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苦一苦百姓

作品:《影帝:我谢谢你哦

    最新网址:www.xs.fo</p>“哈哈哈哈……”

    不久后,央视的上层的一间大办公室内,传来了一道独属于中年男人的爽朗笑声。

    “看来,我们还真低估了这位小朋友!”

    不久前……

    “您看我给的这个理由,合适吗?”张远娓娓道来。

    对方说,需要一个理由。

    一个在央视播出一部两次播放成绩都很差的电视剧的理由。

    若是一般制片人的话,肯定会回答。

    “我们这部戏的演员阵容强大。”

    “我们这部戏的剧本考究,参照了大量古籍。”

    “我们这部戏的拍摄制作精良,每一件道具都是单独仿古制作的。”

    诸如此类,展示作品优势的说法。

    但这些都只是外部优势。

    就像一位女演员,你说她长得漂亮,身材好,个子高。

    但主演的戏已经票房连扑三四部了,一般的剧组会要吗?

    现在这部戏,也是如此情况。

    外部优势就不用说了,没用。

    央视播的大型历史剧,哪一部不精良,演员不好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作品的核心内容上。

    央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与其他任何地方台都不同。

    那就是,他除了广播电视外,还国家的喉舌。

    这点非常重要。

    在他们这儿播出的片子,首先不是好不好看,而是不能犯错误。

    同样的,在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央视播出的作品,许多不光是为了给百姓看的。

    就像普通人瞧每年大会报告内容都差不多,但内行一瞧就能知道未来几年的工作形式。

    若举实例的话,就比如比较近的,05年年初播出的《大宋提刑官》。

    片子绝对好,剧王级的收视率。

    其中何冰老师塑造的宋慈一角让人印象深刻。

    但若说演的最好的,不得不说,还得是郭达老师饰演的大反派刁光斗。

    喜剧演员演正剧,很多时候都是降维打击。

    给何冰这位人艺台柱子都给压的没了光采。

    不过张远觉得,这部片子不应该叫《大宋提刑官》,应该叫《我的吏部尚书老丈人》。

    若没有吏部尚书老丈人,宋慈能斗的过刁光斗?

    那这部剧除了好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就得结合当时的实事来看。

    03,04,05年,是内部整肃大年。

    每年开会都以此为主题,抓的很紧。

    而这片子的内容,看似是查案,但最后查着查着,都查到了百官前列那几位头上。

    后世的《人民的名义》播出前一两年,形式也是类似的。

    所以,对方让他给个理由。

    这理由,不是用来说服观众的。

    而是用来,给上边的人,解释给更上边的人听的。

    因此,张远给这位刘主编说了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古代,时间不可考。

    某日,九江郡的一位农夫因为对当地县令摊派多重田赋不满。

    便搜集了农司颁布的减负条例,拉拢乡邻,想要抵抗这种压迫行为。

    县令得知后,将农夫捉拿至县牢之内。

    名曰教化。

    数日后,农夫被教化至死……

    骨肉亲人死于非命,农夫家人奔走相告,纠集半百之数的亲属上县衙闹事。

    被捕快驱离后,又遭打手围殴,伤者十数。

    此时传扬后,周围四县百姓对强征田赋一事早已不满,便纷纷揭竿而起。

    携青壮,老幼,持农具工械,愤然集结。

    不出几日,人数过万!

    将县衙团团围住。

    县令妄图故技重施,派捕快恐吓人群。

    未曾想,民众暴怒,当场打死捕快一名,打伤无数。

    并将当地捕头一并击杀。

    事已至此,再难回头!

    农夫们冲入县衙,捉住县令后,将其殴打良久,而后挖坑活埋。

    并拆毁县衙后,才四散而去。

    此时发生后,朝野震动,六部惊骇,迅速召开会议,商讨过失。

    张远说完故事后,刘主编表情严肃,脑门上有冷汗凝结。

    这是古代故事。

    对,古代故事……

    “你说这故事,是什么意思?”刘总编赶紧岔开话题,不敢再听了。

    “您听我慢慢说。”相反,张远一点都不急。

    “《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它的开局便是严党为填补国库亏空,以改稻为桑之名,强行兼并百姓土地。”

    “弄得浙江百姓民不聊生。”

    “严党为了自己发财,也为了讨好嘉靖帝,不惜毁田踏苗,甚至毁堤淹田。”

    “因欺压百姓太甚,桑农齐大柱率领大量农夫包围总督衙门。”

    听着张远介绍至此,刘主编眉头一抖。

    太像了!

