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放出恶犬
作品:《大明第一国舅》 最新网址:www.xs.fo</p>皇帝办事的效率很高,马寻上朝了,立刻就听到了皇帝颁发圣旨。
徐国公奉旨主持大明第一次科举,以及令徐国公护送秦王等诸皇子回凤阳祭祖。
大家对此都接受了,本来这些事情都有消息传出,只是现在明确了而已。
下朝回家的马寻在寻思着安排事情,何大立刻跑来说亲军都尉府的人求见。
派到马寻跟前的亲军都尉府的人不是毛骧、不是蒋瓛,不是高级特务。
不过也不能因此小看这些人,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的心腹,是亲军都尉府的中坚力量。
一旦扩大‘锦衣卫’的规模,这些人立刻就能升官。
尤其是看着何大喜笑颜开的样子,怎么看都是觉得认识这些人。
马寻看向何大,直接问道,“认识?”
“这是五九的小子,得有两三年没见着了。”何大就喜笑颜开的说道,“我这命都是五九救的,先前还给他烧纸了。”
马寻奇怪的问道,“五九?”
“国舅爷,姓伍。”领头的青年伍堪就说道,“叔伯们口音不大一样,差点都给说岔了。”
马寻笑了起来,“那就是自家人了,那我使唤起来就不客气了。”
何大连忙说道,“国舅爷,就别客气。这些小子就得好好使唤,这是给他们历练、长本事。”
在何大的认知里就是这样,上位也好、现在的国舅也罢,看得起他们这些人、信任他们这些人,那才安排一些重要任务。
伍堪也连忙说道,“我等奉命听从国舅差遣,自然以国舅将令为尊。”
马寻说道,“一会儿去五城兵马司,令人去围了贡院。仔细查看考舍、水井,让礼部的人也快点过来。”
何大奇怪的问道,“国舅爷,不去衙门办事啊?”
“没时间去衙门。”马寻就笑着说道,“事情全都压在一起了,你一会儿去找文英,让他把回乡的兵马安排好。”
何大立刻说道,“国舅爷,这不是得找保儿吗?”
看看,何大这些人就是‘自家人’,李文忠现在是曹国公、左都督,但是何大下意识的称呼还是‘保儿’。
但是也没人觉得是什么问题,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长辈’。
“军令是保儿下达,人是文英安排。”马寻打趣说道,“你打了二十年的仗都没打明白,怪不得让你除役来我这里做事。”
伍堪就笑着说道,“国舅爷,何叔和俺爹一样,只管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买卖。先前我和花炜比武,殿下骂我们不长脑子只管厮杀。”
“花炜还没有回来?”马寻关心问道,“太平府那边还没有找到人?”
去年花炜就听从马寻的建议回太平府去找他娘的遗骸了,这都两个多月了。
伍堪回答说道,“还没回来,说是发动了不少老卒,殿下也令人去问老兵了,好些人都给忘了。”
不是忘了,而是很多当年和花云一起镇守太平府的老兵都死了。
简单的闲聊之后,何大、伍堪等人就立刻开始忙起来了,他们有任务在身。
马寻看向徐蛾说道,“去隔壁一趟,让常茂过来。”
“舅舅!”一眨眼的功夫,常茂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舅舅,叫我有啥事?”
“我不在京的这些天,我给你个差事。”马寻直接说道,“我给你安排三个亲军都尉府的人,你每天领着人去贡院转一圈。”
常茂诧异问道,“贡院?我去干什么?”
马寻说道,“你去干什么?我不在京城,你替我去巡检!每天都给我大张旗鼓的过去,打着将旗去贡院。要让京城百姓、士子知道你在巡检,知道我大明会试严格。”
随即马寻说道,“对了,下午不军训了。你们几个小子每天给我骑马在京城转,但凡看到士子给文武官员投拜帖,当街拿下!”
常茂又是激动又是忐忑,“舅舅,直接拿下士子投入大狱不好吧?”
马寻都乐了,“谁让你将他们投入大狱了?是让你记下士子的名字,记下那些收拜帖的文武官员的名字!当着街,你就要嚷嚷开是奉我之命,明白吗?”
常茂虽然有些一头雾水的,不过他也不是什么智将,现在更是一个半大小子,哪里懂那么多的事情。
不过既然舅舅这么正式的给他任务,那肯定要办好才行。
兴冲冲的常茂立刻往家跑,“娘,快给我取甲胄!”
常蓝氏有些气恼,“今天练兵能让你摸刀?穿轻便点!”
