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光明一卷吞入腹,玄都明心证道行(求订阅!)
作品:《仗剑独行斩鬼神》 最新网址:www.xs.fo</p>太清宗为人族九大上宗之一,甚至在一定时间段内为人族九宗之首。
传道授业,以道德教化天下,执人族修士正宗牛耳。
只是近万年日趋没落,在上一位掌门无妄道君飞升之后,整个宗门声望日降,道力日衰。
只是整个太清宗宗门底蕴还是有的,宗门当中还有多位合体期长老镇压气数,还有阵法、重宝维系地位。
再加上以地仙界的时间观念,万年时间也不算太长,所以还能保持基本的形势稳定。
对于上宗来说,大乘修士代代不绝,这是基本的,一旦断绝,就说明整个宗门后继无人。
太清宗近万年来时运不济,多位培养的合体期修士突破失败,或身受重伤,或殒于道法天刑之下,才致今日局面。
‘木灵族与太清宗根本不在一个体量上,就算木灵族已经有了炼虚期修士,又占据木龙岭的阵法地利,但太清宗若是想要扫灭,调集多位合体期修士一起出手,木灵族定然抵挡不住……’
‘但太清宗现在的敌人不仅是木灵族而已,甚至于这些喜欢隐藏在深山当中种树的小族只是癣疥之疾,一旦太清宗对木灵族出手,就必须迅速扫平镇压不臣。
那些隐藏在四周的真正对手,只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旦木龙岭中突然出现多位身份神秘的炼虚甚至合体修士,太清宗不能迅速结束此事、被纠缠其中,就可能是覆亡宗门的大祸。
四面起火,顾此失彼。’
家大业大目标也大,这就叫大有大的难处。
“城儿,修士修道要目光长远,这是好事,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修炼金丹才是最要紧的事,金丹九转,丹成一品,我许你一个宗门真传之位。”
一边说着,玉鼎道师一边取出一方玉盒,放在陆城的面前,而后转身飘然而去。
陆城双手接过玉盒将之开启,只见里面是两枚金灿灿的灵丹:晨霞道源丹,有修补肉身弥合根本之效,尤其适合龙蛊之身这种先天不足的肉身。
“多谢道师厚赐。”
陆城并不顾玉鼎道师已经离去,仍旧深施一礼。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更何况是太清宗这种“瘦而未死的玄门麒麟”。
太清宗近万年来虽然逐渐衰弱,但有宗门当中许多老成持重之修士镇守,再撑个一万年也不成问题,仍旧是人族九宗之一,地位远在三十六派之上,更何况三十六派之下还有无数小宗小派。
因此,玉鼎道师的这个许诺,对任何一名玄天馆的道子来说,都是一场改易命运的机缘。
在陆城返回自家洞府,闭关,净心,修持道法的时段,太清宗上层也迅速展开一场针对木都边境的审查、镇压。
并没有用陆城之前给出的证据,仅只是以审查边境走私为名目。
虽然让木灵族与天木卫修士人心惶惶,却又不足以激起他们更加剧烈的反应。
但至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木龙岭的木灵一族难以再轻易获得炼尸材料了。
就算还能够获得,所要付出代价也要远远高过之前。对于木灵族来说,这也是消耗种族底蕴。
黄昏,木龙岭,山林深处。
几名身着兽皮、树衣的修士正在低声隐秘交谈。
“太清山怎会突然这样严查边境贸易?是不是已经发现我们所做的事了?”
“不可能,若是已经发现,来的就不该是缉私队,而是太清宗玄真子的飞剑了!”
听到太清宗玄真子这六个字,在场的木灵族修士都是心上一重。
这位玄真子是太清宗的一个异类,不潜修道行,以实证修道,擅剑术,擅杀伐,是太清宗近万年以来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若是此人修道突破大乘境界,那木灵族数千年以来的所有努力就都毫无意义了。
这位以杀伐证道的修士,宛如太清山悬在诸族头顶的利剑。
曾有木灵长老叹:“若此人踏破大乘,我辈千年谋划皆成齑粉。”
因为面对一位长于争斗的大乘境修士,炼虚老祖不足为凭、万木通玄大阵亦不足为凭,只玄真子一人一剑,就足以灭掉木灵族全族。
玄真子的存在,也是太清宗无数敌对势力,异族,不敢真正发难的原因之一,若是开战之后玄真子突破成功,那就换作是许多异族欲进不得,欲退不能。
“突破大乘,哪有那般容易?整个灵界才多少位大乘道君?玄真子是颇有才情,但是那些比他更具才情的师姐、师兄,不都死于天劫之下?我们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以太清宗现在的形势,难道真的敢为木龙岭这一隅之地,引得全盘动荡不成?”
