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啥玩意?他……来真的啊!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最新网址:www.xs</p>朱元璋的军户制度,到底好不好。

    说实在的,在前期是确实好。

    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也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意义,

    但是到了后面,军户的问题,就变得极其的严重。

    越来越多的军户没了土地,很多地方卫所,名存实亡。

    根本没有了什么战斗力。

    但是这些军户,却受制于户籍的原故,不能随便离开。

    只能继续在那里呆着。

    再加上朱元璋又弄的军户长官,世袭制的缘故。

    到了后面,卫所那些军人,其实一个个就变成了卫所长官的奴隶。

    许许多多人,生活苦不堪言。

    无数人想要摆脱这个身份,到外面。

    但因为大明有着严格的户籍规定。

    除了少数的人外,大部分的人都根本摆脱不了。

    只能被其牢牢的困住。

    朱元璋这个时候,说出了不费百姓一粒米,而养百万兵这话。

    梅殷是真挺不认同。

    而朱元璋,在听到了自己说出最为得意的地方之后,梅殷那家伙竟是露出了这样的神情。

    还呵呵冷笑出声。

    当真是令他大受刺激!

    心里面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要不是还念着梅殷立下来的诸多功劳,就他这容易上头的性子,他这时候,真想把梅印给狠狠的捶上一顿!

    压着满心的怒火,站在这里看着梅殷。

    想要看梅殷,还它娘的能说出什么屁话来。

    如何狡辩!

    他就不信,他大明施行的军户制度,有那么多不堪!

    梅殷都能怎么污蔑军户制度!

    如今的大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成为军户。

    毕竟对于军队,自己是真的舍得给钱。

    军功这些,给的赏赐也多。

    从来都不吝啬对有功将士的赏赐。

    也严令手下之人,不许贪墨,克扣粮饷。

    军户们的日子,过得是真好。

    关键是还有相应的晋升渠道。

    只要能够立下足够的功劳,那么就绝对不愁没法升迁。

    这是那些寻常百姓,无法享受到的。

    别的不说,只军户的儿女进行嫁娶,特别受欢迎这点儿,就足可以看出自己的军户制度,到底有多好。

    底下的百姓们,眼睛是雪亮的。

    对于这些东西的认知,要比许许多的人更加的到位。

    要是军户不好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人,想要把女儿嫁给军户?

    根本不可能的。

    还有,自己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也并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有着军户制度的存在,有多少百姓都因此而受益!

    军户本身就能够自给自足,还有很多的粮食,可以充做军需。

    大大的减轻了众多百姓的负担。

    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政策!

    结果梅殷这狗东西,却在这里呵呵。

    他呵呵个逑啊呵呵!

    朱元璋这暴脾气,直接就要按捺不住了!

    梅殷看着越来越上头的朱元璋,不仅不觉得恐惧,反而心里面显得比较兴奋了起来。

    好!好!如此就好!

    老朱的怒火,终于要被自己给发动了起来了!

    他越上头越好!

    最好是这会儿,就拎着刀子把自己给砍死!

    “养百万兵,而不费一粒米?

    陛下你说的好听!

    这些都是建立在剥削众多军户的前提之下,所进行的!

    众多的军户,莫非就不是我大明的臣民,就不是大明的百姓?!

    而且,这军户制度不出百年,必然会荒废!

    众多卫所,将会形同虚设!

    卫所里的众多人,也没了战斗力。

    很多人的日子,都苦不堪言。

    别说吃饱穿暖了,就连活着都难!

    很多人过得连奴隶都不如!

    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户去受罪。

    军户简直成为了大明最底层!”

    “放你娘的屁!”

    朱元璋望着梅殷就骂了起来。

    他是真不相信,梅殷所说的这些是真的。

    这就是它娘的,纯粹的一派胡言,胡搅蛮缠!

    大明明明异常重视将士。

    而现在将士的地位,也是真的高。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在今后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

    朱元璋对此,是压根一点都不信。

    只觉得梅殷就是在乱说一气。

    今天这混账东西,要是说不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今天必定让他好看!