    太像刚才那个故事了。

    “其后朝堂内斗不谈。”

    “但严阁老一派面对百姓怨声载道,依旧将“改稻为桑”定为国策。”

    “甚至其中赵贞吉一角,还说出了‘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的荒唐言论。”

    “可以了!”

    就和刚才那个故事一样,刘主编不敢再听下去了。

    因为片中赵贞吉的这句台词,他有点耳熟。

    历史上真实的赵贞吉可不像片中那般,是一代能臣。

    《大明王朝1566》里黑的最严重的就是这位。

    但徐敏老师演的实在是太好了,让人印象深刻。

    小时候看《雍正王朝》就觉得太子演的极好,徐老师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当然,少时不知太子为何要与郑春华私通。

    长大后发现,这位女演员有两颗大雷。

    是大到有杨密和李晓冉加起来那么大的大雷!

    只能说选角和剧情突然合理了起来。

    刘主编听完他说的故事,又听完他的电视剧剧情介绍后,心中有数了。

    “你等我会儿。”

    说罢,他直接出门,坐电梯上楼。

    而后,便有了办公室内的那道笑声。

    “好啊。”

    “他年纪轻轻,就能听懂我们的意思。”

    “并且眼界那么高,那么敏感,能看到这一层。”

    “看来是个可造之材。”

    这位高兴,因为张远给的理由很合适。

    除了片子能与那个“古代”故事相契合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2006年一月一日起,实行数千年,长久以来,一直压迫在世世代代农民头上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了。

    从那个“古代”故事发生,到06年年初,足足过去了7载岁月。

    因为这项税费,涉及每年近千亿的收入。

    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

    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想要“再苦一苦百姓”的,可不止是赵贞吉。

    况且这些人还不愿担骂名呢。

    有了这个理由,这部片子便能在央视站得住脚了。

    哪怕收视率不好都没关系。

    有这个理由在,上头知道了,不光不会责怪,还得说他办得好。

    又过了许久,刘主编带着合同,满面春风的回到了办公室内。

    “上边很满意。”

    “那就好。”

    张远重重的松了口气。

    他满意,自己就有钱捞!

    接下来就是谈价了。

    张远表示想对标《京华烟云》。

    主编忍住了没动手揍他。

    这片子央视80万一集收的,花了3000大几呢。

    张远又说,不行的话对标《汉武大帝》也可以。

    主编更想抽他了。

    这片子央视05年央视花了3500万才买来。

    你敲诈敲到总台来了!

    不是首播,还没有央视或者中影,华夏电视总公司这类参与。

    相当于一个姑娘,既不是雏,还不是皇亲国戚出身。

    人家当然不肯出那么多钱啦。

    张远也知道,稀里糊涂落锤计,厚脸皮扯淡计,在这儿都是没用的。

    还是老老实实的和对方好好谈了谈。

    最终对方给出的价格是50万一集,但集数得从46集剪到40集。

    央视的档期,那都跟金子似得,来他们这儿的电视剧大多都要剪短才能播。

    拿到合同后,张远一弹纸业。

    “动动嘴,跑跑腿,2000万的单子,1000万分成到手!”

    “放印子钱,都没赚这么快的。”

    “还捞了个日后能值金子的网播版权。”

    “若是在央视播的还成,便还能卖给地方台,再捞几轮。”

    去央视是独自一人,回到四合院,将合同交给杨思维。

    这位年轻经理看完都傻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老板是个艺人。

    但她现在觉得,张远可能是个法师。

    你是给央视下蛊了吗?

    芒果台的馊饭,愣是在他手里,上了央视的席面。

    “你准备一下,明天跟再去一趟芒果台那边。”

    “和他们交代一下。”

    “你喝酒练出来了吗?”张远追问了一句。

    “一般般。”胖娘们轻轻摇头。

    “那还得喊上张犁老哥,否则没人帮我挡酒。”

    “酒量再好,十来个酒精考验的围攻我一个也受不了啊。”

    “通知宋嘉,让她和张导交代。”

    “明白了。”杨思维这就联系宋小姐。

    “还有,你与赵得财赵老板那头也联系下。”

    “之前他就和我说过,手上有个望京商业项目在建,现在应该处于收尾阶段了。”

    “我看资金也差不多到位了,找机会让他帮忙联系个折扣。”

    “好把办公楼买下来。”

    “以后你们就不能天天来我家上班了,停车还不方便。”

    杨思维张了张嘴。

    你真买啊!

