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治世如治河,堵不如疏(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作品:《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最新网址:www.xs</p>“你那晋王府自从落成,你就没住过一日。”

    “还回去干什么,不如直接住在宫里。”

    朱元璋倒是看向朱棡摆了摆手道。

    实话实说,三年多没见朱棡了,老朱怎么能舍得放朱棡出宫?

    再加上那座晋王府落成以后,朱棡便去了太原就藩,虽然有人打理王府,但终究缺少烟火气,不如留在皇宫。

    “皇宫到处都要守规矩,烦都能烦死。”

    “更别提住在皇宫里了。”

    朱棡果断的摇了摇头道。

    当然朱棡也明白老朱的心思,就连马皇后与郭惠妃也有点期盼的看向朱棡,毕竟她们也想自家小儿子可以留在宫中。

    但他朱棡从小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主,大明开国以后在皇宫居住的日子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在常遇春府上度过,为的就是不受规矩约束。

    所以想让朱棡留在皇宫,别想了,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身为皇室子弟,还是大明戍边的亲王,你当然要守规矩,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老朱倒是直接白了一眼朱棡,又是没好气道。

    “那我的那些兄弟,怎么一点都不守规矩?更是天天惹得你头疼?”

    对此,朱棡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狡黠之色,方才看向朱元璋说道。

    果然,伴随朱棡的话音落下,老朱的面色瞬间变得铁青,而提起那些小兔崽子,他真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朱是至贫出身,还未发迹之前,爹娘为了生计去给地主家当佃农,就连老朱都得去为刘财主放牛。

    可即便是如此,老朱仍然吃不上几顿饱饭,再加上元朝的苛捐杂税,能有一条活路就不错了,更别提读书了,哪里能读的起?

    而现在老朱吞并天下,开创大明王朝,压根不缺吃喝,可这群小兔崽子却没有一个好好读书的!

    那谁家老子能不生气?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拿朱标三兄弟来说吧。

    太子朱标,师从宋濂,极为聪慧,博览群书的同时,更是为国辅政,为老朱分忧。

    秦王朱樉,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对于兵法韬略却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未来天下名将,必然有朱樉一席之地。

    至于剩下的晋王朱棡,文从李希颜,武从常遇春,可谓是老朱家的文武全才,还有在太原打的那几仗,哪一仗不是高光?

    纵然比起老朱麾下的那群开国功臣,也是分毫不差。

    还有燕王朱棣,从小立志成为冠军侯霍去病,达成武将最高成就,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而从这里开始起,老朱家的画风就有点不对劲了,特别是老五吴王朱橚,从小酷爱医书。

    但朱橚是谁?那是老朱钦定的大明藩王,若是不晓政治,不明军事,如何能作为一方藩镇?

    可朱橚永远都是记吃不记打,毕竟老朱前脚刚收拾完朱橚,后脚朱橚又开始学医,所以老朱每每想起,都是无比的头疼。

    “您不必动气了,他们还小,总有一日能成长起来。”

    面对脸色铁青的老朱,朱标可不会火上浇油,反而是看向老朱轻声说道:“毕竟身为您的儿子,未来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咱不求他们能有所作为,只求他们不祸害百姓,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闻言,朱元璋倒是摇了摇头道。

    但殊不知,未来的大明天下,这群藩王何其过分,就拿历史上的秦王朱樉来说吧,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变态藩王。

    至于朱樉究竟干了什么?

    朱樉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鬻女。

    但是朱樉却下令对三百多余来王府求饶的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而朱元璋千方百计安顿抚恤土蕃十八族,可朱樉出征时,却将其中孕妇搜捉入府,使人夫妇生离。

    还有朱樉出征西番,又是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又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被阉割的男童由于恢复不好而导致死亡。

    再加上朱樉在西安府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在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取乐,与次妃邓氏在其中折磨宫人取乐。

    但这也仅仅是朱樉罪状的冰山一角,足以得见,若非是朱元璋之嫡次子,就凭朱樉干的这些恶事,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可这还不是个例,因为除了秦王朱樉、还有鲁王朱檀、代王朱桂、伊王朱?,哪有一个好玩意?

    特别是想起朱桂这个疯癫王爷,朱棡又是忍不住抬起头,看了看侧殿的方向。

    代王朱桂就是郭惠妃之子,此时还不到两岁,便是养在惠妃宫之中。

    所以看在郭惠妃的面子上,朱棡都不可能放任朱桂不管,毕竟不能让自家小娘伤心。

    “老头子,将那群小混账交给我吧?”

    随后朱棡抬起头,看向朱元璋笑道:“最多三个月,我还给你一群脱胎换骨过的儿子。”

    “交给你?”

    但朱标闻言,却是瞪大眼睛的看向朱棡道:“那他们还不得翻天?”

    朱棡从小就是个小混账,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更是被誉为老朱家的第一反骨仔。

    而要是让朱棡来教导,还真让这群小混蛋学去了精髓,那最次也得造个反,证明一下自己吧?

    毕竟朱棡可是整日将造反挂在嘴上,那老朱岂不是得头疼死?

    “咱还是挺放心李希颜夫子,至于你,还是先操心一下你的亲事吧。”

    对此,本来还有点心动的老朱,也是直接摇了摇头道。

    “老大?我怎么觉得,你对我的意见很大?”

    至于朱棡倒是直接来到朱标的身边,一把揽住朱标的肩膀道。

    “就事论事而已。”

    朱标闻言,只是干笑了两声道。

    “呵呵,难道你们真以为,仅凭闭门造车、死啃书本,就能妥善治理一方领土,安定民心?”

    “殊不知,治世如同治理泛滥的河水,堵不如疏,而只在书卷中徘徊,又怎能体察民间的真实与艰辛?”

    “再说咱们家的这群混账,从小身份尊崇,锦衣玉食,何时吃过苦,又如何能明白百姓的酸甜苦辣?”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屑的看向朱元璋与朱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