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不怕走错,只怕不走

作品:《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最新网址:www.xs.fo</p>王作先的电话发过来后的第二天,人就到了李家台子,随行的还有海城市各部门的一把手,以及众多市委成员。

    说得再多,也不如亲眼去看一看,亲身去感受一下。

    可问题是……

    王叔,您倒是提前打个招呼啊!

    王作先一行人来的时候,李天明正在家里给几个小的摆弄冰棍儿呢。

    之前小五直接把红糖水放冷藏室里,结果冻出来的全都是大冰坨子。

    嗦了一天都化不开,还让几个小的全都闹了肚子。

    尤其是秋秋,这孩子脾胃弱,裹进去那么一个大冰坨子哪受得了。

    可越是这样越上瘾,一开始还只是红糖水,后来小五又逐渐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新玩意儿。

    家里东西多,可以让她随心所欲的自由搭配,然后……

    振华他们几个就成了小五的试验品,每天连饭都不好好吃了,就想吃小姑做的冰坨坨。

    把小蓉气得好几次都想把插座给拔了。

    没办法,李天明只能亲自出马,找李学工做了一个木制模型,尝试着给几个小的做冰棍儿。

    “爸,啥时候能好啊?”

    甜甜带着秋秋和振兴蹲在冰箱前面,满眼期待的看向李天明。

    “再等半个钟头!”

    李天明随口应着,两条胳膊架着,正在帮着宋晓雨缠毛线。

    “半个钟头是多久?”

    呃……

    “你看咱家那个大座钟,短的那个针走六个格子就是半个钟头。”

    甜甜听得似懂非懂。

    “你咋还有闲工夫玩呢!”

    就在这时候,李学庆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叔,这是咋了?咋还着急忙慌的呢!”

    “王主任,那位王主任来了,还带了市里的一大帮领导。”

    啥?

    李天明听得也是一脸懵。

    知道市里已经在开会研究他之前提出的那个方案了。

    可咋还把王作先给招来了?

    难道这事已经传到了上面?

    “别愣着了,王主任这会儿正带着人在厂里视察呢,赶紧跟我走!”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叫来小蓉缠毛线,急匆匆的和李学庆一起出了门。

    而此刻,王作先带人已经从方便面生产车间出来了。

    “大家看过以后,有什么想法?”

    了解李家台子情况的,对此并不觉得意外,至于那些还在心里把李家台子发展模式当成反面典型的,受到的冲击,让他们的思维都开始混乱了。

    王作先也没想着让众人现在就说出个所以然,接着又带领大家到了马路对过。

    李天明和李学庆也在这时候赶到了。

    “王主任,不是,王部长!”

    好家伙的,这次来的人还真不少,杜树平、马援朝、卢源……

    还有好几张熟悉的脸,只是叫不上名字。

    “天明同志,学庆同志,好久不见了。”

    王作先笑着和两人握手,接着抬手一指那片工地。

    “这里就是大柳镇的下一个项目吧?”

    “是,还在打基础,准备今年下半年就把厂房建起来。”

    王作先连连点头,走到了工地边上,回头看向一起来的海城市委领导。

    “老杜,还有各位同志,看到这片工地,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众人都知道,王作先今天下来,肯定是带来了上面某位大领导的最新指示,这个时候,就算是心里有再多的想法,谁又敢当面说出来。

    “基层的同志都能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我们这些身处高位的干部,怎么做起事来还畏手畏脚的?”

    得嘞,有了这句话,上面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

    “同志们,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总是抱着老思想,难道我们这些革命者还要讲祖宗成法不能变?”

    这话说出来,人群中有好些都低下了头,显然这话就是在点他们呢。

    “不要怕走错了路,只有知道什么是错的,我们才能及时调整,回到正确的路上来,可要是连迈开步子走路的勇气都没有,我们的事业还怎么进行下去?”

    点过了海城市委的领导干部们,接着王作先又看向了李天明。

    “天明同志,你提出的想法,上面已经开会研究过了,想法很激进,但也值得尝试,海城的电冰箱厂,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试点来搞一搞,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啊?”

    “有!”

    李天明毫不犹豫的回答。

    “好,既然你说有,那么敢不敢放着海城市委各位领导的面,立下个军令状,需要多长时间能改变电冰箱厂的现状?”

    这一次李天明没记着回答。

    “改变现状,要看能给我多大的权限!”

    这个时候不讲条件,还等到什么时候。

    李天明可不想真的开始合作以后,处处遭遇掣肘,最后再被电冰箱厂给拖死。

    王作先闻言,并不觉得意外。

    他以前经常和李天明打交道,知道这小子不是那种一拍脑门儿啥大话都敢说的愣头青。

    “你说说,需要多大的权利?”

    “未来电冰箱厂的经营权,决策权,原有的领导班子可以参与管理,但只能有一个说了算的!”

    呵!

    好大的口气!

    这小子是打算将电冰箱厂原有的领导班子完全架空啊!

    “还有呢?”

    “现有的设备全都要淘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外汇……”

    “外汇不行,你自己说下的大话,自己想办法解决。”

    呃……

    李天明早就猜到了会这样。

    “国家外汇储备底子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和那位海立格先生谈得生意,自己善后吧!”

    连这个都知道了?

    “那我需要海城市的商贸局协助。”

    王作先看向了卢源。

    “可以!还有呢?”

    “大柳镇能拿到未来电冰箱厂多少股权?”

    “你想要多少?”

    李天明犹豫了片刻,道:“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一!”

    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李天明已经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

    毕竟国有控股是一道红线,跨过去,谁知道会踩到多大的雷。

    王作先也陷入了沉思:“关于这个问题,你去和海城市委的同志们谈,既然是合作,那就要讲究一个公平,国家不能吃亏,集体也不能吃亏,老杜,这小子已经做好准备要和你谈判了,你也得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可千万别让这小子占了便宜。”

    杜树平笑道:“正好我也想试试天明同志究竟有多深的道行。”

    王作先昨天已经和他通过气了,他知道这是上面那位大领导的决定。

    既然要搞经济改革,每条路都要试一试,集体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至于你刚才说的决策权和经营权,我可以做主放权给你,现在能说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电冰箱厂救活了吧!”

    电冰箱厂虽然是楚明玉力主推进的项目,但投产却是在王作先复出之后,真要是维持不下去,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他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李天明想了想:“国外的设备投入生产以后,最多半年!”

    他可不是胡吹大气,之所以定在半年也是有底气的。

    而他的这份底气,正是来源于吴月华。

    “好,就以半年为期,到时候,我要看你的工作成绩,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可是要受罚的!”

    呃?

    这语气听着咋感觉有点儿熟悉,要是换成四川口音的话……

    那可就更形象了。

    “同志们,我们再去村里转一转,看看李家台子的群众对于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还需要看吗?

    在村口虽然没办法将全村收入眼底,但是那笔直的道路,整齐的砖瓦房,还有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无论哪一处都在彰显着李家台子的与众不同。

    有的人忍不住在想,如果全国所有的农村都能像李家台子一样,革命事业才算是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