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文始元嗣

作品:《虎贲郎

    最新网址:www.xs.fo</p>日暮之际,裴秀出城。

    就见赵基引着几名骑士送车驾入城,城门口附近。

    赵幸坐在车上,与裴秀打招呼后,裴秀与韩述几个人走远些。

    赵幸临别嘱咐:“你出征在即,我与阿兰很是担忧你。仲祖父也都安排好了,大军取胜时就为你举行过嗣、冠礼。以后仲祖父名下就你这一支,你该多纳妾室。”

    “我也想,只是营中军士管束严格,总不能对他们严苛,我独自享受。”

    赵基下马,站在车辕处脸上没有什么难为情,坦然讲述:“姐姐你也知道这世道有多乱,我若败了,谁都没有好下场。就是纳了阿兰,又有什么意义?等我取胜归来,这些事情不用姐姐操心,我也会纳阿兰入门。”

    “那卫氏寡妇是怎么一回事?”

    赵幸反问,并说:“我跟阿兰没有什么学识,但也知道你不该与那寡妇走的太近。城里没少人议论此事,宫里也在谈论。也有人说那寡妇克死了其夫婿,又给卫氏招惹祸端。”

    “清者自清,我跟她没什么事。只是请她搜集、整理卫氏、范氏、北郭氏藏书,给营中虎贲整理一套易于学习的史籍、刑律、军书与农书。”

    这些藏书都有运到了侯氏庄园,蔡昭姬也搬到了那边去。

    俘虏的女眷里多有懂文墨的,会协助她誊抄、整理书册。

    赵基说着看一眼天际红日:“快回城吧,我出征时你们就不要出城来送。到时候天子、朝廷随大军出发,安邑这里难免有些动荡。贼人劫持你们,反倒会让仲祖父难做。”

    “就知你不喜欢听我讲述这些,让开。”

    赵幸说罢扬鞭轻甩,拉车的牛听到炸响的鞭,迈动四蹄,拉着车走了。

    几名等候的赵彦卫士驱马跟上,护卫着牛车入城而去。

    赵基目送牛车,一直坐在车上的阿兰临走时才扭身抬头看他,赵基对她笑笑。

    这家伙也不笨,知道讨好赵幸。

    目送牛车远去,赵基咬着自己下唇沉思,很快撇去杂念。

    比起女色,他更在乎军队的稳定。

    而且目前‘凝神养气’这个技能成长缓慢,亲近女色,无非就三种反应。

    第一种不相干,毫无反应,没有增益,也没有损害。

    第二种就是增益,这样有好处,就怕自己控制不住,一发不可收拾。

    第三种就是损害成长进度。

    反正这段时间技能成长慢就慢些,一切以军队稳定为重。

    形势稳定后再看,有增益最好,即便有损害,自己也认了,无非多消磨一些时间。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虽然‘气’的力量无法像内力,真气那样神异、离奇。

    但已经可以轻微增幅他的反应、判断能力,但很难调动。

    除非愤怒的时候,才能调动、催发这种力量。

    所以‘气’更多的是一种人体应有的潜力,应该比硬气功强一些,也强的有限。

    哪怕飞檐走壁,估计也得脱了盔甲才行。

    至于踏浪而行,大概梦里才能做到。

    韩述牵马跟着裴秀走来,裴秀就问:“又催你了?”

    “嗯,目前当以国事为重,岂可因女色分神?”

    赵基见韩述已经将月里黑扶稳,赵基翻身而上,裴秀几个人也都上马。

    他与裴秀策马走在前面,就问:“我听说这几日许多人与三婶走动,婚事可有苗头?”

    就连裴茂,都想介入裴秀的婚事。

    裴秀淡然一笑:“我都拒绝了,成婚不难,成婚后牵挂甚多,我就不是我了。”

    他意有所指,赵基笑了笑,反问:“阿兴怎样了?”

    “他族兄守门,说是送信去了。”

    裴秀说着眯眼:“我不信,又找周围巡逻的河东骑士询问,都说阿兴在家。只是……”

    稍稍停顿,裴秀笑说:“只是他们听闻午后毌丘氏宅邸内有哭嚎之声,我怀疑阿兴被他老父授之以杖。”

    “是该受杖,咱们这些人里,就他敢抢人家新妇。”

    也不是真抢,抢亲只是结婚时的乡野恶俗。

    玩归玩闹归闹,就毌丘兴最恶劣,手比较黑。

    有个在外当将军的父亲,乡里各家多有青壮在毌丘毅麾下服役过,对毌丘兴比较偏爱、袒护,不在意这点小问题。

    赵基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就说:“魏子昂来信,他箭伤结痂,想要来军中助战。我更想让他守在侯氏庄园,七哥写信劝劝他。最迟再等半个月,他伤势恢复的更好一些,我就让他入营。”

    “他是担心落后于唐宪,这两个人打小就相互不服气。”

    裴秀解释一句,就问:“元明公可为阿季拟好了表字?”

