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樊经献图

作品:《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樊经在罗帆和李蕾的陪同下,稳步登上二楼,一眼便望见端坐于主座之上的陈骁。

    他立刻上前,恭敬地施以一礼,脸上洋溢着赞叹之色:“殿下,今日亲眼目睹渔翔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实乃下官毕生之荣幸。”

    “樊大人过奖了。渔翔城能有今日之繁荣,离不开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请入座,共品香茗。”

    他提起茶壶,为樊经和自己各斟一杯热茶。

    樊经对茶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他仅仅瞥了一眼那清澈见底的茶汤,又轻轻嗅了嗅那飘散着的淡淡茶香,便立刻断定此茶乃是珍贵的凤凰单丛。

    这让陈骁大吃一惊,“樊大人,您品茶的造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樊经缓缓地啜饮着茶,脸上流露出难以言表的珍惜之情。

    他轻轻摇头,叹息道:“此茶虽堪称无双,却已难觅其踪,真是世间之憾事。”

    随着陈骁手指的轻引,樊经的目光转向了那两位将军。

    昔日的越州军甲已被眼前这光芒万丈的明光铠所取代,他不禁为之一愣。

    这一刻,樊经对陈骁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陈骁轻笑道:“樊大人,您多虑了。实不相瞒,这茶确实源自凤凰山。但如今,那里的流民匪患已被樊武和曹豹两位将军彻底清除。日后,若要品尝此茶,相信会更为便捷。”

    樊经闻言,面色微微一变。

    他深知那些流民匪患的势力非同小可,然而在陈骁的描述中,他们似乎被轻易地扫除,就如同从囊中取物一般简单。

    他再次审视那两位将军,心中不禁感到踏实。

    樊经只觉得口中的香茶变得索然无味,他猛地站起,走到陈骁面前,躬身作揖:“殿下,樊经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寻求您的全力支持!”

    陈骁见状,迅速扶起樊经,“樊大人,究竟发生了何事?请详细道来,我必全力相助。”

    樊经定了定神,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元虎被杀、四大家族切断盈城钱粮的始末。

    在樊经讲述的过程中,陈骁与李蕾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他们无需多言,彼此心照不宣。

    当樊经将整个事件娓娓道来,陈骁怒道:“四大家族竟然如此嚣张跋扈,这越州是炎国的领土,不是他们地方豪强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

    他的目光转向樊经,“樊大人,告诉本王,需要如何助你?”

    樊经抱拳道:“殿下,王家断粮,赵家断钱,粮草饷银供应不上,盈城必乱啊!”

    陈骁沉思一下后,对着李蕾询问道:“李总管,你有何看法?”

    李蕾有条不紊地分析道:“殿下,越州州府之前以税收为抵押从赵氏票号贷的款项,我们可转由渔翔票号承接。赵氏票号的债务,也由渔翔票号代为清偿。但条件是,税收的管理权需移交至我们手中。这样一来,既能迅速解决资金困境,又能确保税收的合规性和高效利用。”

    樊经深知税收问题的复杂性,也明白将税收交予陈骁管理是最佳选择。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李总管所言极是,此举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能确保税收的妥善管理。”

    随后,樊经转向李蕾,关切地询问粮食问题。

    李蕾稍作思考后,给出解决方案:“粮食问题可通过渔翔粮号来解决。他们负责提供所需粮食,而资金则从州府的信用额度中划扣。这样既确保了粮食的稳定供应,又避免了资金短缺的风险。”

    听到这一方案,樊经心中大为宽慰。

    他明白这意味着盈城将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粮食,对于缓解城内的紧张局势至关重要。

    因此,他果断地表示同意:“李总管的提议甚好,这样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能减轻城内百姓的负担。”

    面对这两个看似无解、令人头疼的难题,樊经曾一度感到无助与绝望。

    然而,在陈骁的巧妙化解之下,这些困扰他多时的问题竟然如此轻易地得到了解决。

    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让樊经激动得难以自持,他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地向陈骁表示感谢。

    这一次,陈骁并未出言阻拦,只是微微摆手,示意樊经起身。

    “樊大人,请起身吧。现在你我与四大家族已然势不两立,不知你是否有周全的应对策略?”

