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敬我如敬神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最新网址:www.xs</p>“这一波浪潮不会持续太久,而且很多手段用过一次两次就差不多了,不要把人都当成傻子”

    “接下来我们就该静观其变了,一旦美元涨上来,我们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始动手.”

    “如此一番进进出出,这一波的利润,绝对能够涨到三千亿美金左右”

    嘶!

    听完陈国华如此自信的话,宋叙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千亿美金啊,太恐怖了!

    更别说这还只是今年之内能够赚到的利润,后面几年还会有呢。

    现如今的东京,已经开始连锁反应了。

    想必要不了多久,竹下登就会跟原时空一样,作出了极为反智的决策,导致东京需要未来三十年时间里,一直打工还债。

    极为可怕的后遗症!

    以一九九零年为分界线,之前是叫嚣着买下整个鹰酱,之后却是如同忍气吞声的小媳妇,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在协议签订之后没多久,美元急速下跌,大量市场参与者因为恐惧非理性地抛售美元,因而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没人能够幸免!

    原时空历史上,在广场饭店签订的协议之后,也就是从一九八五年九月份过后,美元对日元和马克这两种货币都贬值了超过百分之四十以上。

    然而,这个时空呢?

    因为陈国华提前参与布局,不仅仅是白手套企业们亲自参与其中,更是有大量金融企业涉足参与其中。

    导致这个时空,美元对日元和马克这两种货币的贬值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两者相差了三十,这背后的影响绝对是非常恐怖的。

    在这样的时刻,竹下登他们想要喊停,踩刹车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金融海啸已经形成了,并且是无法逆转的那种,怎么停得下来。

    基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大环境下,东京境内的泡沫急剧扩大。

    并且这种扩大速度远超原时空历史的那个速度。

    根据协议内容,日元平均每年升值百分之五以上,但实际上超过了百分之十这个数字,非常可怕。

    如此一来,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东京股市和楼市,也为此提供了一个稳赚不赔的机会。

    这就是泡沫的崛起和扩张。

    整个东京境内的房价变得非常高,让普通国民购买房产变得遥不可及。

    很多中产阶层、富豪阶层等都跟银行进行大量贷款购置房产,因为他们只要买下一套房子,不出一个月就能够飙涨几十上百万日元。

    这样的赚钱机会,谁不想要?

    在‘人人都是包租婆包租公’的宣传之下,越来越人进入房地产市场购置房产。

    特别是国际炒家的加入,直接加速了这个过程。

    陈国华在去年,也就是一九八四年,甚至是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东京房地产了。

    截止广场协议签订之前,整个东京百分之五十七的待售或者在售房产,都在白手套企业当中。

    还有之前待开发的地皮等等,更是占据了整个东京房地产市场的百分之三十五。

    几乎可以说,白手套企业占据了整个东京房地产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十月份开始,只要白手套企业有条不紊地开始抛售房子,那就是狠狠地赚钱啊。

    当然,日元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规避掉了。

    更何况,等过几年时间,东京主动戳破这个泡沫的时候,白手套企业就可以开始大肆捡漏了。

    要知道,东京本土还是有很多十分优质的资产,这些都是可以打包收购的。

    特别是他们本土的人才,这些更是陈国华的目标。

    比如当年在东京十分出名的小平邦彦、广中平佑等数学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东京的高端科研人才真的不少。

    十月份这个月,除了金融海啸之外,那就是科兴公司的键盘智能机了。

    键盘智能机绝对是目前市场上的超级宠儿,备受消费者的追捧。

    苹果公司和华润公司的产品虽然销量还行,但终究是不如科兴公司。

    这种智能机所引起的潮流,虽然不如原时空那个Poe三那么牛逼,但也绝对是诺基亚时代,当之无愧的销量王者了。

    几乎可以说,科兴公司一战成名。

    宋序言最近这段时间,看陈国华的目光,跟看财神爷没什么两样。

    以前陈国华跟那些外国数学家说过一句话:往后你们敬我如敬神!

    当时觉得有点中二,后来陈国华真的做到了,现在宋序言觉得这句话用在经济领域上,陈国华也是如同神明一样的存在。

    但不管科兴公司如何,十月中上旬的时候,陈国华去了一趟大西北。

    大西北已经步入初秋了,但景色非常漂亮。

    “我的天啊,这就是老陈你说的秋天?太美了!”