说话之人是木灵族一位枯朽驼背的老妪,死鱼眼,眼白多而瞳仁少,皮肤若枯死树皮。
但她明显极有威望,在她开口之后四周木灵族修士原本有些惊慌的情绪便被镇压下去。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剩下的,就只看这天命何归。”
老妪仰观天穹,低声自语。
接下来的几年,木都与天木卫都被查出一些在边境走私禁品的修士罪行,那些修士辩称:“两大之间难为小。”
但无论是怎样的理由,还是被投入大狱震慑世人,更增加木灵族获取炼尸的难度。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陆城在玄都城的洞府之内吞服灵丹、修炼第二金丹。
洞府灵气方面是不用担心的,玄都城为太清山下首城,别说是金丹修士,便是化神炼虚修士在此修炼,也不会觉得灵气匮乏不足。
而如此充沛的天地灵气,本身就有一定辅助突破之效,所以,灵界修士的外部修炼环境,比下界修士好上太多了。
玄都城私人洞府之内,此时静谧得如同天地开辟时的初始。
陆城端坐在那幽秘的深处,四周的洞壁上,镌刻着一枚枚古老而玄异的符文,映照修士身心。
筑基境修成丹骨药髓法体,增加抗药性,金丹境界以下,凡间、灵界一切增加神识、法力、肉身的丹药,都可以加倍服用,成倍加持。
这也是龙蛊之身迅速修成法体双修的原因,当然只是气血雄浑就仅仅只是一头大肥猪而已,陆城同时修炼北海鲲鹏舞,借着体内那一股鲲鹏命力,猪鼻插葱,借假修真渐渐把一身气血炼化。
紫府境修成天妖杀剑,这是用于护道自保的搏命神通,必要之时,凭借体修与剑修上的造诣道行,抽出九黎鼎内的五行虫,身化妖剑,人剑合一,金丹真人境修士在此剑下,也几近是必死无疑。
但是极为危险,因为九黎鼎内的五行虫有些不认身外化身,都说灵虫忠诚,但其实那是因为这些灵虫脑容量极小,只能勉强记住一个主人,所以陆城的身外化身根本不敢驱御九黎鼎内高阶五行虫,召唤出来它们第一时间会咬谁,实无把握。
不,更大的可能是会咬距离它们较近的那一个。
现在,则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法台之上,陆城神色肃穆而平静,随着他的手诀法印不断变化,在他的身前逐渐悬浮起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符印法诀。
那些符印法诀宛如璀璨的星辰,每一枚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有幽蓝如深邃的冰渊,有火红似燃烧的烈焰,有金黄仿若璀璨的骄阳,还有翠绿恰似生机盎然的灵木。
它们在半空中缓缓运转,彼此间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在互相呼应,又仿佛是远古流传而来的道音。
这是太清宗的《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极是深奥难学,共有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符印法诀,记忆起来无比痛苦,就算是在太清宗修炼此秘经的修士也数量极少。
但练成之后,据传有某种玄机奥妙。
陆城在玄天馆时就开始修学,在木都十六年驻守生涯中,苦心钻研,终于融会贯通,真正学成。
《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练成之后,可以组成一篇光明经,有镇压心魔,统御心神之妙用。
陆城为何多年苦修潜心专攻此经?
却是他身处两界,互通有无的优势决定的:
‘日后待我本尊炼就元神,从灵界购买一批八阶(炼虚)符咒下界,二十四妖神?天焰圣阳、五行孔极?不知挡不挡得住八阶雷符一击——太清宗,擅道行修持,境界压人。’
法台之上,那道人轻轻抬手,口中念念有词,大量晦涩难懂的咒语从他口中吐出,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法力波动,向那些符印法诀蔓延而去。
随着法力波动的触及,那些符印法诀旋转的速度开始加快,光芒也愈发耀眼。
那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符印法诀开始逐渐靠近,它们像是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引力,每一枚都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起初,它们组合成了一个个小的组合单元,这些小单元又相互拼接,如同拼图一般严丝合缝。在这个过程中,光芒不断地交织、融合,从最初的斑斓变得逐渐统一起来,化作一片耀眼的白色光辉。
这白色光辉越来越盛,如同潮水一般向四周扩散开来,将整个洞府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此为《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精义:大光明符经。
陆城双手不停变幻法诀,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这部符经内每一枚符咒,都复杂深奥,学成记忆一枚都不容易,陆城要记忆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组成大光明符经,不可差上一个,不然此术就绝对无法修成。
然而陆城的眼神却愈发坚定,身心内外,俱是光明,那片白色光辉之中,隐隐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孕育、在凝聚。
光芒渐渐开始向内收缩,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将这无尽的光明压缩成一个实体。
随着大光明符经的不断收缩,一枚圆润的丹丸形状开始显现出来。
那丹丸周围的光芒如同漩涡一般环绕着,每一道光芒都像是一条灵动的小蛇,蜿蜒游动,将自身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丹丸之中。
洞府之中,陆城道人凭借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符印法诀,合为一篇大光明,卷而成丹,冲击一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火淬炼,终于,所有的符印法诀彻底合为一体,那十二万四千六百枚符印法诀所蕴含的力量,此刻都凝聚在这一枚小小丹丸之上。
这枚丹丸宛如一轮白金色的小太阳,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它将整个洞府都照耀得金碧辉煌,不似凡间。
金丹之上,隐隐有符文闪烁,那些符文仿佛是金丹的生命脉络,在不断地跳动着,传递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道韵。
“以身外化身之体,再修金丹一品,如此,却也不负此身一场修行。”言罢,陆城身在法台之上张口一吞,便将那颗金丹吞入腹内。
一时之间,以其身躯为中心隐隐灵光透出直冲霄汉。
玄都城上空,那道冲霄灵光犹如白虹贯日,久久不散。引来城内许多修士纷纷驻足观望,茶楼酒肆间议论声渐起。
玄都城内修士众多,丹成异象寻常来说倒也不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但今日这丹成气象,确是不俗。
“如此气象?又是哪位道友丹成上品?这灵光纯正浩大,就算不是丹成一品也是丹成二品,便是太清宗也要瞩目了!”城东坊市的一位老修士捋着胡须,手中茶盏微颤、显是暗自心惊。
临街的符篆铺子里,几名玄天馆的年轻修士挤在窗前。其中着青衣的少女忽然掩口惊呼:“快看灵光中隐现的符印!这.这分明是《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中的符印!”
