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天地,人心,自我,合其三者便为道法(求订阅!)
作品:《仗剑独行斩鬼神》 最新网址:www.xs.fo</p>修士修道,因人、因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甚至同一修士之前修炼极为需要的灵物,几年之后哪怕是同一境界,也不再需要了。
在金丹九层之后,要破碎金丹修炼元婴,这是至关重要至难至险的一步,绝大部分修士都无法凭借自身道力安然渡过,只能借助外力,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善假于物本就是人族优胜之处。
最好的辅助结婴灵物:六阶上品的渡尘丹亦或天外异宝九霄罡玉。
其次是三婴神丹:化婴丹、育婴丹、培婴丹,虽然效果不如前两者,但在修士修炼元婴的过程中,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作为后世丹师的杰作,更容易获得。
再次的辅助结婴灵物也有:万载地元水,千载碧桃,阳火精金,百蜕天蚕,另外修仙界奇功秘法无数,有一些灵物只对修炼特定功法的修士有效,效果还极为不俗。
苍龙山金庭仙阙之内。
武灵筠跪在那里伏地哭泣,这让陆城的脸色很是不好,更是让萧家姐妹垂泪,上一次万妖法会,陆城夫妇已经为门下弟子,购置好两枚培婴丹,一张避劫灵符,但在这些年的修炼当中,武灵筠因一场意外的机缘,得到辅助结婴的灵物万载地元水。
此宝与培婴丹性质相近,虽然会侵蚀修士肉身,但若法体坚固、意志坚定,效果相近。
同时海渊城善功榜上,也出现结婴灵物育婴丹。
万载地元水与育婴丹相合,就算比不上九霄罡玉效果也比拟大半了,武灵筠立刻就从宫中贷取善功,然后前往镇海殿兑换。
谁知却被皇极宗的柳宋真君所阻,当时是顾左右而言它,在武灵筠暂且退走后,这位柳宋真君私下修书一封,让武灵筠这次暂且退让,言及她年纪太轻、为海渊城立功太少,未来还有许多机会云云。
柳宋真君是皇极宗极有权柄的元婴修士,武灵筠若仅是一位金丹九层的散修,此事她让也要让,不让也要让,可惜武灵筠不是。
苍龙山金庭仙阙的名望,未必逊色过海渊城五派三修。
“武师姐此事你做得对,若是你这次退让了,以后我们就算知道此事,也无法再为你做什么了。”
柳宋私下给予武灵筠的书信中,说此事不必让陆城夫妇知晓,算我本人,欠下武小友一个人情等。
但武灵筠左右思量之后,还是选择向陆城夫妇禀明此事,却是柳宋算错了,他以为武灵筠是陆城的弟子,却没想到在辈分上武灵筠是陆城的师姐。
“这位柳宋真君为了自家子侄道途,当真半点脸面都不要了,私下欺凌晚辈,夺人求道机缘!”
萧玉雪与自家二师姐感情极好,此时此刻越加的义愤填膺,若不是被萧玉虹拉着几乎随时就要站起,直接驾云去海渊城找那柳宋理论。
若是这样打上门去,便是闹得难看。
“大道争锋,一线机缘,你进我退,如之奈何。”陆城摇头轻笑着取出一枚玉简。
然后向其中输入种种图文讯息,片刻之后,他将这枚玉简递送到武灵筠的手里。
“二师姐,柳宋真君所言也不无道理,既然我们善功较少,那便积累善功。为激励群修士气,像这个等级的灵物兑换,最快也要一年时间,你把这枚玉简以自己的名义投到天演馆去,半年的时间就足够你积蓄功勋了。”
武灵筠接过陆城手中的玉简,投入神识观视,只见其中是一篇极为深奥的水法道论:水经集注。
“夫君又有新的道论?”