    之前张远就和说过,临时在他家将就一下,之后会买办公楼的。

    老板画饼她见得多了,刚来,也不好反驳。

    便真将就着。

    她的计划是等招的人够多后,施展不开了,倒逼张远去租办公室。

    没想到我和老板玩心眼,老板却玩真的!

    而且人家最多买办公室。

    他一张嘴就是办公楼!

    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对自己和公司未来规划的问题。

    不想做大做强,何必买一栋楼!

    张远的想法则更单纯。

    买栋小楼,不光能办公,还省租金,更可以等升值。

    还有一点,就是买楼,是买在自己个人名下。

    但时候他再反向租给自己的公司。

    这样公司的净收入就会低一截,在税收上有好处。

    反正左手倒右手,可以按市场最高价出租,别太离谱就行。

    转头就出门,坐飞机去了湖南。

    当他把央视的合同放到张华利面前时,这位副总研究了半天,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收到来自张华利的感谢,察言观色+4,谈判技巧+3,忍耐力+5!】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许久后,张总才向他投来了一个眼神。

    张远看出了这眼神的大致意思。

    以后你就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给赚回了钱,填窟窿是一回事。

    问题的关键,在他看出这是央视硬挤出了档期,楞让片子上的!

    这还得了!

    这小子到底走了什么关系,才能干出这事来?

    他都不敢想了。

    若是如此,日后有他在,就咱们台这三天两头被上头警告的样,岂不是能多个内应在?

    “哎……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位还是忍不住问了。

    “我这人比较努力。”张远笑着回道。

    张华利:……

    这是努力的事吗?

    还小子,給我藏是吧。

    其实张远一来不想说,二来不好说。

    因为这次是特殊情况,处于“战前总动员”,所以那头啥事都给自己开绿灯。

    再加上这片子也比较特殊。

    之后就算有点便宜,但也不会像现在那么离谱的。

    “走,吃饭去!”

    今天可是张华利主动请客的。

    还是那天的那些人。

    但人是物非。

    “来,敬一敬我们的张远。”

    今天可是芒果台这帮人敬他了!

    何老师依旧在列,看的直眨眼。

    才过去没几天,主客都翻转了!

    我这朋友还真厉害。

    能让台里的领导都这么客气。

    包间里也和那天一样,同样充满了笑声。

    笑的理由也一样。

    “咱这片子要上央视。”

    不过那天是嘲笑,今天是欢笑。

    心境,待遇,截然不同。

    真没少喝。

    给张犁都喝趴下了,去厕所都得宋嘉扶着。

    估计今晚宋老师得费劲伺候。

    老哥也是真高兴。

    他可是片子的导演,能再播出,就是个机会,比啥都强。

    且见张远自信满满,他也受到了感染,升起了些希望的。

    连张总都喝的脸颊涨红。

    趁着吃的差不多了,张远才拉着他说事。

    说的便是自己打算拉着《家有儿女》的原班人马,新拍一部戏。

    之后会在央视播出,希望二轮,或者1.5轮也能在芒果台上。

    张华利美的很,当场夸下海口,直说没问题。

    到酒局散了,回家休息。

    路上坐在车里,降下车窗。

    浏阳河的河风一打,这位突然浑身一激灵。

    这就反应过来了!

    “他说他要做什么!”

    他也是复旦毕业的,与那几位都是校友。

    回家后连灌几杯浓茶后,便回过味来了。

    “卧槽,我说他怎么能搞定央视那头呢!”

    “这小子埋着多大一颗雷呢!”

    “不成不成……”这位想起自己刚才还夸口说片子拍完了一定播。

    “得谨慎!”

    “万一他出事了,我若是签了合同,也会受牵连。”

    不过他又没有当即决断,划清关系。

    而是打算拖一拖。

    因为他觉得,照这小子的行事风格,未必一定会出事!

    与此同时,张远也接到了魔都那头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