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两军战场对峙中

作品:《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最新网址:www.xs</p>当岳飞率领的大宋精锐骑兵抵达兴庆城时,城门外早已人头攒动。兴庆的百姓们听闻大宋的名将岳飞亲率大军前来,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位传奇将军的风采。

    “岳飞将军来了!大宋的军队来了!”人群中传来激动的呼喊声。

    顺王李乾顺率领着兴庆的官员和贵族,亲自迎接到来的大军。他们身着盛装,面带微笑,眼中却难掩一丝忧虑。毕竟,大辽的威胁如影随形,如今大宋军队的到来,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

    “岳飞将军,欢迎来到兴庆。”李乾顺拱手施礼,语气中满是敬意。

    岳飞还礼道:“我奉命前来,愿与大夏子民共同抵御外敌,保卫家园。”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周围百姓的阵阵欢呼。他们知道,有了岳飞的加入,大夏的边境将更加稳固。

    随着大宋朝廷大军的到来,兴庆城内的气氛顿时一变。原本因辽国威胁而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似乎也随之消散了不少。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议论着这次大军的到来将如何改变大夏的命运。

    当日傍晚,岳飞在顺王府中与李乾顺共商军事。两人坐在书房中,地图铺展在桌上,岳飞的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

    “顺王,据我所知,辽国已经集结了十万人马,意图对我们发动攻击。”岳飞沉声说道。

    李乾顺点头:“岳飞将军所言非虚。我们得到的情报也显示,辽国确实在集结重兵。但如今有大宋军队的支持,我相信我们定能击退敌军。”

    岳飞微微一笑:“顺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

    略作休息后,第二日清晨,岳飞便召集将领们商议进兵的谋略。他站在地图前,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

    “诸位,辽国虽然人马众多,但我们有大宋的精锐之师,还有兴庆的英勇将士。此次出战,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敌军要害。”岳飞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众将领齐声应和:“愿随将军征战沙场,誓死保卫大宋!”

    随后,岳飞下令大军在兴庆休息三日。

    三日后,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兵肃州。

    虎思斡耳朵城的皇宫中,气氛显得异常凝重。

    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急匆匆地进入大殿,向着皇位上的辽国皇帝耶律大石躬身奏报:“陛下,据探子回报,岳飞已率大军抵达兴庆城。”

    耶律大石深吸了一口气,环视着朝堂上的群臣,沉声问道:“诸卿,对此有何看法?”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岳飞乃大宋名将,威名远播,其麾下将士骁勇善战。此时我辽国大军正在外征战,国内兵力空虚,不如暂时收回大军,以避其锋芒。”

    另一位年轻将领则慷慨陈词:“陛下,我们不能因为岳飞威名就畏缩不前。正好趁此机会,与岳飞大军决战,一决雌雄!”

    还有一位文臣提议:“陛下,大宋与我辽国今疆土相连,或许可以派遣使节,与大宋朝廷和谈,避免刀兵相向。”

    朝堂上众说纷纭,耶律大石听着群臣的意见,眉头紧锁,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这个决策关乎辽国的未来,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退朝后,耶律大石回到后宫,依然愁眉不展。皇后萧塔不烟看出了他的心事,轻声问道:“陛下,有何烦心事让你如此忧虑?”

    耶律大石叹了口气,将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后。萧塔不烟听后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陛下,我认为我们应当与岳飞大军决战。”

    耶律大石诧异地看着皇后,不解地问:“哦?这是为何?”

    萧塔不烟解释道:“陛下,岳飞虽然威名赫赫,但我辽国将士也并非泛泛之辈。若我们能集结兵力,与岳飞大军决一死战,胜了则可以占据夏国国土,以此为基础东进,打败金国,重夺辽国故土。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耶律大石听后心动不已,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线,仿佛看到了辽国重夺故土的辉煌景象。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皇后说:“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畏惧而退缩。传令下去,集结兵力,准备与岳飞大军决战!”

    岳飞率领的大军终于抵达了肃州。肃州城内,守将和百姓们早已听闻岳飞大军的到来,纷纷出城迎接。岳飞安抚了众人,随即便开始布置城防,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辽国大军。

    与此同时,辽国的十万大军也已抵达距离肃州城百里之外的地方。

    辽军主帅遥望肃州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知道,岳飞是个难缠的对手,但此次他带来的十万大军也非泛泛之辈。

    两军之间,斥候们如同幽灵般在荒野上穿梭,相互刺探军情。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悄悄接近对方的营地,试图捕捉任何有用的信息。

    随着两军斥候的不断交锋和情报的收集,大战的序幕也缓缓拉开。

    肃州城墙,岳飞正负手而立,一身铠甲在灯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这时,一名斥候急匆匆来到身边,“报!辽国主帅萧斡里刺已率领十万大军,现驻扎在肃州城外百里之地。”

    岳飞闻言,双眼微眯,透露出锐利的光芒。他当即下令:“传令全军,即刻出城迎战!”

    众将闻言一惊,有副将忍不住出言询问:“将军,为何不据城而守,反而要出城迎战?这岂不是放弃了城池的天然防线?”

    岳飞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过众将,沉声说道:“守城固然稳妥,但战争之下,城池难免受损,我不忍肃州百姓遭此劫难。更何况,对方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我们主动出击,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众将听后,虽有疑虑,但对岳飞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深信不疑,纷纷领命而去。

    不久后,肃州城外,旌旗飘扬,大军整装待发。岳飞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他深知这一战的重大意义。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如同出笼的猛虎,朝辽国大营的方向汹涌而去。

    大漠之上,黄沙漫天,两军终于在上午十分相聚。百丈之外,辽国大军列阵以待,主帅萧斡里刺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他远远地望着岳飞率领的大军,当看到大宋骑兵不过万余人时,他更是放声大笑:“哈哈哈!岳飞,你就带着这么点骑兵来送死吗?真是天大的笑话!”

    岳飞面色不改,他冷静地观察着对面的辽军阵营,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策马上前几步,大声回应道:“萧斡里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我大宋将士的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