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重见天日

作品:《民国聊斋

    最新网址:www.xs</p>万恩不禁一愣,转头看去,确实有个穿戴时髦的女子,正背对着自己,仔细回想,确实与黄芸姗的体态有些相似。

    两个孩子互看了一眼,颔首轻点,便朝接待室那边奔了过去。

    接待室门前人头攒动,男女老少都很多,等两个人到了近前,那个女子已经不见了。两个人便寻找了起来,四下看了个遍,始终也没看到那个女子。

    万恩虽然不同于普通的孩子,但毕竟属于孩子的心性,以为是两个人看走了眼,一见到其他的小伙伴,便玩了起来。

    书中暗表,这女子正是黄芸姗。她与黄金玲改了姓氏之后,就到李家沟去认祖归宗。

    虽然李老庆已经过世多年,但他的族人还在。见到族长之后,黄金玲就开始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她自称自己叫李玲,与母亲一直住在培洲,母亲是今年二月份过世的,临终前才讲出自己的身世。眼下身边已经没有了亲人,故此与姑姑来这里认祖归宗。

    十多年前,李老庆确实在山上背回来一个女人,两个人也确实生活过一段时间,至于是不是怀有身孕,谁也不得而知。

    李老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并没有家产继承。况且两个女子说的是有根有据,如果不是他的后人,谁冒充一个穷老头子的后人贪图个啥?

    李族长信以为真,也就承认李玲是李家的后人。

    可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一个小小的女孩家,日后又该如何生存?

    当谈到这件事时,黄芸姗接过话来:“玲儿与母亲在培洲不但有房产还有门市,母亲去世之后,玲儿就变卖了所有的家财,手里的银两足够生活半辈子,眼下只缺一块地皮,打算在这里盖一所宅院。”

    一个偏僻的乡村,人烟稀少,找个房基地那还不容易?当天就在族人的陪同下,把能建房子的地方看了个遍。

    走了四五处,黄芸姗哪也没相中,最后见西山脚下有一片荒地,面积很大,决定就在这里建一所大宅院。

    族人们一致反对,都觉得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土地又是如此如此贫瘠,在这里怎能修建宅子?

    黄芸姗一笑道:“这里十分宽敞,我在海州认识好多能工巧匠,他们设备先进,用不了一个月,保证就能建成一所大宅院。”

    族人们见她信心满满,本事又很大,既然人家执意这样做,作为一个外人总跟着参和个啥?因此也就同意了。

    黄芸姗毕竟是个修炼五六百年的精怪,想建一所宅院那还不容易?一个多月过后,一所大宅院就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黄芸姗人妖两非,又会法术,手中自然不缺少银两。为了赢得族人的信任与尊重,便披上了好善乐施的伪装。

    得知东瀛人在万花庄修建一所学堂,就自掏腰包,把李家沟所有适龄儿童都送进了学堂。

    然而她的善举却另有目的,那就是为了获得李姓家族的信任后,借他们之手,去除掉自己的仇家——万恩。

    更何况葛淑梅是死在万恩家的门前,稍加鼓动,黄金玲就与万恩血海深仇。

    即使这丫头想要从新做人,杀母之仇如何敢忘?把黄金玲送进学校里读书,岂不是给她创造最好的报仇机会?

    这几天连降暴雨,河水猛涨,由于渡河不方便,加上她要见一个神秘的东瀛人,也就没让黄金玲等人到学校来,自己顺便为他们报个名。

    没想到冤家路窄,还是被万恩、万钧给发现了。幸亏法术还没有全部失去,也就轻松地躲过他们的眼睛。

    倦鸟归林,蝙蝠横飞,暮色已经降临。

    万恩、万钧在校园里玩耍半晌,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

    事情一顺百顺,万兰极为开心。晚上,母亲特意为万恩炖了一条清河大鲤鱼。

    万恩玩耍了一天,早已饥饿难耐,见晚饭如此之好,也就托碗举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吃完了晚饭,母亲对万恩道:“你那个胡子爹送来好多银子,加上你思雨姐姐的银子足能买下十亩良田,即使咱娘俩不能耕种,就是出租出去,也够咱娘俩半年的费用。我听你二姨说:前街赵财主上个月因病过世了,他那个傻儿子不会经管,就打算变卖土地,我想和你姥爷和二姨商量一下,把土地买下来。你好好看家,哪也不许去。”

    万恩点头道:“知道了。你走后,我就把门插上。”

