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狗咬狗

作品:《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当骆西人攻陷山越关的消息传入樊经府邸时,樊经正在梦中徜徉。

    属下的汇报声如惊雷般划破宁静,将他从沉睡中猛然唤醒。

    他惊坐而起,心跳如鼓,鞋履凌乱,一时间竟无法穿上。

    情急之下,他舍弃了鞋履,赤足冲向书房。

    书房内,越州地图高悬,他奔至其前,目光如炬,审视着那错综复杂的防线与关隘,试图在这紧急关头找到应对策略。

    樊经深知翻覆军与四大家族间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关系,这种根深蒂固的纽带正是他难以彻底铲除翻覆军的根本原因。

    他手中掌握着重要线索,这些线索指向了王家持续供应山越关粮食的事实,确保了翻覆军的生存与稳定。

    尽管如此,樊经明白四大家族在维持越州现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之间的微妙平衡对于越州的稳定至关重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骆西人却与此截然不同,他们对整个州府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如今,这些原本隐居深山的野蛮人已经挣脱束缚,虎视眈眈地盯上了越州西部,让樊经感到前所未有的忧虑和紧张。

    在时局动荡之际,张肃挺身而出,未经樊经召唤便自发前来助阵。

    他已经将盈城的兵马整顿得有条不紊,如今有了余力,希望能为樊经分担一部分压力。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见樊经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地图,陷入沉思之中。

    于是,他轻声细语地走到樊经身边,报告道:“大人,根据前方探子的报告,骆西人目前正在山越关中积极备战,不日将向西部发动攻势。”

    樊经早已敏锐地捕捉到张肃的脚步声,因此并未被他的汇报声所打扰。

    他轻捋胡须,沉声问道:“这次骆西人的用兵策略如此出人意料,你可探听到他们将领的名字?”

    张肃恭敬地抱拳回答道:“回大人,那将领名叫谢飞,是骆西族人。然而……”

    樊经注意到张肃的话语中有些迟疑,便追问道:“然而什么?”

    张肃深吸一口气,慎重地说:“回大人,这个谢飞曾经在虎威军中有过服役经历。”

    樊经的面色瞬间凝重,心中的忐忑如潮水般翻涌,连语气都不再像刚才那般坚定有力。

    他沉声追问:“虎威军?夏家二爷统领的那支虎威军?难道说,二妃一族已经将触角伸向了越州?”

    随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在樊经心头激荡,张肃面露难色,低头回答道:“回大人,目前,属下所掌握的情报仅限于此。”

    樊经的心情烦躁不安,如潮水般涌动,深知如果事情真如他所猜测的那样,那么这股汹涌的乱流绝非自己能够轻易阻挡。

    然而,他也明白,在这关键时刻,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因为其中涉及到的细节千丝万缕,急也无用。

    他努力平复心绪,让自己从混乱中挣脱出来,沉声道:“继续深入探查,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弄清楚他们的动向和意图!”

    “遵命!”

    张肃在领命之后,略微踌躇,随即提出了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大人,西部地区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我们该如何应对骆西人的大军压境?”

    樊经轻轻捋着胡须,双眼微眯,沉思片刻后,沉稳地回应道:“虽然盈城兵马已在本官掌握之中,但越州军的主力仍由元家那些骄兵悍将统领。因此,我必须亲自会一会元澄这只老狐狸。”

    张肃闻言,顿时露出担忧之色:“大人,我们之前因为元虎的事情已经得罪了元家,如今再去求元澄,恐怕会……”

    樊经却摆摆手,打断了张肃的话:“不必担心,我们虽得罪元家,但骆西人攻陷山越关,已触动了四大家族的利益。更何况,王家的粮食全都囤积在越西仓,即使没有我们开口,王葛也会主动去找元澄。赵泰来这个老狐狸也不会坐视不管。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懂。而且……”

    樊经再次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深邃,他最后的依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

    张肃听后,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他立刻转身离开去安排车驾。

    元虎的丧事刚刚落幕,元家上下仍旧笼罩在一片哀痛之中,元澄更是每日茶饭不思,心情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

