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小心眼

作品:《田园闺秀

    一秒记住【www..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雨茗知道他们家家境艰难,不愿要她的东西,正想追上去还给她,却被雨茗拦住,道:“既是张奶奶说谢你的,你就收着吧,想来这样子,张奶奶才能安心一些。”

    雨茗也看得出张奶奶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若让她欠着情,只怕她自己都难过的很,便也没有再说还回去的话,只想着以后有机会就帮衬他们一些。这样想着,雨茗打开绣着梅花的帕子,只见里面一枚不大的玉佩,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雕了精致的梅花纹饰,虽然雕工出色,看上去却不是什么十分珍贵的玉质。雨茗想着应当也不值多少钱,便收起来,她出自毒门,虽然也常出手救人,但一向没有悬壶济世的伟大情操,一般别人送的谢礼她都不会拒绝,相反她出手一向诊金都不少。

    殷氏见雨涵提了水回来,才生了火,用雨涵打回来的水煮汤圆,大年初一要吃汤圆,才能一年都团团圆圆、甜甜美美。这是殷氏早就准备好的,天气冷,不会坏掉,用水煮熟就好,因为加了花生粉,汤圆馅儿显得更加香甜可口。雨茗曾问过萧子昕,得知花生在别处是有种植的,但花生也算一种奢侈的作物,不能饱腹,目前似乎也没有用来榨油的,没有传到这么个小地方来也并不奇怪。

    吃过汤圆,一家人一起出门拜年,殷氏也带了糖果,分给拜年的小辈。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时候,家家都要互相走亲戚,就算平日里关系不好,过年了也要和和睦睦的将女不为后全文阅读。因为殷氏娘家离得远的原因,他们家要走的亲戚不像其他人家一样多,反而清闲了些。过年前殷家就送了一些礼物过来,包括小孩子会喜欢的各色糖果,以至于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往唐家跑,殷氏也不小气,有孩子来拜年就分糖果给他们。

    到初五之后,过年的气息慢慢散去,各家也开始计划着活计,而唐雨恒去年考中了举人,过了年就要准备着进京参加春闱。殷氏原想着既是亲戚,便请京城的父兄照顾一些,谁知这话刚出口,那边大嫂就阴阳怪气的给了一句:“呦!这是瞧着我们恒儿出息了,想要沾一些光呢!让我们家恒儿以后都得记着你的恩情是怎的?我们可要不起这恩情,以后要还的!”

    殷氏原是好意,凭殷家还用不着拉拢一个新入仕的举子,谁知让人这般不阴不阳的奚落了一番,也再没有热心去管,只给了些银钱,当时祝贺。

    雨茗见母亲让人莫名其妙的奚落了,不由侧眼瞥了自家大伯娘一眼,今日是唐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特意把人都叫来,算是给唐雨恒送行,也免不了各家都给些银钱,既是祝贺,也是帮上一把,他们家也并不算富裕。

    之前殷书言找到杏花村也去见过唐老爷子,唐老爷子知道殷家在京城,原本也有心请殷家照拂一二,偏生老大媳妇开口就是尖酸刻薄的话,让唐老爷子这话也说不出口。再看一眼大儿子,原指望他说个话,毕竟他们家没有人去过京城,不管殷家是怎样的人家,至少唐雨恒在京城吃喝不愁,却见唐老大一副媳妇说得好的样子,气得一放杯子,也懒得再管这件事,反正吃苦的是他们儿子,有着他们折腾去。

    见殷氏刚说一句话就让大嫂抢白了,其他人原想说的话也都噎了回去,只说些保重或是祝福的话,就各自回家去了。唐雨城撇撇嘴,道:“不就是中个举人吗?又不是中了状元,真把自己当官老爷了!”

    “你什么意思?有本事你也去考一个!”大伯母林氏听到唐雨城的话,立刻斜眼道,“没本事就不要胡乱冒酸水,我们雨恒的文章,镇上的先生都称赞的,如今中了举人,考中进士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事,你没见识的,冒犯了未来的官老爷,可有的你吃的苦头!”

    “扑哧――”雨茗低着头偷笑,据她所知,似乎是越往上越难考,怎么在她大伯娘看来竟是倒过来的,雨涵也暗自摇头,即便唐雨恒当真考中了进士,唐老大夫妇安生呆在杏花村还好,不然迟早惹祸。他不想再莫名其妙的被大伯娘盯上,拉着妹妹就和母亲一起离开了,走了老远还听到林氏大声的闹扯。

    送走了唐雨恒,雨涵也回到从前往返于镇上和村子间求学的生活。萧子昕在唐家住过一段时间,虽说常翻看雨涵的书,也寻了些少见的书籍来,雨涵是个好学的人,却也不是死脑筋,萧子昕找来的杂书也翻看了不少。雨涵知道萧子昕能文能武,不由生出一丝疑问,他如今已是童生,萧子昕怎么还是白身。

    这话问了雨茗,雨茗耸耸肩,道:“师兄说,他以后要继承师傅的家业,用不着去走这一遭科举。哥,你说大伯和大伯娘脑子是不是坏掉了,大堂哥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人帮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搞的好像娘亲要占了他家东西一样?”

    雨涵摇摇头,道:“大伯他们一直就看我们家不顺眼,据说当年大伯和二伯因为时局混乱,都没有机会上学,到爹和四叔的时候,才有机会读书,二伯还好,大伯却一直耿耿于怀。加上当年征兵时,还没有分家,那时小茜和四叔家的小薇都还小,爷爷就打算让大伯或者二伯去,虽说最后是爹去了,大伯也一直把我们家视作与他争抢的。”

    雨茗摇摇头,道:“一个大男人小心眼起来,还真是恶心极了!”

    雨涵便也笑了,道:“你呀!”

    雨茗不在意地撇撇嘴,捡起丢在一边的背篓,接着捡柴,他们家劳动力少,分的田地也不多,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事,雨涵不上学堂的时候就带着两个妹妹往山林里捡柴火。古代没有煤气也没有电,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烧火,地里农活不忙的时候,就会叫家里的孩子在山林外围捡些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