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战争与和平

作品:《影帝:我谢谢你哦

    最新网址:www.xs.fo</p>华夏人,通常喜欢“三,六,九”这三个数字。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九这个数字,在佛家中被寓意为至尊无尚。

    九重天……不是会所的冰火九重天那个,虽然那个也挺至尊。

    九重天也就是九霄的意思。

    所以华夏一般重要的日子,庆典,都会契合三六九这三个数字或者日子。

    但比较奇怪的是,帝都这历史悠久之地,但凡和饭馆沾边的数字,全都是双数。

    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

    全都切了“八”这个数字。

    且大半“八大楼”,都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这处闹市区。

    包括德远社的小剧场,也在那边。

    那就得往上倒个百多年。

    归根结底,还在满清头上。

    八大楼的出现,大部分是在清末时期,也就是老婆子垂帘听政那阵。

    这些大饭庄子,都由勤快能干的山东老板和大厨主持。

    但其实,背后的投资者,都是八旗子弟!

    八旗对八楼,虽没有那么严谨一一对照,但由来便是这样的。

    出的菜品,很多也都是从宫里流出的,改良版的满汉全席菜品。

    而之所以都集中在大栅栏,是因为满清执政后,不许汉人住在内城。

    被赶走的富商们,便聚集到了前门外,使这里成了热闹所在。

    爆肚这样小吃也一样。

    最早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清代的《都门竹枝词》中有一句“爆肚油肝香灌肠”。

    与八大楼的菜色一样,都是御膳出身。

    在传入民间后,经过改良,加入了许多汉族常用的调料,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而且与八大楼一样,爆肚也是双数,分为四大家。

    张远娓娓道来,向一面懵逼的江志墙诉说着面前食物的由来。

    江老板有两个没想到。

    一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小吃还有那么深远的渊源。

    二没想到,面前这年轻人还挺博学,一道小吃都能侃侃而谈。

    不过他和我说这些是做什么?

    “江总,其实香江就很像八大楼所在的大栅栏地区。”

    “大栅栏是因为富商被迫从内城出走,才发达起来。”

    “香江能崛起,与大量富商从大陆出走也脱不开关系。”

    就如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早期华夏一穷二白,大量财富,尤其是黄金,古玩,珠宝都被转移去了他处,间接造就了香江和宝岛的经济基础。

    香江影坛的崛起,也与经济发展强相关。

    就说曾经风靡亚洲,风华绝代的香江美人们。

    林青霞的父亲是山东莱阳人,随军撤往宝岛。

    王祖贤的父亲是安徽舒城人,早年为军统上尉,随军来到宝岛。

    邱淑贞是粤省开平人。

    李嘉欣的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魔都人。

    关之琳的父亲是辽宁沈阳人。

    张敏是魔都人,小学后才去了香江。

    张曼玉祖籍也是魔都。

    刘嘉玲是姑苏人,还会唱评弹呢。

    风华绝代的“石榴姐”苑琼丹,祖籍是辽宁营口,那里可是评书四大家的龙兴之地。

    香江女星的黄金一代,其实没几个是地地道道的香江本地人,都是从全国各地因为各种原因移居过去的。

    纯香江人,就是蔡少芬这种瘦瘦高高,皮肤黝黑的长相,她都算是本地极品了。

    后来经过混合,成为地道香江人的那一代,也就是现在这一代。

    不说别的,港姐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质量正在明显快速下滑。

    就上次江志墙他们带来的那三个,与蔡少芬,袁咏仪,陈法蓉,李嘉欣她们这批老港姐相比,那就根本不能比。

    张远就是要告诉江老板,香江娱乐圈能雄踞一时,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现在这三样都在离你们而去!