    站在嫦娥小镇的长征大道上,这是一条笔直通往车尔臣河的大道,两旁种满了各色各样的枫树。

    在十月初秋的季节,一排排挂满了红彤彤枫叶的树木,如同受阅的士兵,在阳光的照耀下摇曳生姿,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美艳到不可方物这个词,是章济川他们此时能够想到的词汇,即便是这样的词语用来形容眼前的景色,也不及万一。

    真的绝了!

    于是,平素恨不得将二十四小时拆开来当四十八小时使用,全部用在科研上面的章济川他们这群人,今天却花了一天时间来拍照。

    真的纯粹就是拍照。

    因为这些景色都太美了。

    并不仅仅只是长征大道,还有长江大道等其他街道,都有各种不同树木花草的景致,实在是太美了。

    对于这样的景色,每天都路过这些街道的明善嘉等人,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好看。

    陈国华也拍摄了不少照片,但他时间相对紧张一些,所以只是花了半天时间散心看景罢了。

    嫦娥小镇已经投入使用当中了,目前也已经进驻了好几个大型重点科研项目。

    也因此,陈国华会时不时地跑来这边一趟。

    除了视察和和协助这些科研项目之外,还有就是给嫦娥小镇带水。

    每次来都能够带三千万立方的水,对于嫦娥小镇来说可是不少呢。

    小镇想要往外扩张,就免不了对水资源的依赖。

    当然,这边也已经开始在小镇四周的沙漠里假设起光伏发电厂。

    这些光伏发电厂能够为当地带来电能之外,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环境。

    原因也十分简单,光伏电板会铺设在平整好的沙漠之上,靠着每天清晨的露水,能够滋润光伏电板下的土地了。

    这些土地被改善之后,可以重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亦可以直接当做是畜牧的牧场。

    可以说,在这些方面的利用上,光伏厂并非一无是处。

    “你们不跟我回京城?”

    一周后,陈国华准备返程,结果章济川他们成了叛徒,想要留在这里。

    他们的意思就是等嫦娥小镇的秋季过去之后,他们再回京城。

    简单来说,他们还想多看看这边的迷人景色。

    “嗯嗯,这儿不是还需要人手嘛,我们留下来就刚刚好……”

    薛晋权连忙解释说道,尽管有些牵强附会,但好歹也是理由之一。

    陈国华无语道:

    “要不我把振华研究所搬来这里?”

    章济川他们顿时摇头不已,显然是不乐意的。

    虽说嫦娥小镇很好,但毕竟地处大西北,很多配套设施还是没有那么齐全的。

    何况,京城才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当然不乐意待在这里啊。

    嫦娥小镇适合短时间出差,来这边看看风景,不适合长时间居住。

    如果较真来说,京城的气候也不适合长期居住,但谁让京城是首都呢?

    并且从现在来看,只怕京城要成为全国经济、旅游中心城市呢。

    对于薛晋权、章济川他们这些人来说,从他们来到京城读大学开始,他们就已经是京城人了。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学生读书都是需要转移户口的,这道政策到现在都还存在呢。

    京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在一九七八年的改开之后,经济中心的属性也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了。

    不提最近崛起的科兴公司,仅仅只是科兴公司背后的几大供应商工厂,就带动了几万人的就业。

    仅仅只是一家科兴公司就已经带动了这么多人的就业,而京城的人口早已经超过一千万了。

    人口超过千万级别的大城市,别说是在国内了,就算是放眼全球,那也是极为罕见的了。

    除此之外,背靠振华研究所的企业、工厂还少么?

    有这些单位存在,京城的经济就不可能垫底,必定是每年都是排名前列,甚至是多次拿下冠军宝座。

    经济发展起来的京城,章济川他们才不会舍得离开呢。

    陈国华见他们那么喜欢待在嫦娥小镇,便也没有过多劝说。

    反正大西北初秋这段时间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再说了看多了也容易腻。

    既然他们不跟着一起回京城,陈国华索性也不回去先,而是转道前往发射中心。

    大西北发射中心,陈国华来这边待了一周,亲眼看着火箭发射升空,跟大家伙庆祝了一下。

    环月轨道空间站项目是一九八一年年底成立的,相关测试项目要到八五年年底才算彻底结束。

    也就是说,要到明年,也就是一九八六年才开始正式建立环月轨道空间站。

    这一点,跟之前的南天门空间站是一样的。

    尽管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但依然还是需要时间来沉淀技术,而不是草草地进行任务。

    整个登月计划,并不像北美那样,只是把人送上去就可以了。

    而是需要对月球进行大开发,所以从南天门空间站开始,到现在的环月轨道空间站,到最后的登陆月球,这就是整个登月计划的第一环。

    等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才会正式启动第二个环节。

    但是,如果第二环节启动的时候,也意味着内地这边需要更多的科研人才、航天员、宇宙飞船等等。

    正如之前的鲲鹏号航天飞船,以及后面出现的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那都是架起地月通道的桥梁之一。

    当然了,鲲鹏号航天飞船已经退役了,不再承接航天任务了。

    “陈主任,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什么时候能够完成组装?”

