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致对外
作品:《大明第一国舅》 最新网址:www.xs.fo</p>李贞伸手将马寻拎着的包拿走,而马秀英也只能带着马寻先回去。
刚进屋,板着脸的李贞更加不高兴了,“骂媳妇、欺负小舅子,现在还砸杯子!怎么,是不是要打媳妇、打小舅子,这才威风?”
“姐夫,哪有的事!”朱元璋就告状说道,“姐夫,真不是我和他们一般见识,我是皇帝,得想着社稷。”
李贞直接问道,“社稷?社稷就是你朱重八的?我弟媳是皇后,什么事情她不能说?你是天,她是地,有事不和她商量,这能行吗?”
看到朱元璋还要开口,李贞继续开口,“真要是社稷之事,老朽这就告罪。不该在皇帝跟前倚老卖老,臣有罪!”
朱元璋慌慌张张的搀扶着李贞,“姐夫,这是哪一出啊!”
“重八,你是皇帝。”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置气归置气,哪能乱说话。恶语伤人六月寒,你就是再有火气,也不该对着你媳妇说那些话!”
看到朱元璋不说话,李贞继续说道,“妹子的事情咱不说,你小舅子那般品行。他护着老二有错了?君臣君臣,你只说君臣不论亲近,还有没有点人情了?”
朱元璋急忙解释,“姐夫,真不是我不讲理。我这不是为了标儿么,再者也确实该收拢蒙古人心。”
朱标就开口说道,“爹,这么一来只会让老二对我有意见。”
朱元璋立刻狠狠的瞪向朱标,要不是你私下传信,事情会闹到这一步,你娘都要回娘家了!
李贞就看向马秀英,和颜悦色说道,“弟妹,我就托大了。重八有重八的考量,你和小弟也有自己的心思,咱们和气的说话。哪能回去,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随即李贞调转火力,对马寻就是严厉了,“还有你,帝后因朝政争辩,你不帮着参谋也就罢了。有怂恿皇后回去的吗?打了尚书就打了尚书,有什么难办的?”
马寻都要哭了,“大姐夫,我真没打尚书!”
李贞立刻松了口气一般,“没打尚书就好,那就不是朝政大事。那你姐夫就不为难了,老朽拼着脸面不要,就说是我指使的,他们不会和我为难。”
朱标就是最开心的了,有个德高望重的姑父就是好。三言两语的,争吵的事情就变成了自家舅舅打尚书的事情了。
先前争吵的理由也变了,变成了对马寻处罚导致的帝后意见不一致。
马寻有些时候是打岔的高手,可是现在再看看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李贞才是捣糨糊的高手,一时间大家就算是想要解释,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理头绪。
李贞哪里不知道一些矛盾的源头,无非就是现在仗着身份和年纪,先稳住局面再说。
我七十岁的老头平时就稀里糊涂的,唯独知道不该在火气大的时候争吵,那只会越吵越凶、伤了情分,先坐下来和气的说话。
李贞就先坐下,看着朱元璋问道,“重八,要是家事,那我托大就厚着脸皮听听。要是国事,那臣就告退。”
朱元璋更加无奈,“姐夫,是国事也是家事。”
朱标连忙说道,“姑父,先关起门来议事,以往也是这般。就是这次有些出入,声量大了点。”
李贞好像明白了,“那咱们先自家人说清楚,然后再去朝堂论,如何?”
朱元璋点头,马秀英就坐下,李贞这个姐夫在场,大家都不好发脾气。
李贞就开口说道,“重八,事情我大概听说了些。你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朱元璋说道,“姐夫,老二是秦王,有些事情该为社稷考虑。我也不是偏心,实属无奈。”
看到马寻要开口,李贞直接拦住,“等你姐夫说完再说,有理不在声高。炮仗脾气,这事情完了得罚你俸禄!”
俸禄,马寻根本就不靠俸禄生活。
再说了,今天被罚了俸禄,明天说不定皇后就找到理由给了赏赐。
朱标就觉得姑父还是厉害,三言两语的就将舅舅的事情再次给降格了,所谓的处罚就是走个过场。
朱元璋指了指马寻,说道,“他只知道一味惯着老二,老二是秦王,怎么也该为社稷考虑。”
“他护着的可是你儿子,这还有错了?那是晚辈,不护着能行?”李贞先不同意了,不过随即说道,“不过你说的也是在理,老二是秦王,不能只看私情。”
朱元璋顿时扬眉吐气,还是姐夫识大体。
马寻这才开口说道,“大姐夫,老二性子如何大家都清楚。他是秦王不假,我也知道陛下良苦用心。只是这么对老二,以后让他如何做人?让标儿如何处置老二?”