    江志墙听出了他的话中话,眉头紧皱。

    若是上个月对方说这话,他还会不满的反驳,甚至不屑。

    可现在……

    有了眼罩门这一劫,便的确如他所说,一切对香江影坛有利的因素,都打了大折扣。

    江志墙长叹一口气。

    他觉得,这小子看来是不想好好谈了。

    又聊规矩,又分析说香江影坛能成功,大半是外力作用。

    这就是在打压我。

    想到这个,他都觉得可笑。

    自己一个老江湖,正在被一位后辈年轻人打压,训话。

    换以前怎么可能?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心里有数,估计这条路是行不通了,自己还得为《色·戒》找别的出路。

    “好,我懂了。”说着这位拿起自己脏了的西装外套,就要起身。

    “不不不,你没懂。”张远把他拦下。

    “我也还没说完。”

    “江老板,帝都爆肚,有四大家。”

    “分别是爆肚冯,爆肚张,爆肚满,和爆肚王。”

    “听名字您就知道,这是店家把姓氏冠在了招牌食物后边。”

    “您还记得,咱们进这店的时候,门口挂的招牌吗?”

    江志墙来时就心情复杂,没怎么注意。

    但通过和筷子,勺子上,都写了店家的名字。

    “金生隆……”他看了眼后,轻轻念道。

    随后便轻咦一声。

    这也不是刚才他说的那四大家呀?

    还没带我来最正宗的店?

    但其实,就像四大天王总是有五个一样。

    帝都爆肚四大家也有五家,那第五家,就是金生隆。

    亦或者说,金生隆才是最出名的那一家。

    由此,也引出了帝都小吃界的著名案件“二冯之争”。

    其实金生隆,才是真正的爆肚冯,或者说,老帝都口中的那家爆肚冯。

    这店子初创于光绪年间,创始人叫冯天杰。

    二代目,也就是这位的儿子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在帝都一举成名。

    这位儿子名叫冯金生,这便是金生隆的由来。

    于是之,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等演艺界名流,都是这家店铺的忠实拥趸。

    因为生意太好,太出名,后来企业改制,东安门市场小吃铺改成国营企业时,便由八家铺子合并,以爆肚为主,成立了金生隆爆肚店。

    而另一家爆肚冯的创始人叫冯金河,店铺在门框胡同。

    金少山,荀慧生,尚小云,裘盛戎,谭富英等名流便是这家的老食客。

    裘盛戎和谭富英这老哥俩是真爱吃爆肚,哪家都有他们。

    这家爆肚冯,也在57年合营时,被并入了同框胡同的同羲馆饭馆中。

    等于两家爆肚冯都被合营了。

    但金盛隆依旧在干主业,而爆肚冯则被吞并了,成了饭馆中的单一门小菜。

    冯金河这门,也因此断了传承。

    直到改革开放,冯家第三代冯广聚才集合了几位本家兄弟,一块恢复了爆肚冯这老字号。

    并且这位非常擅长炒作和宣传。

    借着改革春风,鼓励私营,要求各路名人领导来品尝,把自己打造成了私营小吃馆的标杆。

    后来更是连上香江,宝岛的各路媒体,甚至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并制作了记录短片。

    一路往上,还曾被邀钓鱼台国宾馆参与国庆五十周年聚会,现场为国家领导制作爆肚。

    可以说,爆肚冯经过这位的操作,已经成为了全国小吃知名品牌。

    也引起了金生隆这边的注意。

    “我们家才是爆肚冯啊!”

    因为他们家没断过传承,所以四代人下来,一直是干这个的。

    便去打听。

    这才发现原来是另一个冯家。

    并且对方还早早将“爆肚冯”的商标给注册了。

    金生隆不光不能用爆肚冯的招牌,连店里的介绍,用品上,也不能带有“冯”字。

    对方的意思是,这行姓冯的,只能有我们一家!

    金生隆这边肯定不服啊。

    干个小吃店怎么还给我姓氏都干没了?

    两家便由此开启了旷日持久的文斗武斗。

    打过官司,骂过街。

    支持者们,老食客们,也互相攻击,比较。

    最后金生隆败诉,气鼓鼓的将自己的店铺介绍改为了“爆肚冫金生隆”。

    把冯字中的右半边给隐去了。

    就为了堵这个气!

    至今,这俩店依旧争斗不断。

    张远说完,江志墙更迷糊了。

    为了一份爆肚,至于吗?

    “江先生,您不觉得,爆肚冯和金生隆,与大陆和香江影坛很像吗?”

    谁先来,谁后来,谁才能代表这一行?