    朱元璋拳头,已经是硬了!

    心里面已经在想着,该如何狠狠的教训梅殷,让这狗东西老实一下!

    梅殷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现在,大明军户的日子,过得确实是不错。

    但是不出二十年,必然会有人抛弃军户的身份!”

    梅殷所说的,倒也不是一派胡言。

    而是死谏系统,给他的确切消息。

    还在洪武年间,才不过洪武十几年,大明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地方卫所军户逃亡的事情。

    从朱元璋怒斥西南那边的元朝梁王等人的圣旨里,就能够看得出来。

    说是梁王把大明在那边的一些军户,采用不当的手段给勾引走,弄到了他那边去。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朱元璋的所设定的军户制度,在洪武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若是没有出现问题,军户真的有那般的吸引人,那些军户们也绝对不可能会抛弃这么好的待遇,成为逃户。

    梅殷这话说出来后,朱元璋的神色,就变得更冷了。

    更加觉得梅殷,是在胡说八道。

    这狗东西,怎么还越说越离谱了?

    之前还说百年之后,这会儿直接就说,在自己洪武年间,军户就会出现逃户

    这是放什么狗臭屁?

    军户明明现在还特别的受欢迎!

    梅殷看着朱元璋道:“岳父大人别不相信,也别七个不服,八个不愤。

    军户制度,确实是有很大的问题。

    军户在各方面,待遇确实挺不错。

    但是军户所需要的承担的东西,也太多。

    而且分配也特别的不合理。

    那些军户的土地,耕种之后所获得的收获。

    绝大部分都要收交上去,作为军需储存。

    只有少量的粮食,才会分到各个军户的手里。

    众军户虽然有饭吃。

    但是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关键家里面还要有人上战场,去打仗,去卖命。

    而与此同时,父皇治下的民户,就要舒服的太多。

    不仅仅不用打仗,而且官府还给分有地。

    除了正常的地之外,其余的这些荒地。

    一般只要是谁开垦出来的,就成为了谁的。

    而且开垦出来的田地,在前三年还免税。

    这如何不让那些军户们看着眼馋?

    所以在今后出现逃户,再正常不过!”

    朱元璋在听到了梅殷所说出来的这话后,神情不一致。

    觉得梅殷说的这些,还确实是挺有些道理。

    这样的想法升起之后,朱元璋马上就又把这个念头,给抛到脑后去。

    有个屁的道理!

    这狗东西就是在这胡搅蛮缠!

    “军户在今后,或许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这问题也不大

    就算有些逃户,也仅仅只是少数而已!

    与大局并没有任何的影响!

    更绝对不会出现你所说的那种,军户大量逃亡,许多的军户过得苦不堪言,甚至于成为卫所奴隶这样的事情!”

    朱元璋这话说的斩钉截铁。

    梅殷道:“父皇,你太自信了,只看到了眼前,却看不到以后。

    我刚才所说的,只是军户这种制度,在今后出现的最小的问题。

    还有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父皇根本就没有看到!”

    还有根本性的问题?

    朱元璋闻言微微愣了一下,想不到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哪里。

    梅殷跺了跺脚道:“土地。”

    又是土地?!

    之前梅殷这家伙,和标儿说一些事情时,就提到了土地,

    这怎么现在……又把事情扯到了土地上去?

    朱元璋显得有些呆愣。

    “这土地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军户所拥有的土地是有限的。

    初期之时,军户都拥有着充足的土地。

    那些军户们耕作,产出也挺可观。

    缴纳了各种各样的粮草物资之后,余下就算是没有特别的多。

    但让他们养家糊口,倒也足够。

    但父皇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这些军户们,也是人,会繁衍生息,会娶妻生子。

    一个军户就按照生三个儿子来算。

    到了三代人后,军户将会增加多少?”

