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辛辣反讽,圣旨自焚
作品:《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最新网址:www.xs.fo</p>此话一出,满场震惊。
皆难以置信地盯着老侯爷。
谁都没想到他敢竟打断皇帝的话。
是谁给您的胆子?
域外妖主吗?
还是您失心疯了?
一旦怪罪,可是忤逆大罪!
唯有玄明了然一笑。
明白镇北候是放飞自我了。
他与先帝相识于微末。
那时候陆公明只是一个江湖人。
先帝也隐姓埋名走江湖。
两人一见如故,携手闯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结为异姓兄弟。
后来,陆家仇家上门。
陆公明与先帝携手斩敌。
没想到仇家背后有朝廷官员撑腰。
陆家崛起晚,非武道世家。
被栽赃嫁祸,很快锒铛入狱。
关键时刻,先帝表明身份,救陆家于危难,斗倒假公济私的官员。
陆公明感怀。
陆家上下均知恩图报。
从那时起,整个陆家投靠先帝,始终追随左右,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陆公明多次救先帝于危难。
最严重的一次,身中八十一刀,命悬一线却硬生生挺了过来。
先帝登基后,他摇身一变,成为近臣,风光无限,后来被委以重任。
拖家带口,远赴北境边城。
三代赤胆忠心,一待就是两百余年,终年吹风受冻,沙场厮杀却无怨言。
世间只传君臣相宜的佳话。
可来到边关才发现佳话背后的累累尸骨、腥风血雨。
陆家因先帝,个个不得善终。
到头来,子孙断绝。
先帝死了。
临死前还怕陆家不够惨。
又往前推了一把。
新皇也打算用赏赐粉饰太平。
镇北候看透了,也醒悟了。
可不就放飞自我了。
———
事实上,确如玄明所料。
镇北候在祠堂跪了两天两夜。
很多事上想通了。
新皇态度更令他坚定决心。
“大胆镇北候,竟敢以下犯上!”
怀锦公公厉声斥责。
他不想开口,可陛下看着,便不得不开口,否则,回到神都便会被问罪。
镇北候看了眼怀锦公公,看似在对他说,实际上是对新皇。
态度看似卑微,实则柔中带刚。
“微臣不敢。”
想到与先帝种种过往。
陆家,成也先帝,败也先帝。
镇北候对圣旨躬身行礼,语气谦卑道:“陛下乃社稷之主,老臣是哪个排面上的人物?岂敢违逆上意?
不过是心中不安,觉得自己德不配位,想请陛下收回成命。
老臣风烛残年,忝居镇北候之位两百余载,身无寸功,尸位素餐,以致家人离心,个个舍我而去,将士惨死,一一喋血疆场。
边城百姓十不存一。
边城人家户户缟素。
老母哭子,妻子丧夫,幼童失父。
老臣有愧。
老臣该死。
老臣有负皇恩。
活该我落一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老臣这身老骨头,如今吃不了山珍海味,穿不了绫罗绸缎,就该终日受苦。
再担不起朝廷丝毫恩赏。
更不敢再劳烦陛下挂心。
此生只愿守在北山陵园,为满山英烈扫墓,给三峰十二沟的亡魂除尘。”
话落,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镇北候颤颤巍巍再起身。
解下腰间如意囊,双手奉上,交到怀锦公公手里,继续道:
“老臣无能,眼瞎目盲。
看不到边军将士粮草不足。
见不到边城百姓饥寒交迫。
只顾自己贪图享受,经常一掷千金,镇北候府两百余年积累都被我挥霍一空。
只剩先皇所赐丹书铁卷与这空荡荡、跟鬼屋似的宅邸,退还给朝廷。”
怀锦公公手指哆嗦,一张脸皱成老菊,抬头看了眼圣旨,见无反应即默认。
他只能硬着头皮,双手接过如意囊这块一块烫手山芋。
交出赏赐后。
镇北候身上轻松一半。
他自顾自地取出虎符,苍老手掌慢慢抚摸,像是在跟老友告别。
旋即决然交出。
“老臣统率镇北军两百余载,庸碌昏聩,上有负朝廷信任,下有负军民所托,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今交还虎符。
从今以后,世上再无镇北候陆公明,只有罪人公明。”
怀锦公公伸手接过虎符,一张老脸都快急哭了,他感觉自己太难了。
说完。
陆公明不等新皇搭话。
双膝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微臣拜别陛下,愿陛下日后龙体康健,愿大玄江山千秋万代。”
咚咚咚,又是三个响头。
“草民公明叩谢陛下。”
说完不等新皇答复,他自顾自地起身,昂首阔步向前。
陆家不曾负过大玄。
公明老人心中无愧。
不管新皇同不同意,他打定主意之事,绝不会更改。
这次他大逆不道,如何?
是通知不是请求陛下,又如何?
新皇倘若怪罪,更如何?
他如今何惧?
全家入狱?还是株连九族?
