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林肯,万税,万万税!
作品:《大清要完》 最新网址:www.xs.fo</p>2000吨的老式巡洋舰“定远”号的烟囱喷着煤烟,缓缓驶入长崎湾。玛利亚站在甲板上,海风卷起她的黑呢斗篷。远处港口稀稀落落停着几艘破旧的捕鲸船,桅杆上的红白黄蓝四色旗耷拉着——那是长崎共和国的“四民平等旗”。
吉田松阴裹着褪色的羽织,在码头上躬身相迎。他的脸色看上去很差,一副很久没吃饱过的模样。
“不瞒玛利亚殿下,长崎的米仓只剩半个月存粮了。”当玛利亚问起长崎境况如何时,这位长崎共和国外交奉行倒是毫不隐瞒,“渔民出海二十里就被朝鲜天国的炮舰驱赶,长崎的贸易也早就中断了……但我们的武士还能靠吃海带汤和一点点饭团维持斗志。”
玛利亚的目光扫过码头。衣衫褴褛的搬运工排成长队,将一筐筐干海带搬上板车,每筐都有佩短刀的武士登记数目。远处传来整齐的踏步声——高杉晋作正领着奇兵队沿沙滩跑步,士兵的草鞋陷在泥里,口号却震得浪花碎散。
吉田指着长崎共和国的军奉行对玛利亚道:“那是我们的奇兵队,一半是平民,一半是武士,大家一起战斗,已经击退了幕府派来的几波征讨军了!”
“带我去见佐久间总裁吧。”玛利亚将目光从正在训练的奇兵队士兵身上收回。
“请!”吉田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领着玛利亚向长崎港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解释道,“所有的马都已经被宰杀了.长崎共和国提倡四民平等,所以没有轿子可以坐,只能步行了。”
“无仿,”玛利亚道,“我正好可以亲眼看看长崎共和国。”
“那就请吧。”
长崎恍若一座死城,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钉着木板,只有财政奉行所管理的米铺前排着长队。桂小五郎站在柜台后,亲自用木升量米,每户只给半升糙米.吉田告诉玛利亚,长崎城内早就实行了配给制,所有的食物都由财政奉行所掌握。奉行所会根据居民所承担的工作,给予不同数量的配给。但是由于幕府方的封锁,长崎城内的粮食供应非常困难,配给一减再减。
这时玛利亚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农妇抱着个啼哭的婴儿跪下哀求,桂小五郎闭眼摇头,从自己怀里掏出块麦饼塞进襁褓。
总裁府原是荷兰商馆的仓库,墙皮剥落处露出焦黑的梁木。玛利亚抵达的时候,佐久间象山正准备吃午饭,只见他盘腿坐在草席上,面前摊着海防图,手边陶碗里漂着几片海带。“让您见笑了。”他扯了扯补丁摞补丁的袖口,“我这个总裁领导无方,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玛利亚屈指敲了敲开裂的梁柱:“朝鲜天国的炮舰很快就会炮击长崎,楠木稻子的8000武士十日内就会发起猛攻.他们可不是不中用的幕府军和藩军。”
“长崎共和国的武士绝不会投降!”佐久间象山脸色铁青,“我们只求那位神妾可以放过长崎的百姓他们都是无辜的!”
这时,窗外传来童谣声。几个戴草帽的小学生手拉手走过,一个老师背着断弦的三味线,一边走一边教他们唱《四民平等歌》。
佐久间道:“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是四民平等的理念一定会在日本传承下去!”
玛利亚从皮包抽出一份电报:“楠木稻子现在高举‘锦之御旗’,她的真约派武士也是幕府的敌人了!带着你的核心干部登上定远舰,我命令定远舰送你们去横滨,你们可以投靠幕府。至于平民……我可以保护他们!”
佐久间盯着眼前这位真约派的副宗主,用汉语一字一顿地说:“您要我们当德川家的狗?”
“棋子要有棋子的觉悟,”玛利亚道,“长崎的棋局结束了,你们要去新的棋盘!”
定远舰的汽笛突然尖啸。港外升起黑烟,瞭望塔敲起警钟——朝鲜天国的蒸汽舰来了!
1860年9月12日,纽约港。
法国邮轮“波拿巴号”缓缓驶入哈德逊河口,蒸汽机的轰鸣声与海鸥的鸣叫交织在一起。甲板上,凛子裹紧貂皮斗篷,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曼哈顿天际线。纽约的初秋已带着凉意,但码头上却是一片喧嚣。
法国驻纽约领事路易·德·蒙特贝洛早已在码头等候,他穿着考究的黑色燕尾服,胸前别着荣誉军团勋章,见到凛子下船,立刻摘下高礼帽,深深鞠躬。
“女伯爵阁下,欢迎来到美利坚合众国。”他的法语带着巴黎上流社会的优雅腔调,“亲王殿下特意嘱咐,要确保您在纽约的一切行程都舒适体面。”
凛子微微颔首:“领事先生费心了。”
蒙特贝洛殷勤地接过她的行李,低声道:“纽约最近局势不妙啊,共和党的支持者几乎占领了每一条街道。不过请放心,我已为您安排了最安全的路线。”
他们刚走出码头,迎面便撞上一队举着标语的游行队伍。男人们穿着粗布工装,挥舞着星条旗,高喊口号:
“美国人用美国货!”
