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博弈在海上祭祀

作品:《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当祭祀船队逐渐驶向深邃的外海,一片浓重的大雾却突然间弥漫开来,宛如神秘的帘幕,将整个海域笼罩在朦胧与未知之中。

    站在船头的樊经,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他凝视着前方白茫茫的雾气,心中的不安如潮水般涌动。

    这突如其来的大雾,让他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或者仅仅是一个巧合。

    “大人,这雾来得太蹊跷了,我们是否应该先找个安全的地方避一避?”

    赵泰来的声音打断了樊经的沉思,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船队在浓雾中缓缓前行,但樊经的不安感却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他忍不住提醒道:“殿下,这雾气异常浓重,我们极易在其中迷失方向,遭遇未知的危险。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我们调转船头,返航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四大家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雾气所震慑,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樊经的建议。

    迎着猛烈的海风,陈骁果断地摇了摇头,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要穿透这浓重的雾气。

    “不可!为渔民祈福是我们此行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身为越州父母官的职责所在。我相信神明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他们期待我们的虔诚与决心。如果我们因为这点雾气就退缩,那么神明一旦降下责罚,最终受苦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随着海面上的雾气愈发浓重,一种难以言明的紧张气氛在船队中蔓延,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每个人的心脏。

    船上的灯火在雾气中摇曳,只能照亮船身周围的一小片区域,而远处的海面则如同一片未知的深渊,吞噬着所有的光亮。

    樊经等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纷纷站起身来,急切地劝诫陈骁。

    “殿下,这片海域暗礁密布,如今能见度极差,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啊,殿下,夜色已深,周围又无其他船只,一旦发生危险,我们很难得到及时的救援。”

    另一些人也附和着,他们的脸色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紧张,如同一张张紧绷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面对众人的担忧和不断的劝诫,罗帆和船员们却展现出惊人的定力和专业素养。

    他们像久经沙场的战士,面对困境时不仅毫不退缩,反而更加镇定从容。

    罗帆站在船头,双眼如鹰隼般锐利,透过浓雾洞察着前方的航向。

    他手中的船舵犹如指挥棒,随着他的轻微摆动,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轻盈地穿梭,巧妙地避过一个个暗礁。

    船员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他们的专长,他们配合默契,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船队仿佛化身为一条矫健的海龙,在风浪中翻腾前行,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力量。

    陈骁坐在船头,耳边是众人低语议论的波涛,但他心如止水,静静地聆听着这一切。

    他的目光远眺,仿佛能穿透那浓重的雾气,直视前方的目标。

    他轻轻举起手中的扇子,指向前方,对着身旁的老村长问道:“老村长,我们距离预定的水域还有多远?”

    老村长微微躬身,回应道:“回殿下,快了,只要再坚持一会儿,我们就能到达。”

    陈骁闻言,转头看向那些因担忧而脸色铁青的大人们。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力量,足以安抚人心。

    他轻声说道:“听到没,几位大人,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何况,本王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说完,陈骁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神情自若地继续前行。

    在雾气弥漫的海面之上,几位家主相互对视,忌惮、不满和怨毒的光芒在他们眼中交织闪烁。

    若非对陈骁可能施展诡计的深深忧虑,他们根本不会前来参加这种荒谬的祭祀活动。

    在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着能躺在温柔小妾的怀抱中,享受那份宁静与温暖,远比在这冰冷的海风中饱受折磨来得惬意。

    船速缓缓减缓,远方隐约传来渔民悠扬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穿透浓雾,让人心旷神怡。

    樊经等人惊喜交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涌向船头,想要一探究竟。

    在朦胧的雾气中,他们隐约看到几十个闪烁的光点,像是繁星点点,给这片神秘的海域增添了一抹梦幻般的色彩。

    随着光点逐渐清晰,他们惊喜地发现,那正是渔船的灯光。

    看到这一幕,樊经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几位家主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脸色明显舒缓了许多。

    他们走到陈骁身边,齐声恭祝道:“托殿下鸿福,一路平安无事。”

    陈骁微笑着回礼,谦逊地表示:“还是托樊大人和诸位家主的福。”

    船停稳后,甲板上顿时热闹起来。

    罗帆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船员们摆上供品,一切进行得井然有序。

    陈骁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樊经等人,他们对着海面燃起高香,大声诵读祭文,祭酒,紧接着鼓乐声响起。

    陈骁站在最前方,身后紧跟着樊经等人。

    他们对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燃起高香,声音洪亮地诵读祭文,并恭敬地敬酒。

    整个祭祀仪式充满了对海神的敬意和期盼,显得庄重而神圣。

    当最后一批祭品沉入大海后,陈骁却并未急于下令返航。

    樊经有些不解地提醒道:“殿下,祭祀已经结束,我们是否该启程返回了?”

    陈骁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望向波光粼粼的海面,“不必急于一时,本王想亲眼见证海神收到这些丰厚的礼物后,会如何回馈我们。”

    这番话让几名大佬忍不住窃笑。

    他们觉得这话有些荒谬,若是从孩童口中说出,倒显得天真可爱;但从一个成年男子口中说出,便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然而,就在这时,渔船下方突然传来收网的声音。

    紧接着,伴随着渔民们惊喜的欢呼声:“海神显灵了!渔获异常丰盈!”

    樊经等人起初持怀疑态度,纷纷走到船头探出头来查看。

    只见渔民们挥舞着沉甸甸的渔网,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的笑容。

    郭品波激动地扯着嗓门吼道:“这么快就有鱼儿入网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虽然天色昏暗,看不清海面上的具体情况,但渔民们那激动而自豪的神情却是不容置疑的。

    王葛向来不信鬼神之说,此刻在一旁嗤之以鼻道:“要是海神真的如此灵验,那越州的百姓岂不是可以天天吃鱼了?早就不用为饥饿而苦恼了。”

    这些话传到陈骁耳朵里,随即把目光投过来,“要是真这样,王家的粮食恐怕就要腐烂在仓库里喽。”

    王葛心中一紧,皮笑肉不笑地嘟囔道:“殿下说笑了。若是我们王家的粮食能够烂在粮仓里,那才真是越州的福祉啊!说明咱们这里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这时,二饼端着酒具走来,将每个酒杯都斟满了酒水,然后恭敬地呈递给在场的大佬们。

    这些大佬接过酒杯时不禁吞咽起口水,狠狠瞄上一眼,恨不得剜下块肉来。

    陈骁高举酒杯,环视着众人,脸上洋溢着自信而从容的笑容,“今日所见之神奇景象,足以证明海神的庇佑。愿我们越州在未来的日子里物产更加丰盈、百姓生活更加美满!干杯!”

    众人神色各异,有的心存疑虑、有的暗自不满、有的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酒杯,与陈骁共同饮下了这杯酒。

    海风轻轻吹过,船帆在微风中飘扬,仿佛在预示着一段新的航程即将开启。

    罗帆矗立在船头,目光如炬,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旗帜在风中翻飞。

    他深吸一口气,以洪亮而果断的声音提醒道:“殿下,起风了,我们必须立刻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