    来的路上,樊经已经深思熟虑,他站起来直了直身子,“如今下官已经牢牢掌控盈城兵马,那四只老狐狸就在股掌之中。”

    他微微皱了皱眉,“想要杀掉他们易如反掌,只是四大家族牵连甚广,尤其元家子弟多在军中,又驻守险要隘口,此事颇为难办!”

    说着,樊经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高举过头,恭敬地呈递给陈骁。

    “殿下,这幅是越州军力布防图,上面详细记载各地驻军以及将领信息。”

    樊武和曹豹难掩心中激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骁站起身,走向前,亲手接过地图。

    “樊大人,你果然心思缜密,考虑周全。这份军力布防图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接着,陈骁转向李蕾,“李总管,盈城此刻正处于紧要关头,我命令你即刻着手筹备钱粮,全力配合樊大人的行动。”

    李蕾立刻回应,“遵命,殿下!我会迅速调动所需资源,确保樊大人能够无后顾之忧。”

    樊经听到这里,内心充满感激与敬意,他再次躬身作揖,表达谢意:“殿下,时机紧迫,下官愿随李主管一同前往,共同处理相关事宜,确保一切顺利推进。”

    陈骁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樊经前行:“樊大人,请!”

    樊经和李蕾离开后,樊武和曹豹迫不及待地围拢到陈骁身边,急切地研究起手中的地图。

    曹豹粗声粗气地说道:“殿下,您之前不让我们对骆西人动手,莫非早已将对手锁定为元家?”

    樊武则双眼紧盯着地图上的详尽信息,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咧着嘴,露出憨厚的笑容:“骆西人打仗虽然勇猛,但终究只是刚刚开化的蛮族。论发展,他们确实得靠我们。我相信殿下一定有高招,能够兵不血刃地解决他们。”

    陈骁对樊武的深刻见解感到意外,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他随即下令让两人将地图复制多份,一份交给他自己保管,其余的留在军中备用。

    樊武和曹豹迅速领命离去。

    州府衙门背负着赵氏票号的巨额债务,如今既需代其偿还这笔庞大资金,又需确保盈城的粮草供应。

    面对这样的双重压力,罗帆不禁忧心忡忡。

    陈骁察觉到罗帆的担忧,轻声安慰:“罗老,您的顾虑我明白。但请相信,昔日的渔翔城或许难以应对这样的挑战,而今,随着大型海港的即将竣工,所有的困境都将迎刃而解。”

    罗帆感慨于陈骁的睿智与胆识,深知自己难以望其项背。

    他轻叹一声,决定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建设中,以实际行动支持陈骁的决策。

    为避免老人寒心,在陈骁的示意下,二饼走到罗帆身边,主动提出要帮他理清一笔账目。

    经过改良后的青云纱制造工艺,不仅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产出数量也大幅增加。

    在大规模生产的推动下,其成本已经降低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在赵国,牙叔以其卓越的经营手腕,成功将青云纱打造成了市场的热门商品,

    深受高官显贵的喜爱,价格屡创新高,几乎可以与黄金的价值相媲美。

    经过二饼的仔细核算,即便考虑到运输成本,渔翔城仅凭青云纱这一项目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近年来,赵国粮食丰收连连,粮食价格逐渐走低,牙叔的粮号内堆积如山的粮食正等待着曹虎船队的到来,准备被运回越州。

    尽管渔翔城的粮食价格相比越州其他地方偏低,但利用炎国与赵国之间的粮食差价,渔翔粮号的利润空间依然可观。

    虽然罗帆并不擅长财务,但他从这些话语中感受到了其中的商机与奥秘,不禁激动地拍着大腿感慨道:“我三生有幸,能遇到殿下您,才有机会亲眼目睹这番繁荣景象。若非如此,我恐怕到死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夫。”

    陈骁走上前,轻轻扶起罗帆,温声安慰道:“罗老,你的辛勤付出是渔翔城今日繁荣的关键。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将大型码头顺利完工,未来必定会有更加宏伟的辉煌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