“高关税!高工资!”
“我们要林肯!让英国货滚蛋!”
凛子微微皱眉,蒙特贝洛却习以为常,轻声道:“这些是共和党的铁杆支持者——工厂主、工人、银行家,所有人都相信林肯的高关税能让他们发财。”
一辆装饰华丽的四轮马车早已备好,车门上漆着法国领事馆的徽章。凛子刚踏上车厢,一个衣衫褴褛的爱尔兰报童便冲了过来,挥舞着报纸喊道:
“《纽约论坛报》!最新消息!林肯承诺逐步将关税提高到46%!”
凛子丢给他一枚硬币,接过报纸。头版赫然印着几行粗黑标题:
《林肯先生的高关税将让美国伟大!》《让低关税和自由贸易见鬼去吧!》《美国不需要进口!》
蒙特贝洛关上车门,苦笑道:“您看到了,北方佬,至少是北方工业城市的居民已经疯了。”
马车缓缓驶过百老汇大街,街道两侧的商店橱窗里摆满了“美国制造”的标签,甚至有些店铺直接挂出横幅:
“本店绝不销售英国货!”
凛子放下报纸,问道:“领事先生,您认为林肯的政策真能振兴美国工业?”
蒙特贝洛沉吟片刻:“毫无疑问,高关税确实能让北方工厂主赚得盆满钵满。但代价呢?南方种植园主会甘心被剥削吗?中西部农民会忍受工业品飞涨和农产品价格下跌吗?”他压低声音,“女伯爵阁下,恕我直言——林肯激进关税政策,必将撕裂这个国家。”
同一时刻,查尔斯顿奥哈拉家的书房里,咸丰正伏案疾书。鹅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墨水飞溅,他的眉头紧锁,仿佛要把满腔愤懑都倾泻在纸上。
《林肯,万税》(作者:一个不愿饿死的种棉人)
“当宾夕法尼亚的炼钢炉吞下又一吨高价铁矿时,当马萨诸塞的纺织机绞碎又一包廉价的南方棉花时,林肯先生或许会对着镜子练习就职演说。但请诸君看看南方农业州即将破产的穷白人!看看中西部农场主抵押给银行的土地!高关税是插在美利坚胸口的两刃刀——北方工厂主笑着攥紧刀柄,却要我们南方人承担刀刃贯穿的痛苦。他们口口声声‘保护美国劳工’,可谁来保护养育了美利坚三千万人口的农民?众所周知,美国的工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工资,而美国的农民却在为他们提供全世界最廉价的农产品!但是现在,他们还要保护工人和工厂主以我们美利坚的农民为代价!先生们,这不是保护,是抢劫和屠杀!用我们的血肉喂饱华尔街的秃鹫,用我们的破产换取他们的金库充盈。当林肯的选票在五大湖畔高高堆起时,请记住:每一张选票都浸着南方母亲的眼泪,都沾着中西部农夫的血汗!”
他刚搁下笔,书房的门便被推开。斯嘉丽·奥哈拉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红裙翻飞,绿眸闪亮。
“赵主教!写完了吗?快让我看看!”
不等咸丰回答,她已一把抓起稿纸,清了清嗓子,高声朗诵起来。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带着南方姑娘特有的热情,每一个词都像鞭子般抽打在空气里。
当她读到“高关税是插在美利坚胸口的两刃刀”时,坐在沙发上的杰拉尔德·奥哈拉猛地一拍大腿,大胡子抖动着吼道:“说得好!林肯那帮北方佬就是想吸干我们的血!”
一旁的黑奴曾克也抚掌大笑:“赵老爷写得好,赵老爷是大好人!”
斯嘉丽读完最后一句,扬起下巴,骄傲地宣布:“这篇文章明天就登在《查尔斯顿信使报》头版!让全南方都知道——我们绝不任人宰割!”
杰拉尔德跳起来,举起酒杯:“为了棉花!为了南方!”
咸丰和斯嘉丽相视一笑,也举起酒杯,高呼:“棉花万岁!”
窗外,查尔斯顿港的晚霞如血,映照着港口堆积如山的棉花包。远方的海平线上,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商船正缓缓驶离——船上装着的可能是最后一季能享受低关税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