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群英荟萃

作品:《虎贲郎

    最新网址:www.xs.fo</p>当赵云从真定县城撤离时,颜良、文丑、韩莒、韩荀各率数百骑贴近,如狼群环伺,步步相随。

    赵基也督率骑士前来接应,布阵道路两端。

    赵云所部从中穿梭,过井陉口后汇合留守骑士、三千多俘虏,推搡、运输各类器械物资,开始沿着井陉道撤离。

    赵云亲率二百余骑断后,他抵达时颜良、文丑已经迫近到二里外。

    赵基不做理会,只是调度各队分别撤离,他将与赵云一起撤离。

    甚至最后撤离时,缀在整个撤离队伍后面的是两个旗官。

    赵基的旗官高阳龙持一杆紫心赤边绣金赵字战旗,赵云的旗官由夏侯兰充入,持常见的赤底黑色赵字战旗。

    颜良、文丑一路相随,追到了井陉口,不得不停止追击。

    这里营地堆积杂物、柴草、马粪点燃,烟火弥漫堵塞道路。

    视野不好,若是深入的话,撤离的时候这些燃烧的障碍会成为阻碍、危险源。

    抱犊寨上,张南登高而望,目送各军撤离,并立刻书写军书。

    确认并州骑士撤离,并焚毁沿途烽燧时,张南才派遣信使下山。

    至于怎么赎回袁熙、高干、牵招、焦触等被俘将校……赵基暂时没考虑过,袁绍也没考虑过。

    近期内显然不适合谈判,袁绍大军若被击败,那即便赎回,也没有什么意义。

    只有根基巩固时,人质的影响力下降后,才能用较低的代价赎回来。

    赵基总不可能将高干、袁熙押解雒都,明正典刑吧?

    杀掉袁绍之前,除掉高干、袁熙并无实质意义,反而会刺激袁绍使用破限手段,去针对赵基的亲属。

    若是以后干掉袁绍,杀不杀袁熙、高干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因而袁绍从未担心过袁熙、高干的性命,他只在乎河北大军的安危,这才是家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在。

    就这样,真定一战最大的战果就是在无极县斩断了袁绍的一条马腿。

    断了一条腿的袁绍……公孙瓒今年冬季不来打,整个幽州汉胡豪帅都会鄙视他。

    作为幽州大哥,公孙瓒要维持大哥的体面。

    丢了这份体面,就如李傕郭汜一样,已经成为能呼吸的死人。

    赵基从上党驰援真定,再到开始撤军,前后耗时十三日。

    为了赶上增援吕布的计划,撤军过上艾后,赵基带赵云与五百多名骑士一人三马,星夜赶路,驰往上党壶关。

    整个上党的军队已经两分,虎步军与部分骑士陆续北上抵达井陉道,顺着井陉道向西往太原榆次进发。

    虎步军也与后撤的步骑、俘虏、伤兵、民众汇合,都将前往晋阳等待。

    各种军队要到晋阳保持闭营训练,有功吏士等待封赏,新编军队要过去进行训练。

    晋阳有更好的医疗资源,方便伤兵恢复;民众、俘虏去了也能立刻获得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看似徐晃在上党调度各军移动,实际上操盘的是贾诩。

