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品:《妖妃

    因为生产离世的嫔妃就算不多却也不少贤贵嫔去世并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可在她下葬后楚修寒并未给她谥字追封,只是按照贵嫔的规格葬在了妃陵前朝大臣们并没有什么想法可后宫嫔妃的想法隐隐冒出来。

    但有陆无双抚养六皇子,这一切的想法都不敢说出口,谁不知道贤贵嫔生前陆无双对她是多么的照顾。

    在嫔妃们还在算计着将来大臣们在朝堂上争权之际,叛军越发壮大。有不少地方叛军已经打倒了当地的富豪乡绅斩杀了当地官员更集结起了颇有规模的起义军。

    当消息传来京城龙椅上的楚修寒脸色冷得让人不敢抬头看一眼大臣们战战兢兢地站在原地背后冒出一层薄汗。

    “叛军正往京城而来众卿可有对策?”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在楚修寒就要不耐烦出口训斥时,终于有人站出来。

    “皇上现在各地叛军猖狂臣请旨带兵清剿叛军。”

    说话的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武将。

    自从辅国公府覆灭后楚修寒掌握了大周半数兵权而在纪国公府一案后兵权几乎都握在了他的手中武将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如今真正能打仗的将领少之又少如今请战的武将也不过是在兵部挂了一个四品闲职的武将。

    “皇上,叛军人数虽不多,可太过分散若要全部剿灭不但费时过多,还劳民伤财,臣以为可进行招安。”

    “臣附议!”不少文臣根本不想开战,开战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将会变小,况且,他们根本不相信叛军真的能打到京城来。

    “笑话,叛军可是杀了我们大周多少官员,还抢夺了各地粮仓,若不将其剿灭,难不成告诉世人,咱们怕了他们不成?”

    一众武将当朝和文臣争辩起来,两方各不相让,围绕着招安还是剿灭争了个面红耳赤。

    “够了!”

    楚修寒怒喝一声,对于这帮朝臣将朝堂当成菜市场般的嘈杂十分不喜。

    他冷眼看着朝臣颤抖紧张的模样,异常恼恨。他是集权利于一身的皇帝,对于所谓的叛军可谓是痛恨,于是第一个开口请战的武将被任命为平叛将军,给了他五万兵马前往南边平息叛乱。

    南方的叛军规模最大,但是不止南边,西边东边都有叛军猖獗,楚修寒揉了揉有些疲累的额角,朝中武将太少,如今只能让各地的驻军集结起来,至于那些文臣,他一个好的脸色都没有。

    集了一肚子气的楚修寒,一下朝就回到九宸宫,看到正坐在院中折花的陆无双,心中的怒火略有消散。

    “今儿兴致这么好?”尽管克制着脾气,可声音依旧带着暗沉。

    听出了楚修寒心情不好,陆无双放下手中的剪刀,净手后走到他身边。

    “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陆无双浅浅一笑,“皇上心情不好?”

    淡淡“嗯”了一声,二人走进殿内,在碧珠奉茶后,才缓缓道:

    “各地叛军猖獗,朝中却没有能将其剿灭的武将,一个个就想着缩在京城,一提起出兵便找各种借口!这帮废物!”

    对于朝中大臣的态度,楚修寒可谓是气急败坏。

    有的时候他在想,这么多年,他重文轻武到底对不对?还有用手段收回各地的兵权,对那曾经拥有声望的将军不是流放便是贬斥,更多的是人头落地。

    从前国泰民安,边境安宁,他还觉得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巍巍皇权,可事到如今,他才发觉,大周在他的治理下,竟然不再是铁板一块。敌国蠢蠢欲动,国内叛军猖獗,他到底没有保住老祖宗留下来的盛世。

    “文臣主和,武将主战,那些缩头缩尾的大臣想必都是些文臣吧?多年养尊处优,突然冒出这么多叛军难免害怕,皇上派出各位将军平叛就是,何苦为了他们跟自个置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依旧笑意盈盈,端起茶杯递到了楚修寒的面前。

    看着什么都不知道的陆无双,楚修寒唇抿的更紧了。据他所知,有不少叛军打着“清君侧,灭妖妃”的旗号,尽管他明白陆无双是那样的无辜,却又不能改变百姓对她的误解。

    这比朝中大臣的态度更让他愤怒。

    明明他最爱的女人什么事都没有做,却偏偏要被扣上这么大一顶冤屈的帽子。

    “叛军不足为虑,大周兵强马壮,就算多年没有战事,剿灭一众叛军也不难。”

    对上那双如盈盈秋水的眸子,楚修寒心头一软,抬手轻轻抚摸着她如白玉般的脸颊,柔声道:

    “不论如何,朕都会护着你。”

    陆无双面露疑惑,心底却知道,那刻意放出去的流言起了作用。只是楚修寒用这样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让她生出几分不忍,因为这样的局面,是她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臣妾相信皇上。”

    他既然没说为何要护,又要如何护,陆无双就当不知道。

    她想,她的结局是不就快到了?

