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恐惧源于不搭理

作品:《大乾极品假太监

    最新网址:www.xs</p>这个小太监终于开口了。让李卓相信他开口说的内容是真的。因为这个小太监招供。

    城阳侯在他的退市院里面还埋了两颗钉子。

    除了那个听从指令杀死高昌博的人,城阳侯竟然还有两个人在推事院之中。一个是李卓后来招募的人,虽然只是一个门子,但深得所有人的信任。

    另外一个则让他不寒而栗,不是城阳候派进来的,而是城阳候通过女色拉拢的,一个原本属于他的得力手下。

    如果是后来招募之人,有别人埋下的钉子,李卓还能理解,但是从捕渔监派过来的人,在自己手里的时候,竟然被城阳候给拉拢了,这让他多少有些想不通。

    严刑拷打之下,那个人羞愧的招供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城阳侯给的太多了。

    “一点点钱就给你收买了。就算你不讲忠义之道,难道也没有畏惧之心么?捕渔监是那么好糊弄的么?”

    李卓气疯了,抽出腰间的宝剑,差点把这个人给剁了。

    “大人说的好轻松啊,一点点钱?您砸掉的那些权贵送给您的瓷器,知道有多贵吗?我这一辈子都挣不来一件瓷器的钱。”

    那个人依然振振有词的说道。

    “您还好意思提什么捕渔监,最近咱们推事院从捕渔监拿到的信息还多吗?这什么原因您自己不清楚吗?

    您端着碗吃完饭就要掀桌子。考虑过我们这些人的后路吗?”

    那人恶狠狠的盯着李卓,冷冰冰的说道。

    这句话一下子刺中了李卓的内心。虽然他表面依然坚定,眼神依旧犀利,使他知道自己的心是痛的。

    他仅仅是跟定位王这位义父稍微疏远一点。没想到就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弹效果。

    捕渔监跟推事院的合作的确是怠慢了。很明显的态度就是最近捕渔监给的情报已经不那么积极了,甚至开始遮遮掩掩。

    捕渔监是定北王掌控的地方。虽然未必是定北王的真实意图,但是他逐渐疏远,定北王的行为肯定是被捕渔监给治的了。

    在他们眼中,自己这种行为很可能就是要背叛定北王的前兆,是不是已经开始做预防措施了?

    李卓因为这个叛徒的一句话想了太多太多,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现在定北王对他还是保持克制,至少表面上还是存有几分敬意,没有撕破脸。

    但是他已经尝到了苦头。

    这个叛徒虽然说的比较极端,更多的时候是给他的背叛找理由。但是却揭开了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这些人已经跟他理着不是一条心了,他们会考虑到自己的后路问题,并不是跟自己这样不怕死。

    “怎么打人没有话说了。兄弟们,谁看不出来您正在背叛定北王。您胆子大。您不要脸。我们还要命呢。

    定北王那是什么样的人物?你脑子进屎了吗?突然想着被判定北王……”

    那个叛徒还在声嘶力竭的喊着,反正已经说出来了,那索性就说个痛快。

    话音未落,李卓手中的宝剑寒光一闪就抹过了他的脖子。噗的一声,一股血液喷了出来。

    李卓第一次杀人,第一次亲手杀人,他的心在痛,手在颤抖,但还是坚定的割断了此人的脖子。

    “不过是一个腌臜鼠辈,毫无忠义之心之人。竟然敢离间我和义父之间的关系。”

    李卓强装淡定的蹭了蹭血迹,把宝剑放入鞘中。然后催促手下人,继续跟进案子。

    他已经决定这件事,他必须死磕到底。必须搞一个惊天的谋逆大案。

    一方面要震慑所有权贵。另一方面只有如此,他才能握紧手中的全品,才能进一步弱化定位王的影响。

    他心中这样想着,但是顾虑非常非常之多。他手下这几十人大部分都是捕渔监当初派给他的是从全国各地挑选的各种精兵强将。

    精兵强将指的是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指的他们的道德。濮阳猴拉拢他们需要宅子,需要女人需要钱而定,北王让他们办事恐怕只有一句话,这些人毫不犹豫的就会背叛自己。

    想到这些李卓更加渴望强大的血腥震慑力,还有自己的嫡系也要抓紧培养了。

    推事院刚成立多久,就被城阳候埋进了三颗钉子,这些在京城经营几十年上百年的老牌家族底蕴深不可测,如果不能连根拔起将会后患无穷。

    第二天大朝会,御史弹劾李卓滥用私刑造成高昌伯之死。李卓早就想到会这样。

    幕后主使一定不会让他把这件案子继续查下去。一定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督察院竟然有御史弹劾他。

    他不知道这个浴室背后是谁,但是这种情况他早就预料过。

    “皇后娘娘,高昌伯涉及谋逆大案,陈正在加紧追查。事后一定有个合理的交代给皇后娘娘和诸位同僚。”