    为了方便赵基南下支援吕布,贾诩遥控之下,给赵基组织了一支七千余骑的庞大军队,这几乎已经是后勤的极限。

    除了赵基自己安排的五千余骑外,贾诩又调来一支千余骑的混编队伍。

    这支骑士混编队伍的兵员来自六郡联军,是从四千余步骑中择优选拔而来。

    配合赵基自己带来的五百余骑士,合编形成了七千骑的庞大骑军。

    当赵基、徐晃、赵云、荚童引着这些骑兵分段开拔,向河内进发之时,张杨也送来了中原的最新战报。

    吕布驻屯梁国西北部的葛乡,曹操确认吕布麾下多有梁国新兵后,立刻就来围攻。

    双方鏖战数日,曹军不能攻破葛乡。

    形势危急,吕布向陈王正式服软求援,陈王出兵万人驻屯葛乡之南的梁国宁陵,彼此守望相顾。

    极大的声援了吕布,使吕布麾下梁国新兵爆发出战斗勇气。

    基本上就是靠着陈王出兵侧翼威胁曹军,吕布这才勉强站稳脚跟。

    而陈王本部依旧与荀彧相持不动,南线陈宫也与夏侯渊完成鹿角建设,全线对抗、摩擦,互有胜败,借此机会磨炼士兵。

    兖豫二州的战事并没有这样僵住,袁绍撤围东武阳,东郡郡守臧洪脱困,附近各县立刻依附臧洪,并形成席卷之势。

    赵彦控制的门下省否决了公卿针对臧洪就任青州刺史的提议,依旧强硬保留了臧霸担任青州刺史的安排,而是转臧洪为兖州刺史。

    现在的臧洪已经就任兖州刺史,这是符合臧洪本人以及兖州士民呼声的安排。

    赵基南下即将抵达河内时,臧洪派遣出的使者就送来感谢信,并询问接下来的行动。

    询问之际,臧洪并提议双方会师于濮阳。

    东郡东部以东武阳为核心,已经算是打烂了,臧洪要去濮阳,在这里构建新的兖州刺史部。

    濮阳是东郡西部的核心城市,贴近陈留,经营的好,可以掐断曹操与青州兵屯戍区的联系、粮道。

    最关键的是,东武阳位于黄河北岸,在这里必然要受到河北的强烈影响。

    濮阳在黄河南岸,暂时安全。

    可如果去濮阳,在黄河北岸行军的话,又会过于贴近邺城……赵基不想刺激袁绍那根敏感的神经。

    当年黑山军与袁绍大战,一度攻破邺城,短暂占领邺城三个多月。

    若不是黑山军中的校尉陶升护送袁绍等人家眷逃出邺城,当年那一战,袁绍就分崩离析了。

    吃过一次大亏的袁绍,将邺城安危看的很重。

    别说东武阳城,就连濮阳,袁绍以后腾出手也要拔除。

    赵基反手就提议去陈留郡的酸枣会盟,当年群雄选择这里会盟,就是因为中原水系枢纽就在这里。

    这次在酸枣会盟,反而能刺激曹操麾下一些人的良心。

    三家会盟有些寒酸,赵基又给司州、并州各郡发檄文,让这些郡守来酸枣会盟。

    哪怕暂时脱离张杨,充任上党郡守的薛洪也受到邀请。

    做完这些,赵基又开始从容行军,默默祈祷吕布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曹操不可能放弃汝颖二郡,也不可能放弃陈留,围绕着陈留,注定要爆发一场决战。

    赵基要做的就是决战之前,给吕布把腿接上。

    就在赵基进入河内,向酸枣进军时,张杨与董承也联兵出虎牢关,向荥阳而来。

    曹操则主动将曹洪撤回来,不再放任曹洪控制宛雒、荆豫驰道,算是主动示好刘表。

    曹洪这里也有一万多人,足以协助夏侯渊敲定汝南战场。

    曹洪前脚撤兵,后脚张绣就在赵岐游说之下脱离刘表,向宛口进兵。

    而汝南西南部山区的大宗帅李通兼并周边,迫降黄巾残部,如今部众万余家。

    这样的人物也被赵岐拉拢,正式举兵讨伐曹操,也出兵向北,向宛口附近的舞阳进兵,即将与张绣合兵。

    年近九旬的赵岐,则跟随张绣一起行动,被张绣奉为军师。

    赵岐也就勉为其难收下了张绣,双方展开了深入合作。

    赵岐要给救命恩人北海孙嵩复仇,他前脚与刘表一起表奏孙嵩为青州刺史;结果孙嵩这个曹操的熟人上任的路上,就在曹操治下消失。

    这个仇必须报,到了赵岐这个年龄,根本不会在意什么深远的影响力,他虽出身关中,可家族与凉州方面很熟,收张绣做门人,赵岐毫无负担。

    朝廷迁入雒都,带给刘表极大的压力……最明显的就是南阳全境失控,南阳大姓纷纷投献钱粮,使张绣军势大振。

    不仅军势大振,还有了运输、补给雒都的余粮。

    三辅之乱时,逃到南阳的灾民不下十万户。

    这些灾民或被曹洪收编,或被南阳大姓兼并,也有很多流民,如今也都加入张绣麾下,使得张绣所部急速膨胀。

    赵基发送的檄文……檄文这种东西,传到一县后,以赵基现在的官位,该县有义务誊抄、传告周边。

    因此这份奉朝廷诏令讨伐曹操,号召各方郡守、将军会盟酸枣的檄文很快就传播到了南阳,还向着荆北二郡、荆南四郡传播。

    荆州就是这样的,分为南阳、荆北、荆南三部分,内部鄙视链也是这样。

    可惜历经东迁艰险,跟着天子成功抵达河东的南阳郡守左灵,这家伙自从与董承分开,带着百余人来南阳上任时,就彻底失踪了。

    赵岐担保、表奏之下,未经过赵基确认,赵彦那里就同意了赵岐的提议,拜张绣为南阳郡守,行扬武将军。

    也不需要赵基确认,能快速壮大反曹力量,那间接就能减少赵基要面临的压力。

    这个大原则下,赵彦处理很多官位调整问题时,优先考虑的都是如何壮大反曹力量,而不是压制地方豪杰。

    围绕着曹操,各方力量都在汇聚,吕布这里扛的越久,拖住曹操主力时间越久,那曹操就越被动。

    比起围剿曹操,袁术与刘备之间的战争,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偏偏就在袁术、刘备相持于盱眙之际,孙策登岸了。

    而孙策,上岸第一刀就直扑下邳,城内丹阳兵在袁术、孙策联合策动下,不需要孙策出手,这些丹阳兵就在曹豹指挥下,将张飞袭击、驱逐。

    好在另一支丹阳兵许耽所部被刘备借给吕布,曹豹实力不足,张飞撤退时损失不大,但家眷来不及撤离。

    孙策中原首秀,就斩断了刘备即将腾飞的羽翼。

    孙策向袁术报捷之际,又在张昭劝说下,向朝廷派遣使者,并遣使联络刘备。

    以赵基的门第、年龄、底蕴尚且能称雄一时……孙策也生出抢占徐州,窥伺中原的壮志。

    如果能联合刘备,解决掉袁术,进而兼有徐扬,能坐断东南,观天下之变……那就更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