    到时候,她会是怎样的终局?

    就在陆无双每日按部就班的做她的皇贵妃,楚修寒每日都接到各地传来的急报,上头写的都大同小异,不外乎哪路叛军又攻下了哪座城池,又扩大了多少的规模。

    就在半个月后,平叛大军抵达南方,而这一回,急报更是不断的传来京城,这下众人才知,在南方发起叛乱的,是先祖皇帝的胞弟一脉景亲王世子。

    这位景亲王世子,不过二十年纪,因为常年驻守南境交界处,熟知兵法谋略,在所有叛军中,属他们最有规模纪律,也最让百姓接受。

    他们并没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而将楚修寒登基以来做的桩桩件件的错事自起事当日起便公之于众,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当今皇上是多么残暴不仁的一个人。

    其中最让百姓愤怒的,就是当初辅国公府的灭门惨案。当初牵扯了多少人,如今就会引起多少的愤怒。

    辅国公声望极高,不少百姓当初投身军旅就是冲着辅国公的名声去的,作为大周国的战神,杀了多少外敌,守护了大周百年净土。可正因为楚修寒的猜疑,让一代战神陨落,更让多少士兵成为了叛军,四处躲藏,有家归不得。

    而景亲王世子的队伍里,就有不少当初辅国公麾下的躲藏多娘的将领士兵,在他们的渲染下,所到之处都是声讨楚修寒和朝廷的声音,这也是楚修寒所料不及的。

    在这一封封加急的奏报里,楚修寒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之怒,更增兵二十万支援平叛将军,下了死令,务必将景亲王世子的军队尽数诛杀。

    这样的消息无疑挑战着他的巍巍皇权,更让他近年来的后悔全部抛诸脑后,心心念念的就是当初的辅国公不死,他的皇位是不是早就易主了。

    在这样的压力下,楚修寒的脾气越来越暴怒,只要一不合心意就是一顿责罚。

    譬如此时,他正在御花园透气,偶遇了白贵人,只不过说话不顺耳了些,就被下令杖责二十。

    “皇上饶命啊,嫔妾知错了!”白贵人何时见过如此阴晴不定的楚修寒,被侍卫拖下去的时候满脸惊恐,不知道哪一句惹来这么大的怒火。

    看着白贵人的身影,楚修寒没有丝毫的怜惜,反而厌恶地与福寿道:“传旨,白氏言行有失,着降为御女,行刑后禁足半年。”

    杖责二十,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都不一定经受的住,更何况素来养尊处优,身子纤弱的嫔妃了。

    这二十下,就算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福寿心底叹息一声,如今的楚修寒脾气越来越不好了,冲动,易怒,更时不时就会责罚身边的人,这些日子他小心翼翼的伺候,从前还能揣摩圣心,如今却是一点也不敢。

    责罚了白贵人后,楚修寒的戾气未消,一脚踢翻了脚边放得好端端的花盆,这才带着人去了演武场,想要发泄心中的怒火。

    当陆无双收到消息时,白贵人已经受刑完,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娘娘,白贵人已经被送回了寝宫,这会没有太医敢去触皇上的眉头,只派了一个小药童送了点伤药。这会白贵人的身边的宫女跪在外头请娘娘给她请个太医,您看?”

    碧珠也唏嘘白贵人的遭遇,要说这么多年,白贵人虽然时不时的冷嘲热讽,但却没有真做什么陷害陆无双的事。如今因为楚修寒的阴晴不定,倒是落了个这样的田地,她不禁感同身受,生怕哪日陆无双也会变成这样。

    “皇上又没将人送去冷宫,既然还保留着御女的封号,那便还算是皇上的嫔妃,自是该治的。”

    陆无双漫不经心的望着门外,隐约可见一名宫女跪在地上。

    她不会怜悯任何人,如今的大周处处危局,当真被叛军攻入皇宫,谁也逃不了。一个嫔妃,是生是死,皆有天命。

    她在想,景亲王世子起义的理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楚修寒当日的疑心,又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