    发射中心,高兴不已的潘厚任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便提到了霸王号。

    他这话很快就引起了孙家栋、王希季等人的好奇,因为现在环月轨道空间站已经结束测试任务了,明年就要开始正式的建造任务。

    如此便意味着,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不能够继续等待下去了,也是时候让它现真身了。

    陈国华闻言,轻笑道:

    “快了,一切都如期进行,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听到此话,大家顿时都露出了笑容。

    尽管陈国华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但一句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便已经足够了。

    “那就好,如期进行就是最好的消息,明年就可以开始建设空间站了.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可能看到我们的航天员顺利登月.”

    钱学森略微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是一九一一年出生的老科学家了,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算是奋斗在科研第一线超高龄的科研人员了。

    不过,钱学森身体挺不错的,除了地中海的发型之外,一切都很不错。

    陈国华一听,顿时笑道:

    “钱院长,你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按照我们现如今的计划,九十年代的时候,应该是可以顺顺利利地登月,甚至启动月球基地计划.”

    原时空的历史上,钱学森可是活到了二零零九年,就差两年便是百岁老人了。

    所以他可是非常长寿的老人,怎么可能看不到登月呢?

    “借你吉言!”钱学森顿时笑着应了一句。

    孙家栋、潘厚任、王希季、杨嘉墀、陆元九等人都乐了,他们都相对年轻一些,所以没有年龄层面的忧虑。

    至于说陈国华,他是一九四一年出生的,今年也才四十四岁罢了。

    四十四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很颓废了,但对于陈国华来说,他的科研之路,说不准才刚刚开始呢。

    未来还有很多可能,一一去实现就好了。

    回到京城之后,时间已经到十月下旬了。

    十月下旬的京城,秋老虎已经不见了,天气逐渐微凉,如果穿着短袖出门,那就有可能会出现浑身鸡皮疙瘩,甚至是感冒。

    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冷风,尽管只是先遣部队的斥候小兵,但也不容小觑啊。

    “爸,没钱了,打钱!”

    翠花胡同,陈家书房内,陈安这个小儿子,刚把书房门带上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刚才吃晚饭的时候,他就已经说过了,有事儿要汇报。

    陈国华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是伸手要钱。

    “一百万人民币就花光了?”

    “老爸,一百万能有多少呀?您都在外出差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很多前期工作我们都已经完成了”

    小儿子摊了摊手,表情认真地说道:

    “核聚变项目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整个团队都希望能够早点启动,所以我们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很多相关工作,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其他.”

    “爸,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且是大量的人才,还有就是计算机,我知道老爸你们振华研究所有墨子号量子计算机,我们这个项目能不能申请一台呀?”

    问这句话的时候,陈安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

    毕竟量子计算机这东西对于此时的很多科研机构来说,还是很神秘的东西。

    只有那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才有可能申量子计算机,而陈安他负责的这个核聚变项目,其实还在早期,论重要性,确实也很重要。

    但并不是很紧急的项目,排名就没有那么靠前了。

    “可以,我给你们准备五台,够不够?”

    陈国华闻言,直接批了五台给他,结果小家伙却是得寸进尺,再次试探地问道:

    “老爸,那太好了,按理说五台量子计算机应该是够用了,但我觉得十台会更好,因为我们实在太希望能够加快研发速度,不希望拖慢”

    “大家都知道环月轨道空间站计划已经进行了四年,未来对能源的依赖将会更进一步.”

    一直以来,能源这东西都是各国极为追求的经济发展基石,看看石油这东西就知道了。

    中东在过去这些年已经发起了两次石油危机,欧佩克的出现就是石油竞争的产物,但一直都被七姐妹压制着。

    饶是如此,第二次石油危机直到现在都还没结束战争,甚至可以说中东那边的战争养活了很多人。

    比如说内地的煤气罐大炮,那可是一直都运输到那边呢,成为当地战场上的主要武器之一。

    华盛顿和莫斯科两边都十分无语,内地这家伙实在不讲武德!

