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圣贤降世 护道护法

作品:《洪荒逍遥游

    上回说到老子未经六道轮回选择了借体托生……

    ……已经投身人间界的诸多大神通者之中也少有人选择转世投胎多是借体托生。

    不过老子与这些大神通者的做法已然属于搅乱生死轮回、天地阴阳之秩序。只是弱者遵守秩序强者制定规则此乃古之不变真理。这些大神通者当然不是弱者他们已经有打破规则秩序的资格平心娘娘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理氏请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的商容先生教授老子可谓启蒙之师。老子好问常使商容亦不能答只好言:“先贤圣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商容教授老子三年教无可教遂推荐老子入周都求学并请师兄周太学博士代为照顾。老子即入周室太学博览群书无所不学无所不习三年后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即大周皇室典藏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又三年老子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迁任守藏室史即周室史官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子却非一直呆在周室不时云游天下行踪缥缈神龙见首不见尾。而随着老子求学问道人间界也正式开启诸子时代。学识渊博者尊称为“子”能自成一家学说另辟思想流派。

    而在老子求学之时地仙界玉京神山孔宣正与白紫彤坐看云卷云舒闲观花开花榭。所谓温柔乡是英雄冢不过孔宣却非纵情声色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人已然决定投身人间界问道。而且已经和白紫彤说明只是离去之前还是应该多陪陪妻子。

    三日之后孔宣盘膝而坐周身气息渐弱渐止渐无。蓦然一点灵光自眉心而出直入幽冥地府。而留在原处的肉身虽气息全无却面有微笑。肌肤温热血液搏动与活人别无二致隐约还能闻到一股清香。

    孔宣入地府拜见过平心娘娘方才投入六道轮回之中。在意识陷入黑暗之前亲身体悟了一番轮回大道。孔宣转世之身家境倒也殷实其父乃是子姓孔氏之后与颜氏女老夫少妻却是野合而生。孔宣生而七漏头上圩顶又因颜氏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虽因胎中之迷孔丘已不复孔宣记忆但圣贤降世。天地有感自呈祥瑞有凤即即而鸣。其声如萧笙音如钟鼓也正因此异象孔丘常自比凤凰五德昌隆。而孔宣的降世亦令更多心犹存疑的大神通者心中打定连凤凰之子都转世了北冥那一位就是再无良。也不能坑儿子吧!

    一时之间更多的大神通者投身人间界也有几位有大魄力像孔宣一样历经六道轮回投胎转世。当然。人间界不断涌现的英才也非全是大神通者转世。有些是人族圣殿修士有些则是真真切切的人族后起之秀为气运所钟应命而生。

    孔丘幼即丧父被原配正妻扫地出门与其母相依为命。受尽贫苦。即是圣贤降世自有几分不同不学仙佛神魔道只以赤子之心师法自然。虽不成体系却也没有条条框框的藩篱局限最原始也最纯最真最接近大道本质。

    孔丘曾掏鸟窝而闻鷇音鸟子欲出卵中而鸣谓之鷇音也言亦带壳曰鷇。乃是最原始纯真的初音没有偏执没有是非最近乎大道的声音。亦曾于雨后见雷击木枯木逢春抽发新芽死中蕴生。

    孔丘少年时虽日子过得艰难贫苦却无大灾大难亦无生死之危平静得难能可贵。

    无数大神通者投身人间界皆为求证道之机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合作但更多的还是竞争。而孔宣作为凤凰之子之前便已成就圣道雏形可说是他们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此时孔宣胎中之迷未曾点破一身道行全无简直是将威胁扼杀于摇篮的天赐良机啊!但现实却是孔丘平平静静地度过了少年时期。

    是诸多大神通者自信满满不将孔宣放在眼里还是他们道德高尚不屑于此下作手段?

    道途竞渡你为求道我为护道什么手段都无可厚非无所谓光明堂皇或是卑劣下作。而且为证道圣果无数大神通者就算屠尽天下而成全一人亦在所不惜。不过是将威胁扼杀于摇篮再平常不过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可是早就有了。

    那是大神通者慑于北冥凶威不敢一捋虎须吗?若是这样想就真是太低估这些大神通者了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证道之机铤而走险又算得了什么?而且无数大神通者当中多得是桀骜不驯无法无天之辈。

    孔丘能得平静自然是因为凤族与北冥之人暗中为其护道短短十五年间斩杀的觊觎之徒不计其数。何谓护道?简单来说就是在其还未成长起来之前守卫保护其安全保护之人便是护道者。

    修士师法自然追求大道了悟法则运转纵是境界高深比常人有许多奇异之处比如长生不老。却也不会太过厉害毕竟无敌的防御强大的攻击杀伐并不是大道的本质。只是道途艰险无数天资纵横之辈便依大道法则创出种种攻伐秘术包括神通、武技、仙法、道术统称护道手段。

    只是后来修者大多不能看破本质沉迷于强大的力量之中追求颠倒乾坤之能毁天灭地之威。如此舍本逐末尚不自知可悲可叹!

    不过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人希望平平淡淡有人向往轰轰烈烈有人憧憬逍遥自在自然也有人追求精彩辉煌。有修士走向追求颠倒乾坤之能毁天灭地之威的道路却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味批判。

    就一方宗派、势力、教统而言明面上有传承弟子暗中还有传道一脉以保证遭遇重大变故之时道统不绝。而且明面上有护法阻灾、诛敌、平乱、定祸、息劫暗中更有护道一脉便是彻底地追求护道手段强大之人。

    像明面上的道门护法便是杨戬至于暗地里的护道之人就不得而知了。而佛门此时还没有明确的护法若原本轨迹不变的话当是先有韦陀菩萨后有斗战胜佛为佛门护法。而能成为孔丘的护道者又岂是等闲之辈忠心、能力样样不缺若非已然走上护道之路便是追求证道圣果亦是机会不小。

    孔丘在平静中度过少年时期待至十五岁自然萌生学习人族礼乐之念谓之十有五而志于学。至此时孔丘胎中之迷虽未觉醒点破但也时常心灵福至天人交感神而明之学问一日千里。

    待至弱冠之年孔丘关注天下大事、时势格局对于治国之策常发表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开始踏上仕途。孔丘虽在鲁国名声渐起但仕途却没有多大起色盖因那些大神通者暗中掣肘吧!

    孔丘继续过着平静却充实的日子直到有一位贤孝之德名闻天下的郯国国君郯子前来鲁国朝见。郯子己姓乃是少昊穷桑氏之后郯国虽小但名声却是不小。鲁昭公盛宴款待觥筹交错不少官员坐陪不过孔子官职太小还不够资格出入这等宴席。

    而此时的孔丘却是端坐家中手握竹简只是他此时的心思明显不在书中双目没有焦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天际泛白孔丘方才心思把定放下竹简梳洗一番后迈步出了家门。(。)