朱元璋顿时就来了火气,“老二还敢做什么?啊?”
“你先不说话。”李贞立刻看向朱元璋,“火气这么大,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马寻就继续说道,“陛下和姐一直偏向标儿,我觉得这是不错。老二这些年一直本分,也从不敢有其余心思。这是他懂事,也是陛下和姐教的好。”
朱元璋微微点头,老二在有些事情上的表现确实让人满意。
马寻继续说道,“皇子肯定是和勋贵联姻,这事情大家都知道。到时候偏偏是老二不能和邓家丫头成亲,明摆着就是说你们不信他。”
朱元璋不高兴的说道,“不信他,那他能是秦王?”
“秦王是他能选的?”马寻立刻怼道,“他是皇次子,只比储君小一岁。看看朝堂之上,有哪个是老二有心去结交的?提起老二,除了喜欢打仗,他什么时候对朝政感兴趣了?”
听到马寻这么说,在场的众人也都不反驳。
在有些事情上,朱樉确实做的很好,这个看似天然可以威胁到朱标地位的皇次子,也从未让人觉得他会威胁到储君的地位。
马寻继续说道,“父母偏心,又对他提防,你让这孩子以后如何自处?他以后是不是还要再做些荒暴的事情,这才能让人安心?”
朱元璋更加不高兴了,“哪能如此?”
马寻反问,“怎么不能?让他娶了王保保之妹,老二能不多想?他自小聪慧,多少事情都是嘴上不说心里明白。等他就藩没了管束就能胡作非为,到时候是不是要让标儿下手?”
朱元璋瞪眼拍桌,不过李贞立刻开口,“小弟说的有理,爹娘一偏心,子嗣心里想的多。当年我家也算富户,家中兄弟姊妹五个。我是老大本该继承家产,弟弟们对爹娘怨言太多,闹的家宅不宁,险些气死老娘。”
这一下朱元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自家姐夫的家事他多少也知道一些。
当年李贞的父亲刚过世,他的弟弟们就吵着分家。李贞就直接表示暂时不分家,因为老娘还在,田地房屋都可以给弟弟们,不过必须要先孝顺老娘。
就算是到了现在,李贞一旦找到了当年流落在外的亲族,也都是要接回来。
李贞的德行,不会只是在朱元璋这里有德行,他一直都是品行出色的典型,是一个优秀的大家长。
他说的一些话也有足够的说服力,这是真正的言行合。
马寻只能说道,“父母偏心本就容易让人多想,现在又如此对待老二?到时候偏激一些,该怪他还是怪标儿?”
朱元璋沉默不语,心理健康的事情他是想不到,一直都是觉得当老子的就该天经地义的管着儿子,儿子们也也应该乖乖听话不能有半点违逆。
李贞说的例子,马寻提起的这些,现在想想看还真不是不可能发生。
朱标也开口了,“爹娘恩爱,家中和睦,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自然看在眼里。老二又是个长情的,真要是不许他娶邓家的,他不敢不从,只是心里必然别扭。”
这一下朱元璋更加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儿子性格如何不敢说全知道,只是大的这几个还是比较了解。
让邓氏为侧妃,看似是能让朱樉如愿。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名分有些时候大过一切。
马寻非常认可的说道,“那些文官的心思,姐夫不可能想不到。给老二逼的无路可退,再埋个坑,以后文官们也好做文章。”
马秀英就开口了,“就你把人心想的坏,那些文官偏袒标儿。”
朱元璋本来想要反驳,忽然说道,“就是!宋濂是太子师,自然为太子筹谋。皇子与功臣联姻,这事没得商量,就你整天往坏处想人。”
马秀英接话继续说道,“老二不娶邓家的丫头娶谁?标儿岁数小、经历事情少容易慌神,你听风就是雨的瞎闹,像什么话!”
马寻有些反应不过来,朱标也是一头雾水。
朱元璋那叫一个痛心疾首,“朝堂之上都没说明白,保儿都给拦下来了。你非要胡闹一番,闹的天下皆知才好?还动手打了尚书,你让我如何护你?”
“如此狂悖,罚俸半年、禁足一月。”马秀英面无表情的说道,“不许百官登门,闭门反思!”
朱元璋有些担心,“罚俸就行了,禁足做什么?回老家,正好和老二说说话,免得老二听到了多想。”
马秀英直接说道,“不禁足直接让他走,你怎么维系朝堂法度?国舅就能殴打尚书?”
李贞乐呵呵的说道,“小弟这事情做的不对,先回府歇半个月。”
朱元璋也反应过来了,真要是给马寻禁足,这小子不知道多开心呢,给足吃喝、他能十天半个月不出门。
这些处罚,算处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