在场众修士皆是目光明亮、热切,萧家姐妹更是如此。
之前陆城一篇《大道气论》,推动此界道论修业至少千载,苍龙山金庭仙阙的修士更是熟读内容,只要能够读懂几分,莫不觉得自身道行长进,就连修炼法力也精进许多。
萧家姐妹是陆城的身边人,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是受益良多。
往年,陆城还要通过苍龙山的矿脉,做些猎妖任务来积攒猎妖功勋兑换灵物,这几十年以来,陆城每隔几年就撰写文章,均能在整个烈火法界引起巨大震动,由此而得的功勋,远远超过矿脉与猎妖任务所得。
以至于陆城自己都在感慨:早知道这般容易,当年又何必“大道只在剑上取”,那般拼命。
当然,陆城自己心里是知道的,若是没有整个灵界作为道论储备,只凭自己,一辈子修炼也写不出几篇那样等级的道论。
这还是陆城只写自己能够理解、能够读懂的道论,否则单纯搬运的话,整个烈火法界的所有修士恐怕都要道心失守。
就算是现在这般,也让陆城在整个烈火法界的声威日盛。
武灵筠凭借《水经集注》投稿天演馆,很快就引起轰动,短时间内海渊纸贵,但凡是修炼水行的修士,几乎人手一本,阅读体悟。
凭此,武灵筠个人也获得了大量善功,在一年之后,她兑换结婴灵物,柳宋真君也再也找不出其它理由来搪塞、阻人道途。
最为重要的是,他也不想过分开罪金光洞的那位劫法大真君,原本两人之间是颇有交情的,这一次若不是为一位家族的子侄辈实在抹不开脸面,也不会有此事,现在该尽的力也尽了,实在找不出其它理由,总不能真的因为这种事情斗成死敌。
元婴修士寿元悠长、更可以转劫长生,谁也不会轻易树立,难以化解的仇敌。
当然,这一次柳宋真君是为家族子侄相争,若真的是为自己争夺机缘,元婴真君又少有手软胆怯之辈。
两年之后,烈火法界苍龙山主峰。
烈日当空,那条山脉犹如巨龙横卧,说不尽的气势雄浑,只是其上空却笼罩在一片浓墨般的劫云之下。
武灵筠盘膝坐于法台之上,寒麟碧玺悬于头顶三寸,吞吐着幽幽蓝光。
轰隆隆隆,当第一道赤红劫雷劈落时,整座山体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武灵筠并指如剑,寒麟碧玺当中跃出十丈来高的麒麟虚影,昂首吞下雷火。周身冰晶与电光在半空炸成漫天星屑,法台上的女道士因此脸色微白。
“通玄修士吐纳地煞天罡,元婴天劫当中混着第四道四九雷劫,两相迭加,果然凶险。”
金庭仙阙的一众修士站在三十里外的山腰观望,陆城尚且还好,身后萧家姐妹、薛玉真与云灵儿大多已经容颜失色,以鬼婴丹成道心性上终究缺失历练。
“若无老爷赐下灵丹,我必然死于雷劫之下,不,以我的道行恐怕很难修炼到丹法圆满,就已经死在不知第二次还是第三次雷刑之下。”薛玉真这般感慨言道。
就在这个时候,第三道劫雷骤然化作九条紫电虬龙俯冲而下,武灵筠咬破舌尖喷出精血,落在本命法宝之上。
寒麟碧玺应声暴涨,水麒麟法相凝若实质,周身所扩散的法光竟然生出玄奥道纹。
雷龙撕咬间,冰麒麟仰天怒啸,方圆百里暴雨如注,每一滴雨水都裹挟着彻骨的冰寒。
当第七道墨色劫雷撕裂苍穹时,下方那女冠已然是七窍渗血、无比凄惨。
她突然放弃催动法诀,整个人骤然从法台之上冲天飞起。
双手捧玺如抱婴孩,周身浮现道道水脉虚影与本命法宝相连,片刻之后,一头巨大的水麒麟破劫而出,虚空践踏奔跑间,巨大的水蓝光柱冲天破劫,将漫天劫气强行冲散。
万兽化身宫,玄门真灵变化总纲,黄龙子道人所开创的万兽化身宫实则是体修门庭,武灵筠虽然未把玄门真灵变化总纲修炼到变化飞升术的境界,但也修炼出几分真意,此时此刻人宝合一,法力暴涨,以劫炼道!