———
众人震惊。
众人不解。
众人敬服。
不管是庙堂中人,还是市井百姓,心里都乱糟糟的,百感交集。
也都自动让开一条路。
带着三个老仆与收养的孙女,公明走出候府中门,跨过门槛儿,站在台阶上。
他抬头眺望驱散乌云的太阳,压在肩上与心上的千斤重担彻底落下。
心中一松,压在身上两百年的禁锢被破开,身上气势骤升。
公明老人竟在跨下台阶那一刻,看到练神大风光,修为朝前半步。
只要他愿意,随时能踏进。
虽拒了新皇赏赐,也没了镇北候之位,更弃了朝廷气运。
但他戎马两百年的经历不做假,抗击域外妖族的累累功绩不做假,在北境乃至大玄百姓心中地位不做假。
比新皇更民心所向。
哪怕没了庙堂加持,他依旧有足以衮衮诸公都羡慕的浓厚气运。
公明老人想笑却笑不出来,反倒觉得满心悲凉,他以前渴望却总是差一步的境界,而今不屑一顾时反垂手可得。
转身瞧着镇北候府匾额与门前影壁上所刻国之柱石四字,觉得分外讥讽。
再看候府门槛儿,竟觉得前所未有的高,要用满府人命堆砌。
“走吧!”
万千言语化为两字。
种种失望归于平淡。
镇北候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
往后这里一切,都与他无关。
边城只有扫墓的公明老叟,再无镇北候陆公明。
镇北候陆家死绝了!!!
候府内,新皇始终沉默。
圣旨空无用处,时间一到咔嚓破碎,无火自焚。
怀锦公公哎呦大哭。
为镇北候的大胆包天。
也为圣旨的破碎。
他这趟差事是真办砸了。
可他没怪罪镇北候,反而打心眼里钦佩,只是想到那些反讽之言,怀锦公公面色惨白,今日之事瞒不住。
无论是镇北候抗指不遵,还是今日这番话,传扬出去后都将让朝廷颜面扫地,还会让新皇威严受损。
偏偏为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新皇不能撕破脸,怀锦公公能想到陛下在神都是如何雷霆大怒。
好在他回去后,陛下怒气应该有所缓解,否则,他凶多吉少。
客院里,玄明啧啧称奇。
镇北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反讽之言辛辣刺激。
简直就是当面抽皇帝巴掌,骂大玄皇室卸磨杀驴,虚情假意。
至于镇北候看到练神门槛,他不奇怪,放下心中大石,念头通达,自然能更上层楼。
陆家之事,让玄明有所感悟。
游历近一年,从李大牛家开始,他看了不少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平民百姓、富商大贾、耕读人家、柳教妖修等角色各异,角度多样,内容丰富。
镇北候府令他看到另一种。
对他震撼最大,感受最深。
同时从陆家盛衰窥见大道之妙。
陆家对大玄神朝的效力,始于先帝,终于先帝,这是一个圆满。
镇北候为其画上一个句点。
陆家因先帝而存,又因先帝而亡,又是一个圆满。
一前一后,一起一落,一生一死!
蕴含世间道理。
正如天地万物,始于无极,又终于无极,从无到有,由有到无,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圆满。
玄明身上气息骤玄,以往不明之处迎刃而解,道行距离三花聚顶更进一步。
法力也因此暴涨。
此间事了,没留下的必要。
三小只归来后,玄明挥袖,直接带他们离开。
等得了新皇吩咐的怀锦公公收拾好心情,前来拜访时,客院早就人去屋空。
镇北候对新皇没好感。
玄明同样没有。
更不想掺合进朝廷的麻烦事。
自然没啥好见。
———
空气泛起无形涟漪。
边城外,玄明现身。
挥袖放出三小只,他没着急改头换面,而是看向城门一处方向。
那里有一道身影等候多时,正是瞎眼老乞丐。
见玄明走来,他立即躬身行礼:“纪缘见过真君,朝廷来使,晚辈斗胆猜测,以前辈性情应该会不耐烦应付朝廷之人,很快便会离开,是以提前在此等候,送一送前辈。”
“你有心了。”
玄明颔首。
取出一个玉盒,纪缘递了过去。
“晚辈身无长物,唯有这机缘巧合下所得灵果能勉强拿得出手,以谢前辈昔日指点之恩,祝前辈此番游历得偿所愿,望前辈莫要推辞。”
玄明没有拒绝,收起玉盒,又取出一个玉瓶递给纪缘。
“这灵果想必你得来不易,贫道收下,这回礼你也莫推辞。”
知晓练神大修一旦做出决定,轻易不会更改,纪缘道谢,双手接过。
“山高水长,有缘自会再见,贫道去也。”
玄燕开道,弟子牵绳。
玄明侧乘白鹿,沿着官道,渐行渐远。
“晚辈恭送前辈。”
纪缘拱手行礼。
等看不见身影,他转身回城。
却在跨过城门刹那消失不见。
纵然是玄明都未曾察觉。
只感觉纪缘仍在边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