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臭小子,咱可以印大明宝钞啊(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作品:《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最新网址:www.xs</p>说话之间,老朱从身上取出一份奏章,直接丢在了桌子上。

    “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

    “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

    “靖江王岁支米二万石,钞一万贯,余物比亲王减半,马匹草料月支二十匹。”

    “公主未受封,每岁支纻丝纱罗各一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

    “已封公主,赐庄田一所,计岁收米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

    “亲王子男未受封,岁支纻丝纱罗绢冬夏布同绵同公主未封例,女未封者减半。”

    .........

    朱棡直接拿过桌子上的奏章,看向其中的内容,面色顿时为之一变,显然是被奏章上的内容惊到了!

    就连凑过来的朱标,也是内心一震的看向老朱出声道:“爹,这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这份亲王俸禄,何止是高,简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要知道,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韩国公李善长,公爵年俸乃是最高,但也不过四千石。

    至于其余公爵,年俸皆是三千石,侯爵年俸一千二百石,而伯爵年俸仅有二百四十石。

    但眼前的这份奏章,亲王年俸光是岁米就已经高达五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一位亲王就已经等于十六位年俸三千石的公爵。

    而且这还仅仅是岁米!

    “咱之所以定下这么高的年俸,自然有咱的深意。”

    “高俸禄,一则可以确保亲王们在藩地的生活无忧,使其不必因生计而滋生异心,而安其心,方才能稳固我大明江山。”

    对此,朱元璋目光炯炯的看向朱棡与朱标道:“二则,亲王手握重兵,财力充足,方能在边疆有效抵御外侮,戍卫江山安宁,此乃安内攘外之策也。”

    随后老朱又是顿了顿,方才继续道:“再者,高俸养尊,也是高责所在。”

    “爹,儿子明白你为什么要分封诸王,无非就是我朱家底蕴薄弱,您需要收拢兵权,以自家镇江山。”

    “这一点,您没有错,但今日我们不扯这些大道理,因为儿子只是想跟您算一笔账。”

    一直未曾开口的朱棡,突然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正色道:“当然算完这笔账,您还是执意如此,那儿子无话可说。”

    “什么账?”

    老朱听后,眉宇间不禁掠过一丝疑惑道。

    “若是儿子记得不错,一石米的价格在四钱银子与六钱银子之间浮动。”

    “那我们取个折中的数目,便是一石米等于半贯五钱银子。”

    “而五钱银子能买一石米,五万石岁米就等于二万五千两银子。”

    “对不对?”朱棡继续看向老朱道。

    “没错。”老朱也是点了点头道。

    明朝初年,粮食的价格浮动,但大多不会超过这个区间,所以算下来的确是二万五千两银子。

    “还有钞二万五千贯,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也就是二万五千两。”

    “那我们今日就不算其他东西,光是岁米与宝钞便已经五万两了吧?”朱棡仍是道。

    老朱也是依旧点头道:“没错,的确是五万两。”

    “好,您现在有十四个儿子,而以您的身体状况,未来肯定还能生。”

    “所以除了大哥是太子外,我们就算您有二十个儿子,也就是二十位亲王。”

    “一位亲王的年俸是五万两,二十位亲王的年俸就是一百万两。”

    “这就等于光是亲王俸禄,朝廷每年就得支出百万两,对吧?”

    朱棡又是微微思索片刻后,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是百万两。”朱元璋的脸上依旧如常道。

    毕竟对于老朱来说,一百万两还真不多!

    啊?

    大明开国仅仅九年,老朱就已经不将百万两放在眼中?

    没错,老朱确实不用放在眼中,甚至都不用放在心中,因为老朱在洪武八年发行了大明宝钞。

    所以即便是没有银子,老朱也可以无限制的印钞,怎么可能因为一百万两而动容?

    “而您定下的宗室承袭制,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世代相传,至于亲王子嗣,则是降爵为郡王。”

    “至于郡王的年俸岁支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我们就算是六千两。”

    “那一位亲王有十个儿子,不过分吧?”

    “毕竟您鼓励生育,那身为大明亲王自然要以身作则。”

    “那算下来就有二百个郡王,一个郡王六千两,那两百位郡王就是一百二十万两。”

    “而这算下来,大明每年的宗室年俸支出,就已经高达二百二十万两。”

    “还有就是公主、郡主、县主,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们每年就当支出三百万两。”

    “那儿子想问一句,光是每年三百万两的支出,您的国库负担的起么?”

    话罢,朱棡便是直勾勾的看向朱元璋。

    而且这还不是每年支出的极限,不然老朱后期怎么可能将藩王俸禄改为万石?

    还不是大明国库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支出。

    毕竟你想想明朝宗室制度与汉唐宋等前朝相比,明朝宗室制度的最大弊端是没有降等袭爵的机制。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代皇帝将皇子分封为亲王,而每代亲王又继续分封众多郡王,导致宗室子弟数量急剧膨胀。

    再者就是宗室子弟享受高额的岁赐,包括粮食、布匹、金银、盐、茶等物资,以及马匹草料等。

    那这些开支构成了明朝财政的巨大负担。

    “区区三百万两,咱还不放在眼中。”

    只不过,老朱仍是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

    朱棡顿时瞪大眼睛的看向老朱。

    而坐在朱棡身边的朱标也是想起了一件事,便是轻轻点头笑道:“的确不是很多。”

    “我是不是穿越的方式不对?明朝什么时候这么富了?”

    看向自信满满的朱元璋与朱标,朱棡惊呆了,但下意识朱棡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

    “臭小子,你在外勤于军务,自然不知道咱大明已经今非昔比。”

    话音落下,老朱的脸上又是闪过一抹骄傲与自豪。

    “臭小子,国库没银子,咱可以印大明宝钞啊!”

    ........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