此言一出,四周玄天馆的学子皆是哗然。
这部经书是出名的难记难学,是太清宗真传功法中唯一流传出来的一部,因为这部经书最难修炼,流传出来,以免有沧海遗珠之撼,现在这个情形是,真的捞到了?
“快,快去通知道师,学我太清山功法,修炼到这个地步的修士,当入我太清宗山门。
不可放过,不可放过!”
学子当中有修士这样说道,立时便有人驾驭遁光飞向玄天馆。
这些学子多是世代居于玄都城的修士,自然对太清宗有着一份认同。
玄都城内一幢酒楼之上,一位正在独酌的青袍修士手中玉杯“咔“地裂开一道细纹。
他眯眼望向灵光深处那若隐若现的光明经符印虚影,有些不信地言道:“太清宗竟又有人在结丹之前,修成这部秘经?呵,这些道学究,也算有几分气数。”
不论外界如何,洞府之内的道人心神安宁:
“符印万千凝紫府,晨霞丹转补天功,鲲鹏舞尽阴阳变,杀剑横空日月同。九转炉开金阙现,光明经诵玉京通,太清符篆承玄脉,照破心魔证混融。”
念诵着道诗,陆城挥诀打开洞府的禁制,以身外化身的潜力,能够修成金丹一品,连他都没有想到。
只能说《太清九转金丹诀》确有开发修士潜能之效,同时自己走的是符法成丹的路数,隐隐间又弥补了一部分先天不足,最终,丹成一品。
凡间的本尊之体,虽然主修功法是道家变化飞升术,但《太清九转金丹诀》也可以作为辅修功法,增益道基。
玄都城内有修士以光明经证一品金丹,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入玉鼎道师的感知中。
原本正在玄天馆授课的他,突然向前跨出一步,在众多弟子的目光中,这个中年道人就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一品金丹,居然真的成了!哈哈哈哈,这个小辈,也真是会给我找难题。”
跨空来到那个小辈的洞府,玉鼎一边摇头苦笑,一边心中得意。
太清山宗门真传之位,玉鼎道师其实是不能私相授受的,但他法目无差,看出陆城心神肉身有缺,就算有晨霞道源丹之助,也几乎不可能修成一品金丹。
但玉鼎道师也没想到,陆城真的能够暗中修成《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更进一步激发身心潜力,真的就丹成一品。
现在,却是让他又是欣慰又是头痛,最终,化为洒脱一笑:“终是为宗门储才之举,便是被师兄骂几句,就骂几句了。”
然后玉鼎道师向那洞府之内,打出一道玉符,转身离去,只是这次返回的并不是玄天馆,而是玄都城后那座巍巍于天穹之上的灵山。
凡间,苍龙山金光洞内,端坐于阴阳法台之上的陆城道人,心神当中突然浮现出一篇篇经文,种种感悟、思索。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那两部太清秘传道法。
这也是修士不计艰难,修炼第二元神、身外化身的好处,许多事情可以由身外化身去做,所得好处半点不少本体的,遇到灾劫最多殒落化身,很难追溯到本体身上。
不过好处如此之多,自然也有着弊病,修炼第二元神、身外化身过程中的艰难险恶就不多说了,就算修成,也有反噬之祸,正道少些,魔门当中多有魔道高修修炼身外化身,终被反噬,甚至反客为主,让身外化身成为主体的。
陆城这具身外化身虽然有九黎鼎镇着,应当无事,但陆城还是让其主修光明经,镇压心魔,统御心神。
既可以用在身外化身身上,也可以用在灵虫身上,更可以用在未来渡过种种天劫、魔劫之上。
“如此,才不枉我修炼这门奇功,修得差点头都炸了,十二万四千六百枚光明符咒,我……”想到当年创出这门真传的可能是某位飞升真仙,陆城想了想,又把已到口边的脏话硬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