    如果不是他们两家已经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前,便已经出售了上千亿美金的武器,可谓是赚到了最丰厚的那一部分利润。

    否则的话,后面这些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就算能够顺利地发往中东那边,也会被华盛顿和莫斯科威胁当地,不允许采购这些武器的。

    现如今的事实,那就是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已经让内地赚了上千亿美金还要多。

    然而,即便如此,宋序言、王定佐他们都已经看不上这部分利润了。

    为什么?

    因为陈国华亲自制定的赚钱计划,连续几年时间内,已经赚了将近万亿美金。

    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还会有持续的收入。

    按照计划总计,这些收入加一起,很大概率可以超过万亿美金。

    那可是万亿美金啊,一九八五年的东京全年国民生产总值是三点九万亿美金,也就是说,陈国华的计划能够赚到东京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的利润。

    绝对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然而在这些经济利润当中,依然透露出了能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虽说现如今也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技术手段,但是这些能源的技术限制和本身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

    相比较而言,可控核聚变这东西才是未来的能源,是国之基石一样的存在。

    既然它有如此的重要性,那么上面更加重视这个项目,并不为过。

    甚至可以说,将这个项目的优先级提升到跟环月轨道空间站等几个项目同级别,也不是不可以。

    听到小儿子的话,陈国华顿时乐了。

    “行吧,那就按照你说的来处理。”

    还准备继续陈述理由的陈安,听到他父亲这句话,顿时错愕了好一会儿,旋即大喜地上前,一把抱住他父亲。

    “谢谢老爸,我爱死你了,你真是太帅了!”

    他激动不已,有些语无伦次了。

    从一开始,这个核聚变项目似乎就不怎么受到重视,甚至之前拿出来一百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在陈安看来,都跟打发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直到这一刻,他父亲居然同意了他的请求,那么一切都将会变得很不一样了。

    “好了好了,别跟没长大似的.”

    被自己儿子抱着,陈国华还是挺高兴的。

    孩子们长大了之后,一个个都不乐意跟父母亲近了,特别是陈国华自己,感觉陈伟他们都更愿意亲近他们母亲,跟他说话的时候,都一直透着尊敬,少了亲近。

    这次聊天之后,陈安的心情变美了不少,一直都是笑呵呵的模样。

    核聚变项目计划再次扩张,宋序言看到项目资金一下子飙升到了五亿人民币,并且还使用了十台量子计算机,顿时惊讶不已。

    在这个时期,启动这样的项目,并且还不是振华研究所领头,属实是有些奇怪。

    “老陈,你放心你小儿子直接领导这个项目吗?”

    振华研究所,主任办公室内,宋序言看着陈国华,笑着问道。

    一九六六年出生的陈安,今年也才十九岁,不可谓不年轻。

    虽说陈国华当年,在十九岁的时候,也已经参与建立振华研究所,并成为振华研究所的主任,同样是十分年轻。

    可核聚变项目终究不同。

    被誉为人类能源的终极梦想,可控核聚变能够利用氢等氢元素的核反应,模拟太阳的能量释放过程,产生巨大的清洁能源。

    并且可控核聚变的优势是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安全可靠,也是目前认为最有希望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技术之一。

    除了这些发展前景之外,还有就是可控核聚变被称之为‘造太阳’的过程。

    这样的一个项目,那可是非常非常重要,且相对危险一些。

    如此充满技术含量的一个项目,在宋序言看来,应该由陈国华亲自挂帅领导才是最合适的,也只有他才能够降服项目里的其他技术大佬。

    “为什么不放心?”

    陈国华反问道: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他自己发表论文,他自己亲自把科研团队给建立起来的.”

    “老宋,这个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我们已经老了,不要用过去的目光来看待新世界.”

    “而且你可能还没发现,振华研究所一直都在使用年轻的科研人员,很多科研项目的领导层位置,他们的平均年龄都不会超过三十岁.”

    “如果你去大西北发射中心那边,你估计会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这一点.”

    “像我这样的科研人员,其实很大一部分都已经退居二线,只是参与指导的工作罢了.”

    宋序言张了张嘴巴,半晌都没有说话。

    因为陈国华说得很对,未来终究是年轻人的,肯定需要把机会留给他们。

    并且振华研究所一直都在践行这一点,因此很多年轻人在进入振华研究所之后,并不会出现什么怀才不遇的事儿。

    只因为振华研究所很乐意让年轻人去试错、闯荡,但机会并不会太多,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必然的规则。

    过了一会儿,宋序言这才开口道:

    “可是这个项目需要克服极高的温度、压力、磁场等技术难关,需要长期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你就不怕你小儿子这辈子就沉在这个项目里面了么?”

