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张辽:有死而已!
作品:《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最新网址:www.xs.fo</p>徐州。
广陵。
海陵港,码头。
士兵来往巡视不断。
码头的防御器具,早已经准备就绪。
码头帅帐里。
此时,只有张辽一个人看着沙盘。
他嘴里咬着数根干枯的树枝,嘴里还拿着一根树枝。
树枝放在沙盘的某处,张辽犹豫不定。
就这时,帅帐外面,两个铠甲身影急匆匆而来。
一人赫然是七百重骑兵飞熊军统帅徐荣。
另一人则是中郎将许耽,如今的广陵副都尉。
听到脚步声和铿锵声,张辽这才抬起头。
他的眼眶黑乎乎的。
已经两天,他没有睡了。
见徐荣和许耽过来,张辽挤出个笑容道:“怎么都过来了?”
许耽将一竹筒扔给徐荣道:“庐江那边飞鸽传书传来了情报。”
“扬州牧说,敌人会在明天黄昏时分全力进攻。”
“此次敌人进攻分成两批。”
“一批是曲阿这边,江东之主孙权亲自统领,号称十万水军。”
“另一批是柴桑那边,中护军周瑜统领,至少精兵两万。”
“此次江东复仇之战,应该是倾尽了全力。”
“庐江那边,只有六千水军。”
“扬州牧却要镇守两处港口。”
“扬州牧信中说,他无能为力协防。”
“甚至荆州夏口那边,他也没有办法。”
“他让我们自行判断。”
“实在不行,保全实力,让出广陵,向下邳撤。”
“徐州牧田丰已经做好了我们丢掉广陵的打算。”
许耽切了一声道:“庐江六千对柴桑两万。”
“我们这里可是十万!”
“十万大军!”
“我们也才六千!”
“主公这是为难我们?”
徐荣有些不悦道:“如今情形,主公但凡能够空出兵力来,又何至于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这般?”
许耽瞟了一眼徐荣,哼了一声,没有再争执。
徐荣也懒得和许耽起冲突,而是看向已经打开竹筒,查看其中信函的张辽道:“如果张都尉实在是没有勇气,那就后撤吧!”
“我率领飞熊军给你们殿后。”
“当年,我和主公在函谷关,一千骑兵加上三千黑山军,面对曹操数万大军,主公照样斩杀曹操大将典韦和蔡阳,吓得曹操大气不敢出一声。”
“张都尉毕竟不是主公。”
“对付不了这局面也正常。”
“没有人会责怪的。”
张辽将信函收起,塞回竹筒,这才看向徐荣,乌青的眼眶下闪过一抹愤怒之色道:“少跟我在这里风言风语。”
“主公当初选择我张辽坐镇广陵,就是考虑到江东复仇。”
“如今虽然艰难,但是,我岂能撤退?”
“我这一撤退,让主公置于何地?”
“三朝时期,很多人都想另调大将来这里镇守,是主公坚持相信我。”
“如今,我却要逃?”
张辽嗤笑了一声道:“说句老实话,你们都有逃的权力,唯独我不行。”
“我张辽是主公的亲近之臣。”
“主公的先生丁公,是我的老上级。”
“早年我犯了错,主公非但没有怪罪我,还委我以重职。”
“我岂能对不住他?”
“后撤?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今日,有死而已!”
“我之前已经写信给主公,如若我战死,只需要把我的骸骨送回雁门即可。”
许耽和徐荣听张辽这么说,都没有再说了。
好一会儿,许耽才道:“我也理解主公的难处。”
“问题是,此次敌军来势汹汹。”
“就各类将领,就有数十名。”
“其中的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将领,更是追随孙坚直取洛阳,杀退董卓和吕布。”
看向徐荣,许耽道:“徐将军当初和他们交过手,对他们的实力,你最清楚。”
“除此之外,过去的一年,孙权还提拔了各个骁勇善战的年轻将领。”
“其中一些人,我都听过名字。”
“吴郡余杭豪强凌家的家族长凌操。”
“下蔡武痴周泰。”
“会稽出身的董袭。”
“出身庐江,追随孙策南征北战充当先锋的陈武。”
许耽叹息了口气,对张辽道:“哪个人,都有不下于我们的武功。”
张辽反问道:“打仗靠的是武功?”
许耽被噎了下,却也没有再反驳。
张辽低头继续盯着沙盘。
好一会儿,他才对许耽和徐荣道:“我有一个想法。”
“如果胜利了,我们可能击退孙权大军。”
“如果失败了,我们可能都得死。”
“而且,失败的可能很大。”
许耽:“.”
徐荣:“.”
张辽见两人都没有回应,戏谑道:“怎么,如今你们反而怕了?”
许耽骂骂喋喋道:“怕个卵子!我只是心疼我那些丹阳精锐,都是跟着我和陶公一路征战到如今的!”
“这些年,我们死了多少同袍?多少人连家门在哪儿都记不住了。”
“如今,我又要带着他们埋骨他乡,成为那孤魂野鬼。”
“我对不住他们。”
张辽叹息了口气道:“谁又不是?”
“当初我跟着主公先生丁公从并州出征。”
“到现在,那一批将士就剩下几个人了,都被我放在身边。”
“我曾经答应过他们,将来衣锦还乡之时,帮助照顾他们父母妻儿。”
“而如今,我却要带着他们战死沙场。”
徐荣叹息了口气。
张辽见徐荣和许耽兴致都不高,这才挤出笑容道:“不说这些。”
“我开始布置计策。”
“如果我们战死,九泉之下,我们还是兄弟。”
“如果有谁没死,就帮着照顾活着的兄弟。”
许耽和徐荣强行打起精神。
张辽招呼两人上来,将口中含着的树枝一一放在沙盘上道:“你们待会就各自到这些地方。不管发生甚,都不要出动。”
“我们让出海陵港码头。”
“没有办法,敌军十万,我们才六千。”
“而且,他们比我们更精通水战。”
“在江面上作战,我们绝对不利。”
“我们的优势在陆战。”
看向许耽,张辽道:“丹阳精锐陆战,我愿意称之为步兵最强。”
许耽得意地笑了一声。
张辽又看向徐荣道:“飞熊军更是重骑兵,在陆地上以一敌十没有问题。”
“高顺的陷陈营,我见过。”
“徐将军的飞熊军可别说不敌陷陈营。”
徐荣冷冷道:“废话。”
张辽指着沙盘的几处树枝道:“我们将作战场地摆在沙头镇到北固山一带。”
“我率领八百亲卫拦住敌军先锋。”
看向许耽,张辽道:“当我点燃第一道烽火时,许将军你率领三千水军和所有丹阳精锐,拦住敌军后军,在敌军两万大军左右的地方切断。”
“以击杀敌军将领为先,前部放开,不追赶。”
“全力击杀后面两万大军。”
又看向徐荣道:“当我点燃第二道烽火时,徐将军你率领七百飞熊军冲击敌军中部,朝敌军前军进攻,和我前后夹击。”
“前提是,我没有战死,会点燃烽火。”
“如果我战死,没有烽火,你们就撤回下邳,配合徐州牧田公死守徐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