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石破天惊!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最新网址:www.xs</p>一九八六年如期而至,并没有因为南部非洲那边的炮火连天,而有所延迟。

    陈国华在家休了一天假,跟陈策他们几个小孙子,好好地玩了一整天。

    放松了心情之后,他才回归正常的上班节奏。

    三峡大坝水电站项目已经完全启动了,迁移工作已经开始了,这些事儿,陈国华还是从新闻这边了解到的。

    等到三峡大坝水电站蓄水发电的时候,恐怕还要好些年。

    跟这个水电站一起的项目,其实还有西电东送、西水东调等工程项目也陆陆续续提了出来。

    所以,在元旦之后,陈国华的正常工作之余,也需要参与这些会议。

    在南部非洲那边的金矿还没出现结果的时候,陈国华已经坐上了前往京城高铁站的汽车,准备参加这一次的高铁测试工作。

    汽车来到高铁站的时候,这里已经到了不少人。

    由于这是全球境内首条时速超过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首次全程测试,所以它注定备受关注。

    人民报、青年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官媒全都齐聚一堂,外媒的话就仅仅只是出现了苹果新闻、大公报等部份媒体。

    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报纸并没有出现。

    “老陈你来了,就等你了”宋序言他们已经在现场了,看到陈国华出现之后顿时眼前一亮。

    作为高铁项目的最高发起人,也是技术提供者,更是国内科学界第一人,陈国华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boss,有这样的牌面很正常。

    “我说老宋你们来的太快了吧?现在也才八点五十分,距离九点,还有十分钟呢你们太拼了.”

    陈国华苦笑地摇摇头,他紧赶慢赶,都提前了十分钟时间到达现场,没想到宋序言他们来得更早。

    真卷!

    自从宋序言接替张继汉的职位之后,就从来没有让陈国华担心过。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基本上都以陈国华的意见为准。

    但也因为他的这种做法,让陈国华做事顺心如意的同时,很多事情都是顺风顺水。

    一九八一年十月之后,张继汉便退休了。

    从这一年开始,陈国华主持的桩桩件件,就没有一件事儿让人失望过。

    算起来,陈国华跟宋序言的配合确实比之前的张继汉,亦或者是邱宗岳,都要更顺。

    现在宋序言已经五十九岁了,按照他这个年龄,还能跟陈国华搭档好些年呢。

    “高铁项目最重要也是最关键,而且这个项目现在可是全球瞩目,毕竟这是全球第一条时速高达三百五十公里的铁路”

    宋序言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们拼不拼的,并不算什么,主要是老陈你们这些科研人员都这么拼,如果我们还在拖你们后腿”

    后面的话,宋序言没有继续往下说,他相信陈国华应该明白,并不需要明说了。

    简单闲扯几句,高铁项目的测试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陈国华亲自坐上这辆列车,宋序言他们也跟着坐了上来。

    由于这一次的测试非常重要,所以全程都被监控着。

    并不仅仅只是从京城高铁站出发的几十公里内,都有士兵严格监控,还有天上的卫星,时刻盯着这条高铁线路的情况。

    跟后世时空的高铁一样,铁路两旁都会修建起围栏等设施,甚至是直接上高架桥。

    除了这些物理设施之外,还有就是每隔五十公里左右都会建立巡警等,以及每段距离内会设有警报器等等。

    以及铁路两旁那现代化的高新科技巡逻,在这样的情况下,路人、动物等都不可能进入铁路内。

    最后一点,那就是沿着高铁两旁的城镇居民、村民等进行宣讲教育,这件事可是从当初修建高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高铁自身的运行安全,还有就是居民的安全。

    从这些方面出发来确保大家的安全。

    超现代化的火车头,充满了未来科技感,让人忍不住惊叹。

    人民报等官媒的记者们,目送着陈国华他们上了火车,手里的长枪短炮就没有停下来过,闪光灯不停地亮起,又是拍照又是录像。

    这就是内地的高铁,也是全球第一条高速铁路。

    新闻一旦报道出去,绝对是石破天惊。

    “怕不怕?”

    坐上车的陈国华,选了一个靠窗口的位置,面带微笑地看着对面的宋序言说道。

    “有什么好怕的?”宋序言翻了个白眼,心情很是高兴,并没有什么负面情绪。

    期待了这么多年的高铁,终于要启动了,他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怎么会怕呢?