    陈国华闻言,摇摇头:

    “我不会担心未来的事情,就好像我们的南天门空间站跟环月轨道空间站一样,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确定我们一定成功么?”

    “不一定,但我们还不是”

    “再说了,如果他真的愿意沉下心来,在这条路上努力钻研,我相信他肯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其实不管是大儿子陈伟还是小儿子陈安,亦或者陈思和陈曦两个女儿,他们四兄弟姐妹从小到大都算是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

    如果陈伟和陈思他们两兄妹在两年前,前往华沙参加那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那次也算是挫折的话,那么确实也让他们成长了一些。

    因此,如果现在这个可控核聚变项目能够让陈安这个小家伙遭遇点挫折,陈国华还是很乐意看到的。

    当然,如果没有遇到什么挫折的话,顺顺利利地有很多的技术突破,那就更完美了。

    总之,不管怎样,陈国华都是不亏的。

    别说是五亿人民币,就算是十亿、一百亿人民币亏损掉了,陈国华也不会皱眉。

    只要结果是好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宋序言没有再说什么,两人也不再聊这件事了。

    “科兴公司的键盘智能机现在已经卖疯了,被迫出现了饥饿营销”

    听着宋序言感慨万千的话,陈国华轻笑着点点头。

    前者在华润公司待过十二年,对于饥饿营销这四个字并不陌生。

    原本是主动的饥饿营销,现如今却是被迫的饥饿营销。

    并不是说被动的饥饿营销就不好,而是相对来说,差了很多。

    为什么呢?

    被动的饥饿营销,那是因为产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每耽搁一分钟,那都是损失啊。

    尽管饥饿营销对于宣传而言,那就是大好事儿,但也不尽然。

    毕竟所有的营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收数据。

    只有营收数据上来了,才是最好的。

    “这不是挺好的嘛,呵呵!”陈国华笑着点头,接着询问了一下现如今的具体营收数据。

    内地这边就不说了,价格还是太贵了,整体市场潜力并不大。

    反倒是全球市场,尽管现如今因为广场协议的关系,东京和联邦德国算是正在经历金融寒冬。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并不是重点。

    何况,很多人透过东京房地产也赚到了不少钱,在房地产泡沫没有被戳破之前,大家都还是很有钱的。

    也因此,东京这边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不仅没有缩水,反而是往上涨了不少。

    涨幅的这部分,几乎可以说是科兴的键盘智能机。

    除了东京市场之外,欧美市场跟往年相比也增长了不少,比较让人意外的是莫斯科市场。

    莫斯科市场是相对来说比较难搞的一个市场。

    但这么些年下来,也已经渗透了上千家白手套企业。

    这些白手套企业都已经形成了特定惯例,已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华润公司、苹果公司、科兴公司的产品摆在莫斯科商场里售卖了。

    键盘智能机是时代潮流,是最新的科技创新产品。

    如此优秀的产品,莫斯科那边的官员只要不傻,就不会禁止。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禁止,除非是谢尔盖耶维奇亲自下令,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呢?

    自从勃列日涅夫离世之后,整个莫斯科可谓是经历了好几番动荡波折,比如十分短命的弗拉基米罗维奇和乌斯季诺维奇这两人。

    他们两人在任时间并不长,都是一两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就被赶了下来。

    现如今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谢尔盖耶维奇,此君上台之后,更是忙着巩固权力和地位,并没有太多时间来顾及其他。

    只有等他搞掂这些事儿之后,才会腾出手来搞经济改革的事儿。

    毕竟东方那边都已经搞改开了,而且还搞得有声有色的,所以他也想学一学。

    科兴公司的键盘智能机进入莫斯科市场之后,很快就受到了追捧。

    这种追捧体现在销量上面,那就是十月份这个月,直接突破了七百万台。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飙升,目前要看内地这边什么时候供应更多的货了。

    陈国华听到这里,也是面露惊讶的表情。

    仅仅只是一个莫斯科市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卖出去七百万台键盘智能机,不得不说这真是太疯狂了。

    键盘智能机在国外售价是九九九美金到一二九九美金,按照平均一千一百美金来计算,七百万台机子那就是七十七亿美金的营收。

    一个月,就从莫斯科这边赚走了七十七亿美金的营收,陈国华当然还是很吃惊的。

    吃惊之余,剩下的全是开心了。

    科兴公司赚大钱了,对于内地经济来说,那就是大好事儿。

    只不过,现如今的全球市场,美元持续下跌,外贸波动很大。

    陈国华当然不会去管这些事儿,亏损肯定是有的,但无关大局。

    何况,陈国华早早布局了全球金融市场,这部分损失,真的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时间飞逝,转眼进入了冬季。

