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别说是他们,即便是沐英都未曾封爵(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作品:《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最新网址:www.xs</p>“爹,儿子回家以后,帮你解决了这么多的事,你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直至坐到饭桌上,朱棡这才笑眯眯的看向朱元璋道。

    “嗯?”

    朱元璋顿时一愣,没明白朱棡的意思。

    “臭小子,论地位,你已经贵为亲王,至于银子,吕家可是被你搬空了,你还想要什么?”

    不待朱元璋开口,坐在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却是白了一眼朱棡道。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嫡三子朱棡,已经是封无可封。

    毕竟再进一步,朱棡就只能造反称帝了。

    至于银子,朱棡刚抄了吕家,手中必然不可能缺银子,而且朱棡从小就是个财迷。

    那在马皇后看来,自家儿子手中的银子,可能比国库还多!

    为什么?

    朱棡在草原打了两年多的仗,一直都能自给自足,完全不用朝廷担心,这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娘,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闻言,朱棡当即就有些不满的看向马皇后道。

    “咱?外?”

    对此,老朱又是瞪大眼睛的指了指自己?

    他娘的,什么时候咱朱元璋成了外人了?

    “臭小子,你怎么说话的?”

    马皇后更是伸出手揪住朱棡的耳朵道。

    “哎呀,娘,疼疼疼。”

    朱棡顿时捂着被揪的耳朵,又是一脸无辜地看向马皇后求饶,但这双眼珠子却滴溜溜乱转。

    众人见此,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果然大明王朝,正儿八经能制得住朱棡,唯有马皇后。

    朱元璋见状,又是打趣的看向朱棡道:“臭小子,还得是你娘能治的了你,知错了没?”

    “知错了。”

    但今日朱棡却是出奇的没有反驳朱元璋,反而是顺从的点了点头。

    这一下子,便是引起了朱元璋的诧异,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马皇后与郭惠妃在内。

    什么时候,自家老三这般听话了?

    竟然还知道认错?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瞬间,无数疑问涌上心头,因为他们都明白,朱棡如此反常,那就绝对在憋着什么坏主意。

    唯有朱标与朱樉相互对视一眼,皆是看见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而这一抹笑意,也是没有瞒过常清韵与谢钰儿,也是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这绝对是朱棡在给老朱下套。

    “臭小子,你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

    面对自家儿子,朱元璋可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便是直接没好气的看向朱棡道。

    “儿子什么时候打过鬼主意?”

    “而且您这么说,可有点太伤儿子的心了。”

    朱棡的眼中顿时掠过一抹不满之色,但还是故作伤心道。

    “你该不会是想要节制山西的兵马大权吧?”

    眼见朱棡还是没有炸毛,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思索,方才点头道:“倒也不是不行。”

    话罢,朱元璋又是顿了顿,继续道:“但是得过段时间,不然朝臣那边,咱应付不过来。”

    “呃呃......”

    话音落下,何止是常遇春与徐达愣住了,便是朱标与朱樉也没想到,朱元璋能想到兵权上面?

    “我人都在京师,那我要节制山西的兵权干嘛?”

    朱棡对此,更是直接翻了翻白眼道:“你还能放我回太原?”

    更何况,朱棡调动山西兵马,还用得上朱元璋的同意?

    你信不信,朱棡刚返回太原,就能直至接管兵权?

    只是不愿意拿出来打击老朱罢了。

    但若是真可以返回太原,其实朱棡也不是不行。

    至于自家两个兄弟的爵位?

    朱棡都已经返回太原了,还要什么爵位?

    毕竟以太原的发展趋势,最多两三年,朱棡就可以大军出塞,致使漠北无王廷。

    而到了那个时候,自家两个兄弟的封爵,肯定是十拿九稳。

    “想都别想。”

    朱元璋果断瞪了一眼朱棡道。

    毕竟朱棡现在可是老朱心里的宝藏儿子,所以不榨干怎么可能放朱棡回太原?

    “那我要兵权干嘛?”

    闻言,朱棡依旧翻白眼道。

    “可就像你娘说的,你是咱的儿子,已经贵为王爵,封无可封。”

    “至于银子,先不说吕家,就是你在草原打仗的这几年,可没用过咱一两银子,所以你能缺银子?”

    “那咱思前想后,也就剩下太原的兵权,毕竟那是你的心血。”

    这番话,朱元璋说的可谓是头头是道,几乎让人挑不出毛病。

    “所以咱实在想不出来,除非兵权,你还想要什么。”

    话罢,朱元璋又是好奇的看向朱棡。

    “老头子,我跟你说实话,我就是想为麾下的兄弟讨个爵位。”

    随后朱棡便是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方才看向朱元璋如实道。

    “讨爵?”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挑,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意外之色。

    “邓愈家的小子和汤和家的小子?”

    距离朱棡最近的徐达,眼中倒是闪过一抹思索道。

    “嗯,的确是邓镇与汤鼎,他们随我征战草原,大小战役,无一不是身先士卒,可谓是战功赫赫。”

    “虽然没能覆灭北元,但也是打的他们元气大伤,所以儿子才想为他们请爵。”

    朱棡又是点了点头,方才看向朱元璋说道。

    “因功封爵,不是不可,但却不妥。”

    朱元璋听完,先是点了点头,但又是摇了摇头道。

    “老哥哥说的不错,的确不妥。”

    常遇春也是拍了拍朱棡的肩膀道。

    “因为汤伯与邓叔?”

    朱棡皱眉问道。

    “这是其中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他们太年轻,所以若是给予他们封爵,必定会打破朝堂的平衡。”

    “毕竟我大明的这些开国勋贵,哪个不是纵横沙场,战功彪炳的大将?”

    “可他们所立下的功劳,比起你麾下的邓镇与汤鼎,要超过太多了,但即便是如此,封爵之日,也不过是侯爵。”

    “而我大明除了追封的国公,也就是开国六公,但这六位国公,他们哪个敢不服?”

    朱元璋想了想,这才开口道。

    “徒弟,陛下的意思,就是他们有功劳,但功劳还不足以封爵,不如让他们回朝,再历练历练。”

    “而等他们再立下功勋时,父子一门双爵,这个尊崇,陛下愿意赐给他们。”

    “毕竟我等又还能再战几年,可始终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而到了那一日,大明的二代子弟,就得扛起一片天了。”

    随后,便是常遇春接过话茬,又是拍了拍朱棡的肩膀道。

    “你爹和你师父说的不错,就像你们的大哥,当年的功劳也不小,可依旧未曾封爵。”

    马皇后也是轻声开口道。

    至于这口中的大哥,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