    李卓最后还是拿这个结果来挡住所有的压力,他相信自己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只要查出整个私藏兵器意图谋逆大案背后的人。

    高成伯致死,无需在乎。

    “李卓你这是危言耸听,朗朗乾坤,哪里来的谋逆之案?无非是你推事院公然打死当朝伯爵,所谓牟利,不过是你掩盖自己过失和嚣张的借口而已。”

    周王一系的大臣跳出来指责李卓。

    李卓面无表情,如同鹰一样的眼睛,看了他一眼之后一句话没有。

    “事关谋逆,不可轻忽。李卓,案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你无需对此事进行解释,本宫信得过你放手去做吧!如有必要,本宫可以赐你尚方宝剑。”

    皇后雷厉风行的说道,他堵住了所有人的嘴,给李卓创造了方便。

    李卓听了皇后的话,内心的感汹涌澎湃。

    皇后威严的把此事给决定了,下边的人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否则真的要卷入谋逆案中。

    李卓之所以在金殿上公然提出此事,那是因为该不该知道的事情,有心人恐怕早就已经查清楚了,自己隐瞒也无济于事。

    “臣拜谢皇后娘娘,臣定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李卓跪在地上砰砰的磕头,表达自己的决心。

    “起来吧,你是忠臣本宫还是明白的。”皇后威严的说道。

    李卓站起来之后,若有若无的看了安小山一眼,发现此时安小山正在闭目养神,手中把玩着一块玉珏。

    “皇后娘娘。最近北方草原局势有些不太稳当。臣请定北王北巡,以震慑草原之不安。”

    其中一个大臣跳出来说道。

    这段时间王云吉一直因病,未来都是皇后和安小山二人主持朝政,现在安小山沉默不语,大权几乎都落在皇后身上了。

    随着皇后的注意力越来越转向这边,她处理起政务来更加的得心应手,甚至有了一代君王的风范。

    “区区草原蛮夷,哪里用得着我大前的战神亲自前往。现在整个草原也没什么大的力量,随便找个将军过去巡视一番即可。”

    皇后给出了自己认为中肯的建议,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自从北仑被安小山给灭了之后。手下三路将军在草原上追亡逐北打的不亦乐乎?现在的草原之上虽然有一些小骚乱,但是哪里有成气候的部落?

    不过在这金殿之上说话,不要光看表面,还要看这个人是谁的人,还要看他想干什么。

    “其实也不用麻烦,我朝拓跋皇后出身草原又是北峦贵族,自从嫁给陛下之后尚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不如让他去北方巡视一番。就完全省了大军开动的费用。”

    另外一个人提出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方案。

    皇后皱着眉头想了一想,隐晦的看了安小山一眼之后。

    “这倒是一个不劳民伤财的好主意,不过拓跋皇后是否愿意,本宫不敢保证,待办公问问之后再说吧。”

    皇后看似答应,看似不答应,这件事就到此了。

    安小山目光缓慢地扫着金殿上这些人,可惜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一个个都是老油条了。

    倒是金殿上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安小山,今天金殿之上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可是安小山始终稳坐钓鱼台一言不发。

    既没有替自己的干儿子李卓说话,也对于拓跋皇后北上草原这件事没有任何反对或者支持意见。

    “定北王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皇后问了一嘴。

    “回皇后娘娘的话。臣没有任何想法,就照这么办吧。”安小山沉稳的说道。

    皇后稳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整个大潮会就开始进行其他的事情了。

    “臣弹劾张彩,倒行逆施,不顾天气越来越冷,竟然强行驱散百姓离开家园……”

    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开始弹劾张彩。

    真的是人嘴两张皮。同样是一件事,有人从中看出来,利国利民。有人却能用此搬弄是非。

    “你给我闭嘴吧,事情都没有问清楚,就在这里大放厥词!朝廷给你的俸禄是让你吃饱了来放屁的吗?”

    安小山看了那人一眼之后,冷冷的说道。语气森然掷地有声,吓得那个人差点一哆嗦。

    不过安小山这个态度的确是耐人寻味。刚才李卓被人弹劾,他一言不发,甚至看着这些人对李卓发难。

    但是现在有人提了一句张彩的不好,他竟然当场发怒。

    这代表了什么?所有人看向李卓的目光都有些晦暗难懂。李卓站在旁边却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仿佛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让他呼吸有些困难。同样是干儿子,安小山做了两种不同的处置。这让他如芒在背。

    李卓现在不得不承认。当干爹跟他和颜悦色,支持他的远大理想的时候。他有底气跟干爹保持距离。

    可是当干爹开始发火并且疏远他的时候,他却要面对强大的压力来顶住自己内心的恐惧。

    原来定北王稍微表现出一点不开心,或者说自己内心只是觉得他有点对自己不开心的时候,竟然恐惧成这个样子。

    仿佛之前那些所谓划清界限的做作表演,都如此的肤浅可笑,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