    京城已经下雪了,昨天还只是觉得冷,今天却是银装素裹,整座城市都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一脚踩下去,积雪没过脚跟,足见昨晚的大雪到底有多大了。

    雨雪天气,小学停课,不需要上学。

    收到通知的陈策,那可是原地打滚,直接又跑回床上睡觉去了。

    家里有空调和地暖,整个四合院都不会觉得冷。

    所以小家伙不管是睡地板还是床上,其实都没差。

    而陈齐和陈忠守这两个小家伙,也跟着咿呀咿呀地闹腾了起来。

    看着三个小家伙在床上闹腾,陈国华和蔼地笑了一下,接着起身出门去了。

    “注意保暖啊,不要冻感冒了。”

    身后传来了于沫离的声音,陈国华挥手摇了摇,转身没入大雪中。

    即便是清晨,也还下着大雪,陈国华也必须出门去上班。

    小屁孩可以不用去上课,但大人不可以不去上班啊。

    何况最近这段时间,振华研究所的项目并不少,大部分都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陈国华如果不出现的话,很多项目都无法推动。

    汽车进入振华研究所五道口总部这边,下车之后,陈国华就钻进了旁边的办公楼,直接进入电梯。

    电梯是往下的,直通地下的站台,这里有直通百望山的地铁。

    这个地铁也是唯一的,并不会跟京城地铁有任何的连通,因为这是秘密项目,不可能让外界知道。

    地铁时速很快,达到了两百公里每小时。

    五道口跟百望山之间的距离很短,因此陈国华并没有在地铁上待多久,很快就来到了百望山这边。

    跟几年前相比,此时的百望山早已经大变样了。

    整个山体内部,都已经被挖空,然后被修建成了钢筋水泥大厦一样的现代化办公楼。

    只不过这样的办公楼,它是被镶嵌在大山内,深入地下的空间罢了。

    陈国华来到这里,很快就来到了他要前往的科研项目小组。

    振华研究所是一九六零年一月份成立的,到现如今已经有二十五年的时间了,如此漫长的时间,让它从当初仅仅只是一个五道口和香饵胡同这两个办公场地的小研究所,裂变成了现如今的庞然大物。

    仅仅只是五道口这个地方,就跟二十五年前扩大了将近十倍还要多。

    香饵胡同也从之前的三进四合院变成了五个三进四合院和四个二进四合院组成的大四合院群体了。

    更不要说百望山这个刚投入使用没几年的办公场地,它的庞大更是无与伦比的。

    今天陈国华来这里,主要是解决高铁项目的一些细分技术项目的技术问题,还有量子计算机项目等其他几个项目的技术问题。

    先说高铁项目,这个项目从一九八零年开始,便已经启动了一个从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

    截至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但是想要彻底完工,还需要时间。

    更需要技术!

    按照原本的计划,那么这条铁路线上行驶的高铁,行驶速度应该是三百五十公里左右。

    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铁行驶速度,已经跟后世相差无几了。

    在这方面的技术上面,陈国华早已经拿出来了。

    要知道,早在一九六七年三月份,陈国华就已经在领导们的首肯下,成立了一个高铁项目。

    当时是京城到津城的高铁,并且时速是一百八十公里到两百公里之间。

    十八年前就已经启动了这样的项目,到现如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已经差不多到位的情况下,陈国华怎么可能不直接一步到位呢?

    然而,陈国华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即便有他这样的亚马逊蝴蝶,有些事情还真就没办法煽动得了。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想要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哪有那么简单呀?

    何况,在高端人才领域,有些时候是非常奇缺,有些时候就还好。

    毕竟全行业人才也不可能全都有吧?

    就好像考古学、听力学、博物馆学、哲学、古生物专业等相关冷门专业,这些方面的本科人才还好,如果是硕士或者博士,那真的是极度匮乏了。

    不是每年都能够招到学生,它是有可能十几二十年都未必有学生愿意报名这个专业的博士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国华才不得不亲自出手。

    高铁项目终究还是非常前沿的科技,专业人才的匮乏,需要时间的沉淀,很难一步到位。

    什么高级监控与通信、自动化技术、高精度导航技术、制动系统等相关技术,就不说了,就说防火、防爆、紧急停车和紧急疏散系统所延伸的安全技术,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