    梅殷把一个军户按照生三个儿子来算,并不算夸张。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和后世有着极大的不同。

    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且,也没有相应的规避措施。

    晚间娱乐活动,也非常的匮乏。

    堕胎的办法,也并没有那么多。

    所以一般而言,有孩子的家庭,孩子都特别的。

    一家只有一两个,那都是特别的稀少。

    更多的都是兄弟姐妹五六个,七八个。

    而王朝初年,在经历了乱世之后,在相对平静的环境里,人口都会经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

    “父皇自己算算,过上个二十来年,出生两三代人后,军户的数量会增加多少?

    就算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战死了。

    有的人家成了绝户。

    但整体上而言,人口还会有一个特别大的增长!

    数量绝对比现在翻上一翻都不止!”

    听到梅殷说出这话来,朱元璋仔细的想了想,倒是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

    梅殷这混账玩意,还真没有胡说。

    虽然梅殷这狗东西,说话时的神态语气,特别的讨人厌。

    让人只想砍死他。

    但他说的这个倒是没错。

    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能想出来的事儿。

    他用鼻子哼了一声,发出不情不愿的声音来。

    算是认同了梅殷说的话。

    梅殷道:“生下来的人,每一个都是要吃饭的。

    要有东西来供养。

    而他们绝大部分的生活所需的物资来源,都来自于土地。

    可是他们所拥有的土地这些是有限的。

    这些年来,就算是有一些开荒,有一些军户的土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是和军户人口增加的速度比起来,那是远远不够。

    现在的土地,确实能够让如今的军户,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再经历了几代人之后,人口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增长。

    土地还是那么多,父皇觉得他们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

    还敢说百年之后,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用百年!

    再过二十年,这个问题就必然会变的比较尖锐!”

    梅殷这话说出来之后,原本还无比强硬,觉得梅殷是一派胡言的朱元璋。

    被干的有些沉默了。

    这它娘的……他在之前还真没有算过这个账。

    只觉得军户制度这些特别的好,没有太大的问题。

    在今后就可以继续推行下去。

    可是现在,被梅殷这么一说,却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这好像……好像道理还真它娘的是这个道理

    如此想着,忽的又想起标儿在此之前,与自己说过的一些话——

    就是他昨天,梅殷与标儿说的那些。

    心中一动,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望着梅殷开口道:“不对!你它娘娘的,说的不对?

    这可不仅仅是军户的人口,会有一个很大的增加。

    今后增加的是所有的人口!

    那些百姓们也同意会生养大量的子嗣。

    他们的土地,也同样不会有多少增加。

    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肯定会随着下降。

    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所有人都下降的情况下,那些军户日子,虽然比不上他们的父祖辈。

    可那也能够忍受得下去……

    说出这话后,朱元璋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不少。

    望着梅殷的目光,又一次变冷了。

    这它娘的!

    梅殷这狗屁东西,还想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对着自己可劲的忽悠。

    幸好自己及时反应过来了问题之所在。

    要不然,差点就上这家伙的当了!

    关键是又想到自己此时,用来反驳梅殷的话,还是他之前对自己家标儿说出来的。

    现在自己用他说出来的办法,来对付梅殷。

    这种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这狗东西,就这点水平,还想在这些事情上来对自己进行死谏?

    想多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梅殷点了点头道:“岳父大人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军户地位的下降,远超岳父大人的想象!

    远比那些百姓们日子过得更凄惨,比他们下降的更快。

    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军户本身负担就重。

    更为重要的是,军户门土地,更容易被兼并。

    在今后,众多军户的土地,绝对会被诸多人,通过这样那样的办法来进行吞并。

    尤其是地方上的那些官员士绅,还有其余家里面有门路的人。

    会大规模的侵占军户的田地。

    本身军户的数量,就增加的特别快。

    导致田少。

    又因为有着外人,进行大规模的侵军户的田地。

    而岳父大人,又让地方卫所的长官搞世袭制。

    到了后面,众多普通军户,名为军户,实际上成为了他们的私人奴隶。

    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连许许多多的百姓都比不上。

    就和我之前和父皇所言的那般,又因为军户这个户籍的限制,他们还不能还离不开这里。

    一旦离开那就是犯罪,将要受到极重的惩罚。

    在此等情况之下,你觉得那些军户能过得好吗?