    万兰夸赞道:“我儿子真懂事。”梳拢一下头发,就去了万芬家。

    万芬对买卖土地之事也不是太懂,就让丈夫趴着墙头,把万长富喊了过来。

    等父亲落座之后,万兰就把就购买土地的想法讲了一遍。

    万长富又惊又喜,忖道:“一个小女子,还带着一个年幼孩子,手中却积攒了一大笔钱银,真是了不起。”

    当下说道:“赵财主卖的那块土地起初就是咱家的稻田,可以说是万花庄最好的良田,即使转包出去,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赵财主买了土地之后就生病了,地契还没来得及更换。父亲把土地权转交给女儿,不但手续好办理,还能减免一笔税银。既然你诚心想买,那就不要再拖延了,现在就去一趟赵家,连同地里的青苗,一同买下来。”

    万兰点头道:“好,就这样定了。不过这件事先别告诉我娘,我怕她添乱。”

    万长富微微一笑道:“我怎能让她告诉她呢!”

    赵家共有兄弟两人,父亲病逝之后,兄弟俩就分家另过。赵家老二脑袋不大灵光,平时在父亲的荫护下,过惯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父亲一走,也就没有了约束,整天饭店吃青楼睡,很快就把父亲留下的银子花光了,没有办法,只能卖房卖地。

    一个诚心想买,一个诚心要卖,这买卖一谈即成。

    当时赵家花了六十两银子买下万家的九亩七分田地,加上地里的青苗钱,赵老二张口要价七十两银子。

    万兰也是一个爽快人,也不还价,当下说道:“价格还算可以。不过咱们得先看看土地去。如果禾苗喜人,田地没遭破坏,回来咱就写合同。”

    赵老二抹了一下鼻涕,很自信地道:“九亩七分地就在那摆着呢,你随便去看吧。”

    万长富笑道:“赵家有伙计打理田地,估计庄稼长势不会太差。但买东西必须要过过眼睛,明天一早,咱们一起到田里看看去。”

    次日一早,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一行人就到了田间。

    此时已经进入六月,田地里的玉米都已经拔节了,绿油油的,十分喜人。万兰当即拍板:“这九亩七分地我万兰买了下来!”

    赵老二道:“地契还是老万头的名字呢,也不用过户了。写一份合同,你交钱,我交地,就算完事。”

    万长富经商一辈子,经验颇多,和一个不大健全的人办事不能太草率,便说道:“这不是一件小事。写文书的时候,把你的直系亲友都喊来。合同不但要在长老会写,还要盖上公章,也算是经公了。”

    赵老二气呼呼地道:“我没有亲戚!他们都死光了!走,咱们这就去长老会。”

    一行人直接去了长老会,委托万长老写了一份合同,其他两个长老充当证人,所有的人签字画押,买方交钱,卖方交出地契,这九亩七分土地也就交到了万兰的手中。

    当地有个规矩,凡是买房子买地,写完合同之后,买方都要准备一桌酒菜,宴请双方的当事的人。

    万兰虽是女流之辈,毫不吝啬,她特意在鸿源酒楼定了两大桌酒菜,借着写合同这个机会,打算把万家所有的长辈统统酒楼来。

    十年来,万兰人鬼两非,饱受歧视,借这个机会与族人修缮一下关系,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建议刚一提出,立刻就得到了万长富和万芬的支持。

    酒楼定好了之后,跑腿学舌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万恩、万钧去办。

    万家人得知万兰一下子买了九亩多土地,还在万花庄最好的酒楼里设宴,惊讶的同时,也不得对这女人刮目相看。

    在开饭之前,大家伙都会围坐在桌前,喝杯茶、嗑点瓜子,相互聊天说话。当问起土地准备转包给谁时,万兰不禁犹豫了起来。

    半晌才说道:“我见庄稼长势如此喜人,用不了几个月就该秋收了,转包出去有点舍不得,我想自己经营一年,转包不转包过些日子再说吧。”

    万长富掐指算了算,一脸正色地道:“那可不!用不了三个月就该秋收了,转包出去确实有点儿可惜,我建议你自己经营一年,秋收时,认可花高价雇几个人。”

    万芬道:“干嘛还要雇人?秋收的时候,我和你姐夫都来帮你。最好把你家的毛驴也牵回来,两头驴拉车,几天就拽回来了。”

    众人一听万兰家还有一头驴,更是羡慕不已。

    万长富见几个长辈们对万兰改变了看法,当即也表了态:“别看我从来没干过农活,农忙的时候我也能出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