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激进与保守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最新网址:www.xs</p>在一九六一年的时候,莫斯科隆重宣布,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率为一美元兑零点九卢布。

    这个汇率维持了将近三十年。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谁有一百万卢布,并兑换成美元,同时移民到鹰酱之后,那么这人就是北美百万富豪俱乐部的一员,牛气冲天。

    但是到了一九九零年年底的时候,一美元兑一点八卢布。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卢布贬值了,而且贬值得还不少。

    彼得洛维奇这个贵族,不仅仅想要美元,并且还想要黄金?

    这家伙除了很贪婪之外,对金融还是很懂的,也知道如何分摊风险。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可不管如何,财富到了一定数值之后,如果不想让自己的财富变成一串数字,还是需要合理地‘理财’。

    作为掌握不小权力的贵族,彼得洛维奇这个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理财’。

    人家还知道安全屋,所以类似这样的小手段,彼得洛维奇可是非常懂呢。

    “黄金是硬通货,不管是他逃到哪里去,黄金都能够让他快速在当地兑换到钱财,并很好地活下来.”

    陈国华看向宋叙言和王定佐,缓缓说道:

    “前些年,我们不是连续在黄金大乱战、石油危机、美元崩盘等金融海啸当中捞了不少财富嘛,很多人缩水严重,如果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投资者,仅仅只是持有某一种投资产品,当然会亏得底裤都没得穿.”

    “这些简单的道理,我就不跟你们重述了,而彼得洛维奇这个人之所以需要美元和黄金,很大概率他要离开莫斯科了”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放弃他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

    阴险啊!

    听完陈国华的计划之后,宋序言和王定佐两人顿时眼前一亮,心中也冒出了阴险这两个字。

    不过,对于彼得洛维奇这样的敌人,阴险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

    谁让他那么贪婪呢?

    莫斯科这边,赵尊民他们接到京城的回复之后,顿时眼前一亮。

    “这样也挺好的呀,哈哈,让他再嚣张.”

    张青山、马寿昌等人也附和了起来,觉得这个办法十分不错。

    很快,赵尊民他们便按照京城这边的办法,直接安排人把彼得洛维奇给举报了。

    同时还派人去找彼得洛维奇的竞争对手奥夫钦尼科夫,把彼得洛维奇当成投名状,‘投靠’在奥夫钦尼科夫这边。

    七十多万莫斯科贵族,当然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啊。

    彼得洛维奇这样贪婪的一个人,又想着离开莫斯科,必然做过不少坏事儿。

    而彼得洛维奇则是当初弱小的时候,抢走了奥夫钦尼科夫的位置,导致后者从此怀恨在心。

    现如今,张青山他们送上了一把刀,奥夫钦尼科夫当然毫不犹豫地接住这把刀,然后会狠狠地砍下去。

    “收手吧,彼得,你已经被包围了.”

    “混蛋,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状若疯狂的彼得洛维奇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所以他无视了奥夫钦尼科夫,他现在只想知道是谁出卖了他?

    当赵尊民他们在莫斯科这边忙着对付彼得洛维奇的时候,陈国华他们已经忙着应对莫斯科航天局的‘弯道超车’了。

    “怎么办?”

    地安门大街办公室这边,今天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扩大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除了陈国华、宋序言他们之外,还有钱学森、孙家栋、王希季等人。

    原因也很简单,莫斯科那边已经先内地一步,更快完成了环月轨道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那么下一步,莫斯科就可以直接登月了。

    尽管按理说,没必要去追求谁第二或者第三的问题,毕竟都不是第一。

    第一是人家华盛顿呀,人家早在二十一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登月这个宏伟目标,因此,现如今内地和莫斯科就算打生打死,那也是徒惹笑话罢了。

    但,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就算已经拿不到第一了,但拿个第二也没什么毛病吧?

    更何况,过去这十多年时间里,内地一直猥琐发育,谨慎前行,是不是也应该稍微‘爆发’一下了?

    会议室内,此时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样的意见,因为他们觉得,这憋屈得那么久了,也该亮亮肌肉了吧?

    “我就说一点,过去这些年,振华研究所带了一个好头,陈总设计师的那句至理名言,我们全体航天工作人员都一清二楚,甚至是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

    “从一九七八年开始,陈总设计师一直肩负着振华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以及我们南天门空间站和环月轨道空间站这两大项目的科研经费”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我想说的是,咱们现如今都已经有了量子计算机、量子纠缠传输器等先进设备,为什么还要继续隐忍不发呢?”

    “七八年改开之后,咱们国家的经济腾飞速度如此之快,但也爆发了很多问题,依然还是有不少留学生,以及不少人才去了国外,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国家的实力再强大一些,凝聚力再增强一些,是不是这些问题就可以减少一点呢?”

    “这一次,我们争一个第二名,下一次,我们保二争一,再下一次,我们力保第一”

    “竞争这两个字,不论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企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何况,有句话不是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么?咱们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需要隐忍呢?”

    这是激进的留学派观点,他们这部分也是本次会议上,十分支持‘爆发’这个观点的群体。

    莫斯科想要实现弯道超车,也得问问内地答不答应吧?

    辛辛苦苦十几二十年,最后这个第二名还是拱手相让,又不是没有那个实力,为什么要拱手相让呢?