    他的头上白发增多,宛如岁月留下的无情痕迹。

    然而,当山越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元澄的内心瞬间被点燃,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再次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他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步履坚定地走向书房。

    书房内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元家子弟驻守的各地要塞,这些都是元澄的骄傲与希望。

    这些信息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元澄的脑海中,无需查阅他也能如数家珍。

    他从容地命令下人备好精美的茶点,随后端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访客的到来。

    当元家的大门缓缓打开,赵泰来与王葛几乎同时踏入。

    赵泰来神色自若,步履稳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而王葛则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显示出内心的深沉与忧虑。

    然而,就在二人准备开口之际,元澄却突然拉下脸来,抢先给对方吃个闭门羹。

    “赵老、王老,老夫近日身体欠佳,恐怕难以应对重要事情。此处虽然备有茶点,但若是为商讨要事而来,今日恐怕并非最佳时机。二位若只是想找老夫闲聊几句,倒也无妨。”

    王葛脸色骤变,就在他刚要开口之际,赵泰来迅速投以安抚的眼神,随后和声细语地劝慰道:

    “元老,您的遭遇我们都深感同情。樊大人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难以接受。但请您相信,我们四大家族始终团结一心,定将为您争取应有的公道。”

    赵泰来的这番话犹如一阵和风细雨,悄然抚平了元澄心中的波澜。

    元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说道:“樊大人或许以为有了三殿下的支持,便可肆意妄为,但他错了。在这越州之地,真正的权力与影响力,并非来自那些所谓的皇族或高官,而是我们四大家族!我要让他知道,挑战我们的底线,后果将是他无法承受的!”

    王葛的声音更加铿锵有力,“元老,若是没有山越关那档子事,收拾樊经对我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可是……”

    说到这里,王葛再也忍不住,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这一幕让元澄也感到震惊,他从未见过王葛如此失态。

    他皱了皱眉,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王老,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伤心?不妨直言,我们共同分担。”

    赵泰来已经洞悉了王葛悲伤的根源。

    原来,王敦是王葛的亲弟弟,早年曾在长城军中服役,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治军和杀敌本领。

    退役回乡后,恰逢越州地区发生叛乱,王敦便趁机拉起一支队伍,占山为王。

    与此同时,身为粮商的王葛也看准了这个机会,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与弟弟王敦紧密配合,强占良田、打击竞争对手、抢劫粮队,兄弟俩的势力迅速壮大。

    在赵泰来的眼中,王葛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和能力,因此他决定精心扶持这位有潜力的新势力。

    在赵泰来的助力下,王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越州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次骆西人猛烈进攻山越关的过程中,王敦展现出了超凡的英勇和智谋。

    每当取得胜利,他都会在自己的府邸举办盛大的宴会,犒赏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手下。

    在一场胜利的狂欢中,王敦偶然瞥见了一位将军的夫人,她容貌绝美,身姿婀娜,犹如盛开的莲花,令他不禁心动不已。

    他被夫人的美丽所迷惑,最终屈服于邪恶的欲望,强行霸占了她,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这位将军的尊严被彻底践踏,他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屈辱和愤怒。

    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他秘密联络了骆西人的统帅谢飞,共同策划了一场复仇计划。

    他们决定里应外合,携手夺取山越关,为将军雪耻。

    作为交换条件,将军要求亲手斩杀王敦,以解心头之恨。

    当王葛提及弟弟王敦惨死的消息时,他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泪水如泉涌般涌出,他放声大哭,无尽的哀伤弥漫在空气中。

    元澄目睹这一切,感同身受,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然而,他明白,此刻的悲痛和愤怒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他紧咬牙关,不肯松口,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打算。

    赵泰来敏锐地地洞悉了元澄心中的想法,他轻步走到王葛身旁,用充满同情的声音安慰道:“王老,尽管失去了令弟,但我们仍有办法来惩治樊经,迫使他交出兵权。”

    房间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两人急切地期待着赵泰来的下文,泪水仍挂在脸颊上。

    赵泰的脸上挂着奸诈的笑容,他伸出一根手指,蘸取杯中的茶水,在桌上清晰地写下了一个“粮”字。

    这个字仿佛带有魔力,瞬间点亮了两人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