“以劫炼道,好气魄!”观看到此,陆城便知道二师姐武灵筠成功渡过劫数应该不难了。
说起来,黄龙子之下这条法脉,看似元婴真君不少无比兴盛,但是实则,除了黄龙子与陆城以外,全部都是鬼婴丹成道、法身元婴之流,在今日之后总算是要有一位真正的元婴真君出世,承继道统。
劫云深处传来闷雷般的道则震响,似有天意震怒。
天穹高处,那最后三道劫雷合为一道混混沌沌的暗色雷柱,武灵筠发髻崩散,青丝化作雪瀑(雷光映照下变成白色)。
她突然再次长身而起,与寒麟碧玺宝光相合,整个人化作百丈冰晶麒麟,迎着雷柱逆冲而上。
天地白炽!
轰隆隆隆隆……
待雷光散尽,云层间传来清越婴啼。
一名周身伤痕累累的女修踉跄跌落,但体内婴儿却通体澄澈如琉璃。
寒麟碧玺被抱在婴儿手中,竟已蜕变为六阶法宝,玺钮化作昂首麒麟,吞吐之间元气海啸之声震荡百里。
“恭迎灵筠真君,修证元婴大道,享千载寿元,得大自在法!”万千恭贺之声一时响彻群山。
是日,武灵筠,先天壬水元婴,成。
天降两重元婴异象,道基深厚。
四十年后,苍龙山金庭仙阙外云海翻涌,七十二峰灵光冲霄如剑。
玉阶之上,十余位或玄袍执拂道人、或随意洒脱羽士拾级而上,每一位都是法力深厚、周身道意盎然,赫然皆是元婴境大修。
陆城身处于宫中端坐于阴阳法台之上,膝前横置紫青双剑,周身似有五色光气缓缓流转。
他抬眸望向最先抵近的天际遁光,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诸位道友远道而来论道证法,贫道不胜欢喜。”
“劫法真君以法力剑道称雄,一人一剑破尽劫法名满天下,而今却久居宫室著书立说妄论天人大道,实乃舍本逐末之举!”当先落下的赤髯老者声若洪钟,足踏虚空激起圈圈涟漪:
“老夫皇极宗李元罡,特来讨教何为‘大道气论’!”
话音未落,老者周身腾起赤红丹火,条条炎龙自其袖中呼啸而出,盘旋间竟在虚空烙下细密文字。
此乃皇极宗秘传《天火九焰诀》,以丹火演道,焚尽万法虚妄,极为精深玄妙。
陆城见此扣指轻击面前法台,笑道:“李道友以火为笔,以天为卷,直抒胸意,演绎自身道法,如此甚好。”
言罢屈指轻弹,肺宫庚金剑气化作笔墨,虚空点画,落下细密文字,居然与李元罡的经文一一对应,破题解道。
“这怎会?”李元罡见此须发颤动,眼睁睁看着本命丹火文字被庚金剑气所挥划下的文字覆盖,正是《大道气论》中的种种要义,论解。
全篇应答破解下来,一气呵成,如同是一位元婴真君,在给一位练气小童做著解。
“火能克金,亦能煅金,若无烈火,金以何出于石?”陆城袖袍轻拂,道道篆字化作流光没入老者眉心。
李元罡怔立当场,周身火光忽明忽暗。忽闻“嗤”的轻响,顶上玉冠竟被体内溢出的烈火焚化,紧接着他披发赤足,如癫似狂,踉跄着踏云而去:“太难了,太难了,我不明白,我不明白!”
“真君好手段!”紧接,又有一名素衣女冠踏黑水而至,她眉心朱砂映得冰肌玉骨:
“小女子飞灵宗白妙音,敢问真君——若天道无情,何以《水经集注》言'水利万物而不争'?
天生万物,而水无道性哉?”