    更何况,火车从高铁站出发加速离开,最少也要行走好几公里之后,才会加速到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

    陈国华他们目前乘坐的这辆复兴号高铁,从零提速到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目前是需要十二秒左右。

    但今天是测试,所以提速时间层面可以慢慢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点。

    很快,在陈国华他们的期盼下,高铁已经开始提速。

    窗外的风景在快速往后倒,火车在铁路上疾驰。

    背后超过十万相关技术员在关注着这辆火车的情况,他们在忙碌着,记录各项数据。

    卫星导航的小伙伴们,最是忙碌。

    因为他们需要时刻紧盯着陈国华他们这辆高铁火车前方的一切动静。

    特别是那些有小路、暗道横穿高铁的路段,最是小心谨慎了。

    至于说高架桥、隧道这些,他们反倒不是那么担忧。

    当然,他们也是白担忧了,复兴号速度很快,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火车抵达中原省会这边之后,陈国华他们就没有继续后面的行程了。

    即便如此,后面的测试也十分安全,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

    从现在开始,这条高铁线路会进行为期一年的测试,直到一年后的试运营。

    测试任务并不简单,因为整个测试工作会模拟正常火车运营,并且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需要确保安全。

    陈国华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就是每次考试都要考一百分满分的口头禅,也是始终贯穿整个高铁项目组。

    目送陈国华他们下车之后,作为高铁项目组成员之一的王学国,心中激动不已。

    他还记得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陈国华在哈工大跟他提及过高铁这件事。

    二十七年的时间,如今这个梦想也终于快要实现了。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陈国华到底付出了什么,王学国并不是很清楚,但他自己非常清楚他付出了什么。

    从哈工大开始,他当时都快要放弃了,是陈国华建议他好好学习铁路建设。

    大学毕业之后,也是听从陈国华的建议,先是在振华研究所实习,接着才去了京城铁路局这个单位。

    然后他在这个单位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负责起了高铁项目京城路段的建设项目,是负责人之一。

    尽管刚才的一路上,陈国华并没有跟他聊天,但是看着复兴号跑出三百五十公里以上的时速,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九八六年年初,复兴号高铁正式进入通车测试阶段,明年将会进入试运营阶段。

    人民报等报纸报道了这则新闻,大公报、苹果新闻等也都报道了这件事。

    苹果新闻可是北美互联网巨头苹果公司旗下的新闻业务板块,这个新闻网站有拿到了第一手的资料,足可见它本身的资本有多么强大了。

    全美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全都以为看错了。

    “上帝,这怎么可能呢?时速三百五十公里?”

    北美网民们不敢置信,但新闻报道还附上了视频报道,这种时速,画面都模糊了。

    并且这可是十分钟的视频,并不短,也记录了当下内地的一些情况。

    如此画面一出现,看完视频的网民们,全都沉默了。

    沉默之后就是大爆发:这不可能!法克!

    “明年内地高铁将会进行试运营,如果有想要去东方旅游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前往体验一下.”

    神秘东方巨龙要崛起了!

    且不说普通网民如何破防,纽约这边,已经被最近寻找‘强大资本’这件事折磨得几乎崩溃的兰尼斯特摩根,看到这则新闻之后,顿时震惊了。

    “法克,东方怎么可能真的实现了这样的高速铁路?”

    以前,兰尼斯特摩根就已经看到过相关的新闻报道,但当时并没有当一回事儿。

    然而现在不当一回事可不行啊。

    这个东方太可怕了!

    作为大资本,兰尼斯特摩根并不是无知的人,他当然知道时速三百五十公里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如今跑得最快的汽车也就是法拉利,极限速度为两百一十七英里每小时,也就是时速三百五十公里左右。

    但跑车的极限速度也仅仅只是极限速度罢了,火车的话根本跑不了这样的速度。

    而苹果新闻报道的是一条贯穿东方大陆南北的京城和白云城这两座大城市,长达两千一百公里出头的高速铁路。

    如此便意味着,在不考虑中间车站停靠的时间,从京城到白云城的时间仅为六个小时罢了。

    六个小时啊,仅仅只是六个小时,多么恐怖。

    在如此快速的运输系统下,对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没人知道。

    反正在如此快的速度之下,兰尼斯特摩根只是简单想一想,都头皮发麻了。

    半天之后,冯德莱安等几人来到了一栋别墅房间里,众人聚一起,又商量了起来。

    “大家都看到了新闻吧?东方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太可怕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刚落座,兰尼斯特摩根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

    简单来说,他眼馋了。

    其实摩根家族最强的地方是在金融,当年他们家族崛起的时候,就是靠着跟随罗斯柴尔德家族搞金融。

    特别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没有顺利进入北美市场,让摩根家族捡了个大便宜。

    但是,最近这些年,摩根家族可不太行,更准确来说,他兰尼斯特摩根的财富缩水严重。

    也因此,只要看到有什么发财的机会,他都会两眼冒光。

    高铁的速度那么快,如果说他不喜欢,他看不出是财运的话,那他也就白活这么些年了。

    “先别说高铁吧,还是聊一聊南部非洲那边,你们扶持的代理,进展如何?”

