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三十多亿美金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最新网址:www.xs</p>东京,银座,整个东京最繁华的地方。

    今天的银座跟以前不太一样,似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房贷利率的上调,导致放假已经开始有了其他意外。

    房价很大概率要下跌。

    以前银座的房子很好卖,随随便便挂出去,就算价格再贵,都有人买。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根本没有人来询价了。

    竹内修井、住友彦一、三菱稻田等人已经回到了东京,他们就跟加州财团合作的事儿跟财团主事人做详细的汇报。

    大致汇报在之前就已经做过了,毕竟他们的决定还需要东京本土总部这边的真正主事人点头才行。

    等汇报完毕之后,六大财阀主事人集体沉默了。

    他们可以喊一句八嘎呀路,鹰酱欺人太甚,但有用么?

    在场的众人,全都是整个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他们对于利益交换的事儿,简直不要太清楚。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赢家通吃,输家要赔钱,这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无法改变。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躺平享受好了。

    然而,即便是内心很清楚这些,可作为顶级猎食者,谁又甘心这样呢?

    所以,沉默才是他们最好的伪装,也是他们最后的体面。

    “那就这样吧,做好准备,按照既定计划的日子开始执行吧。”

    最后的最后,还是三井财团的主事人,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头,名叫三井梅西一槌定音,算是把这件事给彻底定了下来。

    当东京这边已经彻底决定之后,京城这边,陈国华他们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所有的白手套企业,包括纽约、伦敦、花园城市、东京、港岛等地方,全都蓄势待发。

    只因为这个代号名为猎鬼的计划,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定下来了,然后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就已经执行过一次名为掠鬼的计划。

    掠鬼、墟鬼、猎鬼等几个不同的计划,无一不是指向一个目标:东京!

    既然是要猎杀东京,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洗劫这地方了。

    在命令下达,大部分白手套企业紧盯东京这边的时候,莫斯科这边,谢尔盖耶维奇已经快要疯掉了。

    甚至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内,此时的谢尔盖耶维奇整个人都瘦了好几圈,头上的白发更加稀疏了。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分裂对他们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

    咆哮声响彻在整个办公室内,只不过隔音效果太好了,外面的守卫听不到。

    但此时办公室内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开口说话。

    一九九零年年底,越是临近一九九一年,整个莫斯科上空的乌云就黑得发紫。

    让谢尔盖耶维奇如此发狂的事情,便是已经有人提议要脱离莫斯科,独立成国。

    可即便如此,谢尔盖耶维奇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他愤怒,甚至想要动手。

    然而实际上呢?

    就算没有曾经的对手尼古拉耶维奇这个人,谢尔盖耶维奇自己本身的失败举措,更是加速让莫斯科步入深渊。

    先不提尼古拉耶维奇这个人,就说谢尔盖耶维奇自己掌控整个克里姆林宫之后,是如何做的。

    首先,谢尔盖耶维奇这个人在掌控克里姆林宫之前,长期从事跟农业有关的工作。

    当时是乌斯季诺维奇在一九八五年三月去世,然后就是谢尔盖耶维奇成为了新一任班长,那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样的一个年轻有为的人会让莫斯科走出低谷,结果没人想到他会把莫斯科带向深渊。

    在一九八五年四月份,谢尔盖耶维奇提出了一份名为加速战略的经济改革方案。

    这蠢蠢就是模仿东方的改开政策,并且这份加速战略,更加激进、狂飙、凶猛。

    从加速战略里的加速这两个字,就能够看出来,这份改革计划并不简单。

    可惜,谢尔盖耶维奇对莫斯科的经济状况‘一无所知’。

    简单来说,谢尔盖耶维奇就是要让莫斯科重新回到原来已经被证明了有严重问题的计划经济和偏重重工业的老路上。

    短短两年时间,让莫斯科的经济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加速战略,东方这边的产品,在莫斯科卖得更好。

    因为莫斯科又再次回到原来的老路子上,更加偏重重工业,对其他轻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几乎没有。

    而内地从一九七八年的改开之后,制造业一天一个样。

    不提本来就堪称举世无双的电子科技产品了,就算是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的制造业产品,那也是领先全球的。

    为什么呢?

    只因为东方那边有十亿人口,加上陈国华这只亚马逊蝴蝶,所以无论是什么产品,制造业的技术必须足够优秀,才能够杀出重围。

    否则的话,只能是泯然众人矣。

    而能够被选上,成为出口产品的东方制造,必然是优中选优的呀。

    这种东方制造并不仅仅只是产品质量过硬,而且性价比更是强得离谱。

    成本很低的东方制造,就算出海了,价格也不会很贵。

    在保证相对充足的利润前提下,价格对外国同类型产品,绝对是降维打击。

    更别说整个莫斯科,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对手,甚至可以嚣张地说,竞争对手还是来自东方的同行冤家。

    很简单,类似康巴洛夫这样的莫斯科贵族,张青山、赵尊民、马寿昌等人可是有不少这样的朋友。

    或者说,几乎在高位上的莫斯科贵族,都是张青山他们的朋友。

    有这样的关系在,那么能够进入到莫斯科市场的‘外国企业’,当然不多。

    要知道,赵尊民他们这些人在莫斯科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莫斯科贵族,还是在赵尊民他们的扶持之下,才走到如今的位置。

    所以,整个莫斯科经济都是处在虚假繁荣当中,问题也因为谢尔盖耶维奇的加速战略而变得愈发突出,矛盾也更加明显。

    两年后,也就一九八七年的时候,谢尔盖耶维奇有进行了一次努力,那就是加强企业自主权。

    这一次的改革倒是稍微有了点成效。

    只不过,整个莫斯科的轻工业半死不活,农业更是完全没有救了,因为救不回来了。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谢尔盖耶维奇这一次的努力,当中提及了强调利润这一点,让一部分人感到不安。

    为什么呢?