    先过嗣,再冠礼取字,这个过程不能乱。

    原本赵彦还想遵循朝廷的规矩,将赵基过继在赵昱名下,这样未来就不会因为赵彦丧事而辞官守孝。

    现在放弃这些约束,赵彦自然自己来吃血食,享受赵基一脉的供奉。赵基则微微皱眉:“拟了元初、元绍、伯绍、伯彦、文始、元嗣、承嗣七个,各有寓意,让我来选。”

    裴秀听了暗暗分析,如果赵基不出继,以河东这里近些年的风俗、潮流,会取文为首字,第二个字取‘基’的释义,大概率是文始。

    首字为元,基本上认定赵基是琅琊赵氏这一代的首冠,未来的族长。

    因为是过继,第二字就可以放弃释义,用代表过继、继承相关含义的字,如绍、嗣、胤、苗、继、承等字。

    也可以取奉先、奉孝、承先、继先这个涉及宗族传承、孝顺父祖的常见表字。

    裴秀思索片刻,衡量各个表字的寓意,嗤嗤轻笑:“元明公给你的选择多,能用的其实就两个。”

    “嗯,要么文始,要么元嗣。”

    赵基说着感慨:“此战若是大胜,我就是赵元嗣,若功业折毁,就需要我取字文始,以合河东人心。”

    这个文字,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比如魏兴,他敢取字‘文昂’,只会被河东饱学之士、其他青年同辈引为笑资。

    老大赵坚能取字文固,就是他完整读完了裴氏族学,能始终录名裴氏门墙之内。

    他的‘文’字,是受到裴氏承认的文。

    而赵基若取字文始,这个文,自然不需要河东人认同,是自己打出来的文。

    这些条条框框发展的越成熟,基本上就能根据一个人的姓名表字,判断出家族门第、个人地位。

    聊完自己,赵基就问:“七哥呢?”

    “伯父与我聊过,劝我改军书上的秀字,我没有答应。”

    裴秀性格中有刚戾的一面,平静讲述:“至于表字,或为文丽,或为奉孝,还是取奉孝吧。”

    听他语气,似乎裴茂又干预了表字选取。

    赵基也不多询问,这是裴秀的家事,自己没必要介入太多。

    不过是一个表字,也就眼前还踌躇犹豫,把这当成人生大事。

    真冠礼后,也就那么一回事。

    裴秀稍稍讲述了一些,也不想详细说。

    从小到大,赵基就是聪明,很多事情不需要详细说,赵基就能猜个差不多。

    一路再无语,也不觉得冷场。

    就这样并马而行,引着十来个虎贲骑士进入北郭外围新修建的营门。

    营门缓缓关闭,营地各处已安静下来。

    他们沿着营内通道缓慢前行,进入北郭氏庄园大门。

    赵基没有急着回大厅,而是跟着韩述等人牵马到马厩。

    庄园内的马厩规模不大,主要骑军都安置在北郭庄园外的新建营地。

    不大的马厩被打扫的十分干净,杨琦五个人身上锦衣又脏污起来,袖口、衣摆多有磨损。

    见赵基来马厩附近的厕所,这五个坐在草堆里的公卿相互看看,没人开口,一个个索性侧卧,做出睡觉的姿势。

    赵基走出厕所,就问看守马厩的卫士:“列位公卿今日如何?”

    “卫尉公想吃肉,司徒公想要一双鞋袜,太尉的陶碗破了一角,仆担忧伤到太尉,就换了个新碗。”

    是怕这几个老家伙用陶碗缺口自杀。

    卫氏简单回答,就问:“侍中,该如何处置?”

    “肉食的话,明日安排鱼汤,不要给鱼肉,免得鱼刺伤人,给他们都换上新草鞋。还是一样的,的钱造册,从他们俸禄里扣。”

    “喏!”

    做完这些,赵基就返回大厅,准备安排夜禁轮值工作。

    公卿俸禄都是只发一成,另外九成捐出来以资军用。

    这段时间攒下的俸禄,已经安排人制作新衣服。

    出征之际,总得让公卿们一身新衣坐在车上随军而进……至于鞋子,光脚穿草鞋就行了。

    套筒锦裤之类的,自然是没有了。

    简单来说,就是戴冠、穿中衣、鲜艳衣袍,挂佩剑,然后一双草鞋。

    没有贴身里衣、裤子、袜子、玉饰。

    自然地,农夫下水田劳作时穿的犊鼻裤也没有。

    给点面子就行了,没必要把里子也给到位。

    这样这帮家伙时时刻刻就知道自身没有里子,自然不会做糊涂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