    陈国华并没有发表观点,而是认真地听着。

    开会之前,宋序言就跟他交换过意见了,也跟其他领导简单聊过。

    但陈国华没有想到,仅仅只是一个会议罢了,居然还能够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互不退让呢?

    很难理解!

    当然,陈国华也不想理解,但又不得不处理这件事。

    作为内地科学界第一人,尽管陈国华没有出过国,但他对全球局势的了解,远超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

    没办法,他的大脑本身就很聪明,加上又开挂了,还有嫦娥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所以仅仅只是对全球局势的把握,还真没人能够超越他。

    也因此,在座众人,其实都挺希望知道他的想法。

    不支持‘爆发’论点的那一波人,则是本土的保守派。

    “你们也要明白,第二和第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所以莫斯科他们想要第二名,那就给他们好了.”

    “其次,那就是要明白,我们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能够走得如此之稳,如此之快,可不仅仅只是‘幸运’,更是因为有很多人负重前行”

    “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名利之争,葬送了咱们的未来,因为一旦我们失败了,你们知道会面临怎样的问题么?我们又怎样才能够重新站起来呢?”

    “从四九年那一年建国,咱们从一穷二白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辛苦打拼,咱们才终于积攒下来了现如今的家底,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容易,在座的大家,应该都十分清楚.”

    “我们承受不起,哪怕是一次的失败,当年莫斯科那边的联盟十一号飞船事件,人家能够很快站起来,但我们呢?我们一定可以么?”

    “所以说我们承受不起,那我们就不能够去冒险,按照现在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往上,慢慢来.”

    “最后,那就是现如今的全球局势十分诡异,用暗流涌动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

    “在座不少人可能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但事实上,有很多人盯着我们,别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犯错,到时候一旦出错,那我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将会是现如今的万倍,甚至是百万倍.”

    “无谓之争就没必要去争,我们还有亏不起的家底儿,还有无法承受的压力,以及其他很多我们看不到、没有预计到的方方面面.”

    “因此,莫斯科他们想要这第二名,就让他们拿去呗,更何况,你们以为登月,真的就那么简单么?”

    保守的本土派就是这样的观点,或许他们有些‘不思进取’,也可能是他们疲于这种竞争。

    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惧怕竞争,只不过不想有无所谓的牺牲罢了。

    听完他们双方的理由之后,陈国华还是沉默,宋序言则是看了他一眼,然后开口说话了。

    其实两方都说的很有道理,大家都据理力争,搞得不像是开会,倒像是辩论会一样,导致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唾沫都说干了,还是没有用啊。

    “陈总设计师,你也沉默大半天了,是不是应该发表了一下意见了?”

    便是这个时候,宋序言发现自己也搞不掂,只好赶紧搬救兵。

    陈国华闻言,笑了笑,摇头道:

    “我都支持你们的决定,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额!

    钱学森、孙家栋等人听到他这句话,顿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这陈国华可真是厉害啊,两边都想讨好?

    不过,陈国华可没有说完,大家只好继续按捺住心情,继续往下听。

    “我们先来聊一聊,如果我们争的话,会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吧”

    “时隔二十一年,不准确来说,应该是二十二年时间,因为就算我们现在启动应急预案,那最起码也是明年才能够真正实现登月计划.”

    “比人家华盛顿晚了二十二年时间才实现登月,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其实不会有多少改观.”

    “或许我们会因为这一次拿下了第二,然后很多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就会振奋,然后因此迎来大爆发.”

    “不会的,我们拿下第二名之后,只能是短时间内振奋人心罢了我们看看华盛顿就知道了,他们在这些年有什么进步吗?”

    “航天层面的竞争,其实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科技竞赛了,比拼的是国家实力、底蕴,一次两次的意气之争,如果真的那么有用的话,那么过去小半个世纪时间里,莫斯科和华盛顿就应该有一个胜者才对,可实际上呢?”

    结果不言而喻嘛!

    会议室内的众人,全都默默倾听陈国华的意见,他说得也很有道理,但总感觉这个逻辑,好像哪里不对?

    但又感觉不出来,唉!

    “刚才孙总不是说了嘛,如果我们能够爆发一下,拿下这个第二名,那么我们国家会变得更好.”

    陈国华继续笑着说道:

    “这个我不否认,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好了登月的准备么?这里面还有那么多问题亟待解决,精确测控技术、特殊登月飞船和宇宙服、月球环境的极端条件等等”

    “从我们过去的科研数据和实验进展来看,仅仅只是精确测控技术,便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三十八点四万公里,而我们目前的量子纠缠传输器的最远距离,仅仅只是一万公里罢了,还无法做到地面跟月球之间毫无延迟的通信技术.”

    他提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极为现实的关键技术问题,无法避免。

    量子纠缠传输器这个新兴的通信技术,自从一九八四年被研制出来之后,当时仅仅只是能够实现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近距离量子信号传输。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实现了一万公里的传输技术。

    然而,即便如此,面对三十八点四万公里的遥远距离,目前的量子纠缠传输器,还是太幼稚了。

    换句话说,还需要在南天门空间站跟环月轨道空间站之间多建立几十个测控站,才能够确保跟登月飞船的通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