常茂这几个小子练兵,每次都给练的不轻。至于训练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现在基本上还是队列之类的,‘进阶’的战场厮杀还没有怎么接触。
常茂得意起来了,“舅舅给我下了将令,让我天天去贡院巡检,让我天天在京城巡视!”
常蓝氏意外了,“真是你舅舅给你的差事?别又是两边乱传话吧?”
这就是常茂的‘前科’了,·两边瞎传话。要不是马寻和常遇春关系好,说不定还真的要被常茂这小子得逞了。
常蓝氏仔细想了想又问道,“你舅舅真让你去做这些事情?”
“让我去贡院,还说给我亲军都尉府的人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还要大张旗鼓的过去。”常茂就得意的说道,“其他人只能去京城巡检,舅舅最喜欢的还是我!”
常茂有理由这么得意,亲舅舅蓝玉可是将他当做眼珠子一般,基本上就是百依百顺。
而马寻这个‘假舅舅’,虽然外甥一大堆,可是显然对常茂是最不一样的。哪怕邓镇那小子现在想着表现、就会拍马屁,不过还是无法取代他。
常婉好像明白了一些,“舅舅让你去贡院?让你们在街面乱跑?”
“不信你们去问舅舅啊!”常茂直接说道,“小事我敢瞎说,大事我哪敢瞎说!”
常蓝氏恼了,“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你娶妻的事情会是小事,这么大的事情你都敢两头骗,还有什么不敢的?”
这一下常茂偃旗息鼓,他也没想到自己两边添油加醋说些事情这么快就败露。
常婉随即又说道,“一会儿肯定是要去问问舅舅、舅母,舅舅信任你让你办差事,你可别办砸了。”
看着常茂兴高采烈的跑去翻甲胄,常蓝氏说道,“以后对你舅舅多些尊重,他救了你爹不说,还处处提携你弟弟。”
“娘!”常婉笑着抱怨说道,“第一回见着舅舅的时候,我就不缺礼节。后来我对舅舅可更为敬重,淮西这些人家里头,就我和常茂是真的敬重舅舅。”
“邓镇那小子说不准。”常蓝氏就笑着说道,“你舅舅有本事暂且不说,还是品行好。他处处提携常茂,还不是看在太子的份上。”
常婉微笑点头,其实她也知道常茂的资质一般。
指望常茂青出于蓝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这小子能够学到‘舅舅’一半的品行和能力,以后太子就高兴了。
真到了那时候,以后的‘皇长孙’都有了依靠。
这边的母女还在说话,一个护卫匆匆跑来,“夫人,国舅夫人来了。”
常遇春一家去马寻家里不需要通报,马寻、刘姝宁两口子来常家也都是直接进来。但是府里的人,肯定先跑去说一声。
“嫂子。”刘姝宁看了看,笑着问道,“常茂不会是跑出去了吧?”
常蓝氏笑着埋怨,“小弟给常茂安排点事,那小子咋咋呼呼的,估计是在翻甲胄、兵刃。”
“我家夫君也是担心嫂子误会,让我来说一声。”刘姝宁就笑着说道,“朝廷第一次抡才大典,就怕有疏漏。这才让淮西人家的小子们上街,杜绝一些流言蜚语、彰显朝廷取士公正。”
常婉不理解的问道,“舅母,常茂这些小子能办成什么事?”
刘姝宁说道,“还不是担心有些士子为了中榜就想着投效一些达官显贵,我朝此前没有这般事情,但是其他朝代有些此类事情。”
常婉大概明白了,大明没有这类事情,那是因为以前没有会试。
而历史上有些朝代就是如此,士子为了中榜,会在科举前将自己的文章送给达官显贵,甚至当街拦住一些达官显贵的车马。
读书人不一定清高,为了金榜题名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常蓝氏感慨着说道,“还是小弟心思缜密,上位选小弟为主考官真是选对了。”
“嫂子就别夸了。”刘姝宁笑着抱怨说道,“我家那口子就喜欢把人往坏处想,这一次让常茂这些小子去街面拿人,弄不好让常茂他们得一纨绔的名声。”
常蓝氏不满说道,“这些人本来就是纨绔,现在能做点正经事,那才是好事。再说了,我家常茂要名声也没用。”
常婉也在点头,马寻的名声好不要紧,因为那是本身性格好、品德出色,这也是皇后教的好。
但是常茂以后不一定就非得是品行贤良,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就行。纨绔一点都不要紧,甚至可以有些狂悖等。
最主要的是能为太子办事,这就足够了。
看看马寻现在做的事情,这不是明摆着将常茂朝着特定的方向引导么。
为皇帝、为太子办事,不一定就是非得打仗,也可以是出面做一些看似名声受损的事情。
只要对朝廷有利,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