    “这一家爆肚店,一年才能赚多少钱。”

    “对于上头来说,电影这一年几十亿,才能赚多少钱?”

    全国烟民每天多抽一根烟,就能干出一个华夏娱乐圈的经济体量来。

    “钱对从业者来说,很重要。”

    “但对上头来说,并不重要。”

    “名声,脸面,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国家不在乎谁才是正宗的爆肚冯,他们只需要一块能够代表华夏小吃的招牌。”

    “国家也不在乎电影是香江出的,还是大陆出的。”

    “只要能让国家体面便行。”

    “像爆肚冯和金生隆这样撕破脸皮,赌气斗争到底,在我眼里,根本没有意义。”

    “爆肚四大家,加起来也没有十家店。”

    “这么小的市场,终有一天,他们的招牌和故事,都会被人慢慢遗忘。”

    “反倒是各种打着擦边球,借用这几家老字号名字的连锁品牌,赚的盆满钵满。”

    张远抬起手来,夹起一片羊后脑,放到锅中涮了涮。

    肉色略微带粉,才刚熟,便已经夹起,放到了盘中。

    “您看,涮过肉的清汤,也变肥了。”

    同时用筷子,将那片羊后脑,扒拉成两截。

    一半放到自己碗中,一半放到了对方的碗中。

    “我觉得,爆肚冯和金生隆,早该放下争斗。”

    “这叫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把市场做大了,大家都有肉吃,剩下喝汤的也能肥。”

    江志墙眼神闪动,好像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今天张远来这儿吃饭,认真赴约。

    并不像程好说的,或者江志墙预计的那般,是来闹脾气,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好好蹂躏对方,以报当时之恨。

    没有意义。

    就像教父中所说的,永远别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如今眼罩门一出,想要在港圈身上撕下一块肉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冠希哥带来的破坏非常致命,撕下了港圈最后的遮羞布。

    港圈此时正经历着严重混乱,各自为战,寻求出路。

    而张远的判断是。

    此时形式已经逆转,对方不再是敌人,而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港圈是残了,不是死了。

    依旧拥有大量资源和资金。

    巴菲特的名言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现在的港圈已是跌停板。

    原本他们在帝圈和沪圈的合作方,不是撇清关系,就是反咬一口,趁火打劫。

    所以正是我入场的好时机!

    “江先生。”

    “我的想法是,我们一起成立一家公司。”

    “不光是你我,任何香江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一起参与。”

    “我们联合起来,抛开之前的成见和矛盾,一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江志墙瞪大眼睛。

    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不光没有提出任何苛刻的条件,甚至还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合作意向!

    换我遭了之前这事,如今得势。

    不让对方的老婆陪睡解恨,就算仁慈的了。

    这年轻人……

    并且江老板一想。

    如果我们再次成为合作伙伴,甚至比之前的共同投资更为亲密。

    那我现在最棘手的问题,也就是《色·戒》的上映问题,不就有他这个中间人能够斡旋了吗?

    这不就是我来找他的目的!

    所以他发现,自己不光没得选,这唯一选项,还是超乎自己预想的优秀选项。

    这种时候,应该要问。

    “那么,代价是什么?”

    可如今港圈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们思考这种问题了。

    江志墙拿起筷子,蘸了蘸后,将那半块羊肉送入口中。

    这顿饭到现在,他才吃出点滋味来。

    “您帮忙联系一下,还有哪些公司有意向。”

    “当然,得要够资格,不能阿猫阿狗都来。”张远说着,同时招手让服务员加菜。

    对方此时明显胃口大开。

    “好,我去联系!”

    这会儿整个港圈都需要一个突破口。

    张远愿意出来牵头,肯定会一呼百应。

    “那行,我们再沟通一下。”

    “您这边联系好后,我请客,正式与所有意向者一起吃个饭。”

    “好好好……”江志墙现在就想飞回香江去,把这好消息带回家。

    乡亲们,上头来诏安啦!

    咱们有救啦!

    张远见对方神情激动,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

    这就叫“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还说我是反港先锋。”张远不服气的想到。

    这就是纯纯的污蔑!

    并且还是小看我。

    老子要做两广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