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赵泰来跑了

作品:《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越西仓内,张肃成功执掌帅印,便立即派人向盈城报平安。

    他迅速召集将领们,共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策略。

    为了加强防御工事,张肃亲自巡视前线,检查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的情况。

    他还鼓舞士气,亲自率领将士们成功打退骆西人的数次进攻。

    与此同时,樊经的和谈计划也在悄然进行着。

    不久前,在骆西军营中却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屡建奇功、备受尊崇的主帅谢飞突然之间被自己的亲信部将剥夺了兵权,并被秘密囚禁。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在骆西军中炸开,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场风波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迅速平息。

    随着谢飞的失势,副统帅王短武迅速走向前台,代掌了军权,一上台就与樊经展开暗中联系,并积极准备启动和平谈判。

    消息在半夜时分传到盈城,樊经立刻行动,带着兵马把赵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大步流星地走进赵家的书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他屈辱的见证。

    当年,他被迫在这里签下了出卖越州税收的合约,那一刻的无奈和屈辱仿佛还历历在目。

    如今,他已经今非昔比,身份地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准备逼迫赵泰来签订城下之盟,将赵家票号交给陈骁,以此来洗刷当年的耻辱。

    樊经深知赵家票号在越州的影响力,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整个越州的经济稳定。

    一旦赵家票号倒下,其连锁反应将不堪设想,甚至有可能引发比骆西人占领越州更大的灾难。

    从渔翔城归来后,樊经就开始费尽心思地琢磨如何解决这个烫手山芋。

    他考虑过各种方法,但都没有找到让赵泰来心甘情愿交出赵家票号的途径。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最终决定采取武力手段,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解决问题。

    然而,这样做也意味着他之前承诺给骆西人的好处需要重新考虑。

    樊经打算在和平谈判达成后,将这些烂摊子一并交给陈骁。

    毕竟,在樊经看来,陈骁才是越州真正的主人,他有责任也有能力养活骆西人。

    赵泰来在越州的地位根深蒂固,想要动他绝非易事。

    樊经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已经谋划了许久,行动前也是反复权衡利弊,最终下定决心才下令行动。

    此刻,在赵家的书房里,樊经焦躁不安地踱步。

    一名军官气喘吁吁地冲进书房,“大爷,我们把赵家翻了个底朝天,可愣是没找到赵泰来的影子。”

    听到这个消息,樊大爷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心中暗叹这个狡猾的老狐狸果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他一定提前得到了风声,所以才能溜得无影无踪。”

    樊经不禁感到一阵懊悔和愤怒。

    他恨自己没有及时清剿赵泰来在越西仓部署的耳目,这让计划出现致命的疏漏。

    “传我命令下去,秘密缉拿匪首赵泰来,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抓捕归案。同时,严密监控赵家所有的票号,确保没有一个铜板能够私自流出。”

    军官立刻领命而去。

    盈城的兵营稍有风吹草动,就被郭家的眼线捕捉到,他们一路跟踪,发现这支兵马直扑赵家,便赶紧赶回郭府汇报。

    “什么,樊经竟然对赵泰来动手了!”

    郭品波匆匆从床上跑起来,披件衣服就赶往书房,听到消息后他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

    “军营里还有没有其他队伍出动?有没有军队赶往我们这里或者王家?”

    “没有,老爷!他们只去了赵家!”

    郭品波稍微松了一口气,他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你亲眼看见赵泰来被官兵抓走了吗?”

    “没有,老爷!我看到他们冲进赵府,就立即回来报信了。”

    郭品波的脸色就像吃了苍蝇,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赵家倒了,下一个就是咱们郭家。”

    于是,他急忙吩咐亲信:“赶紧,把夫人和少爷小姐都喊起来,然后把细软都收拾收拾,咱们得连夜撤离盈城。”

    亲信接到命令,立马离去,郭府里立马忙得跟锅贴似的。

    张肃站在越西仓的城楼上,隔着对岸骆西人营地的灯火,心中波涛汹涌。

    骆西人的营地连绵数十里,军营遍布,井井有条,让张肃看得都眼花缭乱。

    “若能有机会与这样的对手正面较量一番,我张肃心中将了无遗憾。”

    然而,张肃清楚地认识到,越州当前的军力状况并不乐观,精锐力量已经消耗殆尽,要想抵抗骆西人这样一支劲旅,简直比登天还难。

    突然,城内就像是捅了马蜂窝,吵吵嚷嚷的乱成一团,张肃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急忙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

    一个传令兵从城下匆匆跑来,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对张肃说:“元帅,汪县的兵马造反了!他们攻破了监狱,把元家人都放出来了,现在正杀过来呢。”

    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劈得众人头晕目眩。

    “众将莫慌,仅仅曹县一支兵马不足为患,大家随我一齐前往平叛。”

    随后,张肃转身对传令兵吩咐道:“你即刻传令盈城的兵马,立即赶往城门,准备迎战反贼!”

    传令兵领命而去,张肃则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战甲和武器,准备亲自带领将士们去平定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

    越西仓内,喊杀声震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张肃率领众人走下城头,正当他翻身上马之际,却在硝烟中瞥见了重新披挂上阵的元澄。

    尽管元澄面色憔悴,已无力提起马槊,但他的号召力仍在。

    那些赶来增援的县城将领中,有不少人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

    即便身陷囹圄,元澄仍通过亲信与外界联系,策划了这场暴动。

    他指着张肃,大声骂道:“张肃小儿,我等为了越州的安宁浴血奋战。而你倒好,跟樊经勾肩搭背骆西人,把越州给卖了!证据就在这儿!”

    说着,他手中扬起一封信函,随从则高举着一颗鲜血淋漓的首级。

    张肃定睛一看,那首级竟是樊经秘密派往骆西人营地的密使。

    他勃然大怒,提起马槊指向元澄。

    “元澄老贼,你们四大家族祸害越州多年,今日我要为民除害!”他大声喝道。

    然而,就在这时,一杆长枪猝不及防地斜刺过来,正中张肃肋下。

    他耳畔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张将军,我是元老将军收养的孤儿,因他我才得以活命。虽然你待我不薄,但对不起了。”

    张肃嘴里喷出一股鲜血,从马上摔下来,直到咽气也没能闭上眼睛。

    元澄趁机大喝一声:“张肃逆贼已死,与你们无关,快快下马受降!”

    众将一时间不知所措,见有人下马投降,便纷纷效仿。

    除了盈城的兵马被歼灭外,其他县城的军队全部归降。

    元澄竭尽全力下令道:“如今骆西人正与樊经秘密议和,防备空虚,我们不如趁机直捣他们大营,为战死的兄弟报仇!胜败在此一举,冲啊!”

    将士们的斗志瞬间被点燃,随着越西仓的大门缓缓开启,他们呐喊着,拼命冲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