    因为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经济调整当中,不仅让莫斯科变得更加糟糕,并且他转身就去搞其他了。

    这就是他把莫斯科推向深渊的第二点了,那就是学习西方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革。

    影响到谢尔盖耶维奇作出如此改革的人叫雅夫科列夫,这是一位被华盛顿发展而来的间谍。

    陈国华是知道雅夫科列夫这个人的,但他并没有让赵尊民他们去干预这件事,甚至还尽可能地避免接触到这个人。

    仅仅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密切监视雅夫科列夫这个人。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雅夫科列夫没有被华盛顿发展成为间谍的话,如果雅夫科列夫没有跟谢尔盖耶维奇成为朋友的话,那么莫斯科是否会走向深渊,很难说。

    但是很明显,历史就是这么巧合。

    从枫叶国归来的雅夫科列夫,进入了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向谢尔盖耶维奇提出来的民主化、公开化、多党制和班长制等建议,都被后者奉为圭臬。

    雅夫科列夫开始负责新闻报刊领域,在很短时间内撤换了阿亮的报刊、杂志负责人,换上了支持自由化的人选。

    于是,在自由化人性的主持下,大量歪曲某斯的刊物出现在了莫斯科民众面前。

    普通民众哪里知道背后的真相啊?

    他们本来对莫斯科的未来还充满信心呢,这下子,直接就思维混乱了。

    到了一九九零年的时候,谢尔盖耶维奇彻底废除了书刊审查,很多关于西方的宣传更加猛烈地进入莫斯科民间了。

    总而言之,整个莫斯科就这么乱糟糟的了。

    原本,在雅夫科列夫提议下,谢尔盖耶维奇已经把很多权力都下放给了加盟国。

    本来谢尔盖耶维奇还以为这样的情况,绝对会超越鹰酱的联邦。

    结果现实却是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今天居然有人跟他提出要分离。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换句话说,他如此频繁地折腾莫斯科,弄出来了那么多的改革,结果还是低估了人心二字。

    另一方面,尼古拉耶维奇这个人,最近也不老实,谢尔盖耶维奇却顾不上那么多了,先摆平目前的危机再说。

    否则的话,连锁反应之下,只怕莫斯科在下一刻就会分崩离析。

    “怎么样?这一批次的物资,还算不错吧?”

    就在谢尔盖耶维奇在克里姆林宫大发雷霆的时候,赵尊民几人出现在了涅瓦河口三角洲的圣彼得堡这座城市郊区的一家重工业工厂车间里。

    此时此刻,为赵尊民他们介绍这些物资的人是这家工厂的车间主任伊万诺夫。

    伊万诺夫前面还有一位大人物,那便是圣彼得堡的三把手科兹洛夫。

    这一次,可不是赵尊民他们主动联系的,而是科兹洛夫这人应该是看出了什么,所以急忙要将手中的权力套现。

    没错,他也想要逃离莫斯科。

    聚在莫斯科上空的乌云,早已经黑得发紫了。

    如果不及时逃离的话,只怕真的要完。

    作为莫斯科贵族的资深成员之一,科兹洛夫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一点,莫斯科就算不完,一旦发生意外,他也要完。

    与其在圣彼得堡这边惶惶不可终日,还不如去国外逍遥法外呢。

    反正他在过去这些年,已经赚了超过三十亿美金,全都已经转移到了国外。

    他的子女已经在国外置办了不少资产,以他子女在国外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加上现如今手头上的这三十多亿美金,足够让他们一家好几辈子都不用工作了。

    因此,在离开莫斯科之前,科兹洛夫准备干一票大的。

    于是他主动联系了赵尊民等人,开始大肆利用手中的权力,卖掉一些‘破产老厂’。

    好家伙,赵尊民他们检查完之后,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眼前这家厂子,是给部队军工企业供应战斗机重要零部件的大型工厂,全都是特别先进的重工业制造设备。

    几乎可以说是完完整整的一整套制造设备,运回内地之后,只需要招聘到熟练的技术工人,就可以开始进行生产了。

    完全不耽搁!

    倒吸一口凉气之余,赵尊民他们也忍不住心底发寒。

    莫斯科这个地方,真的是已经腐朽了根子上,彻底烂掉了。

    看似还强大无匹的莫斯科,实际上已经日暮西山,甚至可以说距离毁灭已经没有多远了。

    “满意,我们当然满意,不过.”赵尊民笑容满面,科兹洛夫闻言却是皱眉了。

    伊万诺夫闻言,当即便应声道:

    “不过什么?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么?”

    “不不不,我们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我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够赚更多的钱嘛.”

    赵尊民当即便表示,如果能够招募到更多技术熟练的工程师,那么更好,而且每招募到一名工程师,他们就支付十五万卢布。

    十五万卢布还是可以兑换成美金的。

    嘶!

    这笔中介费,顿时让伊万诺夫睁大了眼眸,便是有着三十多亿美金的科兹洛夫也是一阵火热。

    当然,能不能赚到这笔钱,很难说。

    反正对于科兹洛夫来说,还是卖资产来钱更快。

    所以招人这件事可以直接丢给伊万诺夫,而科兹洛夫已经带着赵尊民他们去其他工厂了。

    一家工厂,科兹洛夫就能够拿到一千万到五千万美金不等。

    如此赚钱的生意,他要是不做的话,那简直太对不起自己手中的权力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科兹洛夫就赚了超过五亿美金。

    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么贪婪了。

    也可以看出来,他在圣彼得堡这地方到底经营了多久。

    拿到钱之后,科兹洛夫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莫斯科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