    你觉得那些军户会感念你的恩德?

    怎么可能!

    别做梦了!

    他们只会骂你!

    恨你!

    因为就是你制定了这个政策,并且还要后世的人,一直延续下去,不进行改变,你就是元凶!”

    梅殷的声音,逐渐变得激烈起来。

    语气也同样变得越来越不客气,一副怒气勃发的样子。

    简直看起来,比朱元璋还要愤怒的样子。

    李景隆听到自己二姑父所说的话,又看到了二姑父的状态后,不由的有些懵逼。

    只觉得自己脑子转不过来弯儿。

    什么情况?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怎么……突然之间,二姑父就又变成这个样子?

    之前二姑父的表现,不是故意的吗?

    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引起舅爷的好感。

    名义上是死谏,实际上却是在夸舅爷。

    这怎么……怎么这个时候,又开始来真的了

    这事情,不是这么玩的啊!

    李景隆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的懵!

    在感到懵的同时,心态刚刚放松下来的他,又一次变得紧张起来。

    并做好了事情一旦不对,就飞扑过去,跪在地上保住自己家舅爷大腿的准备。

    朱元璋听了梅殷的话后,直接呸了一口。

    “少在这里危言耸听,胡乱放屁!

    还到了今后,军户的土地,将会被大规模的侵占?

    哪个人不要命了?

    敢去侵占军户的田地?

    不知道那些人手里面,都是握着刀子的吗?

    不知道我大明武将,以及军人地位很高,那些官员们,哪个敢这么做?

    咱一个个都把他们给剥皮揎草了!”

    洪武年间,乃至于后面的永乐年间,大明武将勋贵的地位都很高。

    以至于连带着下面的军户,地位也不算太低。

    但是到了后面就不行了。

    梅殷看着朱元璋道:“岳父大人,你现在可以说这样的话。

    可是到了后来呢?

    勋贵,以及武将们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低。

    这个时候没人敢做,并不代表着今后就没人敢做。

    至于剥皮萱草……这事儿你敢做,后世的那些子孙们敢这么做吗?

    又会为了军户们这么做吗?”

    朱元璋被梅殷的话,反问的有些语塞。

    他加重语气道:“就算是后世子孙,有的软弱,不争气了一些。

    军户田地的事,事关根本,还是没人敢动手的!

    我大明可不是宋朝!

    不会重文抑武!”

    “呵呵……”

    梅殷听到朱元璋这话,又一次呵呵冷笑。

    朱元璋额头上,青筋都为之跳了起来。

    怒火快要压不住了

    它娘的,梅殷这狗东西说话,就不能好好说?

    没事就冷笑!

    冷笑个逑啊冷笑!

    梅殷望着朱元璋道:“岳父大人,太过于天真了!

    你的这想法,和小孩子差不多!

    正所谓人死政熄,一朝天子一朝臣。

    父皇制定的政策,在父皇活着的时候管用。

    可一旦父皇去世了,父皇说的就不算了。

    你的这些政策,后世之人想要遵守就遵守,想要废除就废除。

    想要用你洪武朝的规矩,约束到后面的那么多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算是父皇你也一样不成?

    梅殷这话说出来后,边上的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

    都要震惊的差点去捂自己家二姑父的嘴了!

    二姑父这张嘴,那还当真是什么都敢往外说!

    他是有多大的胆子,才敢在这个时候,对舅爷说出这样的话?

    直接就当着一个皇帝的面,讨论皇帝死后的事儿。

    还说死后,管不了后事的事儿。

    这……这二姑父真是奔着找死去的?

    哪怕是李景隆,已经经历过好多次梅殷死谏了。

    可这个时候,听着梅殷所说的话,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依旧是觉得心惊肉跳!

    有被惊到!

    “放你娘的屁!”

    朱元璋又一次骂了起来。

    “咱怎么就管不到后面的事了?

