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兰花由来

作品:《守寡暂停!亡故夫君满血归来了

    最新网址:www.xs</p>罗景宁先去的春熙院给长公主请安,同她说了一些关于杜瑶的事情,就去寻杜瑶了。

    杜瑶住进了公主府,虽然有些惆怅,但是长公主待她格外亲近,她也渐渐放开了心。

    听闻罗景宁来找她,她忙迎出门来。

    “天气这么冷,表嫂怎么来了?”

    今天外头阴沉沉的,虽然没有刮风,可是气温非常低,冻得很。

    罗景宁笑道:“冷是真冷,不过想着你初来乍到,怎么着也要来看看你。祖母给你选的这个院子真不错,现在冬天看不出来,这里景致很好,特别是海棠花开的时候,非常美。”

    杜瑶赞同地点头:“虽然不曾见过,但是外头几排海棠树有些年份了,等到开花的时候,我请表嫂到花下喝茶赏花。”

    罗景宁细细打量她的神色,发现她如今少了一些忧郁,想必离开了张零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也开怀了许多。

    “说起赏花,那天离开西河郡的时候,那两盆兰花可否借我一观?”

    说起那两盆兰花,杜瑶不免想到那天罗景宁失声痛哭的情形,她迟疑地看着罗景宁,罗景宁对她微笑着说:“你放心,那天事出有因,我一时控制不住情绪,现在不会了。”

    杜瑶看她平静安然,便道:“表嫂稍后,我这就让丫鬟搬过来。”

    罗景宁趁这个功夫,就打听起那兰花的来历,杜瑶见她十分感兴趣,就从头到尾告诉了她。

    兰花起初是杜瑶母亲未出阁的时候,跟着青阳公主到府中别院过冬,意外发现的。冬天寒冷,本没有多少花开,那别院有个小温泉,温泉边上杜瑶的母亲发现了几株兰草开着黄色的小花,很是喜爱就挖出来栽到了盆里。

    后来她带着花嫁到了杜家,在她逝世之后,青阳公主才发现,女儿喜爱的兰花已经枯死了。

    青阳公主为了寄托哀思,就再去了别院,非常庆幸的是,别院中依然还有兰花。青阳公主便挖了回来,像女儿一样,开始种兰养兰,这一种就是十来年。

    杜瑶这些年也跟着打理,因此这两盆兰花承载了她们祖孙三代的感情,杜瑶非常珍视。

    说话间,花已经端来了,丫鬟把花放在了案几上,罗景宁和杜瑶一起走过去,幽香扑鼻,十分浓郁。

    叶子修长娇美,一盆多苗,郁郁葱葱。金色的花茎上开着十几朵金色花朵,花瓣松弛舒展,美丽壮观。

    罗景宁问杜瑶:“瑶儿可知这兰花是什么品种?”

    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就是这样养着,也没别的想法。表嫂可知它是什么品种?”

    罗景宁虽不是正经养兰高手,可多年在爸爸身边耳濡目染,多少也储备了一些兰花知识。这种兰花,她恰好就认识。

    “这种是墨兰的品种之一,叫做金公主,花期较长,耐寒易活,很容易打理。”

    听见罗景宁的话,杜瑶惊喜地说:“原来它叫金公主,真是个好名字,现在看来,这个名字还挺贴切的,表嫂原来种过兰花吗?”

    罗景宁轻轻抚摸着那株金公主,压抑着心里的难过:“并没有,我都是听一个非常喜爱兰花的长辈说的。”

    尽管她表现得十分正常,杜瑶还是察觉出来,她的情绪有些消沉。她挽着罗景宁的手笑道:“表嫂以后可要教教我,我一定要种好这两盆兰花。”

    罗景宁自然答应了她。

    “瑶儿,不知道这些年,金公主可曾结出种子?”

    杜瑶仔细想了想,“有一年好似结果一个果,外祖母也曾怀疑那就是种子,但是我们种下去以后一直不见抽芽,因此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金公主的种子。”

    看来真的有过种子,只是普通催芽没有成功。本来她想借这两盆兰花分苗的,可是听到杜瑶说话,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万一因为分苗不当,让兰花受到了损害,她可赔不起啊,还是再另外寻找兰花来分苗吧。

    “应该就是种子,只是兰花的种子想要发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万中选一的机会,没发芽很正常。”

    杜瑶又用那种崇拜的眼神看着罗景宁:“表嫂你懂得好多,表嫂太厉害了。”

    罗景宁失笑地看着她:“学海无涯,我懂的不过是一些皮毛,你也有你的长处。”

    她指了墙上挂着的一幅画问:“这是不是你的佳作?”

    那幅画,画的正是金公主开花的时候。

    杜瑶腼腆地说:“瑶儿献丑了,这是我前年冬天画的,表嫂果然聪慧,看到画就猜到了。”

    “这有什么难猜的,画中的花明显就是这青瓷花盆中的金公主,能做此画的人,不是你就是青阳公主了。那日我在你的房中,还看到过一幅未完成的画作,想必你平时就喜欢画画,所以这幅画多半是你的大作。”

    “你画得生动形象,可见功夫深厚,哪像我,就不懂这些技巧。琴棋书画我是一窍不通,比起我那些虚的,你的才艺才是真材实料。”

    杜瑶被她夸得脸红,心中对罗景宁又亲近了几分。若问她为何能这么快就适应京城的生活,也是因为一路上,罗景宁对她十分照顾,沈越因为男女有别,两人不曾过多接触,但是看他们夫妻的互动,杜瑶觉得沈越也是个好人。

    到了京城,华阳长公主处处周到,对她疼爱有加。由此可见,越国公府家风甚好,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两人说了好一会闲话,罗景宁约了她改天带她去京城转转,就回去了。

    华阳长公主知道海棠院的动静,感叹一句:“这罗氏瞧着倒是不错,说起来,接人待物上,同阿妙也有得比。上次她姐姐过府,我看着她姐姐不如她。”

    “难怪,去扬州一趟,就把阿越的心收拢了。你看看那杜瑶,对她也是百般称赞,短短几天功夫倒好像认识许久,嘴里竟是夸罗氏一路多么关照她的话。”

    身旁的嬷嬷接过话头:“奴婢看着,三夫人待人真诚不摆架子,故而旁人对她自然容易亲近。”

    说起摆架子,长公主忍不住冷哼:“她又不是顾家女,摆什么架子!”

    这话,明显意有所指,嬷嬷也不敢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