语音未毕,方圆百里骤雨倾盆。每一滴雨水皆映出女冠面容,万千镜像中传出袅袅道音,正是飞灵宗《魔灵问心咒》。
此法直指道心破绽,便是元婴修士稍有不慎亦会道基崩毁。
“上善若水,非水善,乃是道善。世人又言水火无情,非水火恶,乃是道恶。
大道之下,善恶混同。”
海渊城五派当中,皇极宗,覆海宗,扰龙宗都算是偏向于正道的宗门,赤焰教与飞灵宗都有些偏向魔道。
白妙音上来便问陆城“天道有情,水亦有善”,陆城若是在这个方面与她辩论,便掉入了陷阱,因为有善就有恶,有仙就有魔,任何一种极端化特征都无法在失去其反后独立存在。
陆城以大道包容阴阳、生死、正邪、善恶为基,进行道法论述。
双方目光对视,片刻之后白妙音娇躯剧震,只见那虚空当中有《魔灵问心咒》经文流转,字字化作游鱼逆流而上。自己苦修百载的魔心竟化鱼群游向虚空深处,当惊觉之时紫府之内的元婴已经极为虚弱元气大伤。
幻日大法破魔灵问心咒,非是功法高明而是道行高明。
女冠明白此理踉跄后退,月白道袍浸透冷汗。紧接,在悲鸣声里其化作一道白玉般流光遁向天际。
“劫法大真君欺人太甚!”再后,有虬髯大汉踏碎山石而来,背负巨剑话声如雷:“某家覆海宗万仞峰,只问大真君一句——手中剑,心中道,孰重?”
话音未落,千丈剑罡裂地分云,凛冽剑意竟引动苍龙山护山大阵隐隐启动。
此乃剑修至诚之问,答非所问则剑心蒙尘,答错半字则法力转化万剑穿心!
陆城闻言长笑起身,抚掌喝问道:“道重。”
“若无剑,何以卫道?若无道,何以铸剑?道为剑骨,剑为道凭。但剑终究只是道的一种演绎与表达,因此终是道重。”
半日之后,那位覆海宗元婴真君万仞峰亦是散发而出。
在那一日之后,海渊城众修口耳相传,据说那日论道,有多位元婴真君极为狼狈的退出金庭仙阙,口中直呼:“难,难,难…”掩面而去。
道论与修炼,是互为作用的关系,更高的法力使人更加能够领悟天地间的法理,但反过来更高的道论境界,也能高屋建瓴,提升一名修士法力的增长。
但过多的追求道论,很容易陷入务虚的陷阱:坐而论道,空耗百年,平日负手谈心性,遇劫一死还修行。
这样的修行,也是毫无意义。
但过多的追求法力,很容易道心不足走火入魔,突破各种法力上的关卡时,也需要更多的外力辅助,承担更大的风险,若是道心道论足够,其实修士修道完全可能不借外物,只凭自身修炼成仙。
筑基丹,玄英玉髓,五行灵果,三婴神丹、九霄罡玉,这些外物理论上都可以通过道心道论来完美代替,但的确很难就是了。
天地,人心,自我,合其三者便为道法,但道理在这里,能够得其一者已经是千难万难。
这些年修士修行,很喜欢用道心说,一句道心坚定似乎便可抵得万法,在陆城看来那不是道心,而是执念心魔。
所以他心中承认道心,却倾向道论,不是道心二字是错的,而是世人修道把道心二字务虚了。
他用道论,用意便是为了提醒门下弟子要更多务实,深刻的理解天地宇宙间运行的法则,填充其间是为道心,道心包含人心的部分,但绝不仅仅是人心这一部分。
这些年随着陆城不断著书立说,传播道法,许多修士在其中深得其益的同时,海渊城五派修士元婴真君,心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疑惑。
陆城早就暗暗猜中这一点,在灵界玄都城通过身外化身寻找五派元婴真君每一人的主修方向,以及相关道论,他们研究的那点东西,全部都是灵界修士研究剩下的,身外化身或是花些灵石购置典籍,或是前往道斋请教道师,论败五派元婴修士自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在凡间各位元神老祖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就寻找不到,在灵界玄都城道斋,便是炼虚境的道师也有数位。
因此论胜是很自然的,论败反而奇怪了。
但在海渊城众修士的视角看来看很可怕了,陆城以一人之力,论道论败五派元婴修士,再加上这些年来,苍龙山上多次出现的元婴雷劫,一时之间,在苍龙山金庭仙阙看门都成了许多修士重金难求的美差,不为别的,只为求劫法大真君每隔十数年偶有一次的讲道机缘。
对于一名结丹境的修士来说十几年不算什么,但若能得劫法大真君指点一句突破原有境界,也许在道途上,就可以向前再走几步。
在凡间陆城声望日隆的同时,灵界陆城亦在玄都城中苦求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