    咱它娘的是开国皇帝,会管不了这些?!

    咱接下来就留下祖训?

    把这些都给写到祖训里去!

    表明我大明不论文武,不管什么人,都不得侵吞军户的土地!

    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侵吞,都是十恶不赦之罪!

    需要严惩!

    咱就不信,咱它娘的写到祖训中去,后世之人还那么大的胆子,还敢不遵守!”

    梅殷闻言,望着朱元璋笑了:

    父皇,真以为你开国皇帝的祖训,就好用了?

    你留下来的祖训越多,对于后世子孙的限制也必然越多。

    文官那张嘴,父皇又不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黑的能说的能白的!

    惯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今后父皇留下的这祖训,也必然会被他们钻成筛子!

    绝对约束不住那些官员们,只会约束皇帝。

    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曲解陛下你留下来的祖训。

    只找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说。

    只去看那些对皇帝的限制。

    皇帝做的哪些事情不符合,你留下的祖训了,他们绝对会大说特说。

    至于他们做的事情,不符合祖训。

    那么他们绝对会缄口不言。

    甚至于哪怕被别人拿祖训来说事儿,也一个个会进行百般的狡辩。

    曲解父皇的祖训。

    真到了那个时候,父皇又能怎么办?

    能从地陵寝里爬出来,把他们都给砍了不成?

    这种事情,父皇不要觉得自己特别特殊。

    能够成为一个例外!

    没可能的!

    你活着时,还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震慑。

    镇压诸多人。

    但是你去世了,说话真就不算话了。

    没人会听的?

    你的祖训,也必然会被弄到面目全非!”

    梅殷说的这些,倒也并非虚言。

    从后世而来的他,太清楚朱元璋留下来的皇明祖训,都被玩成什么样子了。

    和朱元璋留下祖训的初衷,完全相反。

    老朱别说是管后世离他有多少年远的子孙,以及那些大臣们了。

    连他建文帝朱允炆,他都管不到!

    老朱在世的时候,武将的地位,都是要远超那些文官的。

    结果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之后,一切就翻天覆地。

    朱元璋在世时的诸多政策,都开始被朱允炆疯狂的废除。

    同时开始不断的打压武将,并疯狂的提升文官的地位。

    朱元璋在身体不行之后,还曾专门问过朱允炆,登基之后,如何和那些掌握军权的叔叔们相处。

    朱允炆的回答,自然是不会削藩,亲情很重要……

    结果等到朱元璋去世,他登基不过短短一个月,老朱尸骨未寒,便已经开始强势削藩。

    而且还是把藩王往死里削……

    老朱连他自己培养的孙子,都管不住。

    就更不要说后世的那些皇帝,以及众多的官员了。

    老朱的皇明祖训,在后来真被那些文官们给玩坏了。

    但很显然,朱元璋并不这么想。

    在听到了梅殷所说出来的这一番话之后,朱元璋的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又它娘的在这里胡乱放屁!

    咱怎么就管不着后事的事了?

    咱就不相信后世之人,那般大胆!

    连咱这个开国皇帝,留下来的祖训都敢不遵从!

    后世当皇帝的儿孙,就那般的没用。

    能被那些当官员的给拿捏了。

    看着他们在那里歪曲咱的祖训!”

    朱元璋觉得梅殷太过于危言耸听,太过于小瞧他了。

    能够成为皇帝的人,尤其是开国皇帝,还是以老朱这等身份,一路当上皇帝的人。

    心里面有些十足的傲气。

    总觉得自己天命所归,觉得自己比较特殊,会和别人不同。

    别说朱元璋这等从放牛娃,要饭花子当上皇帝的人了。

    就算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很多事情上,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特殊,和其余人不同。

    自己也会成为那个,少之又少的例外。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其实大家都挺普通的。

    基本上很少出现例外。

    这个时候,听到梅殷在这里说什么后世太远,他的祖训起不到什么作用。

    说他这个当皇帝的,没什么好特殊的。

    这当真让朱元璋大受刺激,受不了。

    他已经是忍不住,有些想要拔剑了。

    梅殷这狗东西,嘴里面真吐不出象牙来!

