误导了对方,隐隐把洪旭和甘辉也拉了进去,最终使得郑芝龙对这两人下了杀心。
可以说洪承畴的谋划虽好,但假如没有了郑芝莞这个关键人物,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做成的。而郑芝莞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极大,正是因为有他的缘故,一切发展才如同洪承畴所布置的那样,不仅挑起了郑氏集团内部的争斗,更让郑氏集团内部几位拥有兵权的中坚人物同郑芝龙离心离德,最终才有最后教堂的一步发生。
郑芝莞之所以会背叛郑芝龙,投靠朝廷,甘心为洪承畴所用原因也很简单。一来郑芝莞虽是郑氏族人,可他和郑芝豹并不一样。郑氏集团中内部,郑芝龙只有两个亲兄弟,这两人分别就是郑芝虎和郑芝豹,三人合称为“龙虎豹”。
而郑芝莞和郑鸿逵虽然也是郑芝龙的兄弟,但实际上并非亲兄弟,而是族兄弟,也就是堂弟而已。
这点往往外人并不知晓,可在郑氏集团中却不是什么秘密。除去他们两人外,还有郑彩、郑联也是一样,是郑芝龙的族兄,只不过郑芝龙不仅是郑氏集团的老大,更是郑氏的族长,大家都听命于郑芝龙罢了。
至于其二,就是郑芝龙对郑芝莞的态度了。一直以来郑芝莞作为郑芝龙的族弟,早年就是十八芝的成员,在郑氏集团也算得上是老人了。何况当年郑芝龙因为被朝廷招安的缘故,郑芝莞一直是站在郑芝龙这边的,在十八芝集团分裂,郑芝龙同十八芝的老兄弟翻脸开战时,郑芝莞更是为郑芝龙冲锋陷阵,立下了诸多功劳。
可问题在于郑芝龙在解决了十八芝问题,由匪为官成为大明武将后,郑芝莞却没得到应有的地位,他表面上虽是郑芝龙的心腹和族弟,可实际上身上的军职军衔别说和陈霸、洪旭、甘辉、陈豹等人比了,就连施大瑄也有不如。一直以来郑芝莞虽握有部分兵权,可却没相应的军职军衔,几乎如同郑芝龙身边的白纸扇一般的角色。
而和他等同的郑芝豹却不一样,凭借着是郑芝龙亲弟弟的缘故不仅当上了骠骑将军,还是堂堂福建水师副总兵,如此地位悬殊差距,让郑芝莞心中极为不满,却又无能为力。
不仅是郑芝莞是这样,就连当初的郑鸿逵也是如此。当年郑鸿逵之所以会心动北上,最终被朝廷招揽去了山东,后来又成为山东水师提督,主要原因就是郑鸿逵心里清楚如果继续跟着郑芝龙自己根本没有出头之日,既然有了另一条路可走,何必继续留在福建跟着郑芝龙呢?也正因为这个选择,让郑鸿逵在离开郑氏集团后官运亨通,最终为朝廷所重用。
面对郑鸿逵的经历,郑芝莞看着不眼热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过的他的运气没有郑鸿逵好,更没人像郑鸿逵那样帮着举荐,所以这些年来只能在郑芝龙手下混日子,时间越久,心里也就越是不满,对郑芝龙的怨气越甚。
正因为这个缘故,当洪承畴派人私下接触郑芝莞,并且试探地提出招揽意向时,郑芝莞很快就动心了。在之后几番接触,再加上洪承畴给予了郑芝莞一些承诺,此外还有锦衣卫方面的保证,郑芝莞最终做出了决定,决议背叛郑芝龙转投朝廷,帮着朝廷和洪承畴解决掉郑芝龙,从而以获得晋升之道。
虽然郑芝龙是郑氏集团的老大,也是郑氏的族长,可在背叛郑芝龙这件事上郑芝莞并没什么心理压力。要知道不管是郑芝龙还是郑芝莞,他们都是海盗出身,都当了海盗的人了哪里还有什么那么多道义可言?今天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明日就能拔刀子翻脸成为仇人,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郑芝龙当年是如何对待十八芝的兄弟,难道这些死在郑芝龙手下的人就不是他的弟兄了?而郑芝龙之所以这样干,不也是因为利益的驱使?现在郑芝莞依葫芦画瓢,哥俩谁也别说谁。
况且,作为朝廷命官,郑芝龙的所作所为本就为朝廷不容,如此拥兵自重,对朝廷阳奉阴违,朝廷早晚都会向郑芝龙下手。这点郑芝莞看得明明白白,与其继续跟着郑芝龙一条道走到黑,倒不如趁此机会打郑芝龙翻天印,到时候解决了郑芝龙,顺势取而代之,至少也能保证自己和郑氏其他人的荣华富贵。
就这样有了郑芝莞作为内应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洪承畴就给郑芝龙设了个圈套,这个圈套从陈豹的事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收网,一切全都掌控在洪承畴的手里。
对付郑芝龙一个人其实不难,洪承畴作为闽浙总督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并以合适的理由邀请郑芝龙来总督衙门做客,到时候来个摔杯为号,直接拿下郑芝龙。
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整个郑氏集团的问题,郑芝龙作为郑氏集团的老大,在郑氏集团的威望甚高,何况郑芝龙还是堂堂朝廷命官,以军职军衔而言在如今大明能和他比肩的寥寥无几,再加上郑氏集团中还有不少郑芝龙的心腹,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掌控着军权,而且郑芝龙的部下基本都是海盗出身,对于他们来说对朝廷的忠诚并不算多,一旦拿下郑芝龙,这些人直接反了朝廷,就无法收拾了,哪怕调动重兵解决掉岸上的问题,可如同这些人直接出海怎么办?到了海上,没有强大的水师压制,这些老海盗们不等于龙归大海后患无穷?到时候整个南海包括东南沿岸就再无宁日,这完全背离了朝廷的初衷。
所以怎么解决郑芝龙是一个关键问题,既要处置郑芝龙,又要把郑氏集团的武力继续掌控在朝廷手中,避免发生叛乱,这才是洪承畴所要做到的。
郑芝龙的手下有关键几人,分别是郑芝豹、郑芝莞、郑联、郑彩这些族人。其中郑芝豹作为郑芝龙的亲兄弟是仅次于郑芝龙的郑氏集团二号人物。而除去他们之外,就是陈霸、洪旭、甘辉、陈豹、施大瑄等人了,而郑芝龙对陈豹下手,他的死导致了郑氏集团内部对郑芝龙的不满,毕竟谁都知道陈豹对郑芝龙忠心耿耿,而且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为郑芝龙办事,虽然陈豹这个人贪婪了些,也残暴了些,可就算如此也不至于杀了他啊!郑芝龙连陈豹都能下手,何况其他人呢?想到这其他人不由得人人自危,心中忐忑。
而之后郑芝龙又找机会意图除掉洪旭和甘辉,这件事一出更让郑氏集团内部和郑芝龙离心离德。作为仅存的十八芝老兄弟几人,郑芝龙当年可是对他们做了承诺的,现在出尔反尔,居然以这种方式对他们下狠手岂非让人心寒?当事败后消息传了出去,陈霸和施大瑄等人又怎么想?难不成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们还会为郑芝龙继续卖命,效忠于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