    罗纳德劳伦斯对高铁并不感兴趣,因为这里面涉及的投资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盈利会很漫长,对于他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家伙来说,十分不友善。

    但是他对南部非洲那边的黄金,就非常感兴趣了。

    “怎么了?难道你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了么?”

    冯德莱安闻言,眼神一凝,笑着问道。

    兰德中央金矿总共有二十七位股东,但是很明显,现如今他们全都成了惊慌之鸟。

    罗伯特兰辛这位持有百分之八股份的大股东已经被干掉了,股份落入了一家名为塞神木的企业。

    这家企业一听就知道是来自东京的企业。

    东京企业那么牛逼,也是让很多人意外。

    而塞神木这家企业的成功,除了更加刺激其他代理之外,也让其他二十六位股东更加害怕。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先后又有好几个股东被干掉了。

    整个南部非洲已经成为了巨大的战场,具体来了多少支队伍,没人知道。

    但爆发的抢劫等案件,却是超过了十万件,几乎可以说是南部非洲最为黑暗恐怖的时间。

    没人胆敢随便在晚上出门。

    就算是白天也要小心谨慎。

    兰尼斯特摩根翻了个白眼,他是明白人,南部非洲那边确实是一个大金矿,但盯着的人太多了。

    就算花费大力气拿下来了,也未必能够守得住。

    因为总有人不愿意停战啊。

    高铁项目这件事,还是兰尼斯特摩根跟格因哈特、冯德莱安、汉普里马瑟等人联合起来,准备一起开发这个项目。

    其实,跟库恩洛布财团合作才是最好的,毕竟这个财团名下有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等五家大铁路公司。

    然而这几家铁路公司,在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被布伦达梅隆、兰尼斯特摩根他们联合起来,击溃了三家。

    几乎可说是崩断了库恩洛布财团的最重要资产了。

    这家沦为二线财团的北美财团,跟摩根家族、梅隆家族这些顶级财团势如水火,怎么可能会合作呢?

    没有几十年的时间,这个仇恨是很难翻篇的。

    兰尼斯特摩根想要玩高铁项目,自然需要派人前往东方寻求合作。

    京城,两架私人飞机安全降落在刚落成的京城新机场,是新机场建成之后,降落的第一和第二架私人飞机。

    两架私人飞机降落之后,并没有去看什么景色,而是直奔办公室,寻求合作。

    两天之后,宋序言这才来到振华研究所,陈国华也才知道兰尼斯特摩根他们这些人的具体想法。

    “老陈,这个项目,可以干么?”

    “可以啊,不过,我觉得他们肯定搞不起来,因为他们并没有我们的强大电力系统支援,他们的电力公司遍布整个北美大陆,却全都是私人企业.”

    陈国华直接摇头,接着说道:

    “如果他们只是需要高铁技术,没有问题的,可以卖给他们,核心技术层面,他们根本搞不懂,加上电力系统这些”

    “相比合作这些项目,还不如合作其他项目呢。”

    对于兰尼斯特摩根他们的合作,陈国华不仅看不上,并且也不看好。

    主要是他们的尿性,实在是让他难以相信。

    从当初陈国华坚持要搞白手套企业开始,就足以说明了很多问题。

    资本的劣根性就在这里,而且北美本身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们要是能够干成大事儿,那就奇怪了。

    见陈国华这么说,宋序言也只好闭嘴了。

    “我们内地本身就有很多很好的项目,他们想要投资的话,我觉得老宋你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下嘛,比如酒店、旅游、制造业等等”

    高铁项目是不要想了,但如果他们乐意在内地这边落地投资一些项目的话,倒是没有多大问题。

    同时,内地这边也可以在北美那边投资一些项目嘛。

    总之,要有对等的企业投资才行,否则的话,双方的合作基础就十分脆弱。

    兰尼斯特他们得知回复之后,还是挺失望的,这也太防备着他们了吧?

    按理说,应该是他们北美这边防着他们东方才对,现在好像搞反了吧?

    不管如何,合作是肯定的,但具体是什么行业,就需要磋商了。

    就在一九八六年春节到来的时候,科兴公司的出货量已经突破了新纪录。

    键盘智能机而已,居然卖得这么好,说实话,在看到具体数据之后,陈国华都被惊住了。

    “老陈,你不会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吧?”宋序言看到陈国华的表情时,惊讶到张大了嘴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