    已经死谏了这么多次了,结果每一次的死谏,都它娘的要闹出一些新花样,想出来一下新词儿。

    之前梅殷在那里,当众怼李善长的时候,朱元璋心里面有多舒服。

    这个时候,心里就有多难受,多气!

    梅殷望着朱元璋出声道:“岳父大人,不要不服。

    有些事情关乎人性,以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

    不以人力而改变。

    如果祖训,前面的皇帝说的话真的有用。

    那大秦就不会二世而亡!

    汉武帝也不会改变文景之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开始对外攻伐。

    刘禅也不会乐不思蜀。

    隋朝也一样不会二世而亡。

    唐太宗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宋朝赵老二,更不会有烛光斧影……

    历朝历代以来,这种事情多不胜数。

    人死管不住后代。

    岳父怎么就能够认为的大明能够成为那个特殊的。

    认为自己也能够成为,那个特殊的存在?

    军户的土地,在今后必然会受到大量的侵吞,这点儿哪怕是父皇立下祖训,定下种种严苛规矩,也没有什么用。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了。

    况且后世的那些皇帝,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会如同父皇这般重视武备。

    父皇如今对待贪官污吏,手段不可谓不严苛,规定不可谓不严。

    可是大明的贪官污吏,真就绝迹了吗?

    梅殷的话,把朱元璋给说的神情一滞。

    这句话,可真就戳到了他的痛点了。

    自己确实特别恨贪官污吏。

    对付贪官污吏的手段,也特别的强硬。

    可自己的大明,真的就没有贪官污吏了吗?

    怎么可能!

    自己大明的贪官污吏,依旧是多的吓人。

    别的不说,单单是不久之前,所经历过的空印案,那可一次性斩杀了三千多官员!

    连户部尚书侍郎这些高官,都给剥皮萱草了。

    在自己这等开国皇帝还在之时,且自己对待这些人的手段,又如此之强硬。

    尚且不能够把这些人的贪腐之心给杀下去。

    今后那些人,真的就能够变得老实?

    后世的那些子孙,真的就有如同自己这般,对待贪官污吏的魄力?

    一直在这件事情上,很是自信,斩钉截铁的朱元璋。

    这个时候都被弄到有些沉默了。

    已经觉得梅殷说的,其实是比较对的。

    但朱元璋那是一贯的死鸭子嘴硬。

    又岂能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轻易的服软认输。

    “咱不信!咱大明到后面会变成那个样子!

    咱不信,就没有什么远见之人!

    咱不相信那些勋贵武将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废物!

    就会看着那些官员们,大量侵吞的军户田产,而无动于衷!

    我大明可不是以文御武,勋贵武将地位很高。

    只要他们还在。

    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就不可能大规模的发生!

    毕竟军户,属于勋贵武将一系的。

    勋贵们要想维持体面,掌握权力。

    那么就必须善待军户。

    不说有多好,最起码,最基本的一些事情,还是要保证的!”

    听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梅殷笑了笑。

    “父皇,这件事情了,你又想的太天真了!

    大明这个时候确实是武贵文轻。

    勋贵武将们,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文官们跳不起来。

    但是,我敢断言,不出百年,这个格局,必然会被打破!

    勋贵武将们,将会被文官死死压制……”

    “不可能!

    又在这里胡乱放屁!”

    梅殷话还没有彻底说完,朱元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直接把梅殷的话给打断了。

    对于梅殷所说的这话,朱元璋是一点儿都不相信。

    他不信这勋贵武将们会那么没用。

    那些文臣们就那么的手眼通天。能够做出这么多的事情。

    他大明可和宋朝不一样,宋朝那是从开国皇帝开始,就重文抑武。

    自己大明,可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儿。

    在这种情况之下,眼前这些势力远远比不上武将的文臣们,又怎么可能压得